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5均值回归原理与A股的年回报率
本文是我个人新浪博客的旧文,仅仅用作备份。
免责声明:文中提到的个股或板块,仅仅是案例所用,绝无推荐的意思,请勿据此操作。
均值回归原理与A股的年回报率
(2008-07-05 17:09:49)[编辑][删除]
标签:均值回归原理 年回报率 证券/理财 股票 分类:投资感悟
均值回归原理与A股的年回报率
陶博士
一、什么是均值回归原理
在1875年,查尔斯.达尔文的大侄子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发现了中值回归理论,这位业余数学家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骄兵必败,为什么云层内层看上去总是银色。如果我们认为事物总要回归“常态”,并且基于这样的预期来做任何决策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应用中值回归的理论。
均值回归从理论上讲应具有必然性。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股票价格不能总是上涨或下跌,一种趋势不管其持续的时间多长都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在一个趋势内,股票价格呈持续上升或下降,我们称之为均值回避(Mean Aversion)。当出现相反趋势时就呈均值回归(Mean Reversion)。到目前为止,均值回归理论仍不能解决的或者说不能预测的是回归的时间间隔,即回归的周期呈“随机漫步”。不同的股票市场,回归的周期会不一样,就是对同一个股票市场来说,每次回归的周期也不一样。正的收益与负的收益回归的幅度与速度不可能一样。因为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回归的幅度与速度也具有随机性。对称的均值回归才是不正常的、偶然的,这一点也被实证检验所证实。
二、均值回归原理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
西格尔教授研究研究发现1970-2001年这32年的时间里,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场的回报率相差无几,英国为11.97%,美国为11.59%,日本为11.12%,德国为10.88%。日本股市的最高点是在1989年,至今19年没有创历史新高。如果是截止至1989年计算回报率,日本股票的回报显然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时间拉长至2001年,日本股市的回报率与其他国家基本一致,这是一种回报率的均值回归。
1985年,Richard Thaler和Werner DeBondt《股市是否反应过度》的论文,提出了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以3-5年为一个周期,一般而言,原来表现不佳的股票开始摆脱困境,而原来的赢家股票则开始走下坡路。这也是均值回归原理在股票投资中的一个应用,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如果涨多了,就可能下跌,如果跌多了,就可能上涨。这也是一种类型的均值回归。
三、从均值回归原理看A股的投资回报率
上证综指的当年和复合收益率、沪深300指数的当年和复合收益率如下所示:
上证综指 当年收益率 复合收益率
1991年 129.41% 129.41%
1992年 166.57% 147.29%
1993年 6.84% 86.95%
1994年 -22.30% 50.11%
1995年 -14.29% 34.19%
1996年 65.14% 38.92%
1997年 30.22% 37.64%
1998年 -3.97% 31.58%
1999年 19.18% 30.14%
2000年 51.73% 32.15%
2001年 -20.62% 26.17%
2002年 -17.52% 21.78%
2003年 10.27% 20.85%
2004年 -15.40% 17.81%
2005年 -8.33% 15.86%
2006年 130.43% 20.95%
2007年 96.66% 24.46%
2008年6月 -48.00% 18.57%
沪深300 当年收益率 复合收益率
2005年 -7.66% -7.66%
2006年 121.02% 42.87%
2007年 161.55% 74.77%
2008年6月 -47.70% 29.26%
根据很多学者和专家研究,国外股市长期的复合年收益率约为11%。A股长期的复合年收益率是多少呢?上述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复合收益率的时间样本显然还不够长,目前的复合收益率应该是远远高于长期的复合收益率。
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推算一下可能的A股长期的复合年收益率。以10年为一期,计算10年多少倍的平均值,来反推复合年收益率。按收盘点位计算,上证综指2000年是1990年的16.25倍、2001年是1991年的5.62倍、2002年是1992年的1.74倍、2003年是1993年的1.80倍、2004年是1994年的1.95倍、2005年是1995年的2.09倍、2006年是1996年的2.92倍、2007年是1997年的4.41倍、2008年6月是1998年的2.39倍。上述9个倍数值的平均值是4.35倍。10年4.35倍的增长速度是要求年均增长15.84%。
因此,笔者估计,如果假设比上述国内外复合年收益率的均值高2-3个百分点,A股长期的复合年收益率的均值在未来10年内介于13%-19%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未来10年内A股点位不管怎样运行,复合年收益率向均值13%-19%回归的概率比较大(上证综指2004年、2005年的复合年收益率曾经到达17.81%、15.86%)。
假设至2018年A股的复合年收益率分别是13%、14%、15%、16%、17%、18%、19%,未来10年的上证综指和沪深300的年收盘点位如下表所示。
上证综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09年 1301 1538 1816 2141 2520 2962 3478
