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直在逃跑的人生:回避型人格障碍万字科普

一直在逃跑的人生:回避型人格障碍万字科普

健康

 


回避型人格,一个经常被「批评」的人格特征。


与他们接触的人,常常觉得他们冷若冰霜、难以靠近。你的积极主动很难得到同等的回应,他们也很少向你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但事实上,回避型的「回避」是被动的,行为上他们逃得远远的,内心却十分想与他人发展亲密的关系,这种每时每刻的矛盾让他们备受折磨。而当这种折磨变成更为持久的、适应不良的、缺乏弹性的,就有可能发展成一种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的回避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他们又在回避些什么?今天,我们推送一篇有关「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万字科普,尝试着向他们「走近一步」,具体内容包括: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什么体验?

回避型依恋,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吗?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

作为回避型人格障碍者,该如何治疗?

日常生活中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自助调节方法

如何与身边的回避型人格障碍者相处?


内容全面、实用,旨在为回避型人格障碍提供框架性的科学认知。有点长,记得分享给需要的人 ❤️

(*请注意,诊断需要由专业精神科医生完成,请勿对照文章内容自行诊断。)




🌲 回避型人格障碍概述

Overview 

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简称 AvPD)指一种涉及长期低自尊和对批评极度敏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他们尽量避免与他人交流,甚至选择社会隔离。


AvPD 的患病率估计在 1.5%至2.5% 之间。在所有的人格障碍中,AvPD 几乎是日常功能受损程度最高的[1],但却也是症状较为稳定的,这意味着 69%的 AvPD,在自己从小到大的人生中,持续承受着 AvPD 带来的痛苦[2] ,他们很难去主动求助,也很难发生改变。




✂️ 症状和成因

Symptoms and Risk Factors


01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 7 种症状表现

回避型人格的核心冲突是亲密需求与安全需求的对抗」[3],他们既不能、也不愿完全和明确地放弃关系,但同时又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在人际中退缩,这让他们感到沮丧。


AvPD 常常有以下 7 种表现[4]:


1.对批评、否定和拒绝极度敏感


这几乎是所有 AvPD 的先兆症状,他们专注于批评、否定和拒绝的想法,以至于常常推测出极端的结论,例如将对方没有及时回复微信当作一种「回绝」,从而感到惊慌失措、退缩,甚至想要拉黑关系。许多普通的或者略带一点负面的人际交往容易被他们理解成「危险情境」,这让他们在任何社交场合都会过度警觉、忧心忡忡,时刻观察着别人是否赞同自己[5]。


2.自我隔离或不愿与人打交道


与「人」隔绝是 AvPD 的安全感所在,但这可能会导致一种危险的生活方式: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过得怎么样。尤其当 AvPD 的心理表征中存在抑郁症状时,断绝几乎所有的社交联系,会让他们陷入真正的危险境地。


3.避免风险而很少参与新活动


人们经常在生活中「冒险」,即使只是把自己介绍给一个陌生的新朋友,也会面临着不愉快或者起冲突的风险,这些风险极为常见;但对于 AvPD 来说,这些可能是「不值得」冒的风险,他们不愿意参与新的活动,这导致他们可能无法参与面试、朋友间聚会等等,从而错失许多机会。


4.认为自己社交笨拙,充满自卑感


AvPD 常常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没有吸引力或者低人一等,并假设其他人对自己也有同样的看法,因此他们对被喜欢、被接纳是没有期待的。只有当一个人通过了他们严格的「测试」,表明自己能够始终以支持、无条件接纳的态度与他们相处,他们才能真正接受这段关系。



5.抑制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表达


AvPD 常用「害羞、胆小、内向、孤僻」等词汇来形容自己,过高的安全需求让他们在陌生的人际交往环境中极度焦虑,从而抑制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表达[6]。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有些 AvPD 与服务员这样的陌生人交流是舒适的,因为他们认为服务员离自己足够「远」,不会再次出现。


▷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6.难以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由于人际功能的受损,AvPD 的职业生活往往比较困难。人来人往的工作场所、以及职场交际带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职业晋升和发展通路,因此,他们的痛苦也会从「人际」延续到「工作」上。但除了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位,其他一些能够个体独立完成的、或者每天在固定场所接触固定人群的工作,对 AvPD 而言是擅长的。


7.在亲密关系中仍然表现拘谨


除了对「萍水相逢」的回避之外,AvPD 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也十分有限,即使关系已经开始或者有可能建立,他们对被拒绝和被嘲弄的恐惧,对关系失败的预期,加上退缩、疏远和紧张的行为举止,往往会推开甚至阻碍亲密关系的发展。例如当 AvPD 的伴侣向 Ta 跑来,AvPD 想到可能不会是「Ta 很期待见我」,而是「太可怕了,我要逃跑」。




