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养鸡
尽管11月22日在顺安机场的那次扑朔迷离的失败试验(我和@介生猜测很可能与朝鲜新型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有关),现在看颇有着急忙慌式献礼最后玩脱了之嫌,但11月21日万里镜1号的发射成功,也足以让朝鲜从上到下乐呵半天,金正恩已经连续三天前往平壤管制所“欣赏”卫星拍摄的照片就是一例。关于其庆祝活动的规格和细节,@林海东老师已经具体分析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卫星长什么样也不藏着掖着了,左上角图案是卫星的LOGO——来自九天之上的镜头
纵观2023年朝鲜的导弹和航天发射活动,相比2022年堪称“疯狂”的战术弹道导弹和超大口径火箭炮密集试射(总数超过60枚),如果不是在3月初进行了火星-11丁短程弹道导弹的6弹齐射,朝鲜今年试射的战术弹道导弹总数甚至不超过10枚;虽然中程巡航导弹从4枚增加到了10枚左右,却没有发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包括高超声速武器载具);洲际弹道导弹发射4枚(包括2枚新研制的火星-18),与去年持平。在其他导弹上的“节衣缩食”,换来的就是这三次千里马1号运载火箭与万里镜1号组合体的发射。
△倒是与同样全年发射三次、成功一次的日本相映成趣(图为2023年3月7日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H3火箭,该箭因二级未能点火而被命令自毁)
即使不算难以估价的、不幸“星沉大海”的前两颗卫星,粗略估计下来,1枚千里马1号运载火箭的造价至少相当于20枚火星-11系列战术弹道导弹;如果再考虑第二、第三枚火箭技术改进所需的人力物力,朝鲜耗费3枚千里马1号之资,终于实现万里镜1号的入轨运行,说侦察卫星计划消耗了近百枚原本可以砸在逆贼败党头上的高精度弹道导弹,并不为过。
当然,一颗使用权完全由自己掌握的实用侦察卫星,确实赋予了朝鲜前所未有的自主发现、快速更新敌纵深目标信息的能力,是朝鲜构建常规精确打击体系的重要拼图,总理金德训在庆功晚宴上的致辞中也提及,“这颗卫星是亿万金钱都不能相比的祖国战略财富”。但我认为,如果朝鲜的目的只是为了发射“万里镜一号”,其实未必需要花费这么多金钱。△金德训:“让我看看到底花了多少钱啊”
在今年的“一年三箭”之前,朝鲜上一次航天发射活动还是七年前的2016年2月7日——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这颗卫星在超期服役三年多之后,最终于2023年6月30日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烧毁。而2012年12月12日发射的光明星3号(2号机),则因为技术问题,长期在轨道上翻滚,无法正常运行,也将于年内再入大气层烧毁。
换言之,如果今年不能成功发射万里镜1号,朝鲜连续保持10年有航天器在轨、连续7年有航天器运行的记录就要中断了。如果说在朝鲜还不具备实用化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2016年,在太空中“维持一个航天器”是一个纯粹的“为维而维”的行为,那么在朝鲜近三年来不断以“主体的核强国、导弹的盟主国”自居时,“维持一个航天器”且有所提升,则成了水涨船高之下的必然要求。而这是外界在分析朝鲜为什么一定要在2023年发射万里镜一号卫星时,往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从银河3号到万里马1号,七年时光之后,的确是不一样的画风。很期待KCTV什么时候发布带有这次发射画面的《我们的国旗》、《飘扬吧共和国三色旗》之类歌曲的MV
如果要求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在紧迫的时间压力面前,按照类似俄罗斯ROKOT火箭的方式,在火星-17基础上去掉弹头,加个第三级和容纳卫星的大整流罩,其实是最省事儿的方案。但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发射载荷进入太阳同步轨道,由于发动机很难有余力完成“狗腿”转向,弹道只能像之前银河系列火箭发射“光明星”那样直来直去,其飞行轨迹和残骸落区就会接近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等地,而这与近年来朝鲜极力展现的“负责任正常国家”形象是不符的。
△尽管美日韩等国在指责朝鲜“以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时,从来也没在乎过飞行轨迹和落点区离陆地有多近(上图为千里马1号的飞行轨迹与落点区,下图为银河3号的对应位置)
因此,朝鲜航天科研部门只能发展推力更大、足以在完成两次“狗腿”机动后仍能将卫星送入轨道的新型运载火箭,也就是千里马1号。客观上说,在技术实力相对航天强国仍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为了强行展现这种“负责任”姿态,千里马1号可谓将朝鲜当前掌握的技术利用到极限的结果:例如为了尽可能减重减阻,火箭的第一级燃料箱段直径缩小到与第二级相同,这种上细下粗的设计,在当代运载火箭中堪称绝无仅有。
这类全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千里马1号是一个相比银河3号技术跨度很大的高风险型号,导致侦察卫星计划在付出了两次发射失败的代价之后才取得成功——您看为了庆祝发射成功而制作的T恤,现在只能在屋里开足暖气才能穿了,引发平壤碳排放小幅上升,间接说明了朝鲜需要发展核电,顺便用于培育丹东草莓的必要性()。但这种技术上肉眼可见的勉强感,对于朝鲜航天部门来说,正是促使他们加紧完善千里马1号,并发展新型号运载火箭,以及与俄罗斯在相关领域展开进一步技术交流的动力。△对于工程师们来说,现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武器。即使是金正恩也只能用恩威并施的方式敲打,靠外人想象的枪毙和挖煤是不可能在航天领域取得快速进步的
火星-17加第三级,这种类似ROKOT的小型火箭,完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相当高的成功率,满足朝鲜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卫星发射的需求,但这不是金正恩想要的那个,能够在人类真正迈入太空时代时,拥有一席之地的朝鲜航天。而作为一个“火箭人”,金正恩对导弹和航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朝鲜航天要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不止需要西海卫星发射场的大兴土木,更需要设置一系列在“展现共和国的尊严与威仪”的总要求下,让朝鲜航天战线拼尽全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在美剧《为了全人类》架空的人类太空竞赛中,朝鲜依靠由洲际导弹发展的太空技术,成为首个派出宇航员登陆火星的国家。作为一个美剧爱好者,也许金正恩正巧看过这部“强朝新作”
个人认为,金正恩的很多古怪决策,如果只是为了“享受当下”是很难解释的:比如他完全可以选择在完成核导大业之后“躺平”,但他仍然费力不讨好地抓党建抓基层抓基建(而且实话实说,抓到现在也属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水平)。即使等到以航天能力衡量国力、进而实行“跑马圈地”的那一天真的来临时,金正恩大概早就躺进锦绣山太阳宫了,但他显然不希望那一天的朝鲜,是一个在太空时代完全无足轻重的国家。△试想一下这样的画面:再过三十年,身穿NATA蓝色制服、人到中年的金主爱(姑且先用罗德曼说的这个名字),向满头白发的金正恩(可能到那时候长得就更像金日成了)汇报,“敬爱的国务委员长同志!千里马九号运载火箭搭载启明星一号深空探测器已准备就绪,请您指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副局长 金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