2010年 1470 1754 2089 2483 2949 3496 4138
2011年 1662 1999 2402 2881 3450 4125 4925
2012年 1878 2279 2762 3342 4036 4867 5860
2013年 2122 2598 3176 3876 4722 5743 6974
2014年 2398 2962 3653 4497 5525 6777 8299
2015年 2709 3377 4201 5216 6464 7997 9875
2016年 3061 3850 4831 6051 7563 9437 11752
2017年 3459 4388 5556 7019 8849 11135 13985
2018年 3909 5003 6389 8142 10354 13140 16642
沪深30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09年 1842 1925 2011 2100 2192 2288 2386
2010年 2082 2195 2313 2436 2565 2700 2840
2011年 2353 2502 2660 2826 3001 3185 3379
2012年 2658 2853 3059 3278 3511 3759 4021
2013年 3004 3252 3518 3803 4108 4435 4785
2014年 3395 3707 4046 4411 4807 5234 5695
2015年 3836 4226 4652 5117 5624 6176 6777
2016年 4335 4818 5350 5936 6580 7288 8064
2017年 4898 5492 6153 6886 7699 8599 9596
2018年 5535 6261 7076 7988 9007 10147 11420
呵呵,按照上述研究的结论似乎有点悲观呢。按照最悲观的13%的复合年收益率,上证综指2018的收盘点位仅为3909点。按照最乐观的19%的复合年收益率,上证综指的收盘点位要到2012年才能创新高。
四、从深证综指看A股的投资回报率
深证综指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考虑深证综指复合收益率的最大好处是剔除了上证综指的人为虚增部分。
深证综指的当年和复合收益率如下所示:
深证综指 当年收益率 复合收益率
1991-12-31 10.37% 10.37%
1992-12-31 118.54% 55.31%
1993-12-31 -1.21% 33.56%
1994-12-30 -40.98% 8.88%
1995-12-29 -19.47% 2.52%
1996-12-31 189.15% 21.86%
1997-12-31 16.44% 21.07%
1998-12-31 -9.82% 16.69%
1999-12-30 16.96% 16.72%
2000-12-29 58.07% 20.32%
2001-12-31 -25.13% 15.24%
2002-12-31 -18.32% 11.98%
2003-12-31 -2.61% 10.78%
2004-12-31 -16.59% 8.56%
2005-12-30 -11.74% 7.07%
2006-12-29 97.53% 11.03%
2007-12-28 162.81% 17.02%
2008-6-30 -45.19% 12.19%
深证综指目前的复合收益率12.19%与国外股市长期的11%复合年收益率的数基本接近。
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推算一下可能的深证综指长期的复合年收益率。以10年为一期,计算10年多少倍的平均值,来反推复合年收益率。按收盘点位计算,深证综指2000年是1991年4月3日基日100点的6.36倍、2001年是1991年的4.31倍、2002年是1992年的1.61倍、2003年是1993年的1.59倍、2004年是1994年的2.25倍、2005年是1995年的2.46倍、2006年是1996年的1.68倍、2007年是1997年的3.80倍、2008年6月是1998年的2.31倍。上述9个倍数值的平均值是2.93倍。10年2.93倍的增长速度是要求年均复合增长11.35%。如果剔除上述第一个倍数值后(深证综指1990年还不存在)的平均值是2.5倍。10年2.5倍的增长速度是要求年均复合增长9.6%。
因此,考虑国外股市长期的复合年收益率约为11%,笔者估计,深证综指长期的复合年收益率的均值在未来10年内介于9%-13%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未来10年内深证综指点位不管怎样运行,复合年收益率向均值9%-13%回归的概率比较大(深证综指2004年、2005年的复合年收益率曾经低至8.56%、7.07%)。
假设至2018年深证综指的复合年收益率分别是9%、10%、11%、12%、13%,未来10年的深证综指的年收盘点位如下表所示。
深证综指 9% 10% 11% 12% 13%
2009年 514 612 726 861 1020
2010年 560 673 806 965 1152
2011年 611 740 895 1080 1302
2012年 666 814 993 1210 1471
2013年 726 895 1103 1355 1663
2014年 791 985 1224 1518 1879
2015年 862 1083 1359 1700 2123
2016年 940 1192 1508 1904 2399
2017年 1025 1311 1674 2132 2711
2018年 1117 1442 1858 2388 3063
研究结论与上证综指的研究一样是有点悲观的。按照最悲观的9%的复合年收益率,深证综指2018的收盘点位仅为1117点。按照最乐观的13%的复合年收益率,深证综指的收盘点位也是要到2012年才能最终超越目前的历史最高年收盘。
“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2008-06-27 07:58:44)[编辑][删除]
标签:买入持有 长期投资回报率 股票 分类:投资感悟
“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陶博士
关于股票投资,有一个策略是买入后长期持有。这个“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回报率会达到多少呢?
