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基金姜英:寻找能创造更“高阶”价值的企业
近期,沉寂了几乎两年的医药板块出现了比较大的爆发,特别是代表消费需求升级的医美板块。点拾投资也在此前访谈了多位医药出身的基金经理,而今天我们又访谈了一位比较独特的医药出身基金经理:国泰基金的姜英。姜英和许多基金经理的视角不同,会更多从增量价值创造的角度,挖掘0到1的新机会,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基金经理。
姜英一直寻找每个时代的“真实增长”,她认为的“真实”并不是短期业绩的高增长,而是这个企业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战略远见等环节,实现未来更好的产品结构,让内生的增长变得更加可持续。比如说,一个企业正在培育的产品在进口替代初期,或者竞争壁垒更高,竞争对手更强的领域,虽然可能有失败风险,但是如果成功,也意味着不只是业绩的能见度提升,更可以预期市场会给予更高的估值,构建更强的壁垒。
本质上,姜英希望企业的增长,是来自价值创造的本身,并不是来自产业链中下游的重新划分,因为这种划分只是价值的某种转移,并没有带来增量的价值创造。姜英认为,从生产函数角度看产业升级,应该从劳动力(L)和资本(K)供给向科技(A)升级,通过创新带来增量价值。亦或者来自真正的产品需求升级。比如说医药中的疾病谱变迁对药品需求的升级,消费中的“美好”生活追求对可选消费的升级。
姜英喜欢的很多股票,都是处在0到1阶段,盈利能见度较低,不确定性较高。这更让姜英看重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如果从业绩增速,景气度,估值,空间,壁垒,商业模式这几个维度来选择标的,她认为,许多成长股选手最在乎的维度是空间,但是空间很难单独拿出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壁垒和景气度,市场空间不一定是标的公司所能够获取的。她可以容忍一个公司慢慢成长,但是希望公司向更难,更有价值的领域拓展,进而更容易看清楚远期的空间。也基于这一点,她很早就看到了医美龙头的机会,也在细分的专精尖领域找到一些技术壁垒很高的公司。
组合的对冲,是姜英唯一刻意做的事情。她知道过多0到1的公司,会给组合带来不确定性,于是她通过对消费品成长的“四个阶段”划分,对组合公司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散,也会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时候,持有一些行业增长平稳,但是格局稳定的传统消费品,提高组合的稳定性。
当一个公司下跌的时候,你会有三个选择:加仓、减仓、不动。姜英发现,躺着不动是其投资生涯早期最常犯的错误。如果真的深度研究过一个公司,那就应该加仓。如果看错了,就应该减仓甚至卖出。躺着不动,更多是一种对现实的回避。
和姜英的访谈,扑面而来的是最真实的情感,没有模棱两可的观点,对于几乎所有问题都不假思索回答。以至于访谈结束后,身边一起访谈的同事说,姜英语速也太快了。而我想到的却是她对许多投资问题,都做过深思熟虑,并且没有过多的修饰,完全展现内心最真实的部分。
以下,我们就先分享一些来自姜英的投资“金句”:
1. 我对增长的要求是,真实的企业增长。我说的真实增长,并不是指财务会计上的增长,或者说每年的增长没有质疑就是真实的。更多的是,公司的内在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今年能比去年更高阶一些。
2. 我要求投的行业是贝塔向上或者稳定的,但我不要求贝塔的斜率很高,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比较好,希望景气度向上周期长一些。
3. 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成长股投资,动态评估估值的相对优劣,关注企业竞争效率和投资行为的社会价值。在不同组合间做到风格一致的行业主题多元化。
4. 医美目前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阶段,但我认为即便经济不好,医美也是一个需求刚性的产品。
5. 空间最重要,但我看重可见的空间,有些空间不是你的。
6. 对于下跌的容忍,是一个投资者比较容易犯的错误。
