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少时的日记,发现我没少骗自己
整理自己的书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因为不由自主就被书架上堆放的陈年记忆牵扯进去了。这是什么?那写的什么?回忆的魅力无穷大,耗能也无穷大,尤其是“记忆”与现实对不上号的时候。
一排32开页的本子玲珑秀气,我翻开一看,这是我初中的日记本,再确切一点,这是要交给老师批改的日记本。在15岁之前,我写的日记通常有三种:第一是父母布置的汇报日记,记录每日在校诸事,写完之后由父母联合批改;第二是自己偷偷写的真实日记;第三,是初中学校要求一周三篇的作业日记。这一排32的本子,是第三种。
《少年派》剧照
我随手翻到一页,娇小的字像极了当时别扭又尚未长开的我,但是写的内容让我大受震撼。
这是一篇爬华山记事,细致地描写了突破自我勇于攀登的故事并抒发了感情,只是问题来了——
我什么时候爬过华山?
日记详细记录了我爬华山的心情,从畏惧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层层递进、热血沸腾,纯熟地使用欲扬先抑,甚至不惜自毁形象,写自己“畏怒(惧)那块石头会掉下来砸中我,哭哭啼啼……”
由于描述得过于真实,以致于我不得不端着日记本,呆立思忖,对我的记忆严刑拷打。
再三确认,我,的的确确不曾爬过华山。
《隐秘的角落》剧照
初中阶段,在建立自我认知的青春期,仿佛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是个有自主情感的主体,一定要尽力去彰显爱、去表达恨,要无端生爱,无事生恨,要尽自己的全力去试探我这个身体的极限。我有多么强烈的情感,就是多么不同的个体。在那段日子,我写日记的频率明显提高,甚至一天数篇,虽然多是寥寥数语,但是写的都是“忍无可忍”的肺腑之言。彼时,我确实是一个写日记狂热分子。这里的日记,是上述的第二种,写给自己的真实日记。
不过,为了保卫第二种日记存在的可能性,我也不得不培养自己见缝插针的时间管理能力、侦察与反侦察能力、保险与仓储等能力。争取能在父母发现我写日记之前,想尽一切方法完成私密记录与情绪发泄;争取能在父母发现我拥有日记本之前,完成藏书与掩饰工作。大概小学四五年级,我苦心攒了几块钱,特意委托同学帮我买了一个带锁的日记本,在精心设置了密码之后,我短暂地拥有了一个可以安置真实日记的空间。
一本十几岁的少女日记,翻开尽是一片飞鸦嘲哳、火舌拍山。这些真实而放肆的故事,被我用各种奇怪的代号一一记录,为了发泄,为了自我疏解。
我记得自己曾经用“⭕”等不同符号来代替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但是而今,无从确认。
那时的我一面是乖乖女,一面在日记里发疯,宛如偷练九阴白骨爪的周芷若,一边真气沉丹田,冰火两重天,一边给九阴真经寻找更完美的藏身之所。日记本虽然有密码锁,但是锁扣并不可靠,硬掰也是一种直达的途径,我钻进床底下,拖曳出陈年积灰的大纸箱,将日记本套了一个又一个掩饰之物,今天藏在这个纸箱,下周藏进那个鞋盒。
藏得不错,但是太过不错,以致于在一次搬家之后,我彻底失去了和我的秘密重逢的机会。
《搬家》剧照
后来,为了辅助我学习英语,父母给我购置了一个文曲星,除了日用学习之外,让我最为心动的莫过于它的记事功能。更重要的是,文曲星可以设置密码,相比于自我安慰之用的带锁日记本,文曲星的密码更加货真价实。进而,空间的保险性增强,空间掩藏的内容也更加张牙舞爪。
将巴掌大的文曲星放在桌心,用手指一个一个戳着软弹的小按键,记录着自己的无法按捺的心动与疯魔。
那时我还接过了家长淘汰的小手机,一个翻盖摩托罗拉,虽然不能上网,其功能除了电话短信之外,也罕有他用,但是就是这一部手机,让我练就了一身编辑短信的本事,70个字符不多不少,物尽其用。无数个夜晚,假装关灯睡觉之后,在被窝里和同学交流私密心事,和暧昧的同学隔着窗户纸演皮影戏,不亦乐乎。
一个日记本,一个文曲星,一部小手机,共同储存着我的影子,那是父母师长的目光注视下的另一个我。
然而十几二十年中,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文曲星和翻盖小手机逐年老旧,囊空如洗的电池,淘汰的数据传输技术,一道结界划分过往,以致于这些储存着少女心事和少女心魔的保险柜,早已失去了唯一的钥匙,彻彻底底地成为封印之地,甚至连它曾经的主人,也无法涉足与窥探。
但步入12岁之后,我也开始了就目前而言,有出土文献的、有史可考的岁月,也就是“第三种日记”:
初一开学,初入名校,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学习强度,都让我非常不适应。紧张的人际关系,恐怖的成绩排名,时时刻刻给人一种沉浸式孤岛求生的体验感。故而,在老师布置了日记作业,并将这一作业解释为“师生互动渠道”之后,我一开始真真地将这个小本子当作了倾诉空间。
作者供图
