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如何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解析
【留美学子】第2610期
8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留美学子】 导语
新一轮的疫情和隔离,让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无法言语或者意料之外的挑战。本期重新刊载这篇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旧文,希望给大家借鉴与慰籍。
面对接连发生的优秀学子自杀,在悲伤痛惜之余,到底我们大家能做些什么?
了解他们曾经历的心理状态,
了解可能的触发或影响因素;
学习辨别孩子的情绪问题、
分辨可能的自杀意向与信号;
掌握一些应对与干预的方法!
上海大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儿童人格发展与问题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辅导十余年的杨丽华女士,在子女名校的千人父母群里,做了题目为【青年学子自杀现象解析与家庭干预】的分享报告,本文内容为演讲稿整理部分, 从如下三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
自杀心理解析
第二部分
如何应对身边人的情绪问题与自杀意念
第三部分
十个 问与答
青年学子自杀现象解析与家庭干预
各位东半球的家人们晚上好,各位西半球的家人们早上好:
今天我将在俱乐部群里同大家谈一个严肃又沉重的话题,青年学子的自杀问题。想在群里谈谈年轻学生情绪问题的想法由来已久,但直到一个多月前,这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所谈主题也越来越倾向“自杀”二字。
我知道在中国文化中死亡从来都是一个禁忌的词,自杀更是,能否在群里同家人们直接谈论自杀话题,我曾经犹豫再三,怕太过于直白,会引起家长们的不适。可是从我成为一名大学留学生家长后,每年都会听到几例关于留学生自杀的信息,令人心痛却又真实无法回避。听取了群内几位家长的意见,最终决定还是引领大家勇敢面对自杀这一话题。
家长说的好如果连父母们都忌讳精神障碍与自杀这样的话题,我们又如何能正确看待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
所以勇敢决定了这一讲座主题。因为我相信每一位家人面对这个问题时不仅有悲伤心痛,还有困惑,有担忧。在讲座中,我不会罗列已发生的案例,因为不想再讲述一遍这些令人悲伤的故事,我只是对青年学生自杀这一现象做一次诚恳的解析,帮助大家了解他们心理状态、影响因素与诱因,学会分辨可能的自杀意念,更重要的学习一些干预与治疗方法。
· 第一部分 ·
自杀心理解析
1.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一个决意放弃自己生命的年轻人在自杀前的心理状态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因为自杀已成功者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已无从确切知道,我们只能从他们的留下的只言片语去推测。
但好在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一是一些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研究,他们经历比较多的案例,二是一些自杀未成功者事后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描述,这些能给研究提供很多的帮助。
从这些研究或描述中得知,他们普遍经历过抑郁、无望、孤独、无助的心理状态,他们或体会精神上的极度痛苦,或沉浸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意义的认知中,或经历无法辩解的屈辱,或是极端愤怒(报复)而无法控制一时的冲动。
这几乎概括了大多数自杀者自杀前的心理状态。后两种会有明显的诱因,一般是某种关联事件的发生(此处可举例李惠利中学的例子)。若在关联事件发生后,能获得支持,则很大可能不会发生自杀的冲动,或冲动被制止后会放弃。
在生活中没有明显外在事件作为诱因的自杀行为,常常是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无望、无助。(大学生自杀更多非冲动的)在这个漫长的阶段里,若能获得合理的治疗与辅导,也很大可能避免最后悲剧的发生。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能觉察孩子正在发生的问题,也许孩子不够信任我们能理解能接纳而不愿与我们沟通,也许孩子知道自己面临问题却已失去求助的能力与愿望。
尤其对于留学生这个群体来说,他们接受过多年的良好教育,有着高的智力水平,生活在一个相对被尊重的宽容的文化背景中,但他们也会经历痛苦挣扎,会绝望无助,为什么?
2.自杀的影响因素:心理、环境、生物基础等
每次有学生自杀的信息传来,都会引发很多的关注与议论:这些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这样好的时代,他们的父母深爱他们,他们拥有这么多支持,他们获得了这么好的机会,只要他们努力,就会有美好的未来,为何会想到放弃自己呢?
有人怪罪他们不懂事,
有人指责他们太过脆弱,
有人试图寻找社会的原因,
有人试图寻找家长的原因,
有人甚至认为是我们文化中的急功近利导致了这么悲伤的结果,
还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太优秀无法与世俗相处......