02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慢性抑郁的重要指标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容易产生持续性抑郁,大约 80% 的 AvPD 同时患有重性抑郁,包括重性抑郁与重度焦虑的交替发作[7]。


AvPD 在人际关系与生活环境中的负面体验,会加剧他们内在的自卑与恐惧感,同时也会刺激他们对亲密交往的需求,这种「矛盾又普遍的、无法体验到人际关系快乐」的状况,会导致 AvPD 陷入孤独与情绪低落。研究发现,AvPD 与重性抑郁的共病,可能与自杀想法与企图的几率增加相关,因此 AvPD 在临床上常被认为是慢性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8]。




03

避型人格障碍的常见误区

1.习惯「回避」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吗?


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一些时刻,觉得难以面对或者下意识回避一些事情,想从关系当中「隐身」或者「躲开」一些可遇见的困难,这是非常自然的反应。


回避可能是一种有效应对问题的心理防御策略[9][10],帮助我们短暂地抵御痛苦,至少不让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正如美国精神病学家 Sullivan 认为,当回避是一种用于「增强安全感」的合力时,它可能是健康的。


除此之外,当回避是一种有限的、小规模的、保持距离的策略,适用于某种特定的情况,例如复习备考时的拖延,或者是为了延迟满足而短暂地自我克制和转移注意力,这样的回避也是健康的[11]。


因此,习惯回避不一定是 AvPD。只有当回避已经发展为弥漫性的、非适应性的,阻碍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并损害了个体的健康心理能力时,它才有可能被诊断为人格障碍,并且这种诊断需要由专业精神科医生完成。


2.「社交焦虑」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吗?


社交焦虑障碍与 AvPD 的特征有许多重叠,社交焦虑障碍也常与 AvPD 同时发生,两者的共病率高达 50% 以上[12]。由于两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在不断发生变化,精神医学领域关于两者之间的区分也存在一些争论。


一些研究认为 AvPD 只是社交焦虑障碍一种更严重的表现形式,它们代表了焦虑严重程度一个连续谱系上的不同点,而不是独立的类别[13],它们具有几乎相同的症状和遗传基础,并对相同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干预有反应[14]。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 AvPD 一开始很像是「社恐」,直到症状非常严重才意识到可能是「回避」的问题。


但同时,也有一些临床研究发现,AvPD 并不总是与更严重的症状相关联[15],AvPD 可能存在一些独有的认知特征,例如「自卑感」与「无抵抗」,还有在「亲密关系上的克制」[16][17][18]。


事实上,相比于焦虑,有些 AvPD 他们更多体验到的是「孤独感」和「疏离感」,他们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回避而寻求帮助,直到他们碰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例如无法维系亲密关系,或者热衷的工作因为人际功能卡住了瓶颈。


3.「回避型依恋」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吗?


尽管都有「回避」的字眼,回避型依恋与 AvPD 是截然不同的。回避型依恋并非一种「诊断」,它指的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中避免情感亲密的倾向。回避型依恋者往往渴望避免冲突、难以自我暴露,他们对亲密关系容易有消极的态度和较低的期待,但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是相对积极的[19]。并且,回避型依恋主要回避的是亲密关系,很少在社交或者工作领域表现出回避的症状。


▷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但 AvPD 则是一种全方位的回避,它是一种「人格障碍」。事实上,有研究发现依恋风格的确与 AvPD 的发展相关,但并不是回避型依恋,而是恐惧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同时具有「高度焦虑」和「高度回避」的特质、对自己和他人都持一种消极态度,这也是 AvPD 的典型特征之一[20][21]。


拓展阅读(点击蓝字跳转)

我,社恐,剧本杀成瘾 

婚礼当天,我「逃」到动物园看大象

谁说回避型依恋不能好好谈恋爱?关于回避型依恋的5个误解




04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


关于 AvPD 的成因目前的研究较少,它可能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导致的,以下几点是 AvPD 的「风险因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 AvPD 症状的遗传率为 0.64%[22],并且影响 AvPD 和社交焦虑障碍的基因可能是相同的[23],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直系亲属被诊断为 AvPD 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 3 至 4 倍,这也是有研究发现 AvPD 和社交焦虑障碍,有可能在同一个家族当中「聚集发生」的原因[24]。


但遗传与基因并非决定性因子,它们只是增加了个体对 AvPD 症状的易感性,这种基因的影响会在成年早期稳定下来,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持续负面评价的人际交往环境)会让 AvPD 的症状得以维持[25]。


