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唯一MIT!中芯国际6年首枚耶鲁!竟然都出自这所“神秘”的魔都小洋房……
进入五月,上海再不解封都要放暑假了,不少家长这两天也开始怼着家里的白墙帮娃儿拍毕业照,学校毕业典礼和毕业旅行都取消了,令人哭笑不得。
另一方面,国际教育体系三大主流课程——IB/AP/AL在华东地区(以上海为主,部分辐射周边城市)的大考也纷纷取消,不少学生沉浸在不用大考的偷乐之余,他们的高中生涯也匆匆收尾,即将迈入人生新篇章。
除了一部分等待waitlist转正的学生,2022届申请季也正式收官了。
在这个不寻常的2022申请季,我们分享了不少牛娃儿,有IB满分,拥有多个国际赛事金奖被普林斯顿和剑桥双录取的广东女孩;也有“上午做数学题,下午背诗”的帝都男孩被牛津录取,他们无一不是学术、活动样样强,不少还有体育、音乐特长。
于是乎,不少家长呼吁,“谷爱凌”式牛娃儿高不可攀啊,有没有接地气点(更真实)的学生分享呢?最好是“普娃”进藤校、Top20的那种。
于是,我把家长的呼声反馈给了“爸爸真棒”的老朋友,沪上小而美留学机构拜雅学会Paideia Academy的创始人梁绮涵老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拜雅就是沪上升学顾问中的“黑马制造机”。
2020年,拜雅首届学生就申到斯坦福、哥大、芝大等名校,令人眼前一亮;
紧接着的2021年,它更是创下了当年“上海唯一MIT录取”的奇迹,并且一举斩获耶鲁、芝大、剑桥、西北等一众顶牛录取;
今年的最难申请季,拜雅再次助力学生拿下“上海中芯国际6年来首枚耶鲁”录取,澳洲某高中多年来唯一芝加哥录取,此外还有牛津PPE、韦尔斯利、CMC等顶尖Offer。
▽滑动看拜雅学会录取榜单▽
而且,这些学生几乎没有“十八般武艺”,甚至还不少“短板”。有人高中三年只有校内社团,不知竞赛/科研为何物;也有人来自申美人数“一只手数得过来”的海外高中,想组队搞个竞赛,换回校方黑人问号脸;当然也有人IB预估分“瘸腿”,差点想要Gap year算了……
因此我每每见到梁老师,除了夸她是魔都升学届“魔法师”之外,更多的是安慰:你们的学生不好带啊!
而眼前这位总是谦虚地称自己毕业于波士顿某大学(其实人家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芝大人类学博士候选人),总是笑声爽朗的留学顾问却说:那是很多人没有看到他们的潜力和闪光点!
△拜雅创始人梁绮涵老师
确实,比起留学顾问,梁老师更是一位教育者。
我们的对话开门见山,就从这位被耶鲁选中的上海男生Wyatt开始说起。
想了解更多拜雅相关信息
或更多申请及案例
▽可以微信扫码添加拜雅小助手▽
*本期还有独家福利赠送,详情见文末
#01
放弃身边优势资源,偏走一条独木桥,
耶鲁男孩的不寻常路
在梁老师心目中,男孩Wyatt不仅仅是优秀,更是有点“特别”。特别在哪里?
比如他的父母都是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积累了不少资源,但小男孩却偏偏想走人文社科方向,他直言,“并不是我学不好理科,而是我真的对文科更有热情。”
好吧,选文科。但Wyatt父母心里也明白,中芯历年来升学并不占优势,而且理科比文科强,前者的竞赛、资源也更多,要不要和其他学生一样读美高呢?或者去一些更热门的国际学校也好啊。可他偏不。不过,这次Wyatt的理由有点令人感动:学校栽培我这么多年,我和老师、同学们也有了深厚的感情,我要饮水思源,继续留在中芯。
做活动也是如此。人家“卷王”到了11年级,早就手握多个竞赛、夏校、科研了,但Wyatt在校园里只专心做了一件事——打辩论。此外,就是作为校园里少数的文科生,参加了辩论社、电影社之类的校内社团。
我想,大部分顾问见到这样的孩子,已经开始头有点隐隐作痛了。但拜雅老师们却一直认为,活动上的空缺可以花时间补足,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真实的个性,这也是大学招生所看重的。“这个时代,家长们拼命鸡娃,也不免功利地想得到更好的资源、去更好的学校,可Wyatt却只想要在上海,在校园里做最好的自己。”梁老师说。
比如,Wyatt有大家公认的好脾气。“比如刚加入拜雅的时候申请Pioneer写文书,他整整写了十稿。很多学生改4搞以上就不耐烦了,甚至会质疑为什么要改这么多遍,但他却毫无怨言、积极配合。”梁老师补充说。在拜雅,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学生见他发过脾气,总是笑呵呵的。
等到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拜雅老师们愈发觉得这个孩子包容、善于聆听,而且有着关注平等和公正,积极帮助身边人的热心,和耶鲁学生的整体气质非常契合。
△今年,耶鲁大学从5万余名申请者中录取2234人,录取率创下历史性的4.4%。图片来自耶鲁大学官网
而目标专业,则是人文社科类最顶尖的PPE(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专业。Wyatt选该专业的理由并非求“顶尖”,而是看到社会很多不公平的现状,想自己是不是能做一点什么?能改变一些什么?他的出发点很真诚。)
虽然在当时,耶鲁也仅仅是一个梦而已,但Wyatt和拜雅的老师想尽力试一试。
既然定了高目标,还是要补足活动“短板”,尽量找一些能够体现他专业能力的活动。于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拜雅老师们给Wyatt推荐了参加高难度的学术项目,暑假到为公益项目提供法律援助的律所实习(整整两个月),鼓励他去申请一年招不到50人的顶尖夏校(Wyatt是那年唯一录取的国际生)等等。