7. 我对于个股波动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因为实业没有那么大的变化。
寻找每个时代的“真实增长”
朱昂:你之前也在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工作过,当时是一个什么契机让你选择加入国泰基金的,以及在构建投资框架的时候,国泰基金的投研体系和文化,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姜英 我本科是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生物的,当时也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修了双学士,研究生我转去学习了经管。一般我这样“理科+金融”背景的,都会从事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研究,比如医药。
我刚入行的时候在国金证券资管,不像从卖方开始工作的小伙伴可能会从非常细分的行业看起,我开始入行就覆盖大消费+医药,领导支持多去调研交流,刚入行两年基本上每周都是在出差调研,我觉得跟企业多交流,多多感受真实经济和高管思路,以及看消费品多去跑跑市场带来的真实感,对于选公司,虽然无法带来财务指标上的精准性,但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孤立对行业和公司的判断和下结论,有助于把视野放大。
国泰的文化比较自由,不会约束我形成某种投资风格,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所有判断和执行都会用最终事实来反馈,而不是被灌输理念和方法论,我觉得一个成熟的投资经理,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和体系最重要。
如果看长,投资一个公司所赚的钱确实是跟业绩增长成正相关,但是这个前提是这段时间外部条件,包括政策、产业趋势是稳定的。在剧烈波动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哪怕是几年稳定增长带来的复利也会在一瞬间的估值坍塌中消失,之后是否对公司有如此大的负面影响,也许是个长期过程,如果影响不足以让股价暴跌,在未来的时期会进行修复。但是短期的煎熬是一定的。这两年中,大部分投资者的钝感力下降,对自己相信的事情在股票上不做辩解的跟随操作,在近两年确实是最优策略,因为经济低增长背景下,宏观的不确定性会互相强化博弈。
13年到15年在国金资管,正好当时我看的医药板块属于医保广覆盖的繁荣末期,叠加国内医疗器械从低端向中端发展初期,并购预期也很强,对于中小市值公司的覆盖就比较多。现在回头看,当时自己推荐的一些股票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无论卖方还是自己,经过一系列严密的测算逻辑,都会信誓旦旦觉得公司会成为几百亿以上的公司。当时的某医药行业龙头是个冷门票,估值30倍出头,因为没有故事,没有当期的高增长,对于喜欢PEG投资或者趋势投资的人,一定是看不上的。
之后经过一轮暴跌洗牌,17-19年经历了白马股的牛市,反观这几年,在经济转型期,曾经的所谓“科技”过于软,无法支撑经济增长,更无法提供充足就业,08年的经济危机还是靠了国家的四万亿,在最关键的时候刺激了产业链最长的地产,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才没有倒闭,GDP增长继续全球走牛。龙头公司的确定性和经济下行中的经营韧性是值得给溢价的,大部分投资收益来自估值提升以及小部分的业绩增长。
因为大部分白马股的业绩是平稳增长而不是高增长的,对应提过一波估值的情况下,从机构投资者惯用的“业绩估值匹配度”的角度看很难说有多大空间,为了解释持续股价攀升的大白马,从PEG选股转变成DCF选股,甚至给10年后的行业终局公司市占率,再给个中性估值,感觉非常有前瞻性的算出公司的终局空间。18年股灾之后,自己也比较早的在某CRO龙头不到300亿的时候算出终局1200亿的市值,确实近3年公司业绩增长兑现了我的公式,甚至涨到了1700亿,当我刚想怎么修改下公式的时候,结果也不用了,一直跌到了现在800亿左右。终局思维的框架又被颠覆,想不到曾经8000亿的某医药行业龙头现在已经2000多亿。
朱昂:今天你的投资框架体系大概是怎么样的?
