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这3个迹象,中年危机就来了!

有这3个迹象,中年危机就来了!

其他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7818 篇深度好文:6562字 | 17 分钟阅读

个人成长

笔记君说:


大厂裁员热潮、房贷、车贷、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困难接踵而至,一种“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恐惧情绪在35岁人群中蔓延。


现实压力造成心理问题,35岁人群开始焦虑、虚无。


似乎,中年危机它真的来了,人生只剩下灰暗。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35岁危机本质上只是一种“恐惧危机”。


一、中年危机的外部压力


对于35岁人群来说,外部危机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1.工作—上不去,下不来


战争、楼市崩盘、贸易战争接踵而至。多种外部因素叠加,社会经济增长放缓。


大环境寒气逼人,企业不好过,员工必然也不好过。


而在这种形势之下,最难过的不是年轻人,也不是更为年长的人群,而是35岁人群。


在年龄上,他们说不上年轻也说不上老。


这就导致他们在职场上,“上不去,下不来”。


一方面,无数年轻人涌入就业市场,这意味企业能得到两方面好处。


一是,人力成本下降。


2022年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平均工资为5990元


35岁人群,如果没有磨练出核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对于大多数以降本增效为宗旨的企业来讲,年轻人无疑更具吸引力。


二是,可塑性高,成长性强


随着互联网成长一代,接触信息、知识的数量指数级增长。


这意味着,很多年轻人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在工作中可以触类旁通,成长性强。


加之,没有接触过社会的年轻人,价值观没有经受过现实捶打,可塑性也就高。


这导致,很多年轻人会对第一家入职的企业,产生归属感以及信任感。


更容易被企业塑造成符合自身价值观的人才。


对于年长人群,35岁人群同样不具备竞争优势。


通常来讲,更年长的人群普遍已经成为企业中的管理层。


更甚之,相当多企业的创始人就处于这一年龄阶段。


其次,这些人群在更长时间的历练中,培养出一些核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这些能力分为显性的与隐性的,或许他们工作效率高,或是有更多人脉资源。



说白了35岁人群在工作上困境,是因为社会正处在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导致自身往上遇到瓶颈、保持原本的位置,又会遭受巨大的下方压力。


2、家庭—既是孩子还是父母


35人群上有老下有小,担子越来越重。


首先,大多数35岁人群的父母已经60岁以上了,步入了老年阶段。


人的年龄越大身体机能也随之下降,慢性病与急性病找上门来。


这意味作为子女的35岁人群,需要预留一笔医疗开支。


其次,35岁人群身份不仅是孩子,还是父母。


从怀孕的那一刻,家里就多了一个吞金兽,产检、月子中心、奶粉、早教、幼儿园、辅导班、兴趣班......堪比行走的碎钞机。



对父母要报养育之恩,对子女要承担养育之责,恰巧又撞上了一个如履薄冰的时代。


3.人生—来到了岔路口


35岁人群,来到了人生的岔路口。


在事业上。35岁的人群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时间。


积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见识过人性光明也见识过黑暗。


在生活上。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父母尚在。


生活逐渐走向稳定,该背负的责任,已然扛在肩上。


需要为接下来的人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


平衡事业与生活的比重,权衡家人与自己的期望。


身处岔路口,导致35岁人群不知道如何抉择,就会陷入情绪的内耗。


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三大心理问题


尼采说:“当人类发现自己不是上帝时,他们是多么沮丧。”



曾少年时他们也曾满腔热血,怀揣着理想抱负,势必要与世界搏斗一番。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外部的压力像行驶的推土机一样,缓缓地向他们开去。


退一步,退两步...直至无路可退,理想与抱负被推倒,化作烟尘,风一拂散去了。


我们每个人都曾无比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实现理想。


但在外部的压力之下,这种自我至高无上的幻觉被无情的戳破了。


我们开始发现自己才不是生活的主人,期望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由此产生了恐惧情绪,恐惧情绪因个人承受的阈值不同,将会走向另外两种负面情绪:焦虑与虚无。


1.恐惧


“孩子马上要交学费了,父母还在住院。可是公司开始裁员了,会不会波及到我”?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你开始恐惧,恐惧被裁失去经济来源,从而无法履行应尽的责任。


