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业当头等大事的种田大户——康熙帝
2022年07月11日 17:21 三叔历史观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在古代一个朝廷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搞好农业生产。百姓们丰衣足食了,才能老老实实过日子,政权才能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纵观清朝的12位皇帝中,就只有康熙帝将农业发展到了极致。他简直就是一位古代的杂交水稻之父,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皇帝在农业方面都做了什么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吧。
首先关系百姓生活的粮食生产,一直是康熙心里的头等大事。当时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因为它比较高产,因此康熙对其颇为关注。他在皇家园林里开垦了几片实验田,从水稻的播种、插秧、管理,一直到收割,都会亲自过问并且经常下田。有年夏天,正值水稻吐穗时节,康熙下地察看水稻长势,忽然看见有一株稻子比其他稻子高出大半截。他心中激动起来,凑近细看,这株稻子不仅长得高,而且成熟得也比较早。康熙喜不胜收,带回宫去作为种子好好保管起来。第二年,康熙把这穗种子种下去,发现到了六月又早早地成熟了。康熙十分高兴,就此通过反复的种植培育出了优良的“早御稻”。这种稻米生长周期短,特别适合北方地区种植,在南方更是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
在北方推广这个水稻的时候,他得知京冀地区的地方官和百姓们都纷纷要求种植。他很是高兴,表示朝廷会大力支持。但是考虑到南北方气候差异水稻种植可能会出现问题,他再三向百姓和官员强调北方水土和气候的特点,要求及时做好应急方案,稳扎稳打,就此避免了盲目推广种植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在南方大范围内推广,他先送一些种子给江宁织造曹淆和苏州织造李煦作为双季稻进行试种。结果发现第一季水稻亩产很高,收成相当令人满意,但是在第二季就基本绝收了。康熙皇帝经此打击并没有灰心。他仔细地调查发现问题是出在第一季开始插秧的时间晚了,所以导致第二季的生长衔接不上。康熙派专家去指导,后来种植的两季稻收成都很高。于是正式将“早御稻”推广到江南一带,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让江南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苏湖熟,天下足”。
清朝初年黄河中下游一带频发水灾,朝廷又要忙于赈济灾民又要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康熙雇佣民夫在黄淮一带和大运河沿线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很多工程都有他亲临现场指导与监督的身影。另外他还设计了“减水坝”,防止因出现河流水量过大冲垮堤坝的情景。当时的蝗灾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危害,康熙帝为对付蝗灾,研究出了一套独特的灭蝗技巧。之前民间和官员对蝗灾的处理方法就仅仅是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老百姓们也最多是在初秋的时候,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挖出来晒死来进行预防。康熙研究改良了前朝和民间的办法,出了一本学术论文《捕蝗说》,里面详细阐述了对付蝗虫的方法:在冬天就把田地里面的虫卵翻出来冻死;趁着蝗虫刚刚孵化还不能飞起来的时候,在晚上点火挖坑吸引它扑火自焚等等。经过具体的实施,百姓发现效果非常好,都拍手称快。
我们都知道,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康熙帝也不例外,因此他就开始研究天气变化,搜集天气的各种数据,并在京城各地都设有先进的气象观测站。他要求各地相关的官员详细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定时汇总上报给钦天监,这个制度被称为“晴雨录”。在《清会典》中有相关记载:“钦天监掌观天象,设观象台于京城东南隅,凡晴雨风云雷霓晕珥流星异星皆察而记之。晴明风雨按日记注,汇录于册,为《晴明风雨录》。”此外据史书记载,康熙帝研究考察过了许多的植物,像刚刚提及的水稻,吐鲁番的西瓜和葡萄、竹子等等。他在巡游南方的时候还特别喜欢吃菱角,觉得此物清脆可口,略带甘甜,是解暑必备,甚至还带了点种子回北方种植,只可惜没能成功。此外,他还罢免了八旗流传下来的“圈地政策”,时常免除百姓的赋税,分予田地。他鼓励开垦荒地,重农抑商,他在位期间全国耕田面积增加了2.5亿亩。
虽然说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帝为了百姓的生活而颇为用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开启了“康乾盛世”。“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我相信都牢牢印刻在古代每一位统治者脑海中,但是真正能够克服眼前的荣华而去深入民间探知疾苦的又有几人呢?其实对老百姓来说,不管是汉族当权也好还是少数民族主政也好,如果日子能过得平平安安,生活富足那便足够了。参考文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