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拖后腿”了吗?追梦路上没有“大龄”标签|hi南周
全文共151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我的同龄同学在读博、工作、抚育下一代的时候,我还在考研、读研,有时候想起来,确实感觉到“拖了后腿”。但仔细一想,如果没有选择这条道路,我的生活会更好吗?我的答案很坚决:不会。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赵元建
责任编辑|温翠玲
近日,看到昔日的同事在朋友圈晒出考研被录取的截图,我不禁为她点赞。大约三年前,我们同在一所教培机构工作,如今,我们有了同样一个标签:大龄读研党。
这几年,在“双减”背景下,教培行业面临寒冬,教培机构老师纷纷改换赛道,重新起航,其中有不少人走上了考研的道路。有人失败,也有人成功上岸。看到她上岸的消息,我不禁联想起我的考研经历。
我在2017年本科毕业,经历三次考研,备考之路充满了艰辛。第一次考研失败时,心灰意冷,便决心工作,加之赶上了教培正火热的年代,在机构赚钱有一种日进百斗的感觉,便丢弃了考研的想法。但是,后来真正认识到工作的压力太大、成长的空间受限、自己作为教师有被尊重的渴望等因素,便决定再考。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白天要处理备课和乱七八糟的琐碎事,晚上还要硬生生挤出一些时间来去复习,有时候在工作时间偷着看一会儿考研的内容也担心被领导发现。最后的冲刺阶段又正值教培机构续费期,加之母亲患重病,可谓心力交瘁,不堪重负,每日疲于奔命,身体也屡屡出现问题。
结果总还是好的,我顺利被录取,这让我有了重新选择未来的一个机会。入学的时候,相较于其他同学,我一般比他们年长3岁。在一些人看来,我已经是老大哥了。当然,有意思的是,在我们同时入学的一批同学中,还有几位妈妈,也来到学校读研。
对我而言,谈及年龄这个话题,自始至终都让人充满了一种焦虑感。社会公众给予个人的某种期待,让我们在现实和理想中,不断挣扎着。在心理学家提出的社会时钟概念里,我们每个个体似乎奔跑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在什么样的年纪该干什么样的事”成为很多人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似乎一有背离,就显得格格不入。在相同的年纪,我的同龄同学在读博、工作、抚育下一代的时候,我还在考研、读研,有时候想起来,确实感觉到“拖了后腿”。但仔细一想,如果没有选择这条道路,我的生活会更好吗?我的答案很坚决:不会。读研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在未来的就业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没准还可以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
在我看来,媒体上所报道的那些大龄考研党、读研党,我们与其过度纠结他们的年龄,倒不如去反思一下,他们为什么选择继续深造。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大幅度上涨,每年的就业季都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季”,加之疫情下经济形势面临着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成为提升自己的一种途径,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为自己成长赋能的一种手段。
经历过三次考研,在工作中深刻地领会到个人发展的瓶颈,我更愿意在困境中寻找更好的出路,而非自怨自艾,这是我作为一名青年人对生活向上的态度。每当我在媒体看到那些坚持不懈的人们的相关报道,尤其是那些出身贫寒、处境困顿的人们,依然怀着一腔热血,为自己的未来寻找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的时候,我不禁为他们点赞。大龄也好,小龄也罢,无论是学历的光环加持,还是学历不济,在追梦的路上,我们有同样的权利,任何人也不能剥夺。我们在看到这样的新闻的时候,不妨多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要多去纠结他们的年龄了。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