起初的我,会在日记里吐槽考试、吐槽试卷,会记录那些让我羡慕的同学,会在日记里写下我下次月考期待的名次,会寻求老师的支持,等等。
然而没多久,我发现这看似一对一的渠道,实乃露天式天桥。首先是收作业的课代表,一本本翻,正大光明查作业;其次是无数的好奇宝宝,偷偷摸摸搞窥伺;再次还有“你日记借我抄一下”的莫名事件。
如此种种之后,我不自觉地,转变了写日记的方式。
首先,是变记事文为写景文。一改以往叙事加抒情的习惯,转而描写今日的气候、风景、历史上今天的名人名事,甚至可以生硬地感叹:“啊,今天是星期一,这让我想到一句著名的诗句……”
因为同学们在偷看日记这方面,是有选择的。记事文是大家的主要瞄准对象,像这种没有八卦可捞的白开水文,大家甚是不屑。
“刮了一夜的风。踏上清晨的路,红黄交错,经过数月风吹日晒似乎已饱经风霜的树叶枯卷在地上,走过一路,树叶发出脆响,在冬风中,更显出冬的萧条。”
明明是一篇日记,只要加上“刮了一夜的风”这句话,就可以坦然地写成一篇写景文。
“河两岸的山川,穿过了云层,让朵朵白云来当作自己柔软的围巾……”这些又可以充字数又可以获得老师好评的写法,也是我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
“许多许多的,世间万物,大都不求天长地久,如灰烬,总归要燃尽,但它毕竟燃烧过;如落花,虽然难免脱落枝头,但它毕竟芬芳过……”
匪夷所思的表述,颠来倒去的重复,这类日记不胜枚举,一段又一段看得我眼冒金星。然而,这些不知所云的日记一次又一次获得了“优”,这是我在真情倾诉阶段从未获得的待遇。
其次,加入朦胧派。在我尚未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时光里,我已然悄悄与朦胧诗结缘。我发明了奇奇怪怪的代号与比喻,不限于人名、地名、形容方式,不拘泥于指鹿为马、指桑骂槐、张冠李戴。为了不让同学师长发现秘密,我将真实心境多次编码,把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得堪比林黛玉长坂坡救鲁提辖。只不过,我作为唯一的解铃人,如今却遗忘了这些符号的真正所指,只能站在书架前抓耳挠腮。
《小别离》剧照
最后,编故事,在日记里面做一回大编剧。与具备原型所指的朦胧派不同,这一种是彻头彻尾的胡编乱造,缺乏考古价值。
这一类除了《华山往事》之外,还有这一大作:
题目为《背后的寒冷·原地的恐惧·眼前的希望》,与《华山往事》类似,为欲扬先抑型叙事,从一件小事中阐发出人生的哲理,展现了一代初中生不畏困难、自觉自立的思想品德,全文讲述了“我”与几个朋友们一起去鬼屋,然后“我”被吓得不敢动弹,但是最后战胜了自己,冲突了屏障,拥抱美好蓝天的故事,最终获得了“优下”,被归类入优秀日记一摞。
与《华山往事》不同的是,我确实去过鬼屋,但是我和朋友刚进门就吓得吱哇乱叫,朋友一把拖着我跑了,当然,我也没拒绝,两人溜之大吉。
此为可求证的真相。
二、三两种兵法虽各有千秋,但是给现在的解密工作留下了巨大的难题,我看着这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故事,难以分辨这到底是我的精心隐喻,抑或压根儿是我的臆想。譬如这一篇,邻家哥哥与珍珠:
只见那日记中写道:“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清凉的海风吹拂着我的脸颊,同样清凉的海水不断拍打平静的沙岸,在礁石底处击起一朵朵小浪花,我手里捧着那颗珍珠,仿佛又看见了那年的故事。”
这篇日记写于初二,13岁,我确实去过海边,也收藏过珍珠,出场的元素似乎暂时是可考的。
只是,半路杀出一人。
“邻家哥哥,对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珍珠是痛苦的产物……讲完了故事,我沉默,他也沉默了。”
我确实沉默了,只是这篇日记还没结束。
“那个邻家哥哥,我始终不知道他叫什么,早在几年前,他也就搬家了……想感谢他,却已找不见踪迹。虽然他只比我大二、三岁,但在我少时的回忆中,乃至将来,他永远是那么渊博。”
这个邻家哥哥,不仅当年不见踪迹,如今在我的记忆中,又一次不见踪迹了。看来现实生活的十几年,远远大于文字的永远。
《小欢喜》剧照
时间与空间的更迭,带走了我一段真实的澎湃心潮,留下了一段表演的影像。我看着手上的这几本日记,细细研读这些留存下来的原始资料,其中的我,一会儿表演积极的少年,一会儿表演醉心山水的老翁,活得像个人设扁平的纸片人。
在我又一次为了掩饰和评优写下有口无心的日记之后,老师终于给了我这样的评价:
“文字很美,但缺乏自己的感受。”
从真实心理的记录,到后来编故事和无意义的反复吟唱。回首少年时光,这似乎是一场保卫真实故事的持久战,最后,以失败告终。
一番回忆,本来一个小时就该整理好的书架,硬生生拖了一天,我只能强迫自己抽离记忆的沼泽。然而困惑犹在,直到我强行结束这一天的战斗躺到床上,还是忍不住拼命回想——
排版:红蛋/ 审核:然宁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