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孩子明明没那么差,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为什么孩子明明没那么差,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教育


Hello~「不焦虑来电」专栏来啦~往期学员会在这里分享自我成长故事。每周我们都会和大家定期见面。本期来电内容整理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圆桌答疑。



案例:

如何帮助 7岁男孩处理一时无法开解的负面情绪,比如容易发脾气,情绪上来哭的很凶,四肢乱踹打人但情绪过后就又没事(主要是和老人一起时会这样,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引导的情况下如何教孩子学会独立处理情绪)。经常会说我觉得自己不棒,我不好,内心自信需要引导,实际上学习、运动各方面做的都还不错。


雨林林: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主题——如何应对情绪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因为还有好几个问题都问到了“自信”,所以我们讨论的第一个主题是:为什么孩子明明没那么差,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我想了解一下,有多少父母存在这个困扰呢?如果有这个困扰,孩子的什么表现,会让你觉得TA不够自信?


不同家长互动回答:

“1.孩子对一个从未尝试过的事或者目标会说我做不到怎么办?2.总想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


“我女儿即将六岁,幼儿园老师反映她平时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不积极。但老师点名让她回答,她又每次都能答对。小孩告诉我,她担心自己回答不对,别人就觉得她不聪明了。”


“我家孩子表现是遇到新的事情刚开始都不敢尝试,比如上台展示,看的出是真得心里害怕。如果鼓励他去做,就会每天都想着这个事情,反复跟我确认如果不喜欢,是可以不去做展示的才放心。”


“怕别人对他评价不好,可我们在平常也并没有强调做事情要看别人的评价,不知这个根源是哪来的。”


雨林林:

看来尤其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孩子们都需要父母推一把。


总结起来好像都是:1、不敢尝试新挑战;2、自我肯定不够多,非常在意他人评价。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孩子曾经有过什么举动,让你觉得TA是自信的吗?


不同家长互动回答:

“她在家非常积极,讨论问题都说个不停,还喜欢给其他小伙伴讲解。”


“经常看到的他的自信,也是来源于他做成功了事情,受到了外界的肯定,比如学习上心,很自信自己是个课堂纪律好、能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


“当我看到他的进步与特质,并给予鼓励时,他自信心很强。”



雨林林:

哇,太棒了,大家对孩子的观察都很仔细。


看起来,自信也有几个条件:1、环境是熟悉的;2、对周围人的态度是有把握的;3、对这件事情有过成功的经验。


其实自信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是否有过成功经验;来自他人的肯定与看见。


我们都很期待孩子能自我肯定,但是这个“自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自我肯定”一定是源于早期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在心理学上叫“自体客体”,也就是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人,这些人对孩子的评价慢慢被孩子吸收,最后内化为一个“稳定的自体”。


“我眼中的我”其实是来源于“别人眼中的我”,这是一个过程。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从哪里来的呢?孩子为什么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呢?这些都不能从真空里长出来,这些对自己的评价,其实也来源于童年早期周围人的评价,“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说了1000遍后,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好孩子,反之亦然。


那么这里,要区分“评价"与“肯定”


我会比较鼓励爸爸妈妈多去“看见”与“肯定”孩子,而不是结果导向的评价。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肯定”的做法是——哇,你坐在那边花了很长时间,非常认真地画了这幅画,你用了5种颜色,画了XXX、XXX,看起来你很喜欢XXX。“评价”的做法是——画得太棒了!


也可以理解为,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把你看到的正向、积极的部分给孩子指出来,你表达的是“我看见了你特别好的这个部分,而且我很欣赏”,而不是笼统地说“你是个好孩子/坏孩子”。


培养自信的办法,刚才说到了第一条,就是来自父母和重要他人的“看见”,这也是儿童心理咨询中最常用的一个办法,也是人本主义的态度,大人承担孩子的镜子,用积极的态度去看见他正向的部分,借此帮助孩子发展出更多“正面行为”。


这是一个长久的时间过程,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见效果的,但是如果父母抱有这个意识,就会让自信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根。


第二点,刚才大家问到,我的孩子不愿意上台、不愿意举手,怎么办呢?也就是遇到具体的困难不够自信。


这个也有短期的解决办法——和你的孩子聊一聊,看看TA的脑袋里是不是有一些“偏差认知”,比如“只要有一次回答错误,老师就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识别出这些偏差的认知,相信你们就都有方向了。