终究哪些因素导致了自杀行为,心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心路历程的分析,有很多的学者做过关于生活事件、心理成分(认知、情绪)以及生理或精神状况对自杀意念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是外在因素:
一是前面我们所说的压力。语言的不适应、全新的课业要求、人际交往模式变化、个别生活事件的不如意、计划目标的未达成等等,都可能给孩子们带来压力。
二是一些应激生活事件,如失恋、失去亲人、遭受创伤性事件等。
还有一个不常见的外在因素是自杀传染 ...... 可能因模仿自杀的朋友或崇拜的名人而产生自杀倾向,对自杀传染的心理学解释是已发生的自杀使自杀的想法更易被接受,自杀者对自杀的心理抑制力下降。
第二是心理因素:
若说压力或应激生活事件是引起自杀的因素,我们会面临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面对同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什么有的孩子体会压力,有的孩子没有?在体会压力的孩子中,为什么有人产生自杀意念,有的孩子没有?在产生自杀意念的孩子中,为什么有的采取自杀行为,有的没有?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指孩子认知模式,是孩子认知模式的不同使得他们对压力的体会不同。
面对新环境的适应压力
有的孩子可能会对自己说,没什么,新的环境的适应总归需要一些时间,慢慢来;
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适应,进行自我责备或否定,会对自己说完了,你不行,你要失败了;
面对考试的压力,有的孩子可能会对自己说,我会尽力,然后期望获得自然的结果,然后坦然接受;
有的孩子可能会告诉自己你不能拿B,拿B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失去好的工作机会,可能最终就会成为一名 Loser ......
每个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同,认知模式不同,带来的后果不同。前面举例的后者会经历焦虑,更可能随着内心对自己越来越多的自我否定,失去价值感,对未来感到无望。
研究发现无望感是最稳定的预测自杀的认知变量(Beck 等,1985年)。无望感是一种预期,即并且最终成为有自杀倾向的人不去寻求治疗的一个原因,因为他认为治疗也不会有用。
无望感是个体在面对负性事件时,令人厌恶的结果会一直出现,期待的结果却迟迟不出现,而且个体没有能力去改变负性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而自身便会产生希望破灭,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无望感的基本特点是:消极期待事件结果和无法改变消极结果的无助。无望感是可以测量的,常用量表是《Beck无望感量表 》,有着比较高的效度与信度。
另外有些研究表明有自杀意念者大多有着固执思维的歪曲认知模式:
非此即彼的二分思维:
就是看待人或事情时的非黑即白的绝对化倾向。如说:一次考试失利就会导致:“我很失败,我就是一个废物”的想法。实际上,只是一次考试失利而已,没有人会一辈子考试顺利。其实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表现,会让经历者害怕任何错误或不完美之处。
自我否定的习惯思维:
在自我认知中,缺乏自我价值感,常常在内心里批评自己,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做好,否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甚至认为自身的存在就是没有价值的。对这一点,我在抑郁时期有着深切的体会,那时有一个内在的声音不停地在告诉自己:“你什么都做不到完美,你有什么价值?”