这种恐惧情绪的产生,正是中年危机的心理问题的原点。


抗住恐惧情绪,也会焦虑,两种情绪互为表里。


扛不住恐惧,被吓倒了,就会滑入虚无情绪的陷阱。


2.焦虑


35岁的人群基本上没有不焦虑。


工作上为了不被裁掉,会选择主动加班,多干活。内心却充满纠结。


一是干不喜欢的事情,先要与自己搏斗。


二是怀疑自己所做的没意义,到最后还是会被裁掉。


家庭中,会操心孩子要不要再报一个兴趣班,身边的朋友都在鸡娃。父母住院好久,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外部的压力与个人期望产生冲突,人虽然没被恐惧打趴下,但焦虑情绪如影随形。


内心的纠结让人空耗心力,变得拧巴,瞻头顾尾。行动也就变形了。


3.虚无


扛不住的恐惧情绪的,就会滑入虚无情绪的陷阱。


巨大的外部压力,把他们打垮了,“反正我也做不到,就随他去吧”。


放弃了责任,陷入了一种得过且过的精神状态。


“我为了自己活,怎么开心怎么来”,借酒消愁,黑白颠倒。


中年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外部压力—负面情绪—丧失行动—越来越坏。


其中,负面情绪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让整个危机形成恶性闭环。


三、面对中年危机,你需要“换档”了


大家都会开车吧?开车的时候,因为路况不同,我们需要根据路况调整档位。


爬坡的时候,需要把档位调低,这样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变大,牵引力就越大,爬坡更简单。


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还用低档位行吗?大概率是不行的。


为了满足高速公路最低限速要求,我们需要把档位提高,提升发动机转数,速度才能上去。


如果这时候再用低档位行驶,速度很难达到限速标准,就容易被“处罚”。



人生也是一样,它是一趟路途。旅途中,根据路况的不同,我们也需要适时调整档位。


3岁时尿裤子很正常,没人会谴责你,这理所应当。但30岁还尿裤子的话,别人会觉得你是个傻子。


在什么年龄阶段,干什么事情,这是大多数人逃脱不了的宿命。


在35岁这个年龄阶段,不要再以20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不要拧,不要犟。


毕竟现实摆在眼前,它不随你的意志改变。心态再以20岁眼光看待,那必然会陷入消极情绪的漩涡。


人就会变得拧巴,活得痛苦,这也是35岁危机的本质。


那么,35岁人群该如何“高效换档”?有两点可供参考。


1.第一性原理——回归本质思考


我们拿马斯克为例子。



多数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这件事情的现有情况是既定事实,我无法改变,但是马斯克的想法是,如果这件事在物理层面行得通,那么我也能做成。


以马斯克的真空胶囊高铁为例,如果用比较思维或者经验思维设计新型火车产品,多数人的想法是在现有的功能上做提升,让动力更强劲,流体力学更好。


但是如果用第一性原理分析产品需求,就要回到运输工具的本质目的:将较多的货物从A点运输到B点,这才是最初制造火车等运输工具的目的,并非一定要用牵引力才能实现升级。


在第一性原理的支撑下,马斯克提出采用磁悬浮加低真空的模式,打造真空胶囊高铁。


马斯克在采访中还举过一个例子:特斯拉研制电动汽车期间,曾遇到一个难题: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当时储能电池的市场价格是每千瓦时600美元,这个市场价格很稳定,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但是马斯克从第一性原理角度进行思考:电池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些电池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如果我们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池,需要多少钱?这个答案是,每千瓦时只需要80美元。


从最本质出发,研究电池都是由什么材料组成,再推算这些原材料加在一起的价格,从而得到电池的最低价格,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马斯克让电动车的商业化成为可能。



回到35岁危机上,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忘记形式,回归简单,找到从A到B的直线距离。


2.修炼心力—减少不必要的情绪损耗


什么是心力?


当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对它进行分析、判断,乃至于记忆的时候,都是需要花费心力的。


而人的心力是有限的,每用一次就耗费一次。如果你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就先想穿什么,再想吃什么,再考虑哪条路上班近、不堵车,其实每件事情在不知不觉间都消耗着你的心力。


如果你太专注毫无意义的事情,到了要做真正重要事情的时候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你的心力也许已经消耗很多了。


心力就像是一块电池,我们该怎么更有效地使用电量,更有效地分配电量,这是一门学问。


乔布斯只穿一种黑色套头衫和牛仔裤,就是为了节省心力。


回到中年危机的问题上,外部的压力凭个人的能力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



环境就摆在那,目标也在。他们不会随你而变,你盯得太久,就是在空耗心力,“想”产生不了实际作用。


以至于,将心力全部消耗在空想上,而无法落实行动。


那么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遇到的外部压力同样很大,为什么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凭借的就是强大的心力,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不纠结。


如何培养心力?


