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文章明明要考,为什么很多家长却没想过给孩子读?
前不久听小半说,最近的语文“随堂小测”,有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阅读理解,他居然恰好读过原文。
他倒是轻松应对了,但班上很多同学对古建筑感兴趣本来也少,阅读过相关内容的更少,考试的时候突然遇到,很多同学就被“烤糊了”。
小半说的这篇,恰好是我们一起在读的《新母语》五年级分册中有一篇梁思成的《千年屹立的木构杰作》,小半他们的语文小测中选了这篇的一个片段。
作为家长,这件事情还是让我很感慨的。近几年的“大语文”的趋势下,语文考试是越考越灵活,考察孩子的阅读领域也越来越广。换做以前,我是想不到小学阅读理解还会考这个。
我觉得这肯定是好事,咱们的语文教育今后的趋势,一定会越来越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让孩子学会“用母语去学习”,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但是,这样一来对家长来说困难也变大了,孩子平时的阅读积累就要更下功夫,现在来看,孩子们的阅读缺口可不小!
最近把一些我觉得好的阅读书籍理了一遍,又仔细研究了近些年的语文试卷和新课标,有两个小学生阅读方面的感想,很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1
非虚构阅读, 不等同于科普
你以为非虚构阅读就只是“科普”吗?
现在老师都很强调非虚构阅读,但很多家长就是把非虚构阅读等同于科普,而忽略了人文领域的阅读。
比如这次上了小半他们语文小测的这篇《千年屹立的木构杰作》,和咱们平时认知中的“科学科普”很不一样,甚至都不太像是“古建筑科普”,更多的是梁思成作为建筑师的一些见闻和观点,人文属性很明显啊~
人文类的非虚构阅读,和我们通常认为的“科普”是有很大区别的:
以前给大家分享过,语文是唯一可以从中高考倒推“怎么学”的科目。
我看了看近些年的高考阅读理解,人文类的非虚构阅读占了很大的篇幅,而且越来越受重视。从小半的语文测验中,这一类文章也出现得更多了。
▲ 2020年全国卷三
那什么样的文章算是“人文类非虚构阅读”呢?
如果直接讲概念下定义,可能几句话说不清楚,我拿手头的《新母语》为例,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一下子就能看明白了。
比如这篇写【考古】经历的《五千年古国探寻者——良渚古城考古队》,不仅有大量的关于考古的“硬知识”,从考古队人员的角度出发,对中华文化起源的一些思考。
有著名的敦煌文化学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给大家讲述她眼中的【敦煌文化】中最灿烂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她研究敦煌文化的经历是怎样的。孩子读这些内容,我觉得比单纯看“敦煌的科普”收获更大。
还有关于【生态保护】相关的《生态良知》,并没有泛泛而谈要怎么做生态保护,而是深入探讨了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教育、生态与信仰等等的关系。
这一类阅读,别说小半这个年龄的孩子读的少,我作为一个大人都觉得很新鲜,读完后颇有收获。我敢肯定,也是很多孩子的阅读盲点。
现在的语文考试内容越来越广泛,考得越来越灵活,都知道要多阅读,但是如果阅读内容的范围上不拓宽,只在文学和科普中打转,恐怕还是不行。
除了《新母语》这一类的选篇很好的文集以外,还有新闻通讯、观点性杂志、纪实文学等等的人文类阅读,最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一定要记得给孩子加上。
2
应用文阅读, 一定要抓住
如果前面说的是“内容范围”的盲点和缺口,还有一个“文体”上面的阅读缺口——应用文。
各位家长,请回忆一下。你们学生时代的语文考试有没有考过写一封信、写演讲稿、写倡议书之类的,特别特别容易失分。
二十多年过去了,考试还是要考这些应用文的阅读和写作。从小半他们的语文考试来看,这些还是经常“考倒”孩子们。
再想想。这些内容在我们孩子的阅读中间是不是好大一个空白?
其实除去考试的因素,这些应用文体也蛮值得阅读的。今天分享2类很值得重视的应用文阅读。
01
书信
书信是少有的完全第二人称的文章,不管一封书信的语言或是平实,或是恭敬,它们最大的特点都是感情真挚。而小学生作文里最常见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 小半某次的作文作业的要求
在《新母语》中我读到过詹天佑的书信。历史书上的这位伟大的工程师,大都描写得很客观。但是从书信中认识的詹天佑,笔尖流淌的情感非常澎湃,我们完全感觉得到他对修建铁路这件事非常自豪、非常振奋,对祖国抱有一腔的热情。
还有梁启超的家书,比起历史书中的梁启超,作为一位父亲的梁启超显得亲切和真实了很多。里面透露出的关爱和情感也很令人动容。
要知道,真实性强,是书信的另一大特点。我们在看很多历史纪录片的时候,也会用一些应用文稿来佐证历史的真实性。
现在大语文的趋势下,大家都知道读历史非常重要,不妨在读历史的同时,配合一些历史人物的相关书信来读,让历史更有温度一些。
02
演讲稿
有两类演讲稿,我觉得特别值得孩子读。
一种是和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演讲稿。
比如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民众书》,情感饱满,相当热情澎湃,其中的观点也是掷地有声。
这篇文章后面附带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这种“演讲稿”,能让孩子对一段历史更加有代入感,对历史理解的更加透彻。
另一类是“顶级学者”在特定场合下的演讲。
这一类文章里,里面既有这些学者的思考,有他们对科学、对真理的态度和观点,甚至包含了一些少见的硬核知识,每篇文章都是个大宝藏,非常值得孩子读。
比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感言,我和小半读完以后都非常感动 。
再比如爱因斯坦在哥白尼逝世纪念会上的讲话。
上面两个相信我不用摘抄内容,大家都明白为什么值得读,功利点说,这都是作文素材,现成名人例子,写进文章里大大加分。
还有印象深刻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大江健三郎写给孩子的《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我觉得也可以看作是他对儿童的一场“演讲”。
用自己童年的一些经历,来论述“孩子需要上学”这个观点,表述既亲切又容易与孩子共情。
Btw,这篇文章选自《诺贝尔获奖者与儿童对话》。《新母语》里还选了这本书好几篇。
这种顶级学者如果是听现场,还是专门说给孩子谛听的,不知道门票要多少钱(关键是没有),于是这本书我干脆整本买了。给小半当积累作文素材也好,用学者的精神陶冶熏陶一下也好,都是好书。
▲ 通过《新母语》拓展的书单可不少,这只是其中之一
EASTWEST
今天的大部分例子都是来自高年级的《新母语》,一来是这篇文章的思考,本来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而起的;二是自从和小半一起认真的读这套书,我们父子俩的阅读范围都被它拓展了不少。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意识到,孩子们阅读范围需要更加广博,作为家长,更是要主动去拓展孩子阅读的内容。
从学习考试来说,只有保证有广度、有深度的阅读,才能适应以后语文学习的趋势,不管未来学习政策的变化,也能心中有货,遇事不慌。
而抛开所有功利的方面,在孩子富有生命力的阶段,用优秀的文字,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掘他们的灵性,构建孩子的精神格局与世界观,这不就是阅读的力量吗?
戳“阅读原文”书籍店里有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