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美国,亲身经历通胀

在美国,亲身经历通胀

公众号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原文标题:《战争、通胀,以及尝试修复一切的美联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通胀成本上升,美国二手衣物热卖)

国庆节这几天世界真的发生了太多事情,大部分是糟心的,小部分不糟心的都是市场自己的YY。

但我自己心情倒是好得很,回到了熟悉的美国中西部大农村,一望无际的平原,天空上舰队一样的白云,笔直的公路,黄昏时候Road Trip挡也挡不住的太阳直射。

干燥而寒冷的风一遍遍吹过,美国基建是如此拉跨,以至于从外观上我感觉时间就是停滞了一样。有时候会有种自己依然很年轻的幻觉。但从恍惚中回过神,想一想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一幕幕画面闪过,五味杂陈浮上心头,恍然又明白了——自己还是老了。不仅老了,还变蠢了.......

言归正传,无论是在密歇根、印第安纳、还是伊利诺伊,我觉得有几个事情是让我有了新的理解的。比方说政治正确、通胀水平、工业需求、以及美联储行事的可能逻辑。

一、政治正确

一直到底特律我才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川皇的脸,在加州我就没看到这人。然后在整个中西部开车游荡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这里的老龄化情况绝对比加州严重很多。而且美国白人的老龄化程度肯定比黑人、拉丁人、或者亚洲人严重。

在加州无论在哪里加油,年轻人都还是挺多的,在密歇根我感觉明显老年社区更多,看到的Senior Living也更多(这也是个有趣的商业模式,它要求养老金账户增速比通胀高,很多国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这模式在美国的利润率比在其他国家高)

所以政治正确不一定是什么慈善心发作,或者爱心泛滥,这也有可能是面向未来的政治投资,因为宏观世界里面只有一个东西是最好预测的——人口结构,按照目前美国的生育率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白人可能不会占据50%以上的份额。

考虑到选举很多时候还是以地区为基础,那么政治正确其实不应该被当做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它其实是一个长期的价值投资。它赌的是美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在现行政治制度下,更多元化的代表有机会获胜。

当然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选举确实在美国不是一个最核心的变量,和很多人想的一样,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才是国家的主人,政治家追求的是知名度和支持度。所以总结一下:

  • 不应该把政治正确当做是短期的行为,这是基于现有选举架构和未来人口结构预测下的合理选择。

  • Baby Boomer(婴儿潮)那一代人距离自己人生的终点也许并不遥远,川皇到底代表的是昙花一现的最后一搏,还是长期趋势呢?

二、通胀水平

无论在哪里,不变的都是招工启事,而且薪资水平我觉得是有点离谱的,而且我隐约感觉,薪资的通胀程度广泛比物价更甚。

比方说在加州一加仑油6~7美元,在底特律可能只要4.5美元。但一看招工启事两个地方的工资都是一样的。

加州也就这水平吧,然后换几个地方:

所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单纯从数据上看,这个月失业率从3.7%跌到3.5%我会有点惊讶(后文会详细看看这些数据),看了之后就觉得,一点不惊讶。但说实话,这么广泛的招聘我觉得很难把物价压下去。我也更理解为什么美联储觉得失业率一定要走高才能压低通胀(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个很傻的办法,后文再说)

物价水平也是比较离谱的,上文里面讲到了加州的通胀水平,要知道加州的薪资水平是远远领先中西部的。但我在当地超市Kroger里面(特意和加州一样,选了个非Target的对比)看到的薯片、肉和蔬菜的价格与西海岸是类似的。

实话说我还挺惊讶的,因为这个超市所在的城市其实更多都是老年人居住,这些人的收入水平是不可能因为薪资增长而大幅提高的,那么这意味着他们肯定承受了消费水平的下降。

于是我问了问当地的朋友,说这种物价水平,每个月的生活支出肯定是上升的,你感觉可持续么?另外你能感受到联储提高利率对你的生活水平产生影响么?

