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如何度过寒冬(公司篇)
点击上方“芋道源码”,选择“设为星标”
管她前浪,还是后浪?
能浪的浪,才是好浪!
每天 10:33 更新文章,每天掉亿点点头发...
源码精品专栏
G哥要给winter is coming找证据的话,实在太多了。
从任正非先生的“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到Shopee前一段的招聘毁约事件。
从大部分中概股跌至高峰期的10-20%,到有消息爆料称“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Shopee正在进行大幅度的裁员” 的后续。裁员据说根据部门比例来定,基本上大部分部门裁员30%-60%,有的部门裁员90%,这个夸张的比例,基本上就是干掉了整个部门,留几个人维护一下。
前一段Google CEO劈柴表示他的目标是让公司的效率end to end 提高20%。劈柴在采访中还表示,提高效率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说,他举例,他把YouTube Music和Google Play Music两个产品合并成为一个产品。这样一来,人员需要的量就减少了,提高了效率。
类似的合并同类项很多,比如某行业2家公司合并。第一波是宣布各自经营,不受影响。第二波是“提效”10%-15%左右喜提N+2。第三波据知情人士说,合并同类项快来了,动作不小。
脉脉上“不做小卷王”的说法未必代表大多数情况,但也非常有代表性。
结合G哥的观察和思考对于“如何度过寒冬”,几个建议。
公司篇
发展势头还不错的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要关注业务的可持续、人均产出价值、利润和现金流。《用规模掩饰无力,做大估值的方法行不通了》这篇谈了,纯做大估值的方法maybe行不通了。既然是过冬,一要有健康的身板,二要防范于未然。有赞是一家不错的公司,疫情期间经历过高速发展,但成本也居高。有赞CEO白鸦在3月29日晚发布了内部邮件,大概表达了几个意思。
2021年,公司的价值创造(GMV)和我们的价值回报(收入)都没有增长,而我们的成本和费用投入却保持着线性增长;从内部组织来看,我们的人均产出不到40万/年,中后台、行政、研发等相关较大的投入带来了过多的角色和流程,在业务增速不够迅速的时候这反倒增加了协作成本。
从开始做SaaS业务,我们就坚信这是个不断积累能力的慢活,通常保持年复合增长30%左右是最好的节奏。但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两个额外的需求让2020年意外获得了接近100%的增长......我和管理团队开始压制不住快速增长的欲望,认为一定要抓住机会快速做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服务公司,并且在2020年第四季度给团队明确了大家后来都知道的“五年十倍,万亿交易额”的高速增长目标。为了这个五年十倍的高速增长目标,我们搭建了非常多的产品、技术、风控、生态中台,成本和费用投入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急剧增加。
2022年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关于组织的OKR(目标与关键结果),在这里部分引用分享一下:
O:基于客户需求理解和业务认知出发,通过提升全员业务能力和关键协作机制来提高协作效率,提高人均产出。
其中部分KR如下:
KR1:显著提升整体人均产出,到50万/年。
KR2:直营一线销售之外的整体人数全年减少一定比例,优化目标管理和迭代机制把精力保证在核心目标上,减少协作链条和职能模块,保证行动力和协作效率。
一些遭遇较大挑战的公司,可能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了。关明生刚到阿里时,整个账面上只剩下700万美元。阿里的业务仍在亏钱的状态,只好通过大规模的裁员来减缓收支。关明生就带着蔡崇信到全球阿里办事处,开除了将近200名员工,把300多人的阿里精简成100多人。关明生的雷厉风行让同行的蔡崇信刮目相看。特别是在美国的办事处,开掉了40多名工程师,剩余的人砍掉一半的工资。
G哥的朋友中,不少是中型公司技术负责人或者创业公司一把手。撸串间离不开的就是如何过冬、突围。一家北京/成都2地的企业在裁撤30%之后,近期可能还要30%,同时也想去折腾折腾新的东西。不容乐观,整体战略不清晰,再折腾可能就是一个过程了。
另外一位创业公司的CEO就比较清醒。他说我的现金流能支持1.5年。我下来做三件事:
