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恋人,但没有确定关系”:我们谈的是假恋爱吗?
前段时间,一个叫“假性恋爱”的词上了热搜。点进去一看,原来是在描述一种“只有暧昧、没有承诺”的关系。
这种“似爱非爱”的灰色地带,其实有个专门的概念:情境关系(situationship )。这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关系形式,还是不负责任?如果发现自己处在一段“情境关系”中,还要继续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情境关系”。
01 有这9个迹象,你可能进入了“情境关系”
如果你看过埃里克·侯麦的电影,一定对这种关系形式不陌生。在他的“春夏秋冬四部曲”里,就有很多“界定不明”的关系,男女主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对彼此有感情,甚至住在一起,但却不以“男女朋友”的身份界定对方,会去跟别人约会,甚至还会跟对方谈论自己的约会对象。
电影《冬天的故事》
1.没有定义关系的谈话:没有直接沟通过“我们到哪一步了”,当你试图谈论时,发现对方会有意回避
2.互动的频率和对方的表现很不稳定:会在一段时间联系紧密,也会“失联”好几周;有时非常亲密,有时又非常疏离
3.你们的关系没有“向前一步”的感觉,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
8.你感觉你跟对方在一起只是因为“方便”,而不是互相吸引:比如你们住得很近,又恰好都单身,需要人陪伴。但你们对彼此并不真的感兴趣。
02 进入“情境关系”的3种原因
很多人都会经历这种亲密关系中的不确定和模糊性。美国 2014 年一项针对 2647 名单身人士的调研发现,69% 的人表示难以确定自己跟当前约会对象的关系状态,甚至不确定对方是“一起玩的朋友”还是“约会对象”。
01 年轻人生活的变动性变强,这影响了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
近几年一些研究发现,因为疫情、经济下滑带来的不确定,很多年轻人都会把职业发展、财务的优先级放在亲密承诺之上,对亲密关系采取更务实的态度,更谨慎地给出承诺。
02 需要情感联系,但没做好准备开启一段严肃的关系
03 回避承诺,亲密恐惧
它还跟一个人的依恋风格相关。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的人会拒绝增加承诺水平,“更进一步”的亲密和责任会让他们感到恐惧。
美剧《老友记》
03 “情境关系”里没有承诺,但承诺为什么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特恩伯格提出过有名的“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所谓的“真爱”要包括三个要素:激情、亲密和承诺。
而情境关系,很明显缺少了一个关键要素:承诺。
01 承诺的核心作用:确保依恋的存在
02 给双方直面自我、解决问题的动力
另一方面,在一段有承诺的关系里,个人自身也会得到成长,比如更深度袒露自我,在对方理想形象破灭之后建立更深刻的联结。正如心理学家乔丹 彼得森 在谈论“婚姻的本质”时所说的:
——你要把自己跟一个同样不完美的人绑在一起,是不是傻?
——就是。但没有这些束缚,有些事你永远学不会。你会跑掉,跑掉就不用敞开心扉了。
美剧《老友记》
04 讨厌情境关系,我还该继续下去吗?
情境关系的好处:
01 打破“惯性承诺”,给人们思考关系的机会
承诺也分不同的动机,因为“我想跟这个人共度余生”做出的承诺,和因为“习惯了就他吧”做出的承诺,对关系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的。2011 年一项关于承诺的研究发现,亲密关系中的很多承诺都是“惯性承诺”:比如因为同居时间久了,即使感情没那么好也选择结婚。这种非关系导向的承诺,会给婚姻质量带来潜在的风险。
02 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获得情感需求的满足
▨ 在这段关系中,你们双方对关系的期待和需求达成了一致;
▨ 你们都没有因为缺乏承诺感到痛苦;
▨ 你们可以随着关系的流动,进一步沟通彼此的感受和需求。
电影《夏天的故事》
情境关系的弊端:
如果双方对承诺的期待不一致,在关系中投入更多的一方会受到真实的伤害。
有研究发现,比没有承诺更伤害关系的,其实是承诺的不对等。它会造成关系中的权力不平衡:对关系投入和期待更多的那方会处于弱势,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在关系中感到困惑、焦虑和沮丧,被动攻击,破坏性的沟通方式等。
◍ 你如何看待我们的关系?
◍ 我们各自的需求是什么?可以被满足吗?
◍ 我们对关系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电影《夏天的故事》
参考文献
作者:李歪歪
责编:江湖边
封面图来源:《夏天的故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简单心理(ID:jdxl2000),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