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到群里关于海天酱油的讨论,忍不住在群里“舌战群儒”。稍微编辑了一下,发出来。反方是抽象集合,不代表具体的人。我说的话,基本上就是原文照搬了。
其实是正常的,海天就有零添加的产品,贵一倍,又要马儿跑,价格不到位,最后就是苛刻的法律。这是价格民粹,加上民族主义,再加重刑主义。这不是良心问题,是市场竞争问题,海天不好,这个价位,这个品质有过多的利润,自然有产品猛烈宣传自己没有添加剂。(其实这波舆论,很可能就有这个因素)。我: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竞争态势。美团占优的城市,饿了么费用便宜点不很正常。这是饿了么对其他城市不公平吗?做生意的人,没人脑子里整天想着要对那个国家的人特别好,也不会想着对那个国家的人特别坏。哪有那个闲心。以前说联想美帝卖的便宜,那亚马逊上跨境电商去买不就好了。不行,因为要税。产品价格不是以成本来定的。这里的问题非常复杂,比如,出口有退税;国内卖,渠道费用可能更高;国外食品进口商回款快,不赖账;规模大价格就可以低;还有打开市场等因素,非常复杂。反方:觉得不安全,就买贵,基本的民生安全怎么保证?我:政府制定标准,但标准不会自己去生产。还是要靠厂家,消费者拿钱买品质。国家把标准定高,价格不到位,就容易假冒伪劣。当年奶业标准定得高,但小农生产达不到,最后就加三聚氰胺。质疑国标当然可以,这是权利,因为对公。但质疑国标是一个内行的事,也不是说,越严格越有理,越正确。反对把标准提高的人,很可能是真讲良心;赞同提高标准的人,很可能是贪图名誉。标准涉及专业、市场、技术,非常复杂。大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是正常的,试图降低标准也是正常的,关键要几方博弈。参与指定标准的企业,也不是铁板一块。质疑为什么汽车安全国标不是标配L3级别的自动驾驶安全保障,这是没意义的。同理,质疑酱油加添加剂,其实差不多。我:但美国肉便宜,中国老百姓的蛋白质摄入量低于美国人。我:那么,消费者有权利知道一个自媒体的选题过程,为什么要这么写吗?所谓知情权,其实是个伪概念。知情是要成本的。前段时间,有家连锁餐饮涨价,媒体批,理由是消费者对涨价要有知情权。企业要先通知,并说出涨价理由是什么。消费者对企业,没有权利,权利是对政府的概念。消费者主权,讲的是一元一票,买或者不买。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明码标价、按照国家规定标注、不欺诈。从来都没有“审阅企业每一次会议记录”的权利。希望以后自媒体写文章,都把自己当企业,问一个同性质的问题。我:又来重刑主义。拍黄瓜罚五万了,还不够重吗?芹菜农药超标一点,小店罚五万了。没有新闻资质的判刑,如何?严刑峻法,不会单独放本群一马。一篇错误的文章,危害比添加剂大,判五年如何?为何不呼吁错误文章判五年。消费者想要的,钱不给足,就让刑法帮忙。这样搞不行的。我:打个比方,不要农药化肥的大米,一亩只有两百斤,一个农民纯手工种十亩,2000斤。一年算人家收入3万块。就是15一斤,运费渠道商场广告,占另外一半,最后价格30一斤。非要说食品安全是基本民生,拿五块钱去买,买不到,就刑事农民。我:一回事,都是关于安全、成本、法律、重刑主义的讨论。反方: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必然要求提高质量。我:中国人均GDP多少了?离日本人均还有多少差距?(注:中国大概1万美元,日本4万美元)。再扩展一点,中国人对于安全和自由有不恰当的权衡。用安全诱导,可以放弃一切,但最后既没有安全又失去自由。我:觉得不安全,买贵的就是了。添加剂自然消亡,就像现在用蚊香的人越来越少。人民要求质量,那就用钱买,为啥要用批的。既然人民需要更高级的,那应该是人人都买贵的,然后添加剂的酱油被市场淘汰。实际上呢,是超市不卖这个,是超市和中国人有仇吗,不是,是因为消费者普遍买便宜的。反:房子、车子、衣服可以分层,但食品,不要分层太大。日常消费品,尤其酱油这类,你竟然说靠钱选择。这个逻辑是:因为你们买不起贵的,总得让企业赚钱吧?按此逻辑,人民可以抛弃这种企业。我:企业自然会有动力提质降成本。但能否说,农民也该降成本,凭什么不能五块买绿色有机大米?反:为何同一个厂家生产,外销的没有添加剂,还更便宜?双标的企业太多,不仅仅食品方面。同款耐克鞋,国外两个气垫,国内减配到一个。还有电子产品阉割、汽车减配。我:为啥鞋老板卖给国外的更便宜。因为市场不一样。不要把不同市场的情况进行比较。