从个体的角度,我们有很多方法去提升心力。这里重点介绍三种方法:


1.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斯坦福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班杜拉看来,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一般有两种信念:


第一个信念叫做结果预期,相信“我可以做到”。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二个信念叫做效能预期,认为“我能做到不是因为运气好或者环境好,而是因为我的能力”。因此,我要施展我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结果做好准备。


效能预期,不仅可以让人抵抗住各种压力和打击,甚至会把这些压力和打击当做是一种证明自我效能的机遇。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我的效能感?以下是我的5个建议。这5个方法难度逐步递增,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出发。


① 做出成功的模样


一辈子假积极,那就是真积极。这是任正非的一句名言。抬头挺胸,穿衣正式,做事主动,加强锻炼,都是非常好的提升自我效能的方式。


② 被成功者接纳


与积极的人同行,向榜样学习,这是一种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效应,它指的是当观察者看到榜样或者他人,受到强化,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


③ 获得社会支持


人类进化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擅长合作,寻求支持。同样的道理,社会学家格兰维尔特发现,一个人的社会网络面积越大,认识的人越多,他在职场和生活中其实更容易产生优势效应,这也被称作“弱联系的强势效应”。


④ 模拟实战


进化选择的是那些有预见能力的人,这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的一句话。


即使人类大脑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也在消耗20%的养分。这个时候的大脑处在一种默认模式,它在做什么呢?畅想未来,或者叫做对未来的预想。这样的一种畅想未来的能力,却是人的竞争优势。


如何对未来的场景进行预见呢?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方法叫“意念想象”,就是闭上眼睛在头脑里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演练一遍。


我曾经训练过中国的射击选手、自行车选手,发现这些人有一个特别优秀的能力:在比赛之前能够静下心来,在脑海里过一遍自己最优秀的一次表现。


其实日常训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在于让我们获取更多成功体验,类似的体验越多,我们对于未来的预见就越清楚,在重要关头我们就可以重复调取这个意象,帮助我们去应对可能到来的压力和挑战。


⑤ 积累成功


人最可怕的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所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对我们意义重大。要为目标采取行动,所以不断地决定马上可以做的下一步是什么,不要好高骛远,但是可以开始去做。


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其实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100里路一个人走了90里,最后的10里肯定是风驰电掣地奔过去的,人生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


同时可以刻度化衡量自己的进步,以及学会及时止损。


2.建立成长型思维


第二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就是培养成长型思维。这是由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她发现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成长型思维。这种人相信天赋只是起点,我们的才华、智慧都可以通过后天不断训练加以提升,关键是我们要努力去做。


有这样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更愿意接受挑战,并且在困境中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品质,表现出的心理韧性更强。


与之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害怕失败、不喜欢冒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不喜欢努力。因为他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先天决定的,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意义,最后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如何才能培养成长型思维?这里有四个建议。


① 改变考核的标准:关注进步而不是结果。


我们很多学校、很多企业喜欢制定KPI,KPI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结果导向思维。结果导向带来的是很多人为了结果,选择去走重复的路,因为被验证过成功的道路总是最快出结果的。


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创新和冒险。所以改革考核标准至关重要,关注变化、关注成长要比关注结果重要得多。


② 改变沟通的方式:在评价表现时,用“暂时不行”代替“就是不行”。


积极心理学强调把所有的问题尽量说成是短暂的、临时的、局部的、可以改变的,而不是永远的。


③ 改变认知的习惯:埃利斯的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挑战)


B:Belief(想法、意念)


C:Consequence(结果)


面对挑战A,我们会产生想法B,继而产生结果C。


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是认知治疗大师埃利斯提出的情绪认知的ABC理论。


举个例子。一直很要好的朋友突然不理你了,这个情况叫做A。围绕这个A,你肯定有想法,会去分析,这就是B。你可能会想,好朋友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他了。这个时候带来的C是,不开心不愉快。


那你也可以改变自己的B,想一想,或许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了,我应该去关心他帮助他。这个时候C也发生了改变,我们从不开心不愉快,变成了积极的行动。