每当被这种思维控制的时候,我就不能出门,不能正常与人交流,被迫出去与人交往,回来会又对自己有更多责备。这种自我否定的自我认知模式,若不能得到及时修正,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过度概括的泛化思维:
倾向把一个观念或者理解不断极端抽象化,以偏概全。如某同学申请某老师的助教,没成功,就可能认为:“我申请不上他的助教,是因为老师不喜欢我,所以其他问题他也不会帮助我。”实际只是由于申请人太多,教授的无奈选择。再如若某个人某件事惹他伤心,他会认为是这个人惹他伤心或整个世界都会让他伤心。
生活当中这种偏差的思维方式可能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但如果大部分事件都往这个方面去考虑的话,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
在实际心理辅导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认知歪曲是自杀因素的核心。对任何压力而言,决定影响大小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当事人对它们的理解和解释。
而一个人的认知模式或习惯思维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可以发现它们的一些蛛丝马迹,若能有正确合适的引导,可能会慢慢被纠正。这是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努力方向。
第三是生物因素:
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功能受损
研究人员对双生子和养子的研究表明自杀现象确实有遗传因素(Roy & Segal, 2001)。如Stathan 等的研究证实同卵双胞胎中23%同时存在严重的自杀企图,而异卵双胞胎则没有这种情况。
另外一些研究发现自杀与神经递质5-羟色胺偏低有关(Asberg & Forslund,2000 ),Gross-lsseroff等解刨自杀者的大脑后发现死者5-羟色胺水平偏低,并且Roy发现5-羟色胺水平低的自杀者比水平高者再次尝试自杀的可能性高10倍。Mann等发现低水平的5-羟色胺与暴力及冲动行为有关,而暴力或冲动有时会导致自杀。
有关抑郁、焦虑、物质依赖的研究也发现了各自的生物学基础。
也就是说,自杀者常常有着生物学基础,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功能受损。孩子遇到情绪问题,家长不能一味因为孩子不够坚强而失落,更不该轻易指责。
不管自杀者是经历了什么样的进程,前面三类影响因素混合起来相互起作用。最终形成恶梦般的内心纠结和痛苦,认知逐渐歪曲,最终把放弃自我作为解决痛苦的唯一方式。
3.自杀与精神障碍
这两者具有高相关性,90%的自杀者可能都患有某种可诊断的精神障碍。研究发现患有抑郁、双相抑郁、焦虑、饮食障碍、社交恐惧、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的人更可能有自杀意念,尤其是重性抑郁会极大地增加自杀的危险。
与大学生自杀相关性最高的是抑郁症。
所以抑郁症也是一个很值得一谈的话题,今天我不做详细讲述,会在随后的一系列讲座中做一个专门的主题。
4.从自杀意念到行动
对绝大多数考虑自杀的人而言,自杀意念是否会转化为自杀行为,其通常要在认知层面上先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际操作问题:它管用吗?即这种办法是否是唯一解决自己痛苦和困难方面的问题;另一个则是伦理问题:这样做对不对?即它会不会伤害到其它人,或是会不会违反道德准则方面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得到满意地回答之前,自杀意念通常不会转化成自杀行为。
这就给了家长亲友、咨询辅导者阻止自杀行为的机会。对有自杀意念者而言,自杀是解决痛苦的终极办法,让帮助他明白他面对的局势是用一个永远不可逆转的办法去解决暂时存在的问题。可能受前面思维模式的制约,可能他不在乎,也不相信痛苦只是暂时存在的。对这种情况及时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一定会有帮助。
5.自杀意念的认知、情绪、行为等特征
自杀者总会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他们心声。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内心的纠结与痛苦以及无助和绝望感。细心去体会和察觉,他们身边的人或许可以从其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以及睡眠饮食及生理方面的典型特征,综合去评估其自杀意念的高低。
认知方面的特征
当有自杀意念者视自我毁灭为唯一解脱之道时,通常有以下几种认知表现:
(1)我没有其它出路,自杀是我唯一选择,也是一种解脱;
(2)我为自己感到羞耻或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唯一能做的关荣的事情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3)没有了我,人们(亲人)将生活的更好,所有因为我而起的问题也将得以解决;
(4)在道德上,生命的尊严远比苟延残喘地活着重要得多;
情绪方面的特征
研究者认为,自杀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解决问题和痛苦的途径。在决定自杀前,当事人是痛苦不堪的。常有内心冲突大、焦虑、易激惹、抑郁、悲观、失望、绝望、麻木、无价值感、无意义感等情绪特征。有的在决定用自杀来解决自己的痛苦后,痛苦感反而会降低,内心进入了一个新的极度消极的平衡状态,甚至在没有明显外在帮助或重要事件的影响突然会快乐起来。
言行方面的特征
言行方面特征主要有:
(1)说的话流露出悲观绝望、活着无意义等情绪。
(2)写的日记或日志(facebook、朋友圈等)充满悲观、绝望、憎恨、活着无价值、无意义等方面的词。
(3)与他人谈论的话题较多涉及“死亡”,如“人死后会去哪?”“你相信轮回转世吗?”“死了是不是万事俱空?”等。
(4)常往房顶、海边、河边、湖边等地发呆或思考烦心事。
(5)有自残行为。
睡眠饮食及生理方面的特征
当内心痛苦程度增加,当事人的睡眠、饮食以及生理往往出现混乱状态。可能是寝食难安、噩梦连篇、易惊醒、口味不佳或厌食,也可能是暴饮暴食、嗜睡,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常冒冷汗虚汗、健忘、心神不宁、体质差、易生病、无力感、个人卫生极差等生理症状。
6.自杀的危险信号
