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文革中工厂如何推荐工农兵学员
avatar

文革中工厂如何推荐工农兵学员

千里
楼主 (文学城)

文革中工厂如何推荐工农兵学员

 

《转载》在那个年代,我们是这样推荐工农兵学员的

 

作者:工厂人事干事

 

来自:重庆三四零三工厂

 

“工农兵学员”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群体。

 

这个群体的出现源自于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对因文革而停止多年的高校招生,中央决定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收学生,其对象为“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

 

推荐招生首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试点,随后在全国高校推广,一直实行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才终止。

 

在此期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七届95万名“工农兵学员”。

 

作者工作所在的重庆三四零三工厂,在此期间也先后向高等院校推荐了10名“工农兵学员”,他们学成归来,都成为工厂生产工作的主要骨干。

 

我虽无缘成为这些幸运儿中的一员,但却有幸参加多届 “工农兵学员”的推荐工作,了解工厂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很多情况,虽然通过推荐上大学已成为历史,网上也有很多关于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回忆文章,有的文章把推荐“工农兵学员”写成是有权势的人利用职权“走后门”,为亲属子女谋利益的机会。这种情况不能说不存在,但多数推荐单位还是按照文件要求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只是这种推荐入学的方式,本身就带有文革时期的特点,带有办法设计的缺陷,在执行中容易出问题。

 

我所在的工厂先后向高等院校推荐了10名“工农兵学员”,其中也出过问题,并且是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选择三个环节上,各出过一次问题,但都不是上述利用职权走后门的问题,而是有关人员因嫉妒心、报复心以及企图抹黑强者而上位不健康心态作怪而造成的问题。

 

工厂所推出的这10名 “工农兵学员”, 1名为1967年招工进厂的工人,其他9名都是从下乡知识青年中招收的新工人,其中没有一名工厂领导的子女或亲属,甚至没有一名本厂职工的子女或亲属,本来在推荐的预选对象中曾有一名本厂退休老工人的子女,但也在最后的录取阶段被淘汰。所有推荐工作都在阳光下进行,没有任何暗箱操作。我在此回忆当年在工厂参与推荐“工农兵学员”的经历,也是客观反映当年推荐“工农兵学员”的真实情况,以及遇到各种问题的真实内情。

 

第一次:群众推荐突出政治,群众举报临阵换人。

 

我1972年调重庆三四零三工厂工作,以前是在部队农场,农场有2名同事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去学医,所以知道通过有推荐上大学的事。到了工厂,厂里当时已有2名“工农兵学员”在清华大学读书,一人在清华大学焊接专业首批试点招生时入学,一人在1971年清华大学电气专业进修班招生时入学。

 

刚到工厂,就听说厂里首次推荐工农兵学员就闹出临阵换将的风波:上级分配工厂一名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试点招生指标,厂里通过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确定一名从事焊接工作的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去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学习。

 

在得知自己能到清华大学去读书,这位青年焊工非常兴奋,就邀请一同复员进厂的战友们喝酒,以示庆祝和告别。没想到有人暗中向厂革委和驻厂军代表举报反映,说该焊工的父亲在解放前曾当过学校童子军的教官,还说该焊工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代表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他请战友喝酒炫耀是把上大学当成了个人光宗耀祖的喜事。

 

结果可想而知,厂革委和军代表当即决定换人,另推荐一名1967年进厂的学徒工到清华大学读书。这位意外顶替去清华读书的学徒工喜出望外,那位被无辜换下的焊工倍受后悔。

 

第二次:领导批准是个关键,工人监督不可缺少。

 

进工厂当年,我又亲眼见证一起更换推荐对象的风波:1972年上级分配一名西安交通大学的招生指标,经群众推荐,领导已确定一名知识青年进厂的优秀学徒工为第一推荐对象。但很快就发生更换推荐对象的事情,这位学徒工的父亲是市里重点工程四川维尼纶厂建设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当学徒工的领导按事先约好的时间去做家访时,不巧碰上指挥部有人来紧急汇报建设工程问题,学徒工的父亲就先去处理工作问题,过后才来接见这位领导,向他表示歉意,并感谢领导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培养。但这位领导心里很窝火,认为自己是被人看不起,才会被冷落一旁,暗自忿忿不平。

 

回厂后这位领导马上决定更换另一名备选推荐对象去西安交通大学读书,并放话从此不再推荐这学徒工上大学。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工作是我当时的领导在负责,因在同一个办公室,我也知道其中内情。在确定推荐意见后又随意更换推荐对象,明显掺杂个人恩怨,群众对此也有议论。正是:办事要公正,群众有杆秤,秉公能成事,为己必伤人。

