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北大教授姚洋:中国经济的关键挑战与应对

北大教授姚洋:中国经济的关键挑战与应对

公众号新闻


“尽管老生常谈,已经说了两年多,我依然要提议给老百姓发钱。发钱的作用不仅是让老百姓高兴,挽救已经严重下跌的消费信心,还能挽救已经步入借债生活的失业人群。”

作者 | 姚洋  北大国发院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 | 北大国发院(ID:nsd-pku)

根据北大国发院“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62期姚洋教授的演讲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1

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三大挑战
  • 挑战一:消费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如此大的下行压力,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内需不足。

为什么会内需不足?首要原因还是疫情防控政策造成的。针对早期的德尔塔新冠病毒,我国的疫情防控非常成功。奥密克戎病毒出现后,我国继续执行动态清零政策,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奥密克戎的传染性非常强,不像德尔塔病毒那样,只要封锁传染路径就可将其掐断。现在封锁住一地,另一地可能又出现病毒,还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不测核酸根本无从发现。

在此背景下,奥密克戎病毒引发的新冠疫情沉重打击了消费,老百姓的消费信心下降了近30%。德尔塔病毒爆发时,尽管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都采取了封城措施,但大家的消费信心并没有如此大幅地下降。由此可见,当变种新冠病毒再度袭来,我们采取同样的措施加以应对,未能收到同样的效果,还有一些负面影响是迟滞性的、衍生的,反而可能引发更强烈的心理变化。

  • 挑战二:房地产

在2020-2021年间,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在三分之一以上,对于经济复苏的贡献可能比出口还高。随之而来的是房价上涨,于是2021年初几部委联合出台了“三条红线”,把房地产企业划为红橙黄绿四档,这基本上意味着房企无法再增加新的贷款。随后银行也将不同类型的房企“划档”,给身处不同档位的房企规定了贷款上限。这在无形中给银行一个暗示,即不能给房企放贷,这样的做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后来政府发觉上述政策对房地产打压过度,开始转换政策,比如“因城施策”。

今年以来政府继续回调政策,但效果似乎不太明显,房地产业还在下跌,相关投资跌得越来越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第一次出现因为大量房企无法交付房产而影响到消费者,致使消费者对购房失去信心。这和以前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前只要政府稍加鼓励,消费者就会买房,至少有买房的信心。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交房风险只是其中之一,预期房价下跌则是另一个原因。

尽管政府和老百姓都认为房价太高,但所有地方政府都不想让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房价下跌,只想把房价抬上去。这很好理解,地方政府近一半的收入都是通过卖地所得,与房地产息息相关,因此地方政府当然不愿看到房价下降。

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某中心城市书记调任另一座中心城市,履新之后,这位书记认为现任城市的房价水平与其中心城市的定位不匹配,于是采取措施大力吸引人才,一年之内吸引了十几万大学毕业生前来安家,该城市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愿望,房价高,卖地价格就高,税收和地方政府收入都随之增长。相比之下,老百姓则相对理性,房价太高就先不买。

  • 挑战三:出口

出口仍然是今年经济增长和经济复苏的强大支持。倘若出口的增速也下降,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可能连3%也达不到。然而从10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增速开始下降。美国通过高利率出人意料地把通胀压制住了,至少是出现了拐点,于是大家纷纷猜测,明年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是否会陷入真正的衰退?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一旦出口延续负增长的态势,或增长微弱,我们明年的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CPI也同样是个问题。如果不考虑猪肉价格的因素,我们的CPI已经是负值,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的通道。目前正值猪周期回调,在猪肉价格的影响下,我国CPI暂时保持了正值。这样的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CPI也不能永远依靠猪肉价格。

如果我们不采取相应措施,经济可能会进入通缩,再叠加以上所述不利因素,届时中国经济复苏可能会面临很大挑战。

2

必要的政策调整

令人振奋的是,二十大之后政府的行动比以前更快,步调更加一致。

房地产方面,央行和银保监会连续出台政策,允许资质好的房地产公司发新债。最近龙湖地产发了200亿的债,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11月13日,两部委又联合发布“254号文件”,颁布了“16条”政策。在我看来,这释放出一个信号,即整个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要给房地产企业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

过去,管理部门给银行额度让银行放贷,然而没有一家银行敢给房企放贷,因为银行不确定放贷后钱是否收得回来。这次的“16条”里明确规定,银行给房企放贷,如果已经做过尽调后仍然出现坏账,导致钱收不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不会被追究责任。我认为这一条政策的力度很大,一定能看到效果。此外,“254号文件”要求银行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

希望这样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地,提升房地产业从业者的信心。正所谓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一旦信心回来,房企又开始买地收地,房价下跌的压力也会减弱,老百姓感受到市场复苏的迹象才可能掏钱买房。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房地产本身也具有金融属性,跟股市一样遵循“追涨杀跌”的规律。房价跌跌不休,老百姓会觉得房价还有下降空间,这样就没人会买房子。只有明确感受到房价要涨的信号,老百姓才会买房。

关于疫情,中央近日也出台了防疫20条措施,我认为这非常振奋人心。这也是我过去一直在呼吁的,疫情防控一定要精准,最好是精准到个人。防疫20条措施已将防控精准到单元,明确说只能封单元,没说封小区,也没有说弹窗,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这意味着整个中央层面已经意识到现阶段防控措施成本太高,需要做出必要的改进。

