观点 / 刘润 主笔 / 尤安 责编 /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052篇原创文章
有一句话,我猜你大概率听过:我有一个私董会,里面很多做企业的人,做得都已经蛮不错。从前公司刚创办时,我遇到问题,只要去学去想,总会找到办法,总能搞定。但是,再往上做,管理的人数超过了200人,公司的规模超过了10个亿,突然变得极度吃力。我还是会去学去想,去找办法,但很多问题就是解决不了,公司变得一团糟。很多“做不好”,往往是因为“认知不到位”,缺乏基础的认知做根基。
什么是认知之树?
提问:“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怎么回事?举个例子,我们的刘润读书会,每周一到周四晚上8点开播,至今已经请了200多位老师来分享知识了。这200多场的直播,几乎每一场,都会有类似这样的弹幕:因为,这些“道理”,这些“知识”,被“搬运”到这一步时,还不是结尾。接下来通常会有两种走向。随便堆积?大量的快件会越堆越多,直到无处安放,被淹没在中转场里,最终“查无此件”。那怎么办?分拣。快递公司的智能分拣系统,会扫描识别快件运单的基本信息,把快件分大小、分区域、层层分拣,从而分门别类地安置,又快又准地派送。你看直播,刷抖音,上网课……本质上都是在输入大量信息。最后的走向,就是:学完后“无处安放”,要用时“查无此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花了同样的时间听直播,打出了同样的弹幕:“好有道理”。区别在于,因为心中有认知之树,知识可以像树叶一样,有枝可依,而不是像浮萍一样,四处乱漂。各种各样的知识,会被分门别类地分拣到对应的树枝上。一旦遇到问题,需要基于认知来帮忙做判断,做决策时,立刻能调用,保证不“丢件”。最后的走向,就是:学完后“分门别类”,调用时“又快又准”。
没有枝干,再多树叶,也挂不上去。再多知识,都无处安放。在读数学系之前,我也没想到,数学系,从来不学高等数学。我们的课程表里,没有“高等数学”。那数学系,学什么呢?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几何”、“解析几何”、“数理统计”、“泛函分析”、“拓扑学”、“运筹学”……洋洋洒洒几十门,没有一门叫做“高等数学”,没有一门不是“高等数学”。然后基于这个主干,有了代数、几何等概念,生长出了更多树枝,逐渐建立起了认知之树。最后,进入大学,把那几十门课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挂到相应的树枝上,有枝可依,继续“生长”。否则,没有之前的基础打底,没有先建立好认知之树,深造无从谈起。学任何学科,一定要先打好一个基础,列出一个目录,建立一个基础的认知体系。从最基础的主干,分化出几个大的树枝,最后再细分出更多枝丫。只有长出能让树叶有枝可依的树干,才能避免做很多无用功,真的能有所积累,真的能把知识留下来,内化成自己的。如果看完直播,发出“好有道理”的弹幕,不是真正值得欣慰的时刻,那什么时候是?至少,是你的认知之树已经初具雏形,那些知识被挂到树枝上的时候。举个例子,可能昨天,你刷到了“怎么做社群”。今天,你听完了“定位是什么”。明天,你读到了“边际效用”。后天,可能又有人和你聊“看不见的手”。但是,怎么才能保证,他们不会流失,在你需要的时候,能被你的大脑迅速调取,真正为你所用?然后,在这个主干上,你可能会衍生出不同的树枝,比如“营销”、“经济”。一开始,你可能对“营销”和“经济”了解不多,只有模糊的概念。但是没关系,随着从各种渠道,用各种方式,你会接触到无数的好文章、好视频…然后,怎么办?点收藏?你还记得你一个月,甚至一周前,都收藏过什么吗?比如,你可以把“社群”和“定位”挂到营销那根“树枝”上,把“边际效用”和“看不见的手”挂到经济那根“树枝”上。一旦主要的树枝长出来了,你的认知之树就有了基本的雏形。有意思。话说,这么多年打拼,我对商业多少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长出了一定的树枝了。两件事,亲测有效,值得尝试。
长“树叶”:须鲸式学习
读好书。找出那些经典中的经典,一个字一个字读。读不懂就停下来,出去走一走,回来再继续啃。那次,和那位企业家学员聊完后,我就想,我应该可以为他,也为很多没有建好认知之树,根基不稳,后继乏力,遇到瓶颈的创业者们,再多做点事。于是,一回到上海,我就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精挑细选,删了又删,整理出了一份包含了35 本书的书单。这份书单里的每一本,都是我读过之后,认为可以帮你构建商业的认知之树,值得被你认认真真读完的经典。可是,我真的很忙啊。没有时间一本一本地啃,也不知道这35本之外,还有哪些书真的适合我,值得我读,怎么办?这类书,往往是经典中的经典,比如上面那份书单里的那35本。并且,过段时间你再拿出来读一遍,会发现“哇,好像又带给我跟上一次不一样的启发了。”书的作者,可能有一个很有洞见的观点。但也就只有这一个观点。建议你,有时间先把第一类的书,认认真真啃完。为你的“商业”认知之树,打好根基。之后有空,再读第二类的书。不断让你的认知之树,分化出更繁盛的树枝,能承接住更茂密的树叶。作为一个商业顾问,一年365天,我大概有180多天在外出差。一年,我会听大概1000个小时的书。平均每天要听3个小时。从上班之前的7点到9点,从下班之后的碎片时间,从很多人在洗脸、在刷牙、在吃早饭、在通勤……的时间里,挤出来的。这样,3小时的听书时间,可以听完6小时的内容。一年在得到上,我可以听完2000小时的内容。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之一,须鲸科生物的进食方式,通常是“张开大嘴”。一张嘴,一前进,不管是小鱼小虾、还是海水,都先一起吞下。然后闭上嘴,把海水滤出去,把有营养的食物留下来。如果没时间去辨别好书,不能确保书的内容都是高质量的,怎么办?大量摄入,广泛学习。学到什么,就往你的认知之树上挂什么。这样会不会很累啊?我怎么才能保证,每一分每一秒,都能保持专注,不漏听每一个字?第一件,是“张开大嘴”。只要“嘴张着”,总有东西会留下来,总有枝叶能挂上树。第二件,是在“张开大嘴”之前,你的心中已经有了一棵“认知之树”。你吃进嘴里的知识,都有枝可依。
我把那份书单交给那位学员时,他也曾问我过类似的问题:如果你能真的花3年,把这35本书全部啃完,内化成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已经能超过大部分人,非常值得敬佩了。很多人都记得那句: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但愿意用心建立“认知之树”,花时间打好根基的人,却不多。要建立一个枝繁叶茂的认知之树,你必须一点一点地积累,一年一年地等它生长。比如,用3年,去啃掉35本好书,搭建自己的“认知之树”,长出尽可能繁盛的树枝。比如,用3小时,去听完尽可能多的书,在自己的树枝,挂上尽可能茂密的树叶。一旦做到,你的知识体系就有机会进化得足够扎实,能像一个高效的“分拣系统”一样,支撑你积累更多认知,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