姜英 我看医药出身,后面覆盖消费,所以会偏好自下而上做选股。但我的自下而上并不是独立看一个公司每年业绩增长多少,管理层多么优秀,而是结合产业发展的阶段和背景,这又带一些自上而下。
我个人偏好处在发展早期阶段0到1、或者1到10的公司。从增长角度上,我并不要求短期的爆发式增长,或者每月可见的环比增速。过于关注短期增长一方面跟踪起来很累,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公司长期的发展没有那么强的信心。我对增长的要求是,企业增长的价值量是不是能提升。
我说的真实增长,并不是指财务会计上的增长,或者说每年的增长没有质疑就是真实的。更多的是,公司的内在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今年能比去年更高阶一些。这种高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通过此前的研发投入、管理层的战略远见,在产业背景提升的过程中,形成了公司更高的壁垒、更强的稳定性,以及更少的竞争对手。
我在乎的业绩增长是持续性,不是短期的高增长。短期高增长的品种,可能处在一个成长期的中后段。而且,短期高增长的品种大家都会看到,绝对不会被低估,同时股价的波动性也会加大。比如说前几年大家看好处在快速放量阶段的疫苗,我个人的认可度就是比较低的。
创造价值比短期能见度更重要
朱昂:选0到1的公司,会不会能见度比较低呢,你觉得能见度重要吗?你管理着一个科创基金,持仓的许多公司,都是属于技术创新比较强的,这类公司对专业性要求很高,而且能见度很低,你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姜英 这是投资中一条必然要走的路,正好有这么一个契机能走到自己的舒适区之外。如果这两年消费医药很好,可能我就重仓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了。每个人都有盲目性,有些正循环后的结果,未必长期是好的。
对于这个科创基金来说,持仓的很多公司都处在成长期的第一阶段,这就要求如果公司跌下来,还是要有信心。信心则来自独立的基本面研究。
TMT技术领域壁垒强,失败案例也多,每个人的认知能力终归有局限的,但也会进步。我很难接受别人过来跟我路演,很深度地把每一个细节讲完后,我就会买。我反而会在前期花很多精力自己去研究一家公司。我调研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但不太喜欢抠太多细节,而是对很多公司建立了比较长时间的跟踪后,慢慢验证哪些公司符合了当时的逻辑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企业的认知就会变得更深。我觉得投资都是有喜好的,这种喜好是无法用数据衡量,更多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所以市场是波动的,能拿得住的公司一定是自己信任的,认可的。每个人的生长过程、时代烙印、性情喜好都影响这些喜好。
科技股投资在我的投资框架中是供给维度,我对于技术创新带来的增长很感兴趣,包括半导体的进口替代、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标的。但是对于同质化高增长的投资其实是把握不足的,比如今年欧洲分布式光伏带来的爆发式需求,以及比如第二阶段的电动车渗透率提升,比如20-50%,我是不愿意参与这种机会。但是如果1-10%渗透率我是愿意参与的,因为这是技术提升带来的成本快速下降,以及新事物渗透率提升过程的确定性。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更少,增长的持续性可以更长久一些。
我的组合也有不同阶段的公司做对冲。我们以消费领域的投资为例,可以把公司分为四个不同的成长阶段:
第一个阶段,渗透率快速提升,行业增速又很高,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说前几年的CRO、医美、电动车就是渗透率提升,行业增速很快。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百花齐放,哪怕标的选错了,短期因为行业贝塔向上带来的订单外溢也好,短期品牌区分度不高也好,景气度向上阶段业绩也不会短期证伪,在估值层面区分度也比较低。这时候如果是景气度投资的方式,就会在主仓位上买入一批标的,但是我会经过深入产业调研或者个人对管理层的偏好选择1-2个股票持有。
第二个阶段,进入者会增加,但是行业增速还很高。第一个阶段供给是受限的,第二个阶段供给端也出来了。这个时候肯定是很难投的,除非你对某个公司有极其强的信任感。像前几年的火锅,复合调味料,或者是茶饮料,都是增速很高,进入壁垒很低,某家公司阶段性的市场策略很激进,就会表现很好。但是,公司的竞争力在这个阶段无法证伪,这些领域就不在我的投资框架中。
再往下是洗牌的阶段,有一些做得不好的公司,慢慢会被出清。行业增速到一定的阶段之后,也会往下走,这个可能是大家都不好投资的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是行业增速平稳的阶段,也可以投。如果公司在行业增速10%,或者是个位数的时候,经过这么多年行业洗牌,跑出来的龙头公司无论是成本还是品牌,都是市场自然竞争出来的结果。虽然是消费品,但是每个行业也有自身的周期,在周期低谷的时候选择稳定行业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等行业有所起色的时候,向上的概率是很大的,虽然弹性不如小公司。
我还是偏均衡,整个仓位不是都在特别进攻的公司。我喜欢的股票可能有0到1的不确定性风险,这时候再用消费医药的第四阶段公司进行对冲。
比如说机场、血制品、白酒、啤酒都是这个阶段。行业增速不快,但是公司多年的洗牌格局是很稳定的,如果是在市场比较悲观的时候买,一定是会有绝对收益的。
朱昂:在行业的贝塔选择上,你是怎么做的?