当事人在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时,需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必要时要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与从来不来往的同学或朋友主动重新联系;突然关心起身边的亲人、同学或朋友。
(2)不爱说话的人,话突然多了;爱说话的人话突然少了;说的话似乎有请求原谅或告别的味道。
(3)藏有锋利的刀械。
(4)打听危险药物的销售。
(5)一个人无故躲在宿舍、教室或其它偏僻的地方,并携带危险品。
以上对自杀心理、影响因素、形成进程与表现做了不算是最全面的分析,我只是精心挑选了一些可能与大学生相关的值得家长关注的一些问题。与大家探讨这些问题,是希望大家能学习一些关于自杀心理有关知识,可以辨别身边的人可能的异常表现与行为,能给予关注与帮助。
· 第二部分 ·
如何应对身边人的情绪问题与自杀意念
7.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问题与自杀意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相信大家会明白在自杀行为发生前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阻断它,如何才能做到?在我咨询辅导的这些案例中,我认为关键有两点:一是孩子自己能正确分析并接纳自己的情绪,能认识情绪中的问题,能向专业人士或机构求助。二是父母能正确分析并接纳孩子的情绪问题,能帮助引导孩子向专业人士与机构求助。
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知与管理观念与方法大部分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所以第一个关键点还是在父母身上。在咨询辅导中我常常发现,易焦虑的孩子往往有易焦虑的抚养者;易存在歪曲思维的孩子有歪曲思维的抚养者 ..... 所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先或同时解决家长的问题,也因此我采取的辅导方式是家庭辅导,父母都要参与到辅导中来。
家长对心理问题的观念与认识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我咨询的家庭中,有的刚开始不承认孩子有心理问题,甚至家人也帮着否认,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孩子,但他们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孩子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孩子从内心就抵触来自专业的帮助。有些问题不是你忌讳它就不存在的,最好的做法是坦然接受,积极治疗。
家长要懂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助己助人也助孩子,还可以帮助更多身边人。若有疑惑,可以读读相关DSM(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有关症状的界定与解释。但我不建议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父母自己对孩子进行咨询,最好交给专业人士与机构。
若是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可能有自杀的意向,马上带孩子进行专业治疗,—— 药物与心理治疗需同时进行。若孩子不配合,在美可以强迫他们短期入院(一般为三天)。
这个治疗的过程可能很长,中间很大可能会反复,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据我所知,有的孩子服用抗抑郁药,症状一缓解就急着断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导致复发,重新进入急性期或巩固期的治疗,对患者心理也会有负面消极影响。
其实最好在好转后再有2-3年维持期。现在这些药无经实践证明,安全系数较高,其主要副作用表现为非永久药物依赖性,但一般在逐渐减量后会适应摆脱依赖,所以对药物我的态度是两害取其轻,用药2.5 - 4年。
还有一点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也常常会经历情绪问题,如焦虑,若能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正常生活,也需进行治疗。
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相信大家都知道,给予孩子爱与支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理解接纳孩子等等。我只补充一点:研究发现,在社会支持变量中,来自家庭的支持可以明显减少未来无望感,而来自朋友和一般他人的支持的作用却不显著。
在人的一生中,家庭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家庭稳定、日常家庭生活或内容规律,能够给其成员的生活提供一种可预测性和一致性的感觉,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减少无望感。
8. 若身边有流露出自杀念头的人如何面对
抑郁与双相障碍支持联盟(Depression and Bipolar Alliance,2008)在《 自杀和抑郁疾病》一书中给出了建议,我觉得值得借鉴:
《 自杀和抑郁疾病》
认真对待此人,尽管大多数表达自杀想法的人可能最终不会自杀。但是大多数自杀的人在自杀之前与朋友或家人交流过他的自杀意向。
获取帮助。打电话给这个人的治疗师、自杀热线或其他专业心理健康组织。
表达关切。具体告诉这个人为什么你认为他有自杀倾向。
给予关注。仔细倾听,保持木棺接触,用身体语言来表明你正在关注他所说的一切。
直接问这个人是否有自杀计划,如果有,这计划是什么。
认可这个人的感受而不加评判。可以说一些这样的话“我知道你现在感觉很糟糕,但是我想帮你熬过去”或“我还没有完全理解你的感受,但我想帮助你”。
安慰这个人会有好转。强调自杀是对暂时性问题的一颗不可逆转的解决方案。
不承诺保密。你需要自由、主动联系精神健康人士,准确告诉他们正在发生的事情。
确保无法获取枪支、以前的药物和其他伤害手段。
可能的话,不要让这个人独处,直到把他交给专业人士。
照顾好自己。与有自杀倾向的人沟通是急剧压力和令人烦恼的。与你信任的人谈论这件事,可能是朋友、家人或咨询师,尤其是当你担心药如何处理这个情景或发现自己再次处于这个情境时。
· 第三部分 ·
十个 问 与 答
1.您碰到过有自杀倾向的人吗?您是怎样帮助TA的?
