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如何汇聚成城市史诗?
几条笔直的折线,4个落地的蒲团,一盘下到一半的围棋,城市家具《合江亭》用建筑语汇勾勒了成都的日常生活,也呼应着这座长江上游城市的悠久历史;一组由冯立拍摄的跨度二十年的照片,展开了城市表情变化;一系列影音资料,记录了白夜酒吧畅聊文学的夜晚,也记录下小酒馆乐队演出的燥热。展示成都城址格局演变的古地图与新落成的東·壹美术馆以及成都东部新区这一充满了科技与未来远景的新区块形成了某种有趣的映照。
在10月31日开幕的展览——“日常史诗:成都市民生活与公共空间” 现场,成都的日常徐徐展开。作为東·壹·美术馆的开幕展,展览“日常史诗”聚焦的是成都和西南地区的过去和当下,但是提出的问题却面对所有城市的未来:日常的生活和空间,会如何呈现一座城市的气质,又如何塑造城市的未来?
文 | 王菲宇 何可人
编辑 | 丘濂
从茶馆开始的
探索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历史学家王笛从小在成都长大,后来离开故乡,童年时代的城市声音时也常在他耳边吟唱:街头巷尾小贩和手工匠的吆喝声、叫卖声,为招揽顾客手中摇晃着的响器声……这些声音像是一曲交响乐,按照日常生活的节奏,此起彼伏。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王笛将研究视角转向街头和日常。“历史学的传统是宏大叙事、关注精英,那么关注日常、关注普通人是否有意义?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日常生活涉及到每一天,普通民众则占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在10月31日举行的展览开幕论坛上,王笛这样介绍道。
成都的街头、烟雾缭绕的茶馆,都是王笛的研究对象。特别是茶馆,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和成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过去,成都人一天的生活都围绕着茶馆展开:早上在那里吃茶、晚上泡脚,日常要从茶馆买水。2015年,王笛在彭镇老街的观音阁茶馆拍下了一个老先生喝茶打牌的照片。几年后,他的研究生再到观音阁茶馆,循着照片也找到了这位老先生。今年10月,就在“日常史诗”展览开幕前一天的早上,王笛到观音阁,依然看到了那位老先生。“七年过去了,他依然在那里,而且他打牌的对手,还是同一位。”
展览开幕当天,学术主持王笛上台致辞
对于成都人来说,茶馆是公共空间,是人与人联系的所在,也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寄托。从茶馆和其他空间的繁杂细节里,王笛看到了大历史中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个体,也洞见了成都和西南地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结构。在筹备展览的时候,策展人梁琛发现,要研究成都这座城市,离不开王笛关于成都和西南地区的研究。从《跨出封闭的世界》到《街头文化》《茶馆》《袍哥 》,王笛的学术视角从西南地区的宏观历史逐渐聚焦到成都市内的具体空间。梁琛因而对王笛的十余本著作进行研究,整理出从望远到显微的四层“成都维度”。13位当代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的创作分别对应一个或多个维度:比如,张晓的《上游》对应“西南地区时空”;黎晨驰对影像的拼贴对应“成都城市时空”;冯立的《双城记》分别与“成都城市时空”和“成都室外公共空间”对话;翟永明关于白夜酒吧的影像、程强强导演拍摄的纪录片,显然呼应的是“成都室内公共空间”。
张晓的摄影作品《上游》呈现了西南地区的面貌
那些亦新亦旧的
成都瞬间
城市家具《合江亭》与“成都都市时空”对话,但亦与“西南地区时空”有着关联。这件作品曾经在上海展出。合江亭因两江交汇而得名,成都是长江上游自古以来的重镇,而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合江亭的意象出现在上海,多少有了一种大江大河首尾相望的恢弘之感。不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成都和上海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也造就了成都有别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生活方式。
出现在展览“日常史诗:成都市民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入口处,《合江亭》以一种亦新亦旧的概念还原了成都的日常。“旧”是因这个城市家具里的蒲团和围棋,活脱脱就是成都人生活的日常;“新”则源于成都朗读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罗珂采用五金和竹棍搭建了主体结构。与1200年前十根庭柱支撑、榫卯结构的合江亭不同,这一城市家具不用工具即可徒手安装,罗珂觉得,这种便捷性、临时性、不稳定性,某种程度上,也像是现代都市之中人与人的的关系。