  •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相比去年,即便消费降级一点,然后合理安排货比三家一点,采购的时候多去Costco一点,相比去年的支出增加是非常显著的;

  • 第二点则是一个大大的没感觉,用一个Zero APR的信用卡(类似无息信用卡),这东西银行依然很愿意继续发给有工资的人。利率上升对于美国普通工人的影响是很遥远的。


然后我那一瞬间就意识到,也许我们看到的美国个人消费贷款增加,并不是贷款意愿增加,而是因为通胀导致的贷款额度增加,所以它非但不是通胀的先行指标,它甚至有可能是一个通胀的滞后指标。

三、工业需求

因为我朋友正好在实业工作,所以也有机会尝试从工程师的视角来聊聊美国的工业需求。我还蛮喜欢这种谈话的,实话说跨界的谈话总是在鸡同鸭讲里面找到乐趣。

首先我问的就是我最关心的问题——通胀是否压制了耐用品,比方说汽车的需求。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夸张的是,因为二手车价格的上涨,最近刚刚撞车的人会发现二手车的定损也很惊人。某种意义上,现在撞车属于保险公司血亏的情况。在当下的情况,大家没有太多意愿去购买车或者置换,之前疫情后一瞬间发钱的时候,车价还没有涨,手里面钱很多,那一瞬间把价格拉起来,现在和房价一样都在慢慢回落。

我说这个情况也在中国发生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中国有些车的价格是飞涨的,但最近慢慢也回落了。耐用品没有持续需求是很正常的。

然后我们聊了聊美国的再工业化问题。我说美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增加工业产能了,而且实话说现在的工业制造水平一言难尽,产品的迭代也很慢,过去20年逐渐变成了一个服务业为主的国家。未来还会如此么?美国的再工业化可能在本土发生?还是需要外包到海外?

靠人的再工业化目测难以在美国重新发生了,优秀的工人并不仅仅是技能上的,良好的内部组织(需要工会),稳定的劳资关系(需要没有太多移民)都不太可能的,但如果未来的工业化生产靠的是人工智能,靠的是机器的再生产(我们都觉得马斯克造一个人形的机器人说明他没搞对路子,哪怕长成章鱼那个样子都比人更适合制造业),那么美国的地价便宜、能源价格便宜,以及高质量信息化就有可能发挥优势。

这其实也是中国在尝试做的,我觉得制造业2025其实是个好计划,刘元春校长说得是对的,在一个混乱的滞涨世界里面,没有必要主动去产能。我们的追求就是更多、更多,还是更多的生产力。

然后我们还聊了之前我看到说美国基础建设设施的寿命已经超过40多年,是否有翻修的必要。这点我被好好教育了。“美国好的社区该修的路早就修了,不好的社区你去出钱修?”

确实如此,密歇根高速都是免费的,路就很烂,开进芝加哥就有个什么skyway,我在上面开了不到2 mile就拐出去,依然是5美金。

所以还是毛主席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勿以辩说为必然,做事情还是要老老实实去实地看看,空对空发言没啥意义。

最后我们聊聊失业率的数据,为什么我觉得美联储的做法逻辑都没错,但会是个错误。以及刚刚发生的克里米亚大桥吧。

四、失业率

失业率的读数从3.7%回到了3.5%,除了16~19岁的失业率水平稍有上升,无论是黑人、白人、亚洲人还是拉丁人的失业率都走低。这是一个非常政治正确的失业率报告,白宫的新闻发言人也在10月7日早上马上转发了。

新增的非农就业这个月263,上个月315,但实际上这个月的私人部门就业是更好的,这个月288,上个月275,中间的差距在于,上个月政府部门的就业是增加的,而这个月是减少的。具体看的话,地方政府的教育人员在这个月有一些流失。

我感觉这个不太会持续,右边那个其实是已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数据。所以如果不是这个拖累,这份报告可能还会更好。

从薪资水平来看,大部分行业的薪资收入依然在扩张,上面的例子我觉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美联储担忧薪资通胀螺旋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可以看到,高薪行业依然在继续加薪,而且大部分行业过去一个月的薪资水平都在提高。

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好消息就是价格的坏消息,不难解释周五为啥市场跌得妈妈都不认识了。

五、美联储

那么大家可以看到,数据很好、薪资增加、通胀很高,但经济依然不错,美联储的做法看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的Mandate里面,失业率目前不用担心,通胀很高,那么加息就是有逻辑的。

为什么市场一直在期待美联储转向,真的就是简单地因为贪婪或者想赚钱么?不要忘记现在市场的现金仓位并不低。说亏钱都是亏了钱,想赚钱是真的,今年还有一个季度,涨一波大家都能能赚点钱肯定不是坏事,说一直贪婪那倒真的不至于。

