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题是,“是人”还是“斯人”塑造着我们的将来
一则在知乎上的帖子火了,内容是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考证。这个帖子开了个玩笑,说是不是外星人篡改了时间线。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表示,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是人”,从未有过“斯人”,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华东师大附属进华中学语文教师孙旭东,拥有30多年从教经验,他表示,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教材怎样变化,一直都是“是人”。
很多人表示反对,自己的记忆中并不是这样,但却没有任何过去教材的图片证明这一点。
形成这个现象的第一个原因,是语文书之外的大量书籍,用的是“斯”,这两个字是通用的。这又是因为大量的著名古文用的就是斯字,比如:斯人已乘黄鹤去,只余白云空悠悠;斯人已逝,生者如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岳阳楼记中的“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等等。
这些著名的句子,扭曲了人们的记忆。
这就涉及到人类记忆的特征。
人类并不会像电脑一样原封不动地,不带任何情感地、精确地去存储、提取过去的记忆,而是有修正、重构。我们的记忆并不是真实的,我们的记忆经常被修改,错误再认,甚至虚构不存在的情节。感知、情绪、倾向、想象、语义、信仰都会参与重建过程、扭曲真实,而且,这个过程人自己是无法感知的。人会觉得,记忆中的印象极其深刻、清晰,绝对不可能出错。
一个人可能出现这个情况,无数个人,可能在同一因素、背景下出现这种情况。这就形成了集体记忆错误。然后,在传播中,人们再相互对照,互相影响,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记忆,群体记忆错误就变得根深蒂固。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互联网加快、加深了这种相互加强信心的效用,进一步重构群体记忆。
其实,集体记忆错误,是一种常见现象,达到了被命名的程度,这就是曼德拉效应。2013 年南非总统曼德拉逝世后,很多人认为,曼德拉应该已经早就死亡了,甚至没当南非总统,死在狱中。所以,近年来,对群体记忆错误现象,又称为曼德拉现象。其实这并不容易被记错,因为有重大历史事件——他当过南非总统,我就记得很清楚。但我与很多人一样,今年去世的戈尔巴乔夫,我以为他早就去世了。还有《爱我中华》的歌词,我也是记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然而正确的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时间越久远,记忆被创建的可能性、程度就越大。所以,绝大多数的70后、80后都表示,自己所学所背的就是“斯人”;而90后、00后则表示就是“是人”,因为他们距离学生时代更近。
这对我们当下的提示就是,当下网络中流传的对过去的群体记忆,是不可靠的,某种程度上,是美化了的。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这种扭曲的记忆在打造着我们的将来。
春节期间,大城市地铁人很少、道路畅通无阻,这样的“空城”让不少人感叹。很多人在这条微博下跟帖:“干净的地铁又回来了”、“这才是真正的上海”、“这才是真正的北京”。
这种回忆,正如上面所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扭曲的、错误的,这不是真正的过去。
在外地人还没涌入大城市的1987年,中国大城市的交通普遍还比较落后,上海市区黄浦江两岸没有大桥和隧道。上海市民要穿越黄浦江,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市轮渡公司的21条航运线路。其中,以陆家嘴地区到外滩的航线最为繁忙,速度也最快。这里能接待的最大人流量是7万人,但实际上,每天有20多万人乘坐轮渡,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拥堵排队是常见情况。12月10日清晨,黄浦江上出现了大雾,轮渡站滞留人员过多,最终导致踩踏事故,导致66人死亡,22人受伤。
那时即便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公共交通也是非常拥挤的,拥挤的程度,远甚于现在的地铁。而且,人们挤上地铁的意愿更顽强,因为电车的班次远低于高峰期间的地铁最短时间两分钟一班,一旦错过,可能就要等10分钟,20分钟。
这种记忆还会在口口相传中作为集体意识扩散、继承下来。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配给制,喜欢分房子。在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以将来为背景的科幻画作中,年轻人就分到了一套不大的房子,画面与文字是这样的:
“我个人觉得生活复合体虽然比安置点好多了,但依然有提升空间,他们则认为我是不知好歹,说他们那个年代普通人一辈子积蓄买下的房子甚至没有后来安置点的避难所大,我们不用买房太幸福了;父母的陈词滥调说了无数遍,但没有亲身经历很难理解,毕竟我出生时房产就公有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群体记忆重构。
年轻人创作这幅画,或许因为他听到老一辈在回忆时说:“60、70年代、80年代,房子都不要钱,国家分配,都好啊,哪像现在那么贵”。所以,他们继承了这个“重构的美好记忆”,并在创作中塑造了自己的未来——出生时房产就公有了。
但是,老人会有意无意地忽略,80年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分到房子;那时的房子小,一家五六口,住在10来个平方的房子里,还没有卫生间。老人们也会忽略,那时虽然分配房子,但并不是在你所想定居的北京、上海、武汉、成都,而是根据户籍来的在农村、在镇上。与此同时,人并不能随意出行,要介绍信、暂住证,否则会成为盲流,要被遣返。
现在还有人喜欢说,80年代是一个淳朴的年代,那时人人都有一张淳朴热情的脸。实际上,80年代,那时的人们讨论的是“为什么这个时代这么浮躁”。19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没有几年,商品经济的风吹动着神州大地,人人都想着赚钱,万元户是人人羡慕的对象。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注定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与此同时,80年代的治安并不好,所以才有了1983年的严打。随着后来经济逐渐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就业更加充分,经济收入变高;财政更富裕,公共支出增加;技术进步,摄像头逐渐普及,治安才变得越来越好。进入移动互联网后,人人都不带现金,进一步提升了治安。
为什么会现在的老人回忆起60、70、80年代都是美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是他们的青春时代。过去的房子再小,也有他们的生活;知青生活再苦,有那个大辫子的姑娘叫小芳。在青春的掩盖下,再艰难的过去,都加了美好的滤镜,都变得唯美,记忆重构中的青春时代,也变得美好起来。
所以,“斯”与“是”之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群体重构记忆,会代际传承,给年轻人一个错误的想象,并潜移默化的塑造他们的未来。
但我们必须明白,这种过去的美好、纯朴,很可能是重构的、美化的。中国人的美好生活,只要靠发展,靠市场、靠深化改革开放;在未来,而不在过去。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