举例:女生L, 大四,多次自残行为与自杀未遂。她的辅导员来找我,最低目标是保证她的半年后顺利毕业。我的目标当然不止于此。可以以这个例子来说明辅导过程:评估她的精神状态,通过测量与交谈发现她的典型歪曲认知及信念,挑战她的信念,动摇改变她的信念;同时要求去看精神卫生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为什么是信念,我采信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情绪与行为。
让她的母亲到现场一起交流,对母亲过去观念中的错误进行剖析,然后让母亲对女儿分析自己的观念差异,不管怎样,母亲都会爱她。这样做是因为她的核心错误信念来自于母亲的教导。
后来这女孩告诉我说她不会再尝试自杀于自残的愚蠢行为,她会爱自己。她顺利毕业回到家乡,还联系过一段时间,确信她越来越接纳自己。
2.如果孩子发生抑郁,亲人有哪些具体的帮助办法?
最科学的帮助:寻找专业支持:药物+心理治疗,关注治疗过程。给予爱、接纳与支持。
若发现孩子认知偏差,可以尽力进行纠正,但要注意语气方式方法。
3.孩子如果发现或被发现焦虑或抑郁症状,他(她)身边的同学应该如何提出援助之手?
请参考最后一部分的内容。
4.这一代年轻人的责任及价值在哪里?如何寻找人生的定位?
这是一个比较老的问题了。我试着回答一下,谨代表个人观点。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关注人性需求关注个性发展,所以在我的研究中我更注重人性需要在哪?如何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这一代年轻人与我们的成长需要很不一样。我们那个时代吃饱穿暖就很幸福,根据马斯洛的理论,现在的孩子的需要跳过吃穿住、安全需要,直接追求归属、自尊的需要,同时从一出生就面临种种竞争压力,所以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形成自我自我价值感。
责任是我们那代人的概念,我们没有快乐的权利,我们应该有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照顾弟妹的责任,我们都曾经活得很有意义也很沉重。没有自我的年代,是责任支撑我们的观念。这一代人他们不要太多的责任,他们只要对自己负责,他们要自我,他们要快乐,他们追求自我价值感或自尊。
在我多年的辅导中,我认为恰恰是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失衡,才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最内在的原因。有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就不容易发生内心冲突,他们能够人士自己的缺点,但不会挑剔自己;他们会怡然自得,也不会对别人有优越感;他们未必更能干或更有用,他们尊重自己。
用一个公式表示自我价值感就是成就与抱负的比率(James, 1892)。是否拥有高水平自我价值观,不仅与成就有关,还与抱负水平有关。个体抱负水平低,对自己的要求期望就低,那么即使其成就水平不高,也可以拥有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如果抱负水平高,对自己的期望就高,一切都已接受自己尊重自己为前提。这个与如何寻找人生的定位有一定的关系,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会不同。现在的孩子管这问题叫要刷自己的存在感,自我价值感强的孩子存在感一般也强。
5.什么样的人容易抑郁并走上不归路?
很难一句话概括:有抑郁遗传基因的的、没有得到足够爱与支持的、常被责备与批评的、需求总是不被合理满足的、人机关系状况不佳的。。。。。。重性抑郁没有得到很好治疗的。
6.孩子焦虑与家庭有关系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如何避免?
有关,不是从遗传角度还是从家庭教育来看,不管是哪种焦虑都与家庭有高度相关。父母可能给孩子遗传基因,父母的认知行为模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一个稳定期作用的因素。
如何避免?要分情况而论,一般原则来说爱与支持,接纳孩子,尊重孩子,鼓励孩子。每个孩子与家庭都不一样,具体的方式也不一样。我常给的一个建议是按照生活的真实样子去生活。了解孩子的个性,给予理性实在的爱;父母不要给太超出孩子能力的太高太严的期望或要求。
7.如何帮助引导孩子不沉缅于游戏?
