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人间|一个无国界病人的3000天抗癌路

在人间|一个无国界病人的3000天抗癌路

社会
述|师永刚  撰文|琴文  编辑|马可

出品|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



一个被医生判定活不过两年的肾上腺皮质癌病人,熬过十年后,会有一种被幸运之神宠爱的感觉,会获得一点力量,一点尊严感。
最近,前媒体主编、作家师永刚的非虚构新书《无国界病人》出版,记录了他治疗癌症的3000天。十年间他跨越中美,经历了两次手术、五次复发转移、四次急诊、六个周期的放疗以及三次新药临床试验,有八年是在从未间断的治疗中度过的。如今,他有三年半没接受过任何治疗了,只要治疗结束五年,肿瘤没有复发,就将达到医学上的临床治愈。
在谈话里,他仍会谈到害怕、焦虑,谈到自己的治疗过程,称自己已学会逃避苦难记忆,也不避讳谈到死,他感到,“每个人活着就是一个奇迹,这个不是必然的结果,而是一个偶然的结果,这偶然是多么强大的存在。”

以下是师永刚的自述:




人很奇妙,人对记忆的控制筛选都有一个有意思的开关,很多人记不住苦难,只能记住苦难里那些温馨美好的瞬间。我在这本书里屏蔽了苦难,那些特别苦的东西我觉得没存在过吧,或者是另外一个人在平行时空里的遭遇。
我是通过MD安德森的电子医疗系统里记录的病历,一点点回忆起这个过程的,写作有时也会感到害怕,因为不断在写反转,从来没有好过的时候。总以为好了,突然发现再次跌入谷底,爬到半山岭,一阵狂风暴雨又把我推下来,连续五六次。我写的时候都有点儿厌倦,有时想要不要把它省略掉一两次。
2012年夏秋之交,我拿到一份彩超报告:右肾上腺区巨大结节,包膜完整,性质需CT进一步确认。周六的天空一下子变得昏暗,体检中心旁边的雍和宫里响起钟鼓声,它们几乎击穿了我。
接下来的周一,我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确诊了肿瘤。在医生“中国式的与病人谈话的方式”之后,我在网上用关键词查到了这个病的名称:肾上腺皮质癌。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美国一年确诊大约二百人,中国差不多两千人左右。患者很少活过五年,大部分人在发病后的第一年就去世了。
我这个从来没有在赌场上赢过的家伙,竟然中了这么一个一百万人中才会有一个的“大奖”。医生告知我的太太肿瘤已是晚期,手术后可能会延长一定的生存期。那时,我的孩子还不到一岁。
难过而又悲愤。
周末,回到办公室,我给同事们写了一封告别信。又将散落一地的报刊收拾干净,像打扫干净自己在这里的所有人生。我做了十三年的主编,一度以为这个办公室里生产的杂志就是我的一切。这个房间里留着我掉落的头发,一个中年男人孤独奋斗的最后背影。

■ 正在写作《无国界病人》的我。


年底,我在协和医院做了手术,医生从我身上取出一个重达一斤六两的结节。躺在ICU的病床上,我感到无力无助,那是我最狼狈、最接近死亡、最没有尊严的时刻。回到普通病房后,医生告诉我,肿瘤没有扩散,但应当是原发肿瘤T分期的第四期。我自己很清楚是晚期。