而到了申请季,Wyatt所有的文书都来回修改了十几稿,花了很多心血。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嘴学生们经常提到的拜雅文书工作坊。相比于单纯写文书,文书工作坊更像是一个让大家讲出自己故事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通过了解别人引发自己向内的思考。
不用害怕说出自己的故事会被嘲笑。每个人的故事千奇百怪,你自己觉得很蠢的事,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有趣。
这三天时间里,大家能够打开心扉,开动脑,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挖掘出很多素材,很可能某个不经意说出来的故事就会成文书的主题。
很多同学都是在文书工作坊阶段就确定好了文书的方向。
难能可贵的是,整个过程中,Wyatt和拜雅老师配合很默契,不断积极往前推进,“他是那种很少见的,对自己申请特别上心的学生,不用老师催着完成任务,对老师给出的反馈也会认真地思考和吸收。当然,当他提出不同想法时,老师们也会充分尊重他的意见,讨论与沟通。”
果然,梁老师当初没有看错人。
当然,幸运也是垂青勤奋者的,今年4月1日,Wyatt如愿收到耶鲁寄出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为了中芯国际6年来第一位耶鲁少年!
△Wyatt收到耶鲁录取的那一刻,穿着耶鲁帽衫,点着拜雅学会的蜡烛,仪式感十足
#02
我在“土澳”做着芝大梦
如果说Wyatt是留在上海对抗内卷,那么初中就前往澳洲读高中的另一位上海男生Eric,则面临着来自海外高中的严峻挑战。
细想一下,如果你的学校和中国、美国都有时差,并且还在不同半球?如果你的学校几乎没有人申请美国大学,校内升学指导也只了解澳洲和英联邦的学校?
如果你身边的同学,老师老师都对学习没什么兴趣,他们只喜欢露营、玩帆船、开派对……就,完全卷不起来?
出国读书以来,Eric就一直处于这样的一种境况。“我还记得有一次想报考澳洲的科学奥赛(Australian Science Olympiads),但无奈学校没有,于是我们一群同学就一起找学校,软磨硬泡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才勉强同意。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考试的时候,学校就随便找了一个操场,摆了几张桌椅就完事儿了,可真是史上最不正经奥赛了。”
当然,还有因为身处南半球,学制、假期都不一样,很多美国的夏校几乎都无法参加。
这就导致,梁老师第一次见到Eric时,他脸上只写了两个字——迷茫。
“老师,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我没觉得自己哪里做得很好,好像我做的事情别人也在做。”
看来,这个男孩对于申请的困惑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相比于主动性超强的Wyatt同学,Eric是一个需要经常“推一推”的学生,申请季更是经常“遭受”拜雅老师的电话轰炸。
可以说,梁老师和拜雅团队就像是Eric在申请中的主心骨,一边帮他寻找活动补足学术活动短板,比如申请物理相关的在线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则是鼓励Eric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参加学科活动积累经验,展现对于物理专业的热情。
好在,学校里还是有一些热爱理工科的学术型学生可以“抱团取暖”,在和同学一起创办科学社团之后,虽然没办法参加很多竞赛,但还是做了一些小的活动和实验。此外,也参加了包括上文提到的澳洲科学竞赛、加拿大化学竞赛等。
再加上这些年在澳洲“无心插柳”做的各项音乐、体育运动,比如爵士乐、摇滚、壁球、帆船,并非取得高含金量的国家级奖项,但也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理工男的形象(你看,澳洲读书也有好的一方面么)。
最后,这位活动列表改了十几遍,选校名单把美国top50分析了一个遍,文书改了十多稿的“爱唠嗑”理工男孩被美国排名第6的芝加哥大学录取,也成了他所在澳洲高中多年来唯一的芝大录取。今年,芝加哥大学仅在澳洲录取了3人。
#03
海外高中真不一定是“捷径”
说到Eric,梁老师语重心长地和我理性分析了出国读高中的优劣势。
一方面,海外高中确实能帮助很多学生逃离“无效内卷”,增加多样性(比如Eric如果没有出国,也不会有那么多时间玩体育、音乐,文书里的野外露营经历也是澳洲高中生活所带来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去的不是所谓顶尖寄宿美高,或者是一些Feeder School,那么就意味着扑面而来的“不确定性”。
比如拜雅曾经有一位来自康州某非知名高中的学生。当年他托福才70多分去读的美高,而且是在中考失利的情况下仓促决定,也没仔细选校。结果呢,硬把一个热爱理工科、机器人的学生,给送进了一所人文领域、宗教、历史相对比较强的学校。
结果自然就很惨了,除去校内缺少理工科资源不说,更严重的是英文不好,对文科兴趣低,GPA自然上不去,如何申请到好的大学?