2.个性因素


AvPD 似乎存在一些个性上的「脆弱性」因素,例如神经质、行为抑制、害羞、胆小、焦虑,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好奇[26],个性因素可能会增加 AvPD 对负面童年经历的影响[27],比如说在童年时期常常作为「旁观者」观看别的小朋友玩耍,因为过于焦虑而不敢尝试加入他们。


大多数儿童会在长大后逐渐摆脱这样的一些行为,但发展为 AvPD 的个体在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期之后,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害羞与焦虑。 


3.依恋风格


成年后不安全依恋的许多特征,其实与人格障碍的一些症状表现非常相似[28],许多关于人格障碍者依恋模型的研究发现,他们不安全依恋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29],尤其是 AvPD(还有边缘型)[30]。


其中,正如上文所述,以消极的自我概念和对亲密关系恐惧为特征的「恐惧型依恋风格」,被认为是导致 AvPD 发展的原因[31]。这种依恋风格的解释,为心理治疗师理解 AvPD 内在的心理结构与体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路径。


4.负面的早期童年经历


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早期与父母的互动是 AvPD 的一个重要成因[27][32]。与其他人格障碍不同,AvPD 与儿童期性虐待和躯体虐待没有很强的联系,但与情感忽视直接相关[33]。


当儿童在生命早期被身边的主要养育者(或者重要他人)拒绝,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连父母都不喜欢我,还有谁会喜欢我呢?」因而他们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即使有人给予他们正向反馈,也会被理解成对方「只是出于礼貌吧」或者「还没有看到自己的无能」[34]。可以说,主要养育者的拒绝是伤害儿童自尊从而发展出 AvPD 的关键因素[32]。


除此之外,AvPD 还与其他一些负面的早期童年经历相关,包括父母的过度保护、较低的照料水平和较高的父母间冲突等等[35][36]。具体来说,这些负面经历可能会引发孩子「回避」的应对策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回避成为了他们的默认设置,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37]。


▷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 预防和治疗

Treatment and Therapies  

05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心理疗法

与其他人格障碍一样,AvPD 是一种较难治疗的心理疾病,药物疗法对治疗 AvPD 的有效性研究还很少。但由于 AvPD 与抑郁、焦虑障碍的高共病率,临床上可能会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如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缓解他们感到痛苦的共病症状[38]。


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 AvPD 有效恢复日常功能,其中「经验性回避」等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往往是治疗师们识别和有针对性干预的关键。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AvPD 能够重新回到、理解自己如何在童年经历中形成了症状,并在之后的人生维持了它们,同时通过学习社交技能、或者通过矫正性的情感体验,去发展出新的应对模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


以下三种心理治疗疗法,均可以实现改善 AvPD 的目标:


1.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CBT 是一种结构化的、目标导向的治疗方法,治疗师会帮助 AvPD 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理解自己的想法是如何影响行为的。通过不同疗程的 CBT 治疗(20 节至 52 节),均能够使 AvPD 的症状有良好且基本稳定的改善[39][40]。


CBT 治疗项目中,认知方面的改善因素包括[40]:

识别功能失调的核心信念

理解个性化的回避-恐惧模型

采用更具适应性的思维模式和习惯


行为方面的改善因素包括[41]:

暴露练习(分级暴露)或系统脱敏

角色扮演中的行为排练

挑战「安全行为」的行为实验

社交技能训练


研究表明,接受 CBT 治疗的 AvPD 在人格障碍访谈量表上的恢复率达到 91%[39],另外一项研究报告了同样的效果,有三分之二共病社交焦虑障碍的 AvPD 在经过 CBT 治疗一年后,不再符合 AvPD 的诊断标准[42]。


2.心理动力疗法(Psychodynamic therapy)


心理动力的治疗侧重于了解过去的经历、痛苦和冲突是如何导致当前症状的,通过自我反思和领悟,AvPD 可以审视自己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上有问题的行为模式,并借此改变自己和环境的关系。


尽管在大部分心理动力治疗有效性的研究中,AvPD 没有得到单独报告;但仍有研究表明,经历 52 节心理动力治疗后,有 61% 的 AvPD 不再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43]。


3.图式疗法


AvPD 的图式疗法是一种建立在认知行为、心理动力学和完形治疗技术基础之上的综合疗法,它侧重于关注治疗师与 AvPD 之间的治疗关系,以及基于对早期童年经历的理解和重新管理,来改善 AvPD 的日常功能。


图式疗法的关键锚点在于「有限的育儿」,也就是说,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童年的需求,并学会发展和内化一个「健康的父母的声音」[44]。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部分[45][46]:


适应不良的模式是如何在 AvPD 的一生中重复出现的(例如拒绝、自主性受损、边界受损、过度负责、过度警觉);

童年时期的 AvPD 学会了怎样的应对方式;

什么样的图式被使用但它们没有任何益处(例如回避、无条件服从、隔离);

