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时从南到北的“迁徙”经历,教会了我什么?
周四好,我是LEO
每个人都会在求学的旅途中经历数次“断点”和离别: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我们一次次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挥手作别,又在崭新的环境里遇见全新的一批人,并和其中一些人成为同窗挚友。
新的求学环境意味着陌生、紧张,甚至抵触,以及对熟悉的旧环境、旧友的牵念。但我们总得向前,总该在求学进阶的过程中羽翼渐丰,直至学生时代的尾声。犹记得我从幼儿园毕业的那一天,全班小朋友一起号啕大哭,满是对幼儿园的不舍(和对小学的一丝恐惧)。但即使哭过、怕过、不情愿过,终究还是背起书包进了小学,平安无事地度过了入学的阵痛期。
回顾自己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我经历的别离和阵痛比同龄人更多些:从北方到南方,从国内到海外,每一次都几乎是把自己从熟悉的环境里“连根拔起”,紧接着为自己暗暗打气,将眷恋和不舍化作迎接新旅程的动力。
8岁时“骤然”从济南搬到厦门,算是我童年时最重要的一次断点式的离别。虽然有一半福建血统,但我在泉城土生土长,当时是不折不扣的山东娃。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域特性还很鲜明,济南和厦门更是一南一北截然不同。空降厦门后,我一切都得从头适应。
好在厦门是一座温馨、不排外的城市,环境清爽、百姓随和,我这个8岁多的北方娃感受到的尽是亲切的欢迎和接纳,未曾有过碰壁和被孤立的经历。
城市气氛虽然友好,但在入读本地小学的前一个月,我依然需要做出一番努力,才得以完全适应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融入新环境的首要一环是“人”。如果能和各种人打成一片了,就已成功了大半。记得三年级开学第一天走进教室时,班主任请我在全班面前做自我介绍。当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我的一刹那,紧张感瞬间从脚尖升腾起来——当一个8岁孩子面对满屋子的陌生人时,要有多强大的心理素质啊?
但我马上想起出门前妈妈说的话:“从今天起,你就是一个厦门小学生了,要对老师彬彬有礼、和同学团结友爱,他们一定会接纳你的。”
像吞下了一颗定心丸,我朝大家微鞠一躬,微笑着开始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我叫李柘远,来自山东济南,现在搬到了厦门生活。很高兴和大家成为同学、朋友,谢谢!”
我话音刚落,老师就带头鼓起了掌,台下的同学也多以笑颜回应。进入新环境的第一关,顺利通关。
开学第一周,带着广交新友的开放心态,我很快和几个同学熟络起来,又通过他们的“引荐”,和更多同学玩到了一起。跟老师们的“初交流”也很顺利:利用第一天的课间时间,我主动到教师办公室和每位科任老师大方地介绍了自己。不出两天,全年级的老师就都认识了“那个新转学来的山东孩子”。
这段快速、积极融入新环境的经历让我学到三点。
和人的友好关系一旦生根发芽,我们就不再感到孤单。之后要做的便是继续探索和体验,更全面地融入新环境,即“入乡随俗”。在厦门上学后不久,我就开始像厦门人一样行事,比如在中秋时体验闽南的传统活动“博饼”,周末时到同学家做客,泡工夫茶、吃沙茶面和海蛎煎等本地小吃,包括上面提到的学说闽南语……这一系列入乡随俗的尝试帮我更深入地习惯并喜欢上了厦门,在校内、校外都更加如鱼得水。写到这里,我又不禁想起18岁时独自拖着几个大行李箱远渡重洋,开启耶鲁本科生活的那段日子。从一开始听错英语闹笑话、半夜醒来心慌想家,到后来玩转繁重学业,和教授、同学们成为挚友,我着实完成了一次奇妙的融入之旅。
总之,大家在初入全新的学习环境时不要怕、不要慌,要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勇敢、果断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带着一颗开放的心去结交新朋友、尝试新生活。
记住:每一次融入的经历都能助你加速成长。加油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