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一近我就想逃,我是「爱无能」吗?
hi,欢迎来到「请问咨询师」栏目,我们邀请平台咨询师对你最关切的心理、人生困惑进行回答。让咨询师视角的洞察,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人生答案。
Q
提问者:匿名
我的每段「恋爱」都只能停留在暧昧阶段:有心情就聊天,有时间就约会,但不需要彼此报备,也不需要认识周围的朋友,这种松散的关系更能让我满足。一旦对方表现出积极主动想更进一步,我就觉得不行了,平衡被打破了,这段关系要不得。
仔细想想,不止恋爱,好像所有亲密关系我都不太会处理。从小我和父母的关系就很淡,所以当明显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突然增多时,我也是下意识反应这种关系要不得,毕业后不顾反对离开了家乡直奔北上广。朋友也是,每年生日是我特别怕的月份,就怕哪个朋友突然提起,要不要聚会庆祝一下。反而安安静静度过才最能让我舒服。
可矛盾点在于,我没法做到完全自洽。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觉得孤独,但也会有羡慕身边朋友的时候,也会为没有回应父母的情感需求而内疚。而且只要一冒出这种想法,我就是变得焦虑,觉得自己不正常,不知道该如何缓解,希望能有咨询师给我一些指导,非常感谢。
A
1.「逃走」是一个人保护自己的天性,与爱的能力无关
咨询师:王俊芳
你好!看到你这么详细地描述自己的困难,能体会到你对这些困惑可能已经有了长时间的自我感知和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对自我好奇和探索的态度,我想这种态度在你面对困难时可能已经给你提供了不少帮助,比如愿意觉察自我,对自己负责,比如愿意用心对待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关系,尽量减少一些人际距离带来的不舒服。
对你来说,换一个方向来思考「关系一近,我就想逃」这个问题,会不会有些不同的感受呢?
▷ 《爱在日落黄昏时》
2. 「享受独处」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咨询师:徐惠玲
你好。从你的描述我的理解是一般情况下你舒适的心理距离是相互有一些空间的。或许你对独立空间的需要暂时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你不觉得孤独,我想一定程度上你是一个能够享受独处的人。
每个人都有独立和依恋两个部分的需要。跟人待久了,想要一个人透透气;一个人寂寞了,想找人说说话。每个人都在依恋和独立中变化。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独处,各有各的不同。
也许更早的时候,在你与别人过于近时,你感受到了不自由、甚至被控制。这种控制可能是显性的,例如直接对你提要求;可能是隐性的,例如他为你付出很多,让你很有压力,甚至无以为报。又或许在一段相对近的关系中,你不太能够为自己说话;跟别人在一起时,常由别人主导话题的方向你不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种理想的关系是,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而对方可以静静陪伴着你,不打扰你,不评判你;也可以有两个人在同一空间里各做各的事,之后也有时间和兴趣相互分享,把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两个人的快乐。
或许你暂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跟你同频共振有相似感觉的人,这样的孤独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在我看来,每个人有每个人生活的方式;但或许我们遇到一个相似的人,看到他,也会接纳自己:哦,我也是这样的人。
3.爱是一种时近时远的「动态调整」过程
咨询师:陈雪均
爱是动词,不是名词,关系的靠近或远离,自然是一种时近时远的「动态调整」的过程。也像是吃饭或吃面,每个人都有不同软硬度的喜好,或是甜度等,重要是「彼此对这关系距离都感到舒服自在」。
建议可以从此刻较为满意或较能靠近的友情、亲情、同事或其他社群关系中,有意识地选定跟某人、某团体,某动物或大自然的关系,发展「稳定、持续、有弹性、能表达真实感受及需求」的关系,把握「一小步的可行原则」来练习关系功课。
另外,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中,也会有机会更深入体验到在关系中的真实状态,包括与自己的关系, 通常经历一段时间的专业心理咨询关系后,来访者能「看见」真实的自己并发展出更为满意或接纳的关系状态。
欢迎和本期咨询师聊聊:
首图:Unsplash
作者:咨询师王俊芳、咨询师徐惠玲、咨询师陈雪均
编辑:什么鸟人
责编:kuma
如果你想要寻求和自己匹配的咨询师,那么简单心理的「首次咨询」服务可以帮助你。
它像是一次全面的「心理体检」,可以帮你有效梳理当前的困扰,高效地定位你在面对的问题,成为你自我探索旅程上迈出的第一步。
线上首次咨询包含 3 份专业的心理量表,一次 50 分钟的 1v1 视频访谈,在结束之后 48 小时内提供给你一个定制化心理健康方案,包含推荐 3 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及提供 10 份以上的自助书/影/音的资料。
首次咨询(心理评估)服务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