一、“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实际回报率
历史已经证明,长期来看,大多数基金是跑不赢指数的。因此研究指数的长期年均真实增长率就可以简单替代“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实际回报率。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第6章提到了亚历山大所著《股票周期》的研究成果,自1802年以来,美国股市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回报率为6.8%。
西格尔(Jeremy J. Siegel)在《股史风云话投资(Stock for the Long Run)》得出的结论是:在过去的200年内,美国各种普通股的投资组合的复利实际年回报率为6.9%(被称为西格尔常量),而且表现出极不寻常的长期稳定性。在三个主要阶段1802-1870年、1871-1925年、1926-2001年,股票的实际总体回报率分别为7%、6.6%、6.9%。西格尔教授还指出德国、英国在1926-2001年的股票实际回报率为6.44%、6.01%。
《华尔街赌局》第九章和《投资者的未来》第12章,都提到了由三位英国经济学家在《乐观者的胜利》一书中的研究成果。这三位教授调查了16个国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的股票和债券的历史收益率。1900-2001年的股票实际年均收益率,最高的奥地利7.5%,瑞典7.4%,南非7%,美国6.5%,加拿大6.2%,英国5.6%,荷兰5.5%,爱尔兰4.7%,瑞士4.7%,丹麦4.4%,日本4.3%,法国3.6%,西班牙3.5%,德国3.3%,比利时2.4%,意大利2.3%。
二、“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名义回报率
Donald Cassidy在《股票成交量操作策略》一书中指出的长期买进-持有策略的平均收益水平是11%。
《巴菲特怎样选择成长股》第三章中提到了一个11%的名义年报酬率:一个以复利计算的年回报率,来自于1926-1999年间多种股票组合的平均数值。
西格尔教授研究研究发现1970-2001年这32年的时间里,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场的回报率相差无几,英国为11.97%,美国为11.59%,日本为11.12%,德国为10.88%。
能够长时期超越指数表现的投资者非常稀少,这里列举世界上最优秀的几名投资者。
索罗斯量子基金1969-1988年的年均复合回报率为32.9%。
彼得.林奇在1977-1990年管理麦哲伦基金时,13年间的年均复合回报率为29%。
巴菲特1957-2008年,51年当中的年均复合回报率约为22%。
《戴维斯王朝》描述的戴维斯第一代40年中的年均复合回报率为23%。
被称为彼得.林奇的接班人的比尔.米勒,在截止于2005年的40年里,是唯一一位连续15年战胜SP500指数的基金经理,管理的Legg Mason价值信托基金,1991年至2001年期间,年均复合回报率为21.05%。
安东尼.波顿,享有“欧洲的彼得.林奇”美誉,管理成立于1979年12月的富达特殊情况基金,至2005年12月的26年当中的年均复合收益率为20.4%,26年间19次跑赢市场。
约翰.聂夫1964-1995年管理温莎基金,31年的年均复合回报率为13.7%,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达3%以上,31年间22次跑赢市场。
综上所述,只有索罗斯和彼得.林奇的年均复合回报率超过了10年10倍的增长速度(25.89254%),但是索罗斯和彼得.林奇的投资年限均没有超过20年。
笔者认为,“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名义回报率,即便有超越指数的机会,也很难达到2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三、关于“买入持有策略”的一个思考
长期持有优质个股是我非常认可的一个投资策略。不过,经过我的初步研究,这个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可能也就是超过指数一点点,很难超越20%。根据《投资者的未来》的1957-2003年20个最佳幸存者的年收益率,最好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是19.75%。即使您有幸持有表现最佳的前几家公司,长期投资回报率能够达到15%左右就非常不错了。因此,我的初步结论,如果想20年以上的长时间达到10年10倍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25.89254%),须另觅他途。
本文是我个人新浪博客的旧文,仅仅用作备份。
免责声明:文中提到的个股或板块,仅仅是案例所用,绝无推荐的意思,请勿据此操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