 

第三次:学校录取本应择优,考生反映又要听取。

 

1973年,上级分配一名合肥大学英语专业招生指标,因我的领导调离工厂,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具体工作就落在我身上。这一年,国家在招生办法中尝试增加文化考试,我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工作计划,仔细做好推荐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经个人报名,群众评选,文化考试,组织推荐,最终确定三名预选对象:二名知识青年进厂的学徒工和一名技校毕业的技工。

 

文化考试是参加全省统考,合肥大学来重庆招生的英语老师对三名预选对象还进行了英语的口试。合肥大学招生组的军代表告诉我,这次招生是总参委托合肥大学培养外语人才的招生,毕业后军队将从中挑选为国防事业服务的人才,所以学校很看重文化考试结果。

 

考试成绩出来,一名知识青年学徒工总成绩第一、技校毕业技工总成绩第二、另一名知识青年学徒工总成绩第三,工厂的推荐意见就是以文化考试的排名顺序把第一、第二、第三候选对象推荐给合肥大学招生组选择。

 

没想到竟然在学校复审阶段又出问题。招生组的军代表告诉我,因为出现意外情况,他们不可能按照工厂的推荐顺序,即按文化考试的成绩来确定录取对象了。招生组本来是准备择优录取第一候选对象,但突然有考生来找他们反映情况,来人强调自己是工人家庭出身,根正苖红,被工厂派到中学担任工宣队员。虽然本次文化考试成绩只考第二名,但他学习愿望特别强烈,希望学校能录取自己。同时他还告诉招生组,文化考试成绩第一的推荐对象家庭有问题,他父亲虽是儿科专家,但解放前做过国民党军医,因结发妻子患病不能生育,又娶小老婆生孩子,解放后虽然与结发妻子离了婚,但仍旧住在一起,孩子们都称她为大妈。

 

学校招生应贯彻阶级路线,如果不看家庭出身只按考试成绩录取他不服气。这突发的情况给招生组出了难题,招生组本来已决定接收文化考试成绩第一的知识青年学徒工,他是工厂推荐的第一候选人,不但文化考试成绩优秀,口试英语的成绩也很好。对这个考生反映的情况,招生组本来认为政府既然允许这样的家庭状况维持至今,就应该不是个大问题。

 

但我们担心的是,如果招生组坚持把第一候选人招到学校,那个反映情况的考生不罢休再直接反映到学校,我们也不敢保证就不会发生学校将考生退回推荐单位的情况,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对已录取的考生将会是很大的打击。经再三考虑,我们招生组的意见是:即使我们不招成绩第一的考生,这个成绩第二的考生我们也不要,我们宁愿招收成绩第三的考生,考试成绩虽然差点但他没搞小动作。结果,文化考试最差的第三候选人幸运的上了大学。正是:择优录取本公平,暗施小计耍聪明,谁知结果不如愿,受益并非设计人。

 

因为本年度的高校招生出现了张铁生事件,全国文化考试成绩最终都作了废,交白卷的张铁生还成了“反潮流英雄”。事后,区文教组召集全区参加文化考试的单位开会,区文教组向主任一上来就做自我批评,说自己觉悟不高,本以为自己来自企业,不会重犯走封资修教育路线的错误, 没想到还是“穿新鞋”走了以考试成绩取人的“老路”,希望大家都认真回忆一下,看我们区里有没有交白卷写信的,一定要把我们区里的“张铁生”挖出来。

 

会上有参加过阅卷的人发言:我们区里确实也有在白卷上写字的考生,但写的是“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并不象张铁生那样理直气壮,大家听了哈哈一笑。我没有发言,但心想厂里同样发生不按文化考试成绩录取的事情,说出来脸上也不光彩。

 

因为文革停止高考招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通道刚开始,1970年高等学校进行招生试点,让人们又重上大学的希望,谁不想上大学呀?我也非常想,虽然文革开始时我只读到初中三年级,但我自信自己是个读书的料,如果不受文革影响,我肯定能考上大学。

 

现有了当工农兵学员的机会,而且看到自己的同事不断有人被推荐上大学,想读书的愿望也更加强烈。我曾向政工组的领导申请去读书,领导说你所在岗位本来就缺人,现在不可能推荐你。无奈之下也只有服从工作需要。上学指标是稀有资源,想竞争可以理解,可以正大光明的去竞争。

 

但文革本来就是造反的年代,“反潮流”的张铁生这样做了,厂里上访的考生不也一样吗?工厂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工作,从试点招生到我负责的这次招生,分别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选择三个环节上,各出了一次问题。

 

事不过三总结改进,同类配对平和心态。

 