罗珂设计的城市家具《合江亭》以一种亦新亦旧的概念还原了成都的日常
艺术家冯立从小生长在成都太古里附近——但他更愿意用东大街来称呼这一地区。展览中展出了一组黑白照片,拍摄于二十多年前。轻快的单车少女,抱着孩子锁眉的妇女,大笑着煮面的老人,和凝神磨刀的匠人……照片穿越时光,带来了成都街头二十年前的表情。这组照片是冯立首次对外展出,在他看来,像是将自己的家庭相簿向观众展示。而在这组照片右侧,是当下的太古里和人民公园。熊猫雕塑前有人正做着瑜伽,女孩打扮成粉红色的玩具熊站在店铺前……冯立最为人熟悉的影像风格,带着点光怪陆离,捕捉当下城市生活中的戏剧性瞬间。冯立将这两组照片定义为《双城记》。“观众如果对成都熟悉,看到照片就能发觉其中巨变;如果不是,那他也可以带着感性而模糊的心去观看,因为照片也可以与成都无关,是一个人在城市背景下,或者是在现实当中生存的各种状况。”
冯立的摄影作品《双城记》展现出成都二十年间的巨变
1998年,翟永明路过成都玉林西路,看见一间扇形的店门上张贴着一则招租广告。她揭下广告,在此地开了一家“诗、酒、艺、文”兼备的白夜酒吧。2018年,山西人程强强从翟永明、戴红和白夜的老朋友的讲述展开,以八十年代为入口,拍摄了纪录片《白夜往事》。纪录片呈现的是二十年间白夜的故事,也是一代成都诗人、艺术家、作家二十年来的转变。
当年5月,《白夜往事》在何多苓美术馆进行第一次公开放映。闻讯而来的观众已经坐在室外,天眼看着要下雨了。但因为技术原因,程强强的片子晚到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翟永明将这段小插曲讲给北京的朋友听,朋友开玩笑:“这事是发生在你们成都,要在北京人早就走光了。”
白夜酒吧的故事展现了一代成都诗人、艺术家、作家二十年来的转变
回归日常,回归
在地文化
凝聚着回忆的资料和成都小酒馆、一苇书房的影像并置,提示着这个城市里公共空间的多种形态。王笛说,在20世纪初,成都的第一场电影放映就发生在茶馆。一百多年后,从茶馆到咖啡馆、酒吧、书店,这些新生的城市公共空间,与老成都的茶馆一起,构建了成都的城市生活。王笛说,纵然公共空间的样貌变得更多样,但茶馆的生命力仍然旺盛。“现在成都有一万多家茶馆,年轻人开始在茶馆里办活动,说茶馆会消失?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论坛尾声,参展艺术家蔡克非与几位论坛嘉宾对谈
在论坛上,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分享了他对于后疫情时代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观察。他和王笛持有同样的观点,坚信人一定会回到公共生活中去。“人本身是社会动物,很多的成就是建立在社会关系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形态造成了社会的原子化趋势,但在新的现实下,城市空间被使用者改变,具有混杂感的新的街头文化产生,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新的联结正在重新建立。
李伟分享了他对于后疫情时代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观察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在虚拟空间越发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线下空间、回到故乡,去寻找和创作一些实感。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聂荣庆今年为菌子策展,将云南的“土特产”上升成艺术。真菌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在林地土壤中可以形成真菌网络,有人甚至将这一繁忙有序的网络视为真菌的社会空间,与互联网相类比。聂荣庆觉得,了解菌子,对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
聂荣庆讲述了今年为菌子策展,将云南的“土特产”上升成艺术的故事
参展艺术家谢帆跨界开餐馆之后,带领团队前往自己的故乡采风,李白诗歌里“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所描绘的山,就是他画作中永恒的背景。此次出现在展览中的《无题》《塔》《像》《人物》画出了家乡的水汽氤氲,也画出了淡淡的离别愁绪。“我觉得我的画是一种日常的史诗。”
谢帆描绘了人、食物与自然之间互生互通的关系美学
在此次展览中出现的很多艺术家和建筑师,都曾经用艺术创作与故乡和生活的城市进行互动。在策展人梁琛早期的展览里,他用颜料刷了七根柱子,颜色就来自他自己家的三次装修。“从个人家庭到街区到城市,我的工作构成从小到大,但是叙述从大到小,这是我自己的史诗。”在他看来,用创作进入公共生活空间的尝试,解决的正是“人如何表达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一直横亘在艺术家面前的问题。
梁琛讲述自己如何用创作进入公共生活空间的尝试