孩子常常对某件事情的后果会有灾难化想象,想得特别严重——如果我XXX,就会XXX,然后会XXXX,最后简直是世界末日了。


最后一点,也要请大家去觉察一下自己:我平时在孩子面前是特别自信的状态吗?我遇到新挑战,第一反应是迎难而上,还是想回避呢?很多时候,我们也挺难做到理想状态,而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太多东西。


另外,当孩子说“我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我们也试着不要急于去否定他们的感受,可以试试先去理解一下这种感觉,“哦,你希望自己很优秀,但是对现在的自己很不满意,你的感觉很糟糕”,跟你的孩子产生联结,然后再去问问他有什么“证据”来支持“什么都不行”这个结论的呢?有没有反面例子?你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就是优秀的呢?有什么努力的方向?你在担心什么?我有什么能够帮到你的?……



家长:

这是跟孩子很好的沟通,但有时候,孩子表述不清楚,或家长理解有偏差呢?


雨林林:

这个问题一定会出现的,尤其是学龄前孩子,语言能力还不到位。所以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要正襟危坐谈话,最好在轻松氛围下很自然讨论这些问题,最好的手段就是一边玩一边讨论,通过游戏手段来隐喻,有的道理不一定要说得很清楚,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会有体会。过家家、角色扮演就是很好的方式。


家长:

为什么幼儿园老师总说有时候是孩子的假想?在沟通时不知道孩子说的是真是假,我是选择相信孩子说的,但老师说的也不能忽略。



雨林林:

没关系的,学龄前孩子一来确实不太分得清真实和幻想,二来影响我们情绪的是“认知”而非“事实”,除了霸凌、虐待这种严重恶性事件,事情真相可能并不那么重要的。跟随孩子,让孩子成为主导,父母见缝插针塞两句道理进去就很不错了。


家长:

老师觉得要不要通过参加比赛增强孩子的自信呢?比如舞蹈课里的文艺汇演。


雨林林:

要分辨下孩子的真实态度。“我喜欢表演,但有点怕怕”,那可以运用刚才的沟通技巧往前推一下;“我非常讨厌上台表演”,那也不用勉强。


也可以阶梯式推进,比如一下子去大规模剧场表演会很紧张,那就从家庭表演开始,再到兴趣班内部的公开表演,一步步增加。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试图去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


今天围绕自信的讨论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最后分享一页PPT,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如何保持自信的三个维度——“永久还是暂时的?”、“所有人还是部分人?”、“某个部分还是全部?”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用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判断,让父母和孩子产生更好的情感联结,给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对方的桥梁。欢迎加入我们~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五天体验营来啦!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明明没做什么却心力交瘁?警惕内耗带来的心理疲劳世上有没有这种病:明明特别困,但一躺床就觉得身上难受,什么睡姿都觉得不对劲?【知乎问答】居家办公,老板总觉得你在摸鱼怎么办? |【经纬低调出品】为什么,你总觉得说“端午快乐”有点别扭?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被困住?不要觉得自己没用,至少你还可以给家庭带来温暖奥迪的道歉信,中规中矩,但不够好​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得惨,就去看看日本黑帮年薪和成绩挂钩!英国大学成绩不够好,毕业后每年少挣3800英镑?“他把妻子明码标价,1000一次卖给包工头”:想钱想疯了的男人,终究被钱害惨了总觉得内心深处很孤独,该如何调整?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有法可依,但为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对?美国芯片制造,真的那么差吗?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东西?如何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在乎周围人的眼光?河流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了,我们还觉得自己活的像个人!从小被5只猫带大的金毛,明明它家里地位最低,却总鄙视主人总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无法与自我和解,怎么办?狮子不会掩饰喜欢,却总是隐藏委屈神爱世人,送比特币到凡间入围戛纳也没人吹,她的路人缘为什么那么差?杜月笙的管家萬墨林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为什么你总觉得别人赚钱容易?中国式家庭,孩子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愧对父母?女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得好,我这样说帮她找到优势变得自信起来让水从低往高处流?这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达人分享02为什么孩子总有无穷无尽的要求?不想妥协,又难以拒绝怎么办?漫谈中西方的科学思维又是母親忌日一个人很友善,却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多半是因为这4种心理小时候没那么多讲究,你为什么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你知道了,却总是做不到?”醍醐灌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