姜英 我要求投的行业是贝塔向上或者稳定的,但我对贝塔的理解和市场有一些不同。
首先,我不要求贝塔的斜率很高,如果贝塔短期可见的斜率很高,一定是市场中关注度最高,增速最快的板块,定价也一定是充分或者过高的。我选择公司希望贝塔是小斜度向上的,也就是未来有潜力会进入爆发增长期,一旦进入整个行业高速增长期时,就要想什么时候要卖出,或者降低仓位,选择最看好的标的持有。比如说我是2018年就看好CRO的,那时候贝塔向上的斜率没有那么高,市场又有分歧,但是2020年就是斜率很高的时期。当然平稳贝塔的行业也在我的投资范围内。像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一定是降速提质,单纯追求高增长很容易陷入线性增长预期而落空的情况。
最后,在不同的产业贝塔阶段,管理层的所作所为也很重要。在很好的时候,管理层是否能居安思危,布局未来,会在多年后体现出很大的差距。
我刚入行的时候,很多仿制药公司,都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净利润率,药品上市的时候,它基本上不用花钱,就可以达到30%的净利润率,没有人竞争。后面政策变化,无论是对于老百姓还是药企,短期阵痛,但是可以洗刷掉一批比较重当下而轻未来的公司。它们过去每年十几个亿利润的时候不投研发,这样的公司哪怕今年业绩翻倍,我觉得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没有长期的成长性,原来的东西竞争格局会越来越差。况且很脆弱的体系,经不起政策和外界环境的冲击。
我不喜欢躺赢的公司,特别是短期看起来商业模式很好,靠几个产品放量逻辑的公司,即便短期业绩好,也不会去投。如果公司在产业链中不创造新增的价值,量增却没有质变,防守姿态只求利润的公司,未来某一个时间一定会被竞争对手打破格局。
朱昂:你提到企业要创造升级的价值,能否举个例子展开讲讲?
姜英 比如说,我买过一家做X线探测器的公司,2020年上市,就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这个公司的产品要进入任何一个客户的供应商名单,都需要几年时间验证,验证完之后还不一定能进。但这个公司做的产品确实比竞争对手更先进,可靠性更高,是有技术突破性的。在这样一个国产化率很低的市场中,公司在产品上的专精尖就能得以体现。之后,公司通过技术能力,进入了空间更广阔的口腔扫描领域。牙科种植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也很难进,对产品的技术要求高。
我在去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后开始买入,这时候能看到公司前几年的技术投入被越来越多客户认可。要知道大部分公立医院是不会买国产仪器的,除非技术上真的做到了比较顶尖的水平。之后,公司又进入了动力电池的精密度测试,潜在市场空间越来越大。
行业的另一家公司,也是差不多时间上市。公司就把精力放在短期的利润快速增长上,也确实在疫情爆发的某个阶段特别受益。但是时间拉长看,两家公司不同的底层价值观,体现了市值上的差距。
再举个例子,我早在2018年就看好医美,当时市场已经到了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跟市场不同的看法是,大家觉得这个行业参与者众多,但我认为某医美龙头是少数的稀缺供给。你去医药做医美,没有人会推荐很差的产品给你。即便有些竞争对手拿到批文,也未必能实现产品的放量。
医美目前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阶段,但我认为即便经济不好,医美也是一个需求刚性的产品。医美的复购率很高,是消费品中粘性最高的产品。
朱昂:这个观点和许多人不一样,你觉得医美是刚性的需求?
姜英 如果说经济很差居民消费下降,这个是一定的,肯定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刚性的。但是做A股投资,我们对中国未来还是要有希望。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持续的,从渗透率上,国内医美渗透率只有2%,还是处于快速提升的过程中,韩国是10%。而且,相比于欧美国家平均35-36岁去做第一次医美,中国用户第一次做医美只有20岁左右,每个人在医美上消费次数更多,同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包括美白,欧美都是没有的,而亚洲人会更在乎。
朱昂:你是聚焦在几个能力圈的行业做投资,还是根据景气变化做适度拓展?
