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的教育是“非黑即白”,最好的止损是重整旗鼓公众号新闻2022-12-03 22:12作者:橙子妈妈001来源:青春期手册(ID:youngerdreamer)鲁稚的阳台 编辑01狼吞虎咽了整包薯片只因为吃了第一片一片薯片,并不会真的破坏健康饮食的规划。会产生破坏的是:反正都吃了一片了,干脆把整包都吃了吧。与此相类似的逻辑是,一个孩子曾经对我说:反正我努力了也学不好,干脆就不学好了。另一个孩子说:我反正也完成不了作业了,这和不做也没什么根本区别,还不如不做算了。每个孩子都是晶莹剔透的个体。他们的话背后是“完美两难境地”的演绎。不是A,就必须是B。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没有中间地带,也没有缓冲空间,它把更多的路堵上了,扼杀了可能性,也把自己逼进了狭仄的迷宫里。抬头就是墙,转身也是墙,想跳跳不出来,最后真的就妥协了,放弃了。02“非黑即白”会毁了孩子的努力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非黑即白的策略”,他们从身边的重要他人那里习得,这个重要他人最可能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对待孩子的言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判断。父母日常对待事情的处理方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能否接纳自己的错误?是否有重整旗鼓的勇气?会以外在线索定义自己吗?能做到放下过去,轻装上阵吗?会被情绪裹挟止步不前吗?比如,当孩子违背了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妈妈说:你看,你就是无法管理自己,你完蛋了。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就会内化这个信息:是的,我没有办法管理好自己,我不行。在这个妈妈眼里,只有遵守规则和破坏规则的“黑与白”两面,而没有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是指:虽然我这次破坏了规则,比规定时间多玩了10分钟,或者半小时,但是我在半小时后停止了“破坏”。这个接受自己用于“调整”的空间,不因为破坏了规则就完全否定自己,就是中间地带。很多孩子在最初破坏规则时,其实内心是很挣扎的。他很矛盾,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我想放下手机,但我现在就是做不到,我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妈妈可以接受中间地带,不给孩子简直粗暴的“是与非”的判断,可以做到智慧地运用“规则”,有平衡的智慧,孩子就不会“破罐子破摔”。反之,极有可能的结果是:反正已经违背了规则,干脆就一直玩下去吧。04最好的止损是重整旗鼓有一个周六,很晚了儿子还在写作业。我内心是心疼,但表现出来的是对他没有安排好白天时间的生气:明明白天可以做,为什么要熬夜?明天也可以做,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今天全部做完?既然要求自己今天都要完成,为什么不安排好提前量?我沉浸在对“过去”的追责时,他说了一句话让我陷入思考:我正在抓紧完成, 这是现在最好的解决方案,你老纠缠过去,有什么意义呢?这只会浪费我的时间。是的,没错,从现在开始,向前看,不翻旧帐。这是解决问题最高效的方法,“没有做好的过去”,值得重视,但我们不应沉湎其中。一杯打翻了的牛奶,再也不能完好无损地飞回杯子里。我们要做的,不是对着它哀叹,只需要思考,下次可以怎么做,才能规避再打翻的可能性。在这里,我们可能无意识地“非黑即白”:你白天没完成,你不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你不知道珍惜时间,你对学习不负责任,你很差劲,你再怎么补做,你就算现在努力做,也不能改变你对学习不负责任。也许我们并不是真的这么想的,但在没有“中间地带”时,就会传递给孩子上面的信息。有些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暗示”里,放弃了自己:我已经对自己不负责任一次了,不在乎再多一些。最好的止损就是从现在开始重整旗鼓。归零,向前看,不带预设,重新出发。▍往期回顾BBC这部纪录片揭秘了性格的真相, 我们对孩子的判断都错了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要做到三个“关键”!斯坦福教授:停止夸孩子“你真聪明”,请用以下15种语境鼓励孩子!JK罗琳哈佛大学演讲告诉孩子:失败的好处和想象的重要性哈佛面试官:“我只看重一点——这个孩子有没有经历过失败?他怎么处理失败?”看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请加微信 milan-2126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