中国鞋卖到美国,也比卖到国内便宜。不就是同一个道理?那么多分散到鞋老板也恨同胞?我: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本质上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公共品,即监管,主要靠舆论,公共投入。另一方面,是消费品,是要靠钱买的。缺一不可。一个竞争足够,且玩家的产业链都具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主要是后者起作用。当年三聚氰胺,就是标准太高,产业链末端小农造成的。觉得标准能解决一切,还是信政府,不信市场。消灭小农生产能提高食品安全,但群里一定会有很多人都反对,因为那是资本消灭菜贩。我:我用得着查资料吗。我十几年前第一篇就是谈食品安全的小农生产是根源。当然舆论也是市场的一部分。但现在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舆论批斗化,连餐饮涨价都要骂,消灭市场价格的那一天,就是自媒体消亡的那一天。我:只要司机超载入刑,不要媒体写错入刑。司机超载入刑是指在没有出事的情况下,发现就判刑。当时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同的。反:问题不在于海天在国内有没有添加剂,而是两个标准,还比国外贵。我:海天在日本卖得更便宜,这是所有中国企业的行为,不是它一家。那么,为什么。不同的市场,回款,税费,损耗,销售规模都不一样,能比吗?打个比方,零添加的贵,中国超市一年只能卖100瓶,但日本的消费者出得起价,能卖10000瓶,分摊下来的费用能一样吗?有可比性吗?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标准更严格。国家稿费标准千字100,你们写吗?人民日报署名社论,不要稿费你也会写。但一个自媒体编辑来声讨你:你给我们写稿,居然要稿费,你搞双标。你觉得自己是双标吗?我:的确,恐怕以前的土添加剂更糟糕。以前大米储存是掺药的;土榨油黄曲霉素超标很多倍;用人粪当肥料,大规模寄生虫;用头发做酱油。大规模工业化是提升安全的有效方法,但这是资本抢农民的生计啊,要被喷。反: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标准不一样。因为中国人更贱一些吗?我:海天为啥双标。很多人没有说出来的答案,或者说,说了自己也不信的答案是:海天因为是精神日本人,仇恨中国人,所以,给日本的卖得便宜。这样扣个帽子,群众就满意了。但这实在太荒谬了。海天也有无添加的,就是贵,但同样的产品在日本便宜。日本的酱油全球闻名,中国产品打开日本市场,利润低、亏本卖,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就像如果谁能在人民日报上发社论,署名,你也不会要稿费吧。这个时候,自媒体的编辑找到你,为啥你给我们写一篇要1000块,少了还不干,还不接受改稿,但给人民日报写就不要钱,据说还改了八遍,你双标。消费者的选择,就是用钱选择,有添加剂的自然卖不出去;人民的选择,就是骂倒,政府提高标准。至于提高标准之后,企业是否能在人民给出的价格下做到,那就不管了。就像奶业一样。我赞同推动消费者意识,但不要民粹、反市场、反科学,煽动情绪的方式去做。中产觉得,一年食物支出增加1万,挺好,更安全。的确,谁都买得起30一瓶的酱油,但舍得买,才是真的买得起。国标一味的高,消费者给的价钱不足,就会造假,然后就呼吁重刑,拍黄瓜罚五万。所以,某种程度上,这场讨论背后,就是上中产的呼吁遮蔽了普通人。现在啥都对标日本欧美,恰好证明,媒体遗忘了大多数中国人。把北上广深当做了中国常态,啥都要和发达国家比一比。上中产又在不断拖拽普通人。上中产要吃三文鱼,去开市客、河马卖,发朋友圈,普通人看到了也要吃,开市客河马太贵,去市场上买,结果就买到淡水三文鱼。现在舆论场上很多关于价格的舆论批斗,都是上中产遮蔽、损害普通人。比如,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对应了“补贴”。在一个有竞争的市场,商家拥有大数据手段,也无法提高自己的利润率。虽然大数据帮助定价,可以从有钱人哪里多收几个点,但因为要抢市场份额,就要补贴价格敏感者。用优惠券、各种指令动作筛选出价格敏感者进行补贴。没了大数据杀熟就没了补贴。麦当劳为什么专门招聘中国的退休老人?这背后有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