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正解
我就说陶陶三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么。刚夸他一次翩翩浊世佳公子,就给来了个什么“松下裤带子”,把好好一首寻隐者不遇给解成了黄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按照 occam's razor 定律,最直接的解释是最合理的:
作者贾岛上山去找朋友借钱,被朋友派小童拦在半山腰,故曰“松下”,就是还没到家门口的意思。小童的“我师父没在家,山上采药去了,不知道去哪儿,也不知道哪天回来”一听就是故意躲着不见,不然贾岛等一会儿就是了。
所以朋友显然是隐在家中躲着不见。朋友知,小童知,贾岛亦知。故名诗为〈寻隐者不遇〉,微讽朋友‘隐’者而已。但讽归讽,钱终于没有借到。
后来贾岛又一次去找朋友借钱,这次他变聪明了,大晚上去的月亮都高高的。他反复思索我应该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敲门更为礼貌,但就怕主人听见又来个‘隐遁’,推门就不给对方逃跑的机会了。
贾岛推敲了半天,最后决定推门而入。结果撞见朋友在松裤带子,又变去了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