很多人都不知道肾上腺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你的压力阀门,很多人感到特别累,没劲,各种各样的甚至自杀的念头都有,就是这个器官在调节。它是人体的激素生产器官。荷尔蒙的来源。
我把眼睛闭上,想起也许在癌症来临之前,身体已经给了我N次提醒,但我一次次错过。比如,之前两年我就明显感觉自己体力下降、头昏眼花、疲惫不堪;有一段时间饭量减少、腹部胀疼;春节时突感不适、异常疲劳。
三个月后,我到协和医院复查,医生告诉我:“你的双肺、L4椎体与左腰大肌、肝部分别有发散性转移。”他的话把我推向了深渊。我有点儿蒙,下意识地问下一步怎么办,医生认为当务之急是先做化疗,同时又告诉我,肾上腺皮质癌目前只有一种药物被批准,这种药叫米托坦。
我查询到,它可能是术后最可能起效的一款药,而化疗则靠后。我决定暂时不做化疗,选择米托坦治疗。
另一位医生说了一句类似真理的话:“药在哪里,命就在哪里。”
我在北京跑了七八个类似的药店,结果都是没有听说过。一个瑞士朋友告诉我需要瑞士医生开处方才能拿到药,100片剂的一瓶药报价一万欧元,这几乎是一个天价。在美国加拿大也需要八千多美元。
肿瘤药物如此昂贵,我能坚持几年?
“罕见病”也称为“孤儿病”,治疗罕见病的药物也被称为“孤儿药”。米托坦(DDD),中文名叫滴滴滴,号称老鼠药,因为跟滴滴涕(DDT)的名字相似。该药在美国是以“孤儿药”的身份被批准的,国内至今没有进口,但是中国有好几万像我这样的癌症病人。后来我了解到进口这个药要在国内重新进行二次药物的临床实验,成本很高,花几千万,就几万人用,成本都收不回来。全球现有六百余种罕见病治疗药物,仅有30%的药物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少数药物在2021年后进入医保。中国两千万罕见病群体该怎么办呢?
许多人都是在无路可走之后,自己制作药。一个患癌多年的病友,名叫‘憨豆精神’,写了一个如何在家自制药品的指南,非常有名,义务指导许多买不起药的人自制药品。这些帖子指导家庭制药者在网上及其他地方购买原料。国内数十个供应商都会提供免费试用装,并且承诺快速交货。这里面甚至会有大的合资药厂参与其中。他手艺好,心细,他母亲刚开始吃了他做的药,除了头有些晕外,还不错。后来他的名声在圈子里传开,好多病人就请他造药,每份给他三十元钱的加工费,每个月刚好够他给自己的母亲购原料的钱。但后来,他有次可能把成分弄错了,一个病人吃了他造的药死了。人家打上门,还报了警。他人现在在牢里关着,他的母亲没了他造的药,也走了。

我没有机会找他制药,但正规市场上买不到米托坦,我只能转向地下市场。几经周折,我通过一位在大型跨国药企工作的大区经理朋友,找到一位神秘“药代”,花八千元买了两盒无从判断真假的米托坦。




同事帮我从美国带回一盒米托坦,并建议:“美国的医院非常先进,你为什么不去那儿让他们看看呢?这些地下药代有的真不能信,万一他们给你假药怎么办?”
此时,癌细胞已在我的全身转移,医生预测,我可能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如果去美国,也许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即使遇到最坏的结果,重要的是,我曾经努力过,挣扎过。
对生的渴望让我看到了“隧道尽头的那一点光”,我决定去美国医院冒险。
神奇的网络给了我意外惊喜,我找到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据《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介绍,至少有一千名中国癌症病人到此治疗。这家把消除癌症当成自己使命的医院,让我看到最后的希望。
晚上,太太和孩子睡了之后,我把自己的存折、银行卡全部拿出来,盘点自己的收入是否足够支撑我去美国治病。孩子才一岁,房子还有月供。一旦决定花掉这笔钱,我不知道对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肿瘤治疗很像压一次宝,我不能人没了,留下一大笔债。
一个中年人的人生,二十年的奋斗,可能遇上一场大病就土崩瓦解了。
第二天一早,我跟太太商量想把深圳的房子卖了。这是我工作后的第一套房子,价值差不多五百多万,如果没有生病,也许我们算得上一个中产家庭。这房子竟然无意间,成为我赴美治病的一个保障。
2013年4月28日,飞机降落在美国休斯顿机场。此前太太向单位请了假,我们把一岁半的孩子交给了妹妹。
在休斯顿华人慈善机构光盐社的帮助下,我住进中国癌症病人在此聚集的小区IMT。这里住着三十多位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的中国病人及家属,被称为休斯顿的“中国癌症病人村”。

■ 休斯敦中国癌症村里的病友们在光盐社义工的组织下,举办节日派对。


在安德森癌症中心,医生列出五种方案,比如进行手术切除或者放疗、药物优化治疗、对病理切片进行突变的检测,还有一些临床新药的实验等等。


在国内时我曾遇到过一个尴尬问题,手术完成后,我似乎没有主治大夫了,所有医生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所有科室的治疗,都需要自己去挂号找医生,缺少一个院内的医生协调与转诊机制。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解决了我的这个问题。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美国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也让我有了不同的体会。我的首诊主治医生哈勃,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给我希望。当问他“我可以活多久”这个癌症病人永恒的问题时,他说:“在你之前,我刚见过一个病人,他从加州过来,吃了十二个月的米托坦,现在仍在服用并定期复查。见完你之后,我还要去见第三个病人,他现在已经随访第五年了。你说,这个病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
■ 2022年5月10日,在见诊后,与我的主治医生哈勃(MOUHAMMED A HABRA, MD)教授合影。他是我的首诊医生,我在他这儿治疗已有8年时间。