我觉得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没有质疑美联储在现有Mandate下的做法,我质疑的是,美联储,或者说货币政策,到底还能不能应对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危机,如果不能应对,就不要装自己很有能力的样子骗大家。Mandate可能是没错的,但这个行动纪要不一定有存在的基础。

我想从两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 第一个是,历史上,你看到的都是什么Don't Fight the FED(不要和联储作对),但实际中,赚钱的都是和联储或者其他货币当局作对的人(刚刚看到一个新闻说PSL工具又用起来了?);

  • 第二个是,你去真的看看现在或者前任联储官员们的讲话,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活在真空里面,无论是耶伦警告沙特说如果你们减产我们就加息,加息就萧条,萧条价格就会跌。这都什么话,别人现在不减产价格已经摇摇欲坠了,而且别人减的还是Quota,我记得2020年开始OPEC没有任何一个月可以达到自己的产能上限,这有什么好说的。


而且看看自己的情况,美国现在战略石油储备还有416个Million,一天美国要花大概20Million的石油,还有20天你不补库存你的战略石油储备就干了(总储备大概1600 Million),民主党政府到时候向谁补库存?石油企业?沙特?

所以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美联储就是一个货币机构,你对于通胀的预测能力,对于沙特,对于乌克兰,对于俄罗斯都没有太大影响力,诚然你对PBOC以前有很多影响力,但现在时代也变了。

我觉得坦诚一点,不要装自己加息对通胀有太大的遏制作用,老老实实地承认——现在我们压低通胀都是靠基数效应。去年100的东西,今年涨价到200,然后明年还是200,今年通胀是100%,明年通胀就是0,就这么告诉群众不好么?承认自己在过去测不准通胀,在未来也看不准不轻松一点么?

不小心把第二点先写了,现在的社会已经足够发达,不存在一个机构可以像当年那样去算经济的合理增速了。联储的两个观察指标一个通胀一个失业率都是经济的滞后指标,相当于看后视镜开车,如果道路是直的,这个方法虽然有点问题但不会出事,现在道路明显是弯的,那干嘛还要装最叼的?

如此高波动的环境,所有票委意见一致也是个荒唐事情,民主集中制都没有这么团结。当年沃尔克加息的时候也有人在最后时候才投赞成票,现在倒有趣,FOMC比苏联中央部长会议会议还团结?经济预测本来就难,现在这个世界这么动荡,这么多人意见一致?还正好都凑一起?

然后还有那么多官员说的,我们和商业领袖,社区领袖紧密联系,实时了解他们对经济的看法,忘记自己2019年和银行紧密联系然后货币市场崩盘的故事了?那还是金融机构,理论上联储的大本营都做不好,现在又有信心了?

归根到底,人只会为自己承担后果的事情负责。我还记得2020年春天,看到疫情后,国内有些经济学家预测GDP一季度增速4%,原因是疫情封控了一个月,然后我们把6%的增速去掉三分之一就好。所以我对于联储,或者其他货币当局的看法就是:在过去40年里面,他们在自由化、全球化、低利率环境里面获得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能力圈的能力权限,现在自由化、全球化、低利率低通胀都在退潮,他们在低利率,和平的时候,都写文章坦诚自己测不准通胀,更何况高利率,局部地域冲突的世界。

然后我们回到第一点,为什么所谓的Dont' Fight the FED(不要和联储作对是个空话)。这个领域属于摆事实就是黑的领域。

  • 2016年,G20央行和财长会议,说以后要加强货币政策协调。然后从那以后就是贸易战,耶伦想法很好,挡得住Trump上台么?

  • 2018年全年加息,表示经济撑得住,然后12月信用危机爆发,180度转向。

  • 2019年加息干不下去了,继续缩表,我记得开始说干到九月份,然后和市场说,我们一直和银行保持紧密沟通,对于他们需要的储备金金额有充分理解,然后货币市场出问题。

  • 2019年7月底,说经济目前是Mid-Cycle Adjustment,学1995~1996年格林斯潘的说法,然后两个季度后Covid来了。

  • 2019年8月,Jacksonhole会议,说过去是高通胀高波动,现在是低通胀低波动,真是一口毒奶。

  • 2020年3月,装淡定,降息一次后觉得可以停一下,我还记得当时有个周三,库得洛,当时白宫的发言人出来给联储站台说“我们觉得联储暂时按兵不动的做法是有道理的”,然后发现还是要继续降息。

