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链”到欧莱雅“创新中心”:跨国公司,来去之间 | 小白商业观
近日,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领军公司德州仪器(TI)陷入了一场“撤离中国”危机。此前网络有传言称TI已解散上海研发中心MCU团队,并将原MCU产品线迁往印度。随后,TI做出回应称“没有裁撤任何员工”,但也没有明确否认将上海MCU产品线迁往印度。
尽管TI辟谣,但可以看到的是,以苹果、三星为代表的一批消费电子类跨国公司确实正在转移自己的生产业务。许多人依然记得2019年时三星宣布关闭中国最后一家工厂的消息,但更为市场忧虑的,是市场占有率更高、市值也更高的苹果公司将“苹果链”的外迁——今年4月,苹果宣布其旗下的iPhone13将在印度量产,引发轩然大波。
不过与此同时,就在5月10日,欧莱雅中国宣布在上海设立了一家新的投资公司,这是欧莱雅集团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设投资公司的分公司,也是上海复工复产期间首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签署的在华投资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欧莱雅的定位,中国正在成为其“开放式创新”的灵感策源地之一,过去几年,欧莱雅中国不仅仅成为其全球三大美妆科技中心之一,同样也是其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这种“创新中心”的定位并不常见。在以往观察外资的视野里,这些词语出现得更多——中国工厂、制造业红利、廉价劳动力优势等等。如果我们简单把工业链条拆解为从最源头的研发到中游的原材料采购、工厂生产。再到下游的营销、售后的话,以往中国市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多半处于更上游、也相对更外围的代工制造环节。这一产业最典型的代表,正是被认为在“外迁”转移至东南亚的“苹果链”。
今天,从产业的调整和公司的来去中,似乎可以窥见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正在发生:当“全球最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了足以与“全球最完整的制造链条”并列的竞争优势,对于那些业务遍及全球的大型公司来说,区域红利也正在从上游的制造业红利转变为营销、品牌的创造性红利上来。
这种阶段性变化在企业战略调整中能够找到印证。多年前,当杰夫·伊梅尔特继任通用电气 CEO 后,他致力于在通用电气推动逆向创新和协同创新。所谓逆向创新,就是发达国家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创新基地,努力为发展中国家的用户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最后的产品能够为全球用户服务。
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外资的转移确实正在发生,但究其原因,更多是过去中国制造所依赖的红利的消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力成本的变化,诸多环境的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制约。这也是必然趋势。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科的奠基人罗伯特·吉尔平看来,随着技术和技巧的传播,一段时间以后,相对于那些上升的竞争者,工业化领导国将丧失越来越多的初始比较优势。结果,工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重心,将逐步从国际经济体的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转移。
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时,这种撤退可能在所难免。但就像苹果、特斯拉取代了沃尔玛、家乐福为代表的快消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风头一样,浪潮拍打,总有新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探讨公司和产业的转移撤离,当下更需要做的,是如何为这种市场的转变,提供更广阔的生长空间。能不能为这种开放式创新的新需求打开更大的疆域,能不能为企业的创新尝试赋予更公平、更开放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这才是这种新吸引力能够持续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些动宕百年、却依然保持基业长青的公司依然值得学习。如今欧莱雅中国区域负责人费博瑞的话值得一听:在任何时代,市场都充满不同的挑战,企业要做的,就是永远要在挑战中找到机会,下好“先手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