我很感激他没有说出那句你只能活半年或者几个月的判决。两年后,我才知道,他说的是近年来仅有的治疗效果较好的部分病例,事实上最短的一例只坚持了三个月。




但抗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治疗的副作用令我措手不及。我经常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害怕听到任何声音。不想说话,不能吃饭,眼睛睁不开,世界仿佛突然把我拉黑了。我让太太把手机、平板电脑全部关闭,我甚至开始讨厌楼下那个日夜轰鸣的空调机,它那大马力的轰鸣声几乎让我觉得像一只被追着的野狗。我怕光、怕声音、怕说话,甚至怕关心。我没有力气说话,没有力气看一眼那些食品,尽管已三日无进食。

2014年,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进行的大剂量化疗。
有一次输完血,已是凌晨三点。护士说,你可以离开了。窗外狂风大作,暴雨击打着窗户,发出闷鼓声似的回响。我们与护士商量晚上能否在这儿休息,等待早晨雨停了再离开。
护士毫不客气,按规定,你不可以住在这儿。晚上医院要对病房进行深度清洁,这里不是住院的病房。不过她答应,可以帮我们叫一辆车。我们走出病房。医院里空无一人,我似乎是最后一个离开医院的病人。苦等差不多半小时,才等到一辆出租车。大风把车子吹得一晃一晃,我在下车时,腿软身疲,一阵风雨扑来,跌倒在水里,浑身湿透。这是我人生中最低落的时刻。那一瞬间,我甚至想,就这样倒下去吧,不用再起来了。太太慌乱地扶起我,我们全身都淋湿了。走进家里,瘫软在地。天亮后,太太发现,她的手机与装银行卡的一个小包,不知丢在哪里了。 朋友早晨用微信发来一句话:癌症治疗带来的痛苦和艰辛,只有癌症病人自己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旁观者不能完全体会。很多时候,一个癌症病人即使只是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这句话点中了我的泪穴。
 2019年五月,与临床试验组的AUNG NAING, MD,在做完两年35次免疫临床试验后,一起合影。我在他的临床试验组共呆了四年多。其间历经了两个免疫临床试验。

副作用把身体想不到的器官,比如牙齿、胆、脊柱都倒腾一遍,怎么挨过来的,其实我很多细节都忘了,如果有的话对我来说就是强大的精神催眠,我会不把这个事情当成苦难,而当成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我脊柱疼,我就要找到一个很好的神经外科的医生,他来给我治疗,治好了,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癌症病人都有CT焦虑症,意思就是每次做CT的时候大家都会特别焦虑,因为结果好坏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向,它是一个判决。刚开始我会焦虑一个月,也很难受。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然后我就跟自己商量,将焦虑减少到两周,后来又减少到一周。
这一周为了打发焦虑,我会系统地研究一下,有没有关于肾上腺皮质癌的最新治疗方法。我通过google找到所有最新论文,用两三天查看,记下最新解决方案,这个不一定用得上,但是一定要找到,这也是给自己心理安慰的一个方式:就是你看我还有办法,还有治疗方案,还有药。
还有就是在做CT的时候祷告,祈祷想要的那个结果,起码跟自己达成一个和解。健康人不一定理解我这种抽离出来和自己对话的方式,但最后我只能这样,只有自己催眠自己才可以,这是一种打发焦虑的方式。遇到困难就想办法,一次一次的,走过去以后别回头看,不能总结,一总结事就大了。
我是很脆弱的一个人,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是很绝望的。我比较敏感、焦虑。我在这边治疗10年了,在安德森有七八个医生。他们也都觉得我特别焦虑,,称我为“焦虑先生”。那种无常感非常强烈,因为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这跟钱没有关系,跟什么都没有关系,就是每天在绝望里打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从来不相信视死如归,那是在绝望焦虑、最后没办法的时候,大家只能迎接这个结果。