虽说最终该学生在拜雅老师们的帮助下,通过做高达模型的经历和巧妙的文书,申请到了美国排名第42位的凯斯西储大学工程专业录取,可谓非常圆满了。但回过头来看,这个孩子当初出国的决定真的是对的吗?
就算是申请到了知名海外高中,也真不等于一只脚踏进了藤校。
在新加坡某知名国际学校就读的Valerie就有这样的深刻体会。身在名校,再加上坡县很卷的教育环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Valerie几乎是“卷”到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
每天都在想做哪些活动(来让简历变得更光鲜),拿着大佬的profile一项一项和自己打勾勾,一旦申请不到好的项目,竞赛拿不到成绩,心情崩溃到极点。
“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为什么不能做到完美。”Valerie的心态我非常能体会,尤其是一个人孤身在海外,那种无助的感觉真的太难了。尤其是去年秋季,IB预估分下来只有36分(不到学校平均分),别说是才17、8岁的小姑娘Valerie,甚至连拜雅的老师们都有点懵了。
“那时候Valerie是想要Gap Year的,但我们还是想和学生一起努力一次。”梁老师说。
虽然IB分数不够高,无标化成绩,奖项一般,但Valerie爱“搞事情”的个性,和对社科大类的各种知识充满热爱的特色,以及在课程、活动中不断挑战自己的韧性,都让拜雅的老师们一致认定:她应该试一试顶尖文理学院韦尔斯利(全美排名第五的文理学院)。
分数不够,文书补救。在一次又一次的文书头脑风暴中,老师们了解到Valerie在海外求学中,经历了文化冲击,而且内心对这段经历有很多思考。于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Valerie将这些经历,以及一路以来的成长、收获呈现在了文书中,一个朝气、有冲劲,适应力和潜力强大的女孩浮现在招生官的眼前。
最终,Valerie如愿摘得韦尔斯利的橄榄枝,这段历时3年,如山车般的海外高中经历也终于结下了美好的果实。
#04
从不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梦想
拜雅少年“逆袭”的秘密
听完梁老师的分享,我似乎能开始摸索到拜雅学子们“逆袭”顶尖大学的原因。
他们很真实,不是一个个被所谓“规划”精细打磨的完美机器,而是有个性、鲜活的少年。虽然可能有缺陷,有短板,但充满魅力。
相比于亮眼的竞赛成绩、分数,他们的软实力更值得被关注。
比如Wyatt的乐观、谦虚,以及在律所工作时的成熟表现;再比如Valerie的坚韧,勇于尝试高难度课程、活动,多么有冲劲儿的女孩呀;当然还有Eric同学,如果你听过他的讲座,就会发现和他聊天真的是很开心的过程……
而拜雅的老师们呢,他们从来不会否定学生任何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当学生说我想去耶鲁的时候,他们不会说,你的成绩不够,你的活动缺乏,而是先问一句:为什么那么喜欢耶鲁呢?
如果学生真的热爱,那就拼尽全力。
而相比于迎合大众思维,硬把学生装进千篇一律的壳子这样省力的办法,拜雅老师也更愿意花大量时间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和学生交心。文书写十几甚至几十遍,学校一所一所来细细分析,只想在孩子们的这场追梦之旅上,尽力做到最好。
就像是拜雅学会“Paideia”这个古希腊词的原意——教养一样,不在于筛选,也不在于灌输,而是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潜力,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想了解更多拜雅相关信息
或更多申请及案例
▽可以微信扫码添加拜雅小助手▽
本期还会独家抽取5位读者赠送半小时线上文书写作“秘籍”传授,由拜雅顾问老师答疑解惑,包含:
① 文书写作小技巧
② 怎样理解和选择文书题目
具体请扫码添加拜雅小助手咨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