如何发展健康的、成熟的应对模式,以满足自己的核心情感需求。


有研究表明,接受了 50 节图式治疗的 AvPD 中,超过 81% 获得了康复,他们改善了 AvPD 的相关症状表现并不再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且在三年的随访中,治疗效果是稳定的[47]。另外一项研究结果发现,6 名被诊断为 AvPD 的患者中有 4 名在 20 节图式治疗后康复,有研究者认为这显示出了图式治疗在 AvPD 临床治疗上的潜力[48]。


需要注意的是,AvPD 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AvPD 的治愈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位 AvPD,我们理解对于你来说,去信任一位咨询师或者治疗师,耐受住可能识别到的批评和拒绝是很困难的,但我们仍然希望你去尝试建立一段咨询关系,或许它能够触及你内心深处一直以来的渴望:一种真实存在的亲密。


▷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 患者/家人自助资源

Shareable Resources



06

感到不适时,该如何求助?

1)请记得,你不必独自面对一切。当感到痛苦,不舒服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当下的状态,缓解不适感。


2)你也可以拨打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心理志愿者将为你提供即使的情绪舒缓和安抚。


👆🏻 下载简单心理 APP,在首页选择「热线」免费使用。热线服务时间:工作日 18:00-23:59,周末 14:00-23:59


3) 当你出现危机情况:如果你有自伤或自杀意图或行为,请让你信任的人陪在你身边。接通 24 小时免费危机干预热线:010-82951332 ;800-810-1117(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并联系亲密的朋友、亲人。


👇 附各地心理援助热线 👇



07

如何与回避型人格障碍者相处?


注意:以下方法可以帮助 AvPD 有效改善社交回避,但还没有证据表明单用自助方法就足以治疗 AvPD。如果你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者,我们建议你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根据治疗设置进行治疗。


1.标记你倾向于回避的情境[49]


让你感到不自在的情境可能有许多,例如你是在所有社交场合都感到不舒服,还是对某一些场合避而远之?你是希望自己在课堂或者会议上多发言,还是跟同事闲聊的时候不要太紧张?


列出你所有希望自己感到轻松一点的场合,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是在面对恐惧的第一步了。毕竟,回避是你长久以来的生存策略,「面对」即是一种打破。


2.从「最小的互动」开始


我们能理解对于你来说,那些评价、批评、拒绝、忽视和尴尬是多么强烈和本能地令你感到害怕,因此,「最小的互动」其实一点都不小,事实上它可能是你重大的突破。


这些最小处可能包括:和同事说一声「早上好」,或者和楼下便利店的收银员问一句货品信息。你可以使用笔记记录下你的「最小的互动」和你当时的感受,以此鼓励你继续前进,慢慢把自己置身于更有压力的社交场合[50]。


3.你可能还需要学会一些「放松技巧」


在某些情境下感到焦虑、害怕、尴尬或者不自信是正常的,如果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让你感受到了强烈的不适感,不必强迫自己「不焦虑」或者指责自己「别想太多」,你可以尝试着适当练习一些「放松技巧」。例如:


「5-4-3-2-1」技巧
腹式呼吸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PMR)
放松性想象技巧

4.识别自己的自动化思维


自动化思维指的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行为与情绪反应模式,它就像是被设定好的时钟,每当发生类似的情况,或者有相同情景出现的时候就会自动触发。AvPD 常常存在一些负向的自动化思维,当你开始感到焦虑或者恐惧时,可以检查一下伴随这种感觉而来的想法是怎样的?例如是否会有[51]:


我刚刚说了一堆废话,他们现在觉得我是个怪人。」(灾难化)

 「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我还为什么要努力呢?」(非黑即白)
「如果他们不是这样肤浅地评价我,我也不会如此焦虑。」(怪罪他人)
「虽然交了新朋友,但他们应该是还没有看到我的无能。」(忽视积极证据)


只有当我们将这些想法澄清出来,才有可能去客观地审视它们,看看它们是否经得起推敲。


5.尝试挑战一下消极想法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你可以试着挑战一下刚刚列出的这些消极想法[51],与自己对话,询问一些关于它们的问题:「这些想法是基于事实还是基于情绪呢?我确定会把这件事情搞砸吗?我看上去很紧张,大家就会认为我无能吗?」


这是一种对消极想法的逻辑评估。我们理解对于 AvPD 来说,一开始就训练自己去发现和关注积极的方面会很困难,那么,尝试着重构一下这些消极的想法和陈述,或许可以帮助你意识到:至少它们不是一个事实。


▷ 《四重奏》


6.借助信任的朋友的力量


克服任何人格障碍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如果在你的「城堡」里,有一两个可以自由进出的朋友,你可以首先邀请他们经常见面,或者邀请他们参与你的爱好和兴趣,这样你或许更有动力[49]。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考虑告诉他们「你正在努力变得不那么回避」,通过和他们的相处,练习一些具体的社交沟通和表达技巧,请相信,虽然看起来你对 AvPD 无能为力,但实际上,有许多事情可以帮助你。




08

如何与回避型人格障碍者相处?


