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房子“早买早享受”?谁说的...
很多人,特别是刚开始买房的小白,特别容易着了一些无良agent的道。
有的agent喜欢说自己如何“帮”客户买到合适的房子,但通常agent并非是为脚找一双合适的鞋,而是先拿来一双鞋子,然后开足马力说服客户这双鞋子是如何合脚的。
你说鞋子尺码小,他说穿穿就大了;你说鞋子不防水,他说湾区又不下雨;你嫌鞋子贵,他就说现在全球供应链紧俏,这种鞋买一双少一双啦,你不买别人还在排队呢。
等你真高价买了双不合适的鞋,穿了一段时间后悔不迭的时候,agent可不会退钱...
如何抵抗agent的“花言巧语”?地里用户@taodingyuan分享了非agent们要有的几点共识:
1
一定要time the market,你跟同龄人的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2
什么通胀利率疫情wfh交通学区inventory等等,都是间接原因。
最直接就两点,一buyer有钱这个是房市现状的基石,没任何办法(其实讨论利率涨购买力下降和裁员就有点属于这个点,讨论意义不大改变不了有钱者有钱的事实)。
二有钱人愿意出大价钱买房,这就是长期洗脑,专门有很多职业朝九晚五研究怎么洗,发明各种名词概念,各种规则制定信息不对等删除篡改数据,各种PUA话术心里暗示。要有定力不要被洗要有自己的判断
3
利率低月供低根本不需要考虑,已经有人详细分析过了这就是骗术。买就买在利率最高房价最低的时候
4
根本不存在代表buyer的agent。这不是针对某个agent个人,而是这个游戏规则,这个职业从根本上跟buyer存在利益冲突
5
最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社会有各方力量不希望房价下跌,各方势力包括规则制定者的利益,他们现在很努力,你读到的每一篇news报道YouTube视频甚至每一篇帖子,都有他们在混淆视听想尽办法阻止或延缓房价下跌,或者至少让你觉得可以阻止或延缓。
agent们就是可以合理合法的为所欲为随便删数据,各种倒买倒卖规避disclose,规则就是这么定的。那我们也要做自己能做的,比如保留数据建立档案公布于众,比如反洗脑恶意不买房,比如团结起来建立一个community之类甚至创业搞平台呼吁公平交易…
6
美国根本就不存在刚需,这个概念从国内抄来confuse你的
7
一个房子收到几个offer,LA可以随便说而没有任何法律后果,2个可以说成20,30…
8
早买早享受之类的 我都懒得收录在此了。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agent用类似这样低劣的话术来快速filter targets节省TA们的工作时间。
就好像骗子杀猪盘的考场白,你要一眼就看出来 TA就把你filter掉了。剩下的才是TA的客户。有些agent还专门建个群拉很多托儿和国内什么都不懂的人进来,也是这招。
热门回复
用户@Everseen
支持一下干货。
1 需要time the market。其实道理很简单,不像股票那样可以多次购买分散风险,买房这种投资方式是一次性巨额付款,所以风险比较集中,时间影响很大。
4 确实没有buyer agent,buyer agent其实是listing agent的agent,也是为卖方服务的,根本不代表买家利益,而且游戏规则是买卖次数越多,房价越贵,agent越赚钱,显然对买家是极其不利的,买家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判断。
另外补充些我对一些常见话术的看法:
a. 买房省钱,租房都白交了
其实买房不一定省钱,尤其在湾区大多不省钱。贷款额度100万左右,每月月供3000,甚至5000,再加上property tax,希望大家买房前自己计算一下,不要把省钱当目标。
而且现在的税法对买房大不如从前,利息只有75万可以抵税,property tax完全不能抵。现在standard deductable比较高,利息要走itemized,其实挺亏的。
b. 早买早享受
其他地方不清楚,湾区绝对不是,2米也只是小黑屋,这里漏,那里坏是常事,找人修理到处是大坑,湾区这种高成本的地方服务业质量都会很差。我并不说租房就都好,apartment也差的一屁,我希望大家能够独立思考,认真比较,不要直接默认“早买早享受”
c. agent会帮你买房把关,讲价
其实完全不会,至多帮你看下inspection文档,还不如自己看来的明白。也不会帮你去核实什么,更不会帮你讲价,全的靠自己,否则就会被忽悠莫名打出几十万当水漂。
d. 贷款
不要一下撑死贷满额度,这是30年的承诺,房子买完agent就走人了,你是要还钱的。如果你需要bridge load,从401k借款等等不寻常手段买房,冷静下想想是不是月供太多,会压力很大。
大家在买房时有什么心得体会呢?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更多精彩回复,参与讨论~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信息来源一亩三分地,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一亩三分地联系
今日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