姜英 肯定是延伸的,这跟成长经历也有关。刚入行的时候在国金证券资管,我的覆盖面就在大消费+医药领域,也调研了很多公司,可以说起步就用比较广阔的视野看投资机会。我当研究员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医药板块没机会,我也是坚决不推股票的,虽然优质公司仍然有成长空间,但是横向比较起来,在当时的时期,买医药股就是没有明显板块效应。
投资不应该盲目赌在一个行业上,也不应该在贝塔向下的时候硬要找机会。有些贝塔向下的行业,即便短期有政策催化剂,我也是不投的。
在需求和供给层面,我觉得要预测需求是最难的,所有的需求都是最后的结果呈现。消费是需求推动的。医药一部分是需求推动(疾病谱和老龄化),一部分是供给推动(创新药),没有供给端的创新,需求推动也走不长。TMT里面的半导体和汽车智能化,都是供给推动。
只买自己亲自研究过的公司
朱昂:业绩增速,景气度,估值,空间,壁垒,商业模式,能否谈谈你最看重的哪几个要素?
姜英 如果这些因素的可见性强,最在乎的是空间,但是空间很难单独拿出来说,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壁垒和景气度,市场空间不一定是选择标的公司所能够获取的。我会容忍一个公司慢慢成长,但是希望它向更难、更有价值的领域拓展,进而更容易看清楚远期的空间。也基于这一点,我很早就看到了医美龙头的机会,也在细分的专精尖领域找到一些技术壁垒很高的公司。
朱昂:能否分享一个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
姜英 18年某一家龙头CRO公司200多亿市值的时候,我当时推荐逻辑是,行业处于渗透率的1%-10%阶段,基于我们的工程师红利以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未来几年格局不会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给一个中远期行业渗透率和份额的假设,再给一个成熟期偏低的20倍估值,算出中远期目标市值1400亿,后来两年中公司也达到了目标市值。
其实选择一个行业发展初期,虽然增速不一定能实现每个季度的高增长,因为体量小的时候任何影响因素都会导致单季度波动,但是只要看清楚行业增长空间、公司竞争力,三五年后的格局还是大概率可以判断的,也就是之前说的我比较看重空间,可及的空间而不单纯是行业的空间。
朱昂:你是怎么把这些股票挑选出来的?
姜英 我很难有一套挑选股票的模型或者方法论。只能是在自己的投资框架中,不断的去发现一些机会,做过研究,有很多重复性的确认。
下跌不动,这是我前几年刚开始做投资会犯的一个错误。正常有信心你会加仓,没有信心就卖了。但是不去处理,是一个投资者比较容易犯的错误。
所以选股票,很多时候还是要多看看公司,多调研,多跟行业里的人,包括上市公司交流是很重要的。很多从研究到投资的基金经理可能就放弃研究了,以看盘为主,我还是不太喜欢这样的。
会考虑组合整体估值均衡性
朱昂:组合构建上,你是怎么做的?
姜英 组合的构建是自然形成结果,不会特意强调在哪些领域多配置,个股把握度更重要。但是不会赌方向,有时候还是绝对收益角度看问题,包括仓位不会激进。因为我看好的公司,可能短期估值是很高的。市场上有的时候会出现风格切换,所以我会刻意调整组合的估值水平,比如说我会买一些传统的板块,或者是小市值低估值的标的,市场关注度低,但是对公司业绩和估值整体是有把握的,向下调整空间较小的标的。个股选择上,我是没有市值和行业偏好的。
朱昂:展望未来,有什么看好的方向吗?
