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frustration of the "Google boy" in his college appli.
** I think it's better to start a separate discussion here. **
关于“谷歌娃” 大学申请受挫的断想
一周多以来,加州一名华裔孩子在大学申请时遇到的挫折(18所大学申请16所遭拒)的事情,在华人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有一位在外州的好友,孩子一两年后就要申请大学,显然此事也引起了他的焦虑,所以很关心。他给我发来两个链接,我粗扫了一下,华人朋友n派在吵架。于是我泛泛地回他,说这是“小中男”难以彻底避免的难处,相信他儿子将会走运等等。过了一天,他又发来了这个孩子和他父亲在abc News上近十分钟的访谈节目,并写道“华人遇到不公时,不应该像你那样隐忍。”
我真不是那种遇到不公就忍气吞声的人,但此事上受到朋友批评,心里颇有触动。我这才反过去了解详情,并仔细看了访谈。那孩子给我的印象很好,阳光而言语得体,不是个书呆子形象。先不谈学业,就谈吐得体这一点来讲,在华二代中也是很不错的。
然而这位Stanley Zhong小朋友为什么会在大学申请中遇到出乎预料的困难?关于“困难”的考量我不是现在才有的。不同程度的困难我这几年见多了。我近距离观察了周围十几个孩子(华裔、印度裔为主)的大学录取情况,包括我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刚入大学,一个三年级(当然也有“小中男”的困难)。下面从我的角度谈谈可能的原因,以及我的一些其他看法。不成体系,所以称之为“断想”——
1. 招生办无法确信他的潜力:
很多人都称Stanley是“谷歌娃”,其实这是最近的事。在日前abc News访谈时,他刚工作两天,所以在他半年多以前申请学校时候,他是不能以此说事儿的,否则结果恐怕大不一样。
他能够显示给招生办的是其他一些能力,比如他编了一个App。然而,App的使用者有多少,意义有多大并不明确。更麻烦的是他父亲是IT从业者,这可能给了招生办reasonable doubt。我知道他的父亲对这种流言感到可笑,但这类家长动手的事情,如今出现得比较多。他父亲的职业可能真的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我认识一个孩子,计算机编程水平极高,初中时候就到一个biotech公司的IT部门去当程序员,而且对其中的一个药物筛选模型的algorithm作重大革新,使得公司让他涉及核心技术,10年级就跟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每年工作1000多小时)。然而就这样一个孩子(其他方面的硬指标总体不亚于Stanley,还有两个national级别的奖),最终未能进入他最想进入的任何一所大学。为什么?我猜想原因之一是,他是在他父亲的公司里干,于是向学校强烈推荐的他的老板,也算他父亲的“同事”,尽管他父亲是做药物研发的,完全不懂计算机。
几乎每所学校,CS都是竞争最激烈的program,招生办收到的在纸面上看极佳的申请人非常多。我知道一所非最顶尖的学校,总体录取率是百分之十几,但CS的录取率只有3%。这时候,conflict of interest 和 reasonable doubt 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恐怕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只要可能,宜尽量避免。
有时,偶然因素或其他我们不了解的因素也起很大作用,结果会让人“不懂”。我认识两个同校同年级的小中男A和B,同时申请UIUC的CS。录取了B,但几乎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A要强很多。我猜想,在招生办面前的profiles,跟这边的了解和感觉不一样。
2. 轻SAT/ACT,重GPA后面的逻辑:
Stanley的SAT考了1590的高分,而他的GPA在他那个一流高中不太突出。但问题是现在大学有重GPA、轻标准化考试的明显趣向。UC系统根本就不看标准化考试得分了。本来,SAT或ACT是同一标准下的比较,但这种比较,被认为对于disadvantaged background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假如以此为重要录取标准,则非裔和西裔的机会将明显减小。于是取而代之的是holistic review(“综合考虑”),实际是就是通过其他考量或指标提高非亚裔、非白人的其他族裔的机会。这一点作为一个原则,我本人其实并不反对。