1.理解你无法「修」好他们


如果你亲密的朋友或者伴侣是 AvPD,你可能看到过他们放松、体贴甚至是幽默的一面,但在生活的大部分时刻,他们会选择安静和沉默。事实上,很多 AvPD 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们知道自己的不安全感是非理性的[52],但仅仅知道这一点,并不足以让他们的症状消失,他们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自我觉察和其他建立自信和自尊的策略。


因此,请不要跟 AvPD 说「别再逃避了」或者「别想太多」这样的劝诫,你可以让他们知道你的包容与接纳,支持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但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的健康之路必须靠自己完成。


2.积极倾听并认可他们的优点[53]


AvPD 的生活一直都在与「自我感觉不足」和「自卑」作斗争,与他们争辩「非理性信念」并不能真正帮到他们,他们更需要的是你的认可与鼓励。


当倾听他们说话的时候,请尽量积极专注地倾听他们所说的内容,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 Ta 积极表达的部分,以此表达你的喜欢或欣赏;也可以与 Ta 讨论 Ta 感兴趣的话题,并鼓励 Ta 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他们就知道了:你不会批评或者拒绝 Ta。


3.避免强迫他们进入社交场合[54]


如果你试图通过让 AvPD 参加聚会、小型活动来建立与他们的联系,你可能会对结果感到失望。对于 AvPD 来说,被动置身于某个社交场合、或者被迫与他人交谈,是最令他们感到沮丧的事,他们可能会因此愤怒,或者为自己感到羞愧,总之你的好心可能将他们推到了一个“似乎是故意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境地。


因此,请你让 AvPD 自己决定是否以及何时与他人互动;如果 AvPD 是你亲密的朋友或者伴侣,那可能会比较困难,你可以在出行之前询问 Ta 的意见并且告诉 Ta 具体的活动情况,或许对你们的交往有所帮助。


4.设置并保护自己的边界[54]


事实上,AvPD 的「回避」对于亲近的人而言可能会无意间造成伤害,你可能会感到疲惫,或者偶尔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与他们的关系。请记得,「小心翼翼」和「步步紧追」都不会让你们变得平衡,「真诚和坦率」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比较重要。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能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对待他们,你可以真诚地表达「我想支持你,但我也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间」。优先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与情绪,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才能让你更好地去帮助你在乎的人。


▷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5.你不必成为 Ta 唯一的支持者[55]


不管你们彼此之间多么在意对方,你都不必成为 AvPD 身边唯一的支持者,这对你们双方都不公平。你需要鼓励 Ta 去建立其他的社交网络,最开始可能很难,但是当 Ta 在社交表现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但同时没有被评判时,Ta 就更有可能慢慢地、循序渐进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在这个过程中,请你理解,一些其他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简单互动,对他们来说可能是非常冒险和不确定的,如果他们做到了,应该得到积极的反馈;而相反,如果他们因为不安全感而没有做到,也应该得到积极的鼓励。




09

一些我们推荐的书籍

1.《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56]


由认知疗法创始人、心理学家 Aaron T.Beck 所著。这本书从人格障碍的历史、理论和研究谈起,而后详细地分析了不同治疗师对各种人格障碍的临床实践。书中列出了 12 种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其中一章。作为一本理解和治疗人格障碍的权威性著作,它的内容详实全面、可操作性强,既适合心理学专业人士,也适合 AvPD 及其家属阅读。


2.《把不安当作朋友》[57]


由日本精神科医生冈田尊司所著,这本书用温柔细腻的文字将 AvPD「怕麻烦」的感觉和「逃避」的心态描述得无比精确。书中包含许多具体的临床个案和他们的事例,以及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一步步帮助回避型的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如果你的同事、伴侣或者孩子是回避型,这本书也介绍了如何与他们融洽相处的方法。


3.《自卑与超越》[58]


著名心理学家、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的经典著作。自卑感是 AvPD 的核心认知特征,阿德勒认为「当个人面对一个 Ta 无法应付的问题时,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够通过这种「自卑」的驱使改善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自卑和生命意义的理论阐释,这本书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4.《回避型人格自救手册》[59]


由美国行为关系领域的作者 Tracy Crossley 所著,通过具体的 8 个步骤改善个人回避的思维模式,同时增进自我价值感。这些步骤源自作者数十年的工作和咨询经验,同时提供了许多实操性的、当下可使用的练习。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书并非针对回避型人格障碍者,更多是针对回避行为本身的训练。