3

好政策还要真正落地

政策有了调整,下一步还要真正将政策落地,这一步也非常重要。

房地产方面主要是254号文件的细化,要实实在在地让银行敢于放贷。我记得在前段时间北大国发院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徐高曾建议组建一支“国家队”,筹集一万亿资金购买优质房企的股票,以此稳定“军心”,恢复市场信心。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得让市场发挥作用。房子该降价的还是要降价,只有房价跌到一定水平,老百姓才会觉得再不出手买房可能会后悔,这时候需求自然会回归。现在每个城市都在等着下命令不让降房价。倘若市场无法自动出清,仅靠政府单方面努力,我认为消费需求仍然难以回归。很多城市都在执行“保交楼”,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只能说明力度还不够。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筹措的几千亿资金支持,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体量而言远远不够。我认为必须出现一些非常显著的信号或指标,让老百姓觉得政府对房地产行业仍然很有信心,这样老百姓的信心才会回来。

防疫方面,最新的防疫20条措施出台后,许多城市立刻对防疫政策做出较大改进,比如广州。北京也做了一些改善,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实质性举动。北京是具有信号意义和经济网络枢纽价值的城市,如果北京不变,整个经济活动就无法盘活。放眼全国,有许多已经封控很久的城市并不符合最新防疫20条措施关于封控的规定。因为20条明确规定不能随便封区,更别提封城。

在我看来,最新的防疫20条措施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说透,尽管具体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是放松管制,但执行原则仍在强调不是放松管制,而是加强防疫。对地方政府而言,惯性思维肯定认为还是防疫第一。防疫搞不好,需要承担责任,而且责任很明确。但如果经济搞不好,责任不大,而且搞活经济必须举全国之力,并不是单凭一个城市的力量就能做到。权衡之下,地方政府难免继续选择防疫优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中央要明确表态,不能“既要又要”,应当明确工作的优先级。到目前,我们已经损失了三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差不多相当于3万亿人民币。北京快一年了还不让办婚礼,按照中国老百姓的观点,新人不办婚礼就不能算结婚,不结婚也不好生孩子。我国人口已经接近负增长,这样的情况对生育率也不利。

我们经常讲防疫要算政治账,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生活就是政治账。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强,毒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防疫的重点应该是防重症、防死亡,而不是防感染,更不是简单粗暴地全城封控来防感染,不计代价地防感染。曾经有人做过计算,以我国目前ICU的数量,外加这些年建造的方舱医院数量,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重症。

我绝不是主张像美国那样“躺平”,核酸还是应该做,3天一次或7天一次,有利于筛查感染人群,但我们一定要允许老百姓流动。现在很多人不敢外出旅行,因为一旦出城,回城的过程很难,至少是很不确定。

我个人也希望北京能带个好头,防疫日趋理性。首都北京带好头,其他城市自然会跟上,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尽管老生常谈,已经说了两年多,我依然要提议给老百姓发钱。发钱的作用不仅是让老百姓高兴,挽救已经严重下跌的消费信心,还能挽救已经步入借债生活的失业人群。对于这部分人,我们应当给予更多关注,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帮助这部分人渡过难关,这对稳定和提振信心有很大帮助。

我想在这里再次呼吁政府多一些考虑,希望地方政府在防疫过程中多向最新的防疫20条措施看齐,更精准地防控疫情,更多地考虑普通老百姓的感受。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快速复苏。

整理 | 文展春
编辑 | 王贤青 白尧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海鲜指南”。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2022(第十四届)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定于12月7日至9日在海南海口举行,会议将聚焦科技突破和商业创新。点击下方小程序,申请参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视频全集】姚洋+何刚:中国经济的新征程与新挑战北大教授夫人结束生命的故事,发人深省……龙卷风健康快递 215北大教授被举报诱奸女学生、聚众淫乱?本人回应姚洋:我为什么主张给老百姓发钱?姚洋+何刚:中国经济的新挑战与必要的常识火热报名中!英伟达Omnivores负责人、北大教授IEEE Fellow开讲:AI+数字孪生中的突破与新生81岁奶奶每天制笔8小时,藏着中国经济的什么秘密?荒芜的皇宫,两个中国人 奥匈帝国4日游(2)中国汽车干翻德国,直逼日本,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么?宋志平:企业家要勇于承担,做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复旦教授姚大力:为何西方很难理解中国大一统的历史作者姚洋:中国经济的关键挑战与应对黄奇帆对中国经济的深度思考:地产、新产业,以及共同富裕秋日琐记毛泽东创建工农红军靠民主军纪刘鹤: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稳定中国经济的长久之计北大教授:现在,轮到中国企业杀出去了中国经济的新脊梁哪些外企,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最大?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不同人群怎么看?北大教授胡泳: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力?黄奇帆对中国经济的26条深度思考经济学家姚洋:立足常识,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2023年,工作会更好找吗?房价会再涨吗?关于2023年中国经济的10个疑问,答案全在这里了刘元春:未来5年,中国经济的着力点在哪里?一时猜忌误终身 !姚洋:全球产业链,不太可能离开中国姚洋: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北大教授:你不能搞得人人非法!北大教授pk清华教授,你的作品“满目疮痍”,网友:吃瓜中中国大使:拼经济 促合作 固友谊;牛弹琴:中国经济王者归来看空美国经济前景 美银拨备近9亿美元信贷损失准备 美国经济陷衰退几率高达100%姚洋:共同富裕的根本是教育资源均等化如何面对全球经济的滞胀与分化——中国经济的新特征与投资机会(复旦演讲)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