美国作为现代社会和多民族的国家,最好的大学的机会有必要提供给每一个族裔,这从宏观上讲对于社会的进步、和谐与安全都是有好处。因此,学术指标的单一与多元化社会是不合的。试想,你从小就是这个培训班那个夏令营,我从小是单亲家庭为付账单发愁;你10分高中30门AP,我2分高中locker里能搜出一堆匕首,你让我怎么跟你比?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别人吸毒打架,我读书,成绩top 1%。我没有任何资源准备SAT,而且学校教得太简单,所以我SAT靠自学、只有1490,我怎么跟你1590比?你说我算不算杰出?deserve什么样的大学? 我们俩未来的潜力谁大?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简单的公平和不公平。重GPA而轻SAT/ACT, 与holistic review后面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也不是某个学校的决定。它在宏观上是反映美国这个国家的“国策”。这就好比如今在一些工科院校和工科系的性别平衡,也是女孩标准低。这是现代社会的政策。
于是乎,就有父母把孩子转到了水平低的高中的举措,为的是GPA能够拔尖。我有一个熟人,把孩子转到了downtown的一所中学,孩子总是高居榜首,但学校不教什么东西,风气不好,也不布置家庭作业。这样的父母,真是胡钻营、瞎折腾过头了!父母最多将来得到一个面子,而孩子受到的是明明白白的损失。
3. 透明度问题:
在网上的讨论中,有网友谈到希望学校也能够接受采访,让大家明确标准。Stanley父子二人在访谈中也希望有transparency,明确得知哪些地方没有达到学校的标准。坦率地讲,这个希望是肯定无法实现的。
大学录取从来不遵循类似体育比赛的游戏规则。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在特定时间段所有参加方遵循相同的规则和标准。比如我跟你玩football,我200磅你300磅,我撞不过你。我不可以声称我小时候吃不饱所以有disadvantage,要求让分。“游戏规则”不允许这样。但holistic review不遵循这一点。你要求透明,他可以阐述一堆原则,但不可能告诉你每一个个体的取舍是为什么。
然而,另一方面,有人很情绪化地说招生办雇佣“临时工”,草菅人命,这个指责可能有点过了。几万份申请,招生办忙不过来,他们找人帮忙,在培训以后做一些外围的工作,无可厚非。须知,顶尖大学录取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材料要经过20-30人之手。像Stanley这种情况,16所学校最终没有录取他,很多学校应该不是一次断然拒绝,而是有deference和waitlist的过程,最终没成。他的材料一定是经过多个学校的不少人,包括比较资深的admission officers。失败的原因可能复杂,但大概率不会是因为“临时工”。关于这一点,家长的焦虑没有必要。
4. Stanley们怎么办?
首先我特别赞赏他们在abc News这种大媒体上发声。就像Stanley的父亲说的,美国是一个民主社会,人们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特别是不解和不平的声音。我对华人微信群里面的吵架不很感兴趣,但认为到全国媒体发声很有价值。这也是引起我关注此事的原因。
然而,关于“讨说法”这个华人常用词汇,我却有不同看法。除非你有对方违规、舞弊等证据,否则你不可能让它将一切公之于众,它也没有义务这么做。招生办手上的候选人很多都优秀,强与弱很难像体育比赛那样区分。这就好比你认为你今年会有promotion,结果你认为不如你的x、y、z都提级了,就是没有你。找HR和VP去谈很好,但控告“种族歧视”你要有证据才行,要求反转也不太可能,除非你有证据你故意受到打压。但发声不一样,你不需要make a legal case。你相对主观的抱怨,只要处理合适,对你明年提升,以及对你公司的老张、小王们,是有潜在好处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支持Stanley发声,感觉应该再早些更好(当然那时没有谷歌工作)。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这种抗争不同于打官司,也不是泼妇骂街,老中需要多做。
顶尖大学就那么大一个蛋糕,总体而言,分给小中男的那一块不大可能明显增大,但在纳税人的压力之下,UC大学系统的少许调整也是可能的。发声的最可能的直接后果可能使得招生的技术细节有某种调整,减少像Stanley这样,实际潜力和录取结果之间出现极其巨大反差的可能。但反差,特别是主观感觉上的反差,一定是会在华人中继续存在下去的。好在美国至少有100所大学,它们的本科生教育是良好的。这一点想开了就好。在美国,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相反,让一块铁疙瘩硬涂一层金,就算暂时去了哈佛MIT,归根到底没大用。
最后,祝Stanley在谷歌工作顺利。我希望一年以后,他能够在一所心仪的学校开始4年的本科学习。什么跳过本科直接读硕士之类的怪论不必理会。人生不光是挣钱和挣面子。大学本科不仅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校园文化、人文知识、友谊与爱情等,都是无比宝贵和不可替代的。
小伙子,加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唐宋韵》42.《悯农二首》李坤 【忆江南· 秋日登高】(生日旧作) 【关于“谷歌娃” 大学申请受挫的断想】 《唐宋韵》41.《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五言诗化用校园歌曲《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