5.《害羞与社交焦虑症:CBT 治疗与社交技能训练》[60]


虽然是一本写给社交焦虑患者的读物,但其中的「社交技能训练」对 AvPD 非常有用,书中提供了一套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 13 周社交技能训练,包括如何肯定自己;如何解决人际冲突;如何进行愤怒、压力和情绪的管理等等。作者认为,社交适应就像锻炼身体一样,能够通过坚持投入和训练达到理想的状态。


6.《装在套子里的人》[61]


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耳朵里塞上棉花…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别里科夫有着典型的回避倾向,看过这篇小说,或许你能更加理解回避型的人他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


那个一直在「逃跑」的小孩
也可以过上更松弛的人生啊


参考文献

————————

 [1]Crawford, T. N., Cohen, P., Johnson, J. G., Kasen, S., First, M. B., Gordon, K., & Brook, J. S. (2005). Self-reported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the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Sample: Convergent and Prospective Validity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9(1), 30-52. https://doi.org/10.1521/pedi.19.1.30.62179

[2]Torvik, F. A., Welander-Vatn, A., Ystrom, E., Knudsen, G. P., Czajkowski, N., Kendler, K. S., & Reichborn-Kjennerud, T. (2016).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 twin stud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25(1), 114–124. https://doi.org/10.1037/abn0000124

[3]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W. W. Norton, p. 351.

[4]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张道龙.(201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5]Hengartner, M. P., Ajdacic-Gross, V., Rodgers, S., Müller, M., Haker, H., & Rössler, W. (2014). Fluid intelligence and empathy in association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 trait-scores: exploring the link.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64(5), 441–448. https://doi.org/10.1007/s00406-013-0441-0

[6]Beeney, J. E., Stepp, S. D., Hallquist, M. N., Scott, L. N., Wright, A. G., Ellison, W. D., Nolf, K. A., & Pilkonis, P. A. (2015). Attachment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pecificity in relation to antisocial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Personality disorders, 6(3), 207–215. https://doi.org/10.1037/per0000110

[7]Grant, B. F., Stinson, F. S., Dawson, D. A., Chou, S. P., Dufour, M. C., Compton, W., Pickering, R. P., & Kaplan, K. (2004). Prevalence and co-occurrence of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and independent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1(8), 807–816. https://doi.org/10.1001/archpsyc.61.8.807

[8]Klein, J. P., Roniger, A., Schweiger, U., Späth, C., & Brodbeck, J. (2015). The 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with chronic depress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depressed outpatient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6(6), e794–e801. https://doi.org/10.4088/JCP.14m09158

[9]Nicolò, G., Semerari, A., Lysaker, P. H., Dimaggio, G., Conti, L., D'Angerio, S., ... & Carcione, A. (2012).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unlike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are not related to alexithymia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pression: a reply to Loas. Psychiatry Research, 196(2-3), 327-328.

[10]Loas, G., Baelde, O., & Verrier, A. (2015). Relationship between alexithymia and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 dimensional analysis. Psychiatry research, 225(3), 484-488.

[11]The essential guide to overcoming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2010). SciTech Book News, 34(2). Ringgold, Inc.

[12]Alden, L. E., Laposa, J. M., Taylor, C. T., & Ryder, A. G. (2002).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6(1), 1-29.

[13]Tillfors, M., Furmark, T., Ekselius, L., & Fredrikson, M. (2004). Social phobia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one spectrum disorder?. Nordic journal of psychiatry, 58(2), 147–152. https://doi.org/10.1080/08039480410005530

[14]Lafreniere P. (2009). 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social anxiety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1(4), 1065–1082. https://doi.org/10.1017/S0954579409990046

[15]Eikenaes I, Hummelen B, Abrahamsen G, Andrea H, Wilberg T. Personality fun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ocial phobia. J Personal Disord. 2013;27(6):746–763.

[16]Marques L, Porter E, Keshaviah A, Pollack MH, Van Ameringen M, Stein MB et al.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individuals with generaliz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what does it add? J Anxiety Disord. 2012;26(6):665-72.

[17]Rettew DC.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Generalized Social Phobia, and Shyness: Putting the Personality Back into Personality Disorders.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2000;8(6):283-97.

[18]Sanislow CA, Bartolini EE, Zoloth EC.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Ramachandran VS, editor.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2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12. p. 257-66.

[19]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20]Bartholomew, K. (1990). Avoidance of intimacy: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2), 147-178.

[21]Riggs, S. A., Paulson, A., Tunnell, E., Sahl, G., Atkison, H., & Ross, C. A. (2007). Attachment, pers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 among adult inpatients: Self-reported romantic attachment style versus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states of mind.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1), 263-291.