姜英 我还是比较偏好成长型的机会,会选择渗透率低、格局好,业务结构在持续提升的细分领域,更在乎远期空间。中期角度更看好有进口替代空间的一些科技类,渗透率初期的智能驾驶,医药我判断也是中期的大底。
许多人觉得医药已经见底很长时间了,我不喜欢拿现在的估值和历史比,因为世界是在变化的,过去医药发展受益于医保广覆盖以及消费升级的第一阶段,其实不只是医药,大部分消费行业都是量的增长,这几年市场就明显对于质的增长给与了更高的重视,即便是今年医药整体板块跌幅较大的一年,仍然有一些创新器械、临床需求亟待满足的细分公司仍给了10倍以上的PS,所以市场是有效的,我不倾向于PEG或者一定要选择增速在20%或者30%以上的公司。
朱昂:近期由于医药板块的上涨,大家对于医药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你认为未来医药有什么细分的投资机会吗,这些机会是不是和过去有不同?
姜英 医药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吧。第一个阶段是90年代开始的广覆盖阶段,从参与主体看,大部分医药企业做的都是仿制药,利润率在这个阶段也比较高。但这些企业如果一直做仿制药下去,进入到老龄化加速的过程,医保局的资金是不够的。
于是在2018年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医保局开始对仿制药进行了集采,让许多人感觉医药行业出现了明显压缩。事实上,这一次的政策转变是很合理的,帮助国内优秀的医药企业打开更长久的成长性。如果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不到5%,并不是一种长久的状态。2018年开始,过去的仿制药企业也面临破局。一种是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走向海外,但这并不是我特别倾向于投资的领域。另一种是把投前做研发,诞生了一些“me better”的产品。这个阶段,一些曾经的仿制药企业,通过倒逼慢慢兑现成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也是在2018年之后,医疗创新、医疗器械创新、不占医保开支的医疗服务都出现了比较大的上涨。
经历了前几年的普涨后,一大批医药企业的估值都很高了,即便医药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高估值对应的阶段性预期也很充分了。所以2021年开始的下跌,杀估值的成分大于杀业绩。
这一波创新药企业的表现,也和海外创新药企业有比较高的相关度,我们看到美国和香港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是比较好的前瞻性指标。今年4-5月后,美国代表创新药的指数,已经开始出现持续反弹,代表中小CRO企业的未来业绩展望,也纠正了市场的悲观预期。
我在基金的中报也写过,判断今年下半年开始医药行业进入2到3年的中期大底。具体什么时候行业能向上,也需要看海外创新药指数和CRO订单的数据。目前看,各项数据都在恢复。而医药的估值也是历史上最低的水平。
经过这两年的洗牌,优秀企业的质量比前几年更高了,那么无论从业绩、估值、还是海外传统的信号看,优秀的医药企业都进入大比例配置阶段。我个人在选公司的角度,还是偏好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成长性的优秀公司。
投资要懂得容忍股价波动
朱昂:回到投资的价值观,你是怎么看待投资的?
姜英 看一个基金经理持仓,就知道这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人的性格,会喜欢不同的公司。看股票,基本上是看人的性格,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有关。
我不觉得拿一个订单、建一个产能,短期业绩有保障,就是值得去投资的,投资不会这么简单。还是要往前发展,做一些过去我们国内企业做不了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药很多人觉得失败概率高,商业模式不好,我也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哪有什么持续好的商业模式而不被打破。同时,创新药市场情绪好的时候有泡沫很正常,许多企业一开始也是亏损的,无法用传统方式定价,即便是纳斯达克成熟市场也是会有阶段性泡沫的。所以我们要分析技术、分析市场、分析格局,这些就是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需要去攻克的难题。
我觉得投资没那么好做,也不会盲目自信。我的价值观是,投资中不能掌握的东西太多了,投资又是很主观的决策行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偏差。
朱昂:投资生涯中,有什么特别艰难的时刻,如果有,你是怎么度过的?
姜英 这两年其实都挺难的,但如果不在困难的时刻成长,可能会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
朱昂:你的性格中,有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不是天生的?
姜英 我的价值观是,存在主义,都是不可知的。
我的价值观就是,很多事情是不可知的。你不用说股票不可知,疫情也不可知,20年开始大家就是说疫情之后要怎么复苏了,大家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应对可能更重要,要不断发展,不断反思自己错没错。
很多事情你不能盲目的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很喜欢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运行规律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如果在投资上,持有的标的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就会谨慎公司在最乐观的时候是否会犯错误,或者是否面临着大家忽略的风险。
注: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