“日常在琐碎的、每天的生活,而史诗是殿堂、庙宇,这两个词如何能够连接起来呢?”在東·壹·美术馆开馆暨“日常史诗”展览开幕式上,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说,在人们的既有认知里,人们常常将“日常”和“史诗”视为一种对立,正如同人们曾经将乡村与城市,在地与全球化也视为一组对立一样。但对立背后一定有深刻的联结,在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这种联结也变得越发清晰。“随着我们的认知的逐步的拓展,经历了由村庄到城市到全球化的展开之后,我们会发现乡村的魅力。在我们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无数个信息碎片带领我们从微观的小,走向宏大的大。当我们每一个人的数据汇聚起来,指向同一个目标,那‘日常’和‘史诗’的关系也变得具体起来。”
展览开幕当天,李鸿谷阐释了“日常”和“史诗”的关系
日常史诗:
成都市民生活与公共空间
展览
展期:2022.10.31 – 2023.2.28
地址:東·壹·美术馆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公园大道2568号
学术主持
王笛
历史学家,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
策展人
梁琛
建筑师、艺术家
贾冬婷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
艺术家
陈秋林
艺术家,其创作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发展和推进的状态中,在频繁论述的问题中引入全新的观点和视角,对于社会问题拥有独特的敏感度
程强强
纪录片导演,曾凭借《东胜小学》参加201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一条小河》参加2018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白夜往事》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門口建筑
以“场地、传承、现实”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力图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目前工作范畴为城市研究,社区更新,公共建筑设计等
冯立
摄影艺术家,善于把平常的生活场景以非平常的方式进行呈现。近年来先后为英国SYSTEM,VOGUE BRITISH等国际时尚类杂志拍摄
何利平
艺术家,以现场艺术、影像、装置的方式进行创作,曾举办“市井修辞”“生活广场”“最近过得咋样?”等个展
罗珂(朗读建筑)
成都朗读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其实践创作和思考一直致力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基于感官体验的建构形式与意义的研究
李怒
雕塑家,其创作以自我经历和主观感受为媒介,表现对大环境的普遍性感知、个体的情绪波动和群体在宏观社会演变中的精神状态
黎朗
摄影艺术家,曾赢得过包括美国琼斯母亲国际报道摄影最高奖在内的广泛声誉,并在国内外的许多重要艺术机构进行过展览
黎晨驰
艺术家,其作品主要是通过观念的知觉重塑和叙事的逻辑陷阱在不同的维度上对“观看”的事实进行视觉实验。
徐浪(合造社)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合造社创始人和主持建筑师。对建筑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有过深入探索,多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发表论文或任撰稿人
谢帆
艺术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近期举办过“明日出山”个展,参与过莫斯科双年展,绝对收藏指南馆藏展等群展
张晓
摄影艺术家,曾获得2020年三影堂摄影奖大奖、2009年候登科摄影奖、2010年法国才华摄影基金中国区冠军等奖项
翟永明
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出版有诗集十余本,随笔文论集八本,作品曾被译为多国语言发表出版
東·壹·美术馆
東·壹·美术馆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布展面积800平方米,涵盖多个独立展厅、活动交流、会议接待等功能空间,集艺术作品展览、公共艺术教育、文化交流等于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新的生活美学场景,让艺术触手可及。
美术馆主体沉入地下,以“山川”为概念,“光”为线索,与知也图书馆、未来设计艺术中心形成几何式呼应,构筑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艺术风景线。
主办:
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
承办:
三联人文城市
成都东部集团
特备鸣谢:
白夜、成都小酒馆、
一苇书坊
刘珍妮、史雷、谭静、
王俊、王晶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