[22]Gjerde, L. C., Czajkowski, N., Røysamb, E., Orstavik, R. E., Knudsen, G. P., Ostby, K., Torgersen, S., Myers, J., Kendler, K. S., & Reichborn-Kjennerud, T. (2012). The heritability of avoidant and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ssessed by personal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26(6), 448–457. https://doi.org/10.1111/j.1600-0447.2012.01862.x

[23]Reichborn-Kjennerud, T., Czajkowski, N., Torgersen, S., Neale, M. C., Ørstavik, R. E., Tambs, K., & Kendler, K. S.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ocial phobia: a 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4(11), 1722–1728.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07.06101764

[24]Isomura, K., Boman, M., Rück, C., Serlachius, E., Larsson, H., Lichtenstein, P., & Mataix-Cols, D. (2015). Population-based, 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clustering stud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5(8), 1581–1589.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14002116

[25]Gjerde, L. C., Czajkowski, N., Røysamb, E., Ystrom, E., Tambs, K., Aggen, S. H., Ørstavik, R. E., Kendler, K. S., Reichborn-Kjennerud, T., & Knudsen, G. P. (2015).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 of avoidant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traits from early to middle adulthood.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5(16), 3539–3548.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15001440

[26]Eggum, N. D., Eisenberg, N., Spinrad, T. L., Valiente, C., Edwards, A., Kupfer, A. S., & Reiser, M. (2009). Predictors of withdrawal: Possible precursors of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1(3), 815-838.

[27]Stravynski, A., Elie, R., & Franche, R. L. (1989). Perception of early parenting by patients diagnose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 test of the overprotection hypothesi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80(5), 415-420.

[28]Adshead, G., & Sarkar, J. (2012). The natur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Advance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 18(3), 162-172.

[29]Cassidy, J., & Shaver, P. R. (Eds.). (1999).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Rough Guides.

[30]Meyer, B., Pilkonis, P. A., Proietti, J. M., Heape, C. L., & Egan, M. (2001).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as predictors of symptom cour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5(5), 371–389. https://doi.org/10.1521/pedi.15.5.371.19200

[31]Brennan, K. A., & Shaver, P. R. (1998).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ir connections to each other and to parental divorce, parental death,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aregiv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6(5), 835-878.

[32]Millon, T. (1981). Disorders of Personality DSM–III: Axis II. Jonh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33]Afifi, T. O., Mather, A., Boman, J., Fleisher, W., Enns, M. W., Macmillan, H., & Sareen, J. (2011).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5(6), 814–822. https://doi.org/10.1016/j.jpsychires.2010.11.008

[34]Beck, A. T., Butler, A. C., Brown, G. K., Dahlsgaard, K. K., Newman, C. F., & Beck, J. S. (2001). Dysfunctional beliefs discriminate personality disorder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9(10), 1213–1225. https://doi.org/10.1016/s0005-7967(00)00099-1

[35]Joyce PR, McKenzie JM, Luty SE, et al. Temperament, childhood environ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as risk factors for avoidant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s.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03;37(6):756–764.

[36]Hageman TK, Francis AJ, Field AM, Carr SN. Links between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atology. Int J Psychol Ther. 2015;15(1):101–116.

[37]Lafreniere P. (2009). 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social anxiety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1(4), 1065–1082. https://doi.org/10.1017/S0954579409990046

[38]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2017). Cleveland Clinic.

[39]Emmelkamp, P. M., Benner, A., Kuipers, A., Feiertag, G. A., Koster, H. C., & van Apeldoorn, F. J. (2006). Comparison of brief dynamic and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ies in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 189, 60–64. https://doi.org/10.1192/bjp.bp.105.012153

[40]Strauss, J. L., Hayes, A. M., Johnson, S. L., Newman, C. F., Brown, G. K., Barber, J. P., Laurenceau, J. P., & Beck, A. T. (2006). Early alliance, alliance ruptures, and symptom change in a nonrandomized trial of cognitive therapy for avoidant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4(2), 337–345. https://doi.org/10.1037/0022-006X.74.2.337

[41]Renneberg, B., Goldstein, A. J., Phillips, D., & Chambless, D. L. (1990). Intensive behavioral group treatment of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Behavior Therapy, 21(3), 363–377.