我写完书,发现经历这么多事也是挺吓人的,每个人活着就是一个奇迹。这个不是必然的结果,而是一个偶然的结果,这偶然是多么强大的存在。



80%-90%癌症病人家属,在陪同家人过程看病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精神疾病。癌症村里有好几个家属患有抑郁。一个飞行员,他太太陪他来,他病没有看好,太太却抑郁了,他又回去陪她看病。还有一个病人的家属,不能来医院,一来医院就精神不好,在国内一上麻将桌,就活力四射,可能有人没办法理解,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
癌症病人家属是压力最大的人,他们照顾你,还要承受你情绪黑暗的那部分。现在我能够坦然讲话是因为治疗处于稳定状态,我有时候也会焦虑,也会忽略家人的感受。这个世界没谁欠你的,没有什么必须的,没有什么一定要这样。
我这些年看到母亲或者父亲生病以后,义无反顾放弃工作来照顾的全是女儿,甚至带着孩子过来陪自己父亲。儿子们呢,他可能都不出现,或者出现一下就迅速走了,找一堆借口,也有孝顺的,太少了。女儿们为父母付出很多,但有时也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
一个编剧跟我倾诉她妈妈对她非常不好,因为她妈妈的癌症,她已经四年了没工作。妈妈要挟她,每天对她不满意,言语刻薄,同时要求她带着自己南征北战去看病。两个人都陷入黑暗状态。我告诉她,你不要被你母亲要挟,你也不要要挟你母亲,你尽你的力量就可以了,至于治疗,尽人事,听天命。你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让自己在妈妈治好以后,或者不治好以后,都还能保证自己不是一个病人,能正常回归社会。

我希望很多病人不要要挟你的家人,包括你的母亲,或者是妻子、孩子,当然他们应该全力以赴,但不是必须要这样。





这本书是写给癌症病人和家属的。中国2020年有457万新发癌症病人,死亡300多万人,这个数字是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就是中国,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癌症病人。
我不愿意大家称我是“癌症病人”。癌症是一个特殊的词,是需要小声说出来的一种疾病,它跟死亡是最接近的。很多人一听说癌症就色变,因为它给很多人一种感觉,你得了这个病,很多词都是跟它相连的,不治之症,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生命是一个快速坠落的过程。周围人都会目击一遍死亡,这种目击的过程会给很多人带来压力。
癌症病人这四个字,它也带有一种歧视性,书里面举了一个例子,山西的一个银行行长,他在美国治疗。回来以后处于半上班状态,以前的一个同事远远看到他,就迅速躲进了房里。他突然就发现虽然自己是个行长,但得了癌症,在别人心中也就是很可怕的一个存在。
四年前准备写书的时候,我没跟任何人说,写了两节,写不下去,太残酷。我也怀疑这个书有什么意义。我有一段时间算是在媒体圈消失了,一直在自救,人生的下一步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对那些人情世故躲得特别远,有一种决绝的姿态要跟之前的生活隔离开。朋友觉得我最好不要写这本书,否则癌症病人这个标签,即使你已经治愈,也不可能拿掉。大家都觉得这不是一种人间的病,你不应该在人间待着。
后来我为什么又下决心写完了这本书呢?最初其实源自一个救助电话。打电话的是一个广西的病人,十八岁,也身患肾上腺皮质癌,但已肝转、肺转,失去了手术指征。他在国内跑过上海、北京等几乎所有可能治疗这种疾病的医院,但却无可奈何。他想咨询一下能否去美国治疗,问我有什么办法,我没有办法,只有经验。我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如果想来美国治疗,我可以帮他预约医生,同时把赴美治疗的方法、需要的治疗费用,写了一个详细的清单给了他;二是如果去不了美国,能否请美国医生远程会诊,局部放疗或者手术,先把肿瘤负荷减下来。
但不幸的是,仅两周后,他就失联了。打电话过去,家里人说他已去世。这对我是巨大的打击。眼看着一个病人去世,却无能为力。
癌症病人一旦确诊,就陷入泥沼。因为没有现成的指南,也没有现成的医生,告诉你应当如何行动、如何治疗,去找到哪个可能治好自己肿瘤的医院、医生与药物。我第一次后悔,没有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也许,他看到这本书,会找到自救的方法。生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学习和自救的过程。
几乎所有病人都是疯狂的求生者,活着对他们来说,是某种特别的使命,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进攻。他们都是对于生命真实的追求者与探测者。
我觉得一个人在求生的过程中,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被指责。包括国界、文化、种族、医疗,哪里可以治疗好自己,就应当去哪里,哪里可以找到最好的可以给你生命的地方,就去哪,这是我所想要表达的一个基本理念。
■ MD安德森癌症医院放射外科中心主任张玉蛟教授,是我的放疗医生。在安德森治疗期间,张教授共给我做了两次肺部、两次肝部的SBRT治疗,我还参加了他的免疫+放疗临床试验。几乎每次肿瘤复发失控期间,都是张教授当机立断,力主出组放疗,将局部复发肿瘤控制在了原地,为下一步的免疫治疗赢得了时间。