所以ABC认知理论,就是通过调节B来获得更好的C。


在ABC理论上我们还有一个升级版本的ABCD理论。



D,Dispute,反驳。当我们陷入负面的ABC循环中,给自己一个反驳的机会。


比如我的朋友不理我了,我认为他不喜欢我了,感到难过的时候,我仍然要给自己一个反驳的机会——有没有可能不是这样


如果不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通过加入最后一个步骤,来引导我们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这个模型对儿童心智模式的养成,甚至对于很多成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⑤ 辩证思维:从负面中接收成功的认知体验。


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中,含有丰富的二元辩证思想,比如:祸兮福所倚。


马斯洛有句名言:当一个人出于自我保护而抗拒内心的地狱时,他一并切断了通往内在天堂的道路。


通过这样一些名言,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积极的认知,当我们遇到一些阴暗的消极的体验的时候,同时也要开始思考这里面暗藏的积极的成长机遇。


3.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教授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该实验指出,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在追求奖赏的过程中,保持更强的耐心和自控,往往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自我调控能力与这个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社会地位、社会成就密切相关,所以有人说,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就是自我控制。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在此基础上指出,自我调控的能力其实跟肌肉力量一样是可以锻炼的——让它感到刺激、酸痛,等它适应之后,再给予更强的刺激,直到它变得越来越强大。


①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最直接最快的训练方式。


② 自我挑战


可以做一些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80%的美国总统都会使用左手写字,但是我们知道左撇子的自然概率其实只有30%。


所以大约有50%的总统在小的时候就被要求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通过一些刻意训练来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③ 目标想象


有远大目标的孩子,通常能够把一颗糖和两颗糖的区别想得清清楚楚,而有志向的人,不会把眼前的打击或者诱惑看得太重。


④ 正念冥想


所谓正念,指的是我们的心、眼睛、耳朵、感觉,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在此时此刻的感受上,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训练我们的专注力,让我们完全沉浸在事情中,获取更大的福流和成就感。


⑤ 有效休息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之后,我们常常觉得充满了力量,对很多事情也更有信心。


四、总结


中年危机说白了就是外部压力导致的恐惧危机。


它导致人产生多种负面情绪。从而陷入情绪内耗。


但情绪内耗,“空想”产生不了实际作用。


该面对困难不会改变。


所以,想要中年危机,我们要先从情绪上下手。


一是遵循第一性原理,看本质不看形式。


二是修炼心力,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不纠结。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年人开始废掉的5个迹象,很准一个人开始走上坡路的3个迹象一个人越活越好的10个迹象,建议收藏流體智力跟晶體智力的轉變人生很痛苦就是已經到了瓶頸無法再更進一步????加拿大有中年危机吗?这份最新收入数据让40+的中年人松了一口气!入秋之际,多个迹象显示新冠感染增加第一批Lolita女孩,正在遭遇中年危机出现这6个迹象,说明领导已经当心腹一样信任你,别傻傻不知道!孩子身上有这个迹象,说明他的内心很受伤谁说一点点倒闭?初代网红奶茶的“中年危机”一个34岁失业程序员的中年危机近期诗坛以秋与乡愁为题之唱和中年女人开始醒悟的迹象,中一个就要恭喜了!(值得一看)如果你家房子有这个迹象,会越住越富贵!(建议收藏)年度最佳台剧:当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逃向父母身边入秋之际,多个迹象显示全美新冠感染增加!入秋之际,多个迹象显示美国新冠感染增加!有这几个迹象,说明你的男孩养得很好喝一口“中年危机”:三十五岁的他,“酿”了十年自己的故事中年人,逆势爆发的3个迹象被平替的戴森,能度过中年危机吗?婚姻里,一个女人越过越好的三个迹象没到30岁的人,怎么也开始中年危机了?巴以冲突背后:战争来临前的7个迹象“人若富贵,必有征兆”,家里有这个迹象,一代比一代兴旺!香椿鸡蛋发面饼--不用揉,不用擀,趁热吃外酥内软,凉着吃,同样松软,香椿味更浓。(视频+图文)李彦宏和百度,跨过「中年危机」35岁+去留学:摆脱中年危机,还是新的困境?施密德看美中科技竞争华文教育席卷全球米哈游终迎“中年危机”一个女人“穷惯了”,身上会有这些迹象,越到中年越明显!婚姻中,有这3种迹象,说明要走下坡路了忍耐一切,东亚人中年危机的开始出现这4个迹象,你可能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