  • 2021年,在货币+财政刺激下,觉得通胀不会发生。


我不是说想吹毛求疵,我自己也经常犯错误,但我一般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挨打了我自己立正。我不会,也不想为别人的事情去负责。也不会说自己是全知全能,一定能做成什么。

我是真的不理解联储哪里来的信心,说通胀一定就可以在加息下走低,联储能让乌克兰不炸克里米亚么?能让佩洛西飞机不乱飞么?我承认联储是现在货币当局里面,最有研究水平,最有道德感,可能也是水平最高的央行。它其实没做错,但时代变了。

最后我想说几句对于克里米亚大桥的看法吧,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不是很想多在自己不懂的领域发言,但我的感觉就是非常不好,民主党过去在全球可以搞很多事情,但他自己可以收摊,但我总觉得泽林斯基有一点点独走。在东欧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面对的苦难,比在华盛顿,或者特拉华长大的孩子要多很多。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赌性会很重。

我对国际政治了解不多,但我看过很多类似的例子,千金之子找到一个穷孩子一起合作,结果往往和两方设想的都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这几天懒得写文章,未来几天估计也懒得写文章的原因。开始心情还挺好的,写完总感觉想找人打一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妙投APP——专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决策型信息服务的付费应用,紧跟金融市场变化风向,聚焦于新经济领域最重要公司的研究分析与动态跟踪,致力于为投资者降低关键信息获取门槛,并提升其信息获取效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文学城还能生存多久?粉丝亲身经历:亚马逊诈骗,账户被锁!差点儿帮人洗了钱过去十五年,一半在中国,一半在美国,有什么不同?美国疫情啥情况?放开管控危险吗?这是我3个月的亲身经历看电视连续剧《庭外·番外》从菜园到餐桌(5)酱烧青椒肉丝,豆角炖排骨,豆角炒饭,萝卜缨子炒毛豆儿子突然晕倒要急救,我亲身感受香港公立医院真给力!呼吸困难 嘴巴麻痹!亚城华人亲身经历告诉您 这件事千万别做!我在美国中餐馆打工的经历他们自愿亲身检验新冠注射辉瑞疫苗第二剂加强针后的超敏反应终于!通胀缓解征兆逐步浮现,跌疯的澳洲房市,最早于明年回暖!通胀与房产投资的相爱相杀聊聊阳了之后的亲身经历吧组图:我在美国买公寓建别墅的亲身经历新加坡真的适合低龄段留学吗?二十二位学生谈亲身感受亲身经历上千人大裁员,真的太可怕...多伦多华人讲诉患癌亲身经历,“如果没有他们,我无法战胜癌症。”三年2硕士+生娃+找到工作:我在美国上学的亲身经历记一次在美国公路上开车没油的经历看完这3个打工人的亲身经历,不是00后也能整顿职场刘强东分享感染新冠的亲身感受:感觉真的比感冒还轻微澳洲通胀率升至7.3%,创32年新高!专家:涨薪$6600才能跟上通胀华裔演员在美国电视节目上疯狂吐槽美国,全程高能!澳统计局公布最新通胀数据!10月通胀稍许放缓,但“仍然很高”!有这些影响因素...爱的镜头——全球“杨过”小伙伴的亲身经历小合集-备份大温医疗垃圾?华人亲身经历:活检等6个月,拖就变大病背包露营-雷尼尔 2022-(上)上周送出去一瓶抗老乳液,这周收到了暴风夸赞(侃哥亲身经历)惊曝!澳超市的它竟能缓解老年痴呆?每天1小把,'逆转'认知衰老?!$5一大盒!近百人亲身试验!对健康超好!不说了,我要去买了!通胀周报:美国工会化和通胀关系密切?自述丨DIY美国婚姻移民,36个月获批的亲身经历99%在澳学生不知道!原来医学系录取有这些“捷径”!华裔小伙亲身经历:想要ATAR拿高分,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艾博年认怂,无法解决通胀!澳洲通胀率飙升至21年来新高,预计年底或达到7.75%!我在美国建阳台被坑的真实经历[关注]再见低通胀时代!高通胀恐将持续长达10年之久 这三大因素是“罪魁祸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