1、进一步筛选团队成员,留下每一位都是“能打”的人。他们团队人不到20人,还要精简,为什么?CEO进一步介绍道,我选择人不只看当下的能力,而是看是否具备和我们团队一起走更长时间的那种味道。如果不是,我宁愿按劳动法赔偿,请他离开。
2、加强商业化,客户上万,之前付过费或者说有付费意愿的有一些。曾经的计划是想今年不做市场,继续打磨产品,但不得不提前考虑商业化的部分了。
3、考虑融资。账面上的钱能支持18个月,我们前面拿钱还比较顺,创始团队和产品也比较受认可。但现在局面下,这事得加速,未雨绸缪。
一位工业4.0方向的老板也在经历不一样的2022。高举高打,1年收入增长1倍,2年增长3倍。言犹在耳,但面临的问题很具体。
1、前期销售吹的牛,后面大部分都没有如期交付。或者交付了,客户不满意。讲的,和实现2张皮,脱节。
2、看到单子很多,签约收入增加,但利润没有增加。
3、想做的事情多,研发和交付团队承接不住,效率没有明显提升。
再说,也是一些to B的老毛病了,有做产品的心,但还是在做项目。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活下去的前提下,内部理顺,人均产值提升是重点。不然要不在冬天挨冻。即使挨到春暖花开,也没有为飞升做好准备。
百年未遇之变局和疫情等因素的叠加,亦蕴含着新的机遇。
《2022年IAA行业品类发展洞察系列报告》指出:
1、运动健身类app:线上运动常态化、使用场景丰富化,带动粘性稳中有升。2022年以来,运动健身APP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稳定在20分钟以上;人均单日启动次数超过5次且仍在上升。
2、在游戏领域中,合成、模拟经营、消除三大品类排名居高,作为经典玩法表现出更强的抗周期性,值得开发者关注。
曾几何时,国产基础软件长期在国外竞品的挤压下踽踽前行。但2018年,一个不可忽视的转折恰好发生——当“卡脖子”现象率先出现在芯片领域,国内创投风向陡然转硬,基础软件自此也迎来新的创投热潮。中间件软件开源也形成了一股新的浪潮,包括相关公司的发展。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得不说在神州大地上炙手可热。好像Gartner还评论到数据中台概念已经快炒糊了。虽然关于数字化说啥的都有,但降本、增效、业务创新是核心诉求。子弹继续飞起来,不少人用具体的技术名词比如大数据、AI和区块链来代替对于新时代的定义,无异于投机取巧。工具不能代替目标。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大方向。
下次,G哥再聊聊如何度过寒冬,个人篇。欢迎大家文末留言。
基于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 Vue & Element 实现的后台管理系统 + 用户小程序,支持 RBAC 动态权限、多租户、数据权限、工作流、三方登录、支付、短信、商城等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ee.com/zhijiantianya/ruoyi-vue-pro 视频教程:https://doc.iocoder.cn/video/
基于 Spring Cloud Alibaba + Gateway + Nacos + RocketMQ + Vue & Element 实现的后台管理系统 + 用户小程序,支持 RBAC 动态权限、多租户、数据权限、工作流、三方登录、支付、短信、商城等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ee.com/zhijiantianya/yudao-cloud 视频教程:https://doc.iocoder.cn/video/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一起探讨架构,交流源码。加入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噢:
已在知识星球更新源码解析如下:
最近更新《芋道 SpringBoot 2.X 入门》系列,已经 101 余篇,覆盖了 MyBatis、Redis、MongoDB、ES、分库分表、读写分离、SpringMVC、Webflux、权限、WebSocket、Dubbo、RabbitMQ、RocketMQ、Kafka、性能测试等等内容。
提供近 3W 行代码的 SpringBoot 示例,以及超 4W 行代码的电商微服务项目。
获取方式:点“在看”,关注公众号并回复 666 领取,更多内容陆续奉上。
文章有帮助的话,在看,转发吧。
谢谢支持哟 (*^__^*)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