1974年,上级下达工厂三个指标:清华大学一名,重庆大学一名,哈尔滨电工学院一名。为避免再出现问题,先通知各基层单位做好选拔推荐工作,七个车间及科室共推荐9名预选对象,经征求团委意见,再按每个指标配两个候选对象,最后确定6名候选对象。

 

为避免因心态不平衡再出问题,3个招生指标把同样家庭出身,同样社会关系,同样文化程度的推荐对象按同类配对组合成三组:清华大学指标配2名工人家庭出身的青工,都为初中文化,都是车间青年突击队队长;重庆大学指标配2名领导干部家庭出身的青工,都为初中文化,都是优秀团员;哈尔滨电工学院指标配2名职员(父亲为企业经理、院所工程师)家庭出身的青工,都为高中文化,都是优秀团员。

 

因为6名推荐对象都是厂里公认的优秀青年,以相同的家庭出身,相同的文化程度,相似的个人表现配对候选,彼此不感觉比别人有多大的优势,所以心态平静。整个评选推荐过程波澜不惊,顺利确定3个学校的最终录取对象,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上级机关也非常满意,马上又给我厂追加一个华中工学院的招生指标,原来是局属其他工厂也出现推荐闹矛盾的问题,局属一家工厂为推荐谁去华中工学院上学闹得不可开交,严重影响工人和领导之间的团结,最后把矛盾上交到上级机关,希望上级帮助解决。

 

结果上级机关干脆收回该厂指标,转给我厂进行推荐。我厂马上将本次落选的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工推荐给华中工学院,学校非常满意,工厂也乐得一年能推荐出4名工农兵学员。

 

1974年改进推荐办法立见好处,大家都愿意接受同类配对的新办法,

 

以后年度推荐照此办理再没出问题,直至1977年最后1名上海机械学院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因为当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推荐招生就此宣告历史终结。

avatar
竞选
2 楼
政审,领导批准,这都是产生腐败的土壤,很容易导致行贿、受贿的行为,当然这些都是暗地里的交易,外人包括此文作者无法知晓罢了
avatar
大阿牛
3 楼
我生活在大学校园,工农兵学员堆里混。其中普通工农子弟是有的,一般平民子弟也有,但是干部子弟比例很大,热门专业高干子弟很多
avatar
法眼
4 楼
“普通工农子弟”;普通工人子弟我不清楚,普通农民子弟我知道,他们在大学里是再普通不过,但在农村,他们至少是大队支书儿子。
avatar
hkzs
5 楼
的确如此。当年我大学的农民同学,100%是大队干部的子弟。

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哪怕是贫困生。

 

avatar
hkzs
6 楼
我们那时上大学已经是考的了。就是说,即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干部子弟依然有优势。

毕竟能当干部的,家境眼光总比平民要好一些,基因中的智商情商也不会太差。

avatar
竞选
7 楼
例子:你的业务虽好过另外两位,但你的亲戚有问题。行贿之后:你的亲戚虽然有问题,但我们注重个人表现
avatar
puyh
8 楼
例子?你这是把假设当例子。
avatar
老生常谈12
9 楼
你是工农兵学员?你爹是大队支书?
avatar
puyh
10 楼
根据需要
avatar
十具
11 楼
正解。农村干部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后代有peer竞争力。毛不但消灭不了还恶化了等级固化,起码的机会平等都被破坏了。
avatar
天南地北
12 楼
被推荐的全是干部子女。鉴定完毕
avatar
最接近太阳的人
13 楼
举孝廉,汉朝就有了.
avatar
十具
14 楼
大学招生靠工农兵推荐自己,看看,毛反智到了亡汉的节奏。少年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间,错过了对多数人来讲,是不可逆的。这是

这是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的常识。

MBA要从有工作经验的人中招生,但最低的标准,也包括大学学历的呀。

avatar
十具
15 楼
有人认为东亚人的平均IQ高于其他人种的原因,除了文化的,还有生理的。东亚孩子进入puberty的时间比白人晚,白人比黑人

有人认为东亚人的平均IQ高于其他人种的原因,除了文化的,还有生理的。东亚孩子进入puberty的时间比白人晚,白人比黑人晚。青春期晚为孩子智力开发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越高等的动物,性成熟越晚。所以,社会要立法保护儿童的innocence。

avatar
竞选
16 楼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我送几个女孩子到北大上学,也是走后门,我也有资产阶级法权