现在回头看这本书,有时仍会不相信这是我的经历,我有一种陌生感。每个人写癌症回忆录都不一样,很多人写抗癌10年,跟医疗没有关系,而是放大自己的意志,斗天斗地。但这些意志上的东西,我个人觉得一点关系都没有,能看好病是一连串概率事件的累积。你能否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医生。这个医生手里恰好有一个适合你的药物,需要合适的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做治疗,你恰好是这个时间里最合适的人选,最后出现了大家都想要的结果总和。而每一项都不是必然成功的。
这十年的治疗使我更相信,癌症病人治疗过程就是命运的整体过程。不是你说了算,只是去战天斗地的就行,包括副作用等都应该是治疗的一部分。
我之前做媒体,做杂志,几乎前半生都在做这事。我不能否定我自己做过的这些事情,把所有的青春都留在那段时间里,我对得起那份工作,并且我也把它做的很好。但是换来的东西,现在想值得还是不值得,就突然对以前的人生有极度的排斥感,都不想回头看一下。
很多癌症病人特别忌讳说“死亡”这个词,我认识的没几个不怕死的,怕死应该是人类正常的心态,要大大方方承认这一点,只有怕死才会出现生的奇迹。


-  - 
版权声明
凡注明“在人间Living”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或在人间living栏目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任何方式使用;已经由本栏目、本网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在人间Living”或“来源: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违反上述声明的,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再无国产Jeep,广汽菲克宣告破产在人间|失去竹鼠后的华农兄弟父母摆夜市摊买下的家,再也聚不齐儿女了 | 住在人间一见钟情,并非看脸那么简单|一个人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在人间|我在北京做家政女工,想谈场中年恋爱《无国界病人》的感悟(内有彩蛋)韩国特大踩踏事故背后,还有一个无可回避的紧迫问题在人间|美军撤离喀布尔一周年,一个阿富汗大兵的逃亡之路佩罗西访台之日即收回金门之时维港对面的记忆 - 北角永远的朋友,狗狗丢丢恶魔在人间!恶毒护士谋杀7名新生婴儿,还有10名未遂!给婴儿下毒,血液注射空气!失手后再多次谋害!而且,拒不认罪!在人间|76岁日本老人决定死在中国在人间|5268分之一,被悄悄救活的他和他们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在抗癌路上,他是一名“孤勇者”对话微京科技杨剑波:大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有较大提升空间|专访两个80后父母,一个无惧被裁,一个功成身退,但都做了一件事......北极行(2):又见奥斯陆穷人家孩子为什么难翻身?因为他们有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李佳琦罗永浩董宇辉,说学逗唱齐聚直播间|画说在人间 | 一个高温作业工人死在出租屋里英政府拼了:狂发海外工签,毕业生起薪也创8年新高!要“打开国界欢迎人才”!【租房】12.1入住|Malden近地铁站|多家庭大house|二层四室一厅单间|出租750|带车库试胆|一个比一个吓人!盘点加拿大最佳“万圣节鬼屋”,安排次?波士顿橙线消失的30天...在人间|柬埔寨电诈风云:淘金、丧命与复仇大咖时间|《白与黑》是一部真正的美利坚戏剧Me & Master 专篇|季欣 & 扎哈事务所: 建筑艺术不应该有国界,懂得欣赏才能做好自己为房子奋斗了30年,母亲选择一个人回到出租屋 | 住在人间在人间|公益机构关门后,我把孩子送进养老院鬼畜不分国界,大佬你也拉了?100天,3000公里,「一个人的马拉松」跑到北京了,你要陪他跑一段吗在人间|鄱阳湖大旱之年,江豚和渔民都在努力活下去在人间 | 八年陪伴,意外获得上海一套房产白马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