孩子们都喜欢电子游戏,不知你认为的沉湎是哪个程度?若是他唯一的快乐就是游戏、并且不再参与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件太难处理的事儿,目前很难找到有效的办法。但如何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倒是有些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男孩子喜欢打游戏,这没错,因为游戏让他快乐。获得快乐与拥有价值感是孩子的内在需要。有的孩子快乐与价值感一致,即拥有的价值感是他最大的快乐,并且他的确也获得了这种价值感,他不会沉迷游戏,游戏只是他一种快乐的方式;有的孩子快乐与价值感不一致,或者说他无法获得价值感带来的快乐,他可能会从游戏中寻找价值观,游戏玩的好的孩子能获得同伴的认可,自己也能体会自己的价值。
所以一定会更多的打游戏提升自己水平;还有的孩子可能不太追求价值感,他可能认为快乐就足够了,如是他的快乐多种多样,比如打球、摄影、玩魔术、旅游等等,他也不大会一味沉迷游戏;若是他的快乐很单一,只有游戏,那沉迷网瘾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所以说网瘾问题实际是快乐与价值感的问题。
我的建议:
1、培养孩子的高层次快乐---自我价值感;
2、在他价值感遭遇挫折与困难时,帮助与他一起克服;
3.建立孩子的多快乐模式。而这几点都需要父母的用心,不是自然就能形成的。
8. 扣指甲是下意识的焦虑行为么?需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么?一直改不掉怎么办?
不知有这行为的是孩子还是大人?扣指甲扣到什么程度,是否有伤口或感染?这个行为可能是因为精神的焦虑,也可能是一种心理依赖,对成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习惯行为。若是没有严重后果,我的建议是与自己的情绪与小习惯和平共处,或许慢慢就改了,就是不能改,无伤大雅,坦然相处。若是有严重后果,则需要进行阻止,方法有在手指上裹胶布、涂苦味护肤品、或者一扣指甲时就给予一个替代物,是孩子的话,可给点吃点,给个玩具,让他不能完成习惯动作。但更要从心理上缓解他的焦虑或不安全感。
9. 如何与孩子讨论发生在学校和周围的这类不幸事件?
遇到这种情况,我知道很多家长很想谈,但不敢谈,因为不知怎么谈,或者担心谈论这个话题反倒会把这个念头植入他们脑子里。一项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讨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会诱使青少年自杀或给他们造成高度的心理痛苦(Gould 等,2005)。
我的建议是谈。同孩子谈谈这个事件的发生的原因,这种处理方式的对错,怎么样处理才是对的,听他的看法,若有不妥之处,留心引导。若事故者是孩子的好友,孩子会有一段艰难的时期,会震惊,会不接受,会悲伤,这时要给孩子爱与支持,告诉他你对他情绪的理解与接纳,愿意同他一起分担痛苦,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10.常有长辈说:二军相遇勇者胜,在孩子们遇到学业和事业上的挫折时,是否应该从坚持这方面去劝说孩子们?
中国还有句古话:“知进退明得失”。这个问题其实说明了作为家长的一种担忧:若不能鼓励孩子坚持,孩子会知难就退;若鼓励孩子坚持,可能使孩子面临太大压力而出现问题。因为有勇者胜这句话,很多家长在面临孩子因为不适提出gap year一年或重新选择,家长会更倾向选择孩子你再坚持一下。有的孩子可能坚持下来,有的孩子可能就遭遇心理问题。
所以不是不应该劝说坚持,而是要先评估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这个问题,我会事先评估孩子的状态,若孩子没有明显的沮丧焦虑或失去信心,只是有一点畏难,我会鼓励他坚持。如果孩子状态不佳,但没有让他感觉非常痛苦,我会鼓励他坚持,但同时我会告诉他,爸妈一直会在关注他,一旦他觉得这挫折不能承受,很痛苦,一定要及时通知父母,重新做选择。我们会一起全面分析他的能力、困难、机会,告诉他如果能坚持请继续,不能坚持就放弃,你已经挑战过自己,证明了你的勇气,切记:“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喜欢就点“赞”吧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