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北上广深中产家庭:走体制外路线,究竟要“烧”多少钱?
Eva是最早一波选择国际化学校的家长。
如今十多年过去,女儿晴晴已经从美国大学毕业。
过去十年里,身处国际教育围城内,Eva一边亲眼见证市场的繁荣,在她所在的A市,国际化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扎根、生长、壮大。
另外一边,她也目睹大量鸡血中国家长的“入场”,让这条赛道变得越来越“卷”。
她不禁思考着,和她一样的中产家长们,氪金几百万、上千万,选择了这样一条赛道,本质是用金钱换取稀缺的教育资源,回头来看,这条路究竟值得吗?以及,如今正处于“体制外”的家庭们,他们又经历着怎样的“冷”与“热”?
带着这样的关切与追问,我们针对2500多位位中产家长进行调研,并深度访不同地域的数位家长 ,我们有诸多有意思的发现。
国际化学校“激荡”三十年
在我们的此次调研中,四种类型的学校:国内公立学校国际部、国内双语学校、国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海外学校,分别占比为51.5%、34.9%、7.6%、6%,其中前三者统称为国际化学校(注:非国际学校)。
图为孩子目前就读的学校类型
国际化学校作为舶来品,在我国发展年限不到四十年。
这里概念需要厘清,事实上,在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国际学校是专指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以我国上海为例,上海市第一所国际学校为上海美国学校(简称SAS,1912年创立,后来中断,1980年复校),其性质属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主要服务于在中国的外派家庭。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随着我国中产家庭的不断崛起,最先富裕起来的中产父母,陆续把其子女送到海外留洋。
与此同时,市场窥见需求。
囿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即国际学校)对父母有身份要求,而越来越多的中产父母希望其下一代,在国内就能接受国际教育,并直接对标国外大学,民办双语学校与公立学校国际部应运而生。(如今,三者被统称为国际化学校)
最开始,国际化学校作为小众教育资源,服务的家庭还比较有限,2010年前后,变化开始发生。
这个时期开始,国际化学校呈现井喷趋势,并在十年间翻了两倍,达到了三倍。
这当中,上海包玉刚、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北京鼎石等校成为其中“弄潮儿”与引领者,它们的建校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北京,大量民办双语学校的出现,在当下亦挽救了大批高收入的非京籍家庭子女的升学困境。
不过,万物皆有兴衰与更迭,国际化学校的发展亦是如此。
继2021年国家发布《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规定,“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后,国际教育圈发生“大震荡”。
全国多所国际化学校经历改名或者合并风波,还有学校因无法取得办学资质而难以落地或选择终止运营。
当靴子落地,蝴蝶效应逐渐显露。
自2021年以来,我国国际化学校新建校数量已连续三年递减,分别新增41所、17所、13所。
“良币驱逐劣币”,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在过去十年间,国际化学校经历了野蛮生长期,其中不乏“圈钱”的投机人。
教育需要情怀与深耕,靴子的落地后,整个行业或将迎来规范化管理与发展。
国际化学校如何选校?
A-level、IB、AP谁最受家长欢迎?
选学校,最重要的是选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选择上,据我们的调研报告显示,参加我们问卷的家长,其子女就读A-level学校的人最多,占比为39.1%(注:IGCSE为A-level前置课程),其次为IB,总占比28.4%(注:IB MYP为IB前置课程),AP占比为9.4%。
其余OOSD、VCE、融合课程占比分别为、9.4%、1.5%、11.5%。
图为孩子正在就读的课程体系
这与全国范围内的国际化学校课程分布有“不谋而合”之处。
据新学说统计,目前中国获授权国际学校中A-Level课程市场占有率最高达54.9%,AP课程市场占有率为43.2%,IB课程市场占有率为18.5%。澳洲、加拿大等其他国际课程总占比为21%。
我们关注数据,也解读数据背后的成因。
A-Level课程在大陆市场“独占鳌头”,据业内人士分析,是因为“从投资人角度与办学难度来讲,比起IB与AP,开设A Level课程体系难度最低”。
另外一边,从学生角度而言,孩子们都困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感受着各自的痛与乐。
AP学生,从九年级开始打响GPA保卫战,在教育内卷时代,为了保持高的GPA,在年级拔得头筹,孩子们不断挑战着选课的门数与难度。
IB虽被誉为含金量最高课程,但它的难也“劝退”了不少学生。受访者Linda告诉我们,如果重头再来一次,不会选IB。
A-Level是直接对标英国大学,考核方式跟我国高考最为接近,但在申请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大学,优势并不明显。
眼前并没有完美的“赛道”,哪一条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
妈妈李冉告诉我们,课程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家庭年收入决定学校性质?