我们来看一段毛泽东同两位他晚年的亲信干部王海容、唐闻生的谈话记录吧。毛泽东对王、唐说:“走后门的人有成百万,包括你们在内,我也是一个,我送几个女孩子到北大上学,我没有办法,我说你们去上学,你们当了五年工人。现在送她们去上大学,我送去的,也是走后门,我也有资产阶级法权,我送去,小谢不能不收,这些人不是坏人。”

avatar
大号蚂蚁
17 楼
哈佛
avatar
远处的故乡在梦里
18 楼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请看全文。。。。

直观上看,亚洲人的确机灵,反应快,IQ高,也很勤奋。但近几百年来,西方主导了几乎所有的科学和技术。现在我们用的几乎是西方人发明。在社会科学上似乎也比亚洲好比如股市就是西方人发明的。这个有点奇怪。本人曾是数学竞赛的获奖者,自我感觉不论反应速度,心算力,空间几何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不差,但一生都在学别人的东西。比如编程,是在别人开源上,好像脑子差那么一点,就像水烧到了99度,但那差的一度就是上不来。好像是个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但实在想不通。有没有哲学或心理学方面的大师讲一讲?

avatar
晶体管发射极
19 楼
说好听点是推荐,实际上就是开后门
avatar
chufang
20 楼
毛泽东:“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
avatar
Armweak
21 楼
最近在一南京视频号上,看到一当年下乡知青,自己爆料,他那时送了大队支书一块“钟山”表 (30元),便被推荐上了大学。
avatar
十具
22 楼
你的观察我也有,的确是个谜。有很多的看法,找制度,语言,文化的原因。思想和哲学方面的传统,可能影响更大。日本可能是一个有

意思的对比案例。In 80s,西方面临日本迅速崛起的挑战,大众媒体成天诟病日本没有原创,就是一个经济动物。这里面肯定有酸葡萄素,但也不能说是毫无依据。日本的确也没有多少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和新思想。

avatar
十具
23 楼
他老人家尽说这类空话和废话,+画圈圈。小时候的直觉就是,越大的官越好当。
avatar
十具
24 楼
毛时代的腐败相对今天而言更严重,赤贫的人民被剥夺了机会还剩什么?女知青有性贿赂招生招工干部的。
avatar
竞选
25 楼
毛这样说是为自己走后门找借口
avatar
puyh
26 楼
多多演义
avatar
zhige
27 楼
有/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溜须拍马。。。
相关阅读
历史车轮大提速,百年会有王者兴中工美文化监制!国礼大师打造龙年「国泰民安·金饭碗」!限量开抢!跑得快挺容易的。我的 “四字箴言”2024年2月绿卡排期:EB-5和F2-A略有前进,表B开放如果担心食品里添加的添加剂、防腐剂、和其它化学成份,【新春对对碰】暖场 《曾经心疼》ft. 芳草茵茵中工美文化监制!国礼大师打造龙年「国泰民安·金饭碗」,收藏送人寓意美好!碰见租客拒绝付铺地毯的钱,怎么办? 因为10年以上的地毯周末,我想问个话题《十七帖》读议(四)证监会对1家企业拟美国上市,出具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反馈意见)(2024年1月26日—2024年2月1日)知道的三个谷歌的男孩子。。只是个例,没有贬低谷歌娃的意思哈。一个俺的观察, 大学录取还是很合理的。噩耗!于2024年1月3日突然去世!看了一下我家申请的大学突然发现审美还是停留在了20年前只会剥桔子的男友女友,都不能要家居修理系列:卖房要略(2)金玉其外借"书香之家"这块宝地,介绍一位书法名家"红山口",链接见内,个人感慨之六十八 宪政关于加州地震和佛州飓风。之二78、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第十六章 生死一线(2)2024年2月3日星期六RELO北京英语教学研讨会请帮忙有关11年纪孩子的选课【新春对对碰】暖场_过年了,祝大家《岁岁》平安!远风 ft. 小雅童年故事(9):吊棒果下戏水忙【星坛春节综艺会】暖场 — 学唱 南宋 《阻风山峰下》+ 楚民歌诡异的春阿氏案,迄今疑窦重重zt小资投资者宇文通凡的开心生活从经济数据看大跃进和文革十年2024年2月最新移民排期发布:EB-5及F2-A略有前进,表B开放教育;学习;评价标准;相信未来2024年2月排期 | EB5小幅前进,表B保持开放【新春对对碰】暖场 Ferpect6063 血壮山河之随枣会战 第三章 17《跌宕起伏心灵煎熬的14天》(5) 【寻找证据】美中工商联合会2024龙年春节晚宴圆满成功一手进,一手出。。。年终考核题【新春对对碰】暖场:齐豫《tears》+ 梅艳芳《赤的诱惑》+ 王菲《如愿》回国札记之一:物质零食+精神零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