[42]Borge, F. M., Hoffart, A., Sexton, H., Clark, D. M., Markowitz, J. C., & McManus, F. (2008). Residential cognitive therapy versus residential interpersonal therapy for social phob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2(6), 991–1010. https://doi.org/10.1016/j.janxdis.2007.10.002

[43]Barber, J. P., Morse, J. Q., Krakauer, I. D., Chittams, J., & Crits-Christoph, K. (1997). Change in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following time-limited supportive-expressive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34(2), 133–143. https://doi.org/10.1037/h0087774

[44]Rafaeli E, Bernstein DP, Young J (Editors). Schema Therapy: Distinctive Features. (2011).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45]Pellerone, M., Iacolino, C., Mannino, G., Formica, I., & Zabbara, S. M. (2017).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on maladaptive cognitive schema: a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on a group of adults.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10, 47–58. https://doi.org/10.2147/PRBM.S117371

[46]Roediger, E., Stevens, B. A., & Brockman, R. (2018). Contextual schema therap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isorders,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47]Bamelis, L. L., Evers, S. M., Spinhoven, P., & Arntz, A. (2014).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schema 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1(3), 305–322.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13.12040518

[48]Skewes, S. A., Samson, R. A., Simpson, S. G., & van Vreeswijk, M. (2015). Short-term group schema therapy for mixed personality disorders: a pilot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1592.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4.01592

[49]Wikihow:How to Overcome an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50]Psychcentral:6 ways to overcome social anxiety

[51]Ou to the fog: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52]Brightquest: A guide for partners of people with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53]Psychcentral: How can I be a support for someone with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54]Psychcentral: Understanding-avoidant-attachment-disorder

[55]Wikihow: Help loved-Ones with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56] Aaron T.Beck. (2018).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

[57]冈田尊司. (2018).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文化发展出版社.

[58]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017). 自卑与超越.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59]Tracy Crossley. (2023). 回避型人格自救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60]Lynne Henderson. (2015). 害羞与社交焦虑症:CBT治疗与社交技能训练. 人民邮电出版社.

[61]契诃夫. (2015).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作者:高一然
编辑:寒冰
责编:kuma

封面:《四重奏》

有时面对家人、朋友及伴侣,

我们会以笨拙或沉默的方式表达爱,

又或是被羞涩的情感所束缚。

本次「表达爱的艺术」Galli戏剧工作坊,

将带你以表演的形式体验爱的表达,

打破文字和语言的界限,

感受爱的多重表达方式。



关注森林服务号
回复【表达】即可报名


遇到回避型人格的来访怎么办呢?

或许你可以试试ACT接纳承诺疗法

ACT流派创始人史蒂文·海斯公益直播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立刻预约直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恋爱表演型人格,我们的目光是他们的兴奋剂忍无可忍! 这位美国市长一直在恐怖分子监视名单上!万众科普,走近未来!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今日成立,省内全域性科普品牌“科小二”Sci2U正式发布这场绝对是吃货的天堂,大家一直在call的大闸蟹、锋味派......谁能忍住哇?!为什么“讨坏型人格”,反而更受欢迎?「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害怕被人讨厌太懂事的乖小孩,长大会变成讨好型人格嘛?坚持和临门一脚米格尔·尼科莱利斯:人脑中没有未开发的区域,我们一直在使用整个大脑不论对错都要否定你,生活中的“反驳型人格”挪威哈默菲斯特(Hammerfest),乌云笼罩拙译《合居奇遇》终于发表在新一期的《译林》杂志上了,过段时间将和各位分享这篇英文原文和我的中译文,欢迎各位批评指导。王小川:GPT-4一直在进步 中国大模型赶上要两三年2023年12月21-24日广州蔡敏莉导师《九型人格训练课程》:原来我并不了解自己的性格,直到……Fendi 赞助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最新科普项目:回到宇宙大爆炸时花高价13小时高级舱飞行,邻座不是人类!还一直在打鼾放屁!原来,我一直在替我妈“结婚”你一直在走的那条路,突然没有了……怎么办?汶川地震中,那个放弃学生独自逃跑的北大才子正在“洗白”:15年过去了,他仍不悔改“榴莲型人格”告诉我们:什么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高利率挤压市场!房屋销售降至13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裁员人数一直在上升!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让女儿远离讨好型人格,这件事一定要做好《涉过愤怒的海》:当反社会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相爱诸葛亮临终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让他冷汗直冒:原来你一直在装傻!你一直在寻找的超级快充座,它叫C座毁掉你工作的,不是能力高低,而是这9种负面型人格【冷兔趣闻】职场讨坏型人格性格太软、讨好型人格,建议疯狂做这几件事秋季第二场五千米长跑基督教名词转写方法初论“女儿一直在说对不起”上热搜,揭开了千万家庭的隐痛2023银行人生存现状:破碎的金饭碗、消失的柜员和逃跑的年轻人……一件穿三季,你一直在找的百搭打底衫在这呢陌上花开1121 你若成风,我愿化成雨 | 摄影10年,一直在路上的追风少年确诊为REST型人格后,我决定做一个温暖的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