选择走体制外路线,金钱是绕不开的门槛。
以北京为例,公立学校国际部学费9-12万/年,双语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费20-40万/每年。
所谓“经济水平决定上层建筑”。
EduKnow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家庭年收入越高,选择读国际化学校及海外学校的可能性就越高。
具体来看,当家庭年收入在0-30万时,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国内公立学校,其次是民办体制内学校。
当家庭年收入在50-100万之间,最多的家长选择就读公立学校国际部(占比32.7%),其次为双语学校(占比32.2%)。
当家庭年收入在200万以上时,家长们则将目光投向海外。(选择海外学校就读的家长最多,占比为29.6%)
横坐标为家庭年收入,纵坐标为学校类型
家庭年收入与就读学校类型之间的关系
但一旦选择国际化学校,学费还只是小部头。
在访谈中,不少家长告诉我们,除了学费,孩子的兴趣班、补课费以及海外夏令营、会让教育支出翻上一番不止。
北京家长Lily说,“既然选择体制外路线,就不要纠结花了多少钱,因为这本就是一条非常‘烧钱’的路。”
中产父母图啥?
中产父母氪金几百万送孩子读国际化学校究竟图啥?
调研报告显示,双语学习环境(占比63%)是大家选择国际化学校的最重要原因。
图为家长选择国际化学校背后的动机
除此之外,经过与家长们的访谈,我们还发现许多有意思的地方。
仔细来看,家长们的诉求各有不同。
比如,家长Michale告诉我们,因为自己是在中式体系里成长起来的,亲身经历了公立教育的缺点,比如对孩子兴趣的压制、唯分数论录取学生、对学生管理比较严等。
而国际化学校比较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国际视野等,在多方面考量与对比下,Michale选择了体制外路线。
家长Emily则告诉我们,因为孩子出生后就决定好走出国路线,在国内上国际学校是为了提前适应国外教学,为出国读书做准备。
深圳家长李敏则说,因为在深圳一半孩子考不上高中,囿于中考压力,几年前,她让儿子转轨到民办双语学校。
总结来说,我们将家长们的诉求归纳为以下几类:避免中考被分流;不想孩子在高考独木桥里“卷”得太辛苦;反对刷题式教育或者为出国留学做好准备。
“目标”是有了,如何选校,对于家长来说又是一个工程浩大的“项目”。
据统计,至今我国拥有1430所+国际化学校,家长们在确定就读学校时,通常要经历大量访校、调研与考察。
课程、师资、外教比例、教育理念、国外品牌背书、硬件设施、毕业生去向.......家长们最容易为学校的“哪一环”买单?
经过访谈,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关注与注重的角度有所不同。比如,低年级的家长,因为没有升学压力,会更注学校教育理念是否和自己匹配、学校硬件设施是否过关,以及是否有国外品牌背书。
武汉家长Rita的女儿还在读小学,在访校时,诸多学校并不能达到她的预期,直到A校的出现。A校是国外知名品牌,多年前“入驻”大陆市场,如今在我国众多城市开设了分校,“课程体系跟着美国走,已经经过市场验证,我们家长可以更放心”,Rita说。
高年级家长选校的依据则更为“接地气”与实际,通常会把毕业学生去向(即大学升学情况)放在重要位置。
“小学可以快快乐乐,但是中学之后要考大学了,还是希望学校学习氛围浓烈一点”,上海妈妈Belle说。
家长们的满意度如何?
国际化学校的就读体验如何?一年几十万的费用,家长们是否觉得值回票价?
调研报告显示,在话题为“您觉得国际学校提供的服务和学费对等吗”,67.5%家长表示符合预期,另有13.9%表示超出预期。
图为家长对国际化学校的满意度调查
总体来看,家长们对孩子所就读学校持积极态度。
但硬币反面所呈现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有18.5%的家长认为低于预期,具体来看,家长吐槽最多的地方为外籍教师良莠不齐;外教更换频次高;学校硬件太差。
图为家长觉得国际化学校有待改善的地方
事实上,外教招聘也是困扰众多国际化学校HR的难题。
如果将学校招聘方和外教作为买方和卖方,如今仍旧是卖方市场。
尤其是在一些非发达地区,招聘外教更是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为了招到外教,部分学校不惜降低教师招聘门槛或放宽资质,导致外教团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形。
不过,随着“双减”以及国家颁布的针对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化管理等新政落地,业内人士表示,外教的审核将变得更为严格,资质不全的外教将无法上岗,从家长与学生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结语:
国际教育“激荡”三十年,一路上有“攻城略地”般地快速扩张,同时也遭遇着因野蛮生长带来的阵痛与挑战。
教育最需要深耕与沉淀,幸运的是,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有教育理想的人,前仆后继进入到这个行业,进行着教育创新与实践。
在中国土壤下,如何打造适合我们孩子的国际化学校,这条路途任重而道远....
留学全知道携手国内外顶级教育资源,让您无论在择校、选留学机构还是挑专业,都能“一站式逛齐”,不费心找到好资源!
11月12日,重磅推出链接国内外顶级国际教育资源的行业对话:EduKnow 留学菁英汇。
本活动由万事达卡全程赞助
留学全知道家长群,准留学家庭聚集地,定期分享留学讲座、专题直播、资讯干货、课程资源、线下沙龙,扫码即可进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