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牧独立哈士奇呆萌,狗的性格和品种有关?
文|袁越
喜欢养狗的人大多对各种不同的犬类品种如数家珍,他们不但熟知每种狗的样貌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相信每一个不同的品种都对应着不同的性格。比如,他们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边境牧羊犬智商最高,性格独立,适合看家护院;哈士奇不但很聪明,而且性格友好,对陌生人缺乏攻击性,也不太会攻击路上遇到的其他犬类;拉布拉多则对所有人都很亲,喜欢被撸,但智商不高,学习主人指令的速度太慢……
这些说法流传很广,成了很多人挑选宠物狗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一群科学家在2022年4月29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证明狗的性格和品种之间的关系很弱,光看品种是无法做出预判的。
《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剧照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先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狗主人那里收集了18385只宠物狗的性格特征,其中纯种狗和杂种狗各占一半。之后,研究人员又从中挑选了2155只来自78个不同品种的宠物狗,分析了它们的DNA,试图寻找性格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宠物狗的大部分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都具有很强的遗传性,研究人员甚至找出了11个基因区域和行为模式有强关联。
但是,性格和品系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要弱得多,平均下来只有9%。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仅凭品种的不同去猜测狗的性格,那么他猜对的可能性还不到十分之一。所有性格当中,是否听从主人命令这一条和品种的关联度最高,判断起来还稍有把握一些,其余的性格,包括是否易怒、是否喜欢吠叫,以及和人类的亲近程度等等都和品系的关系不大。如果仅凭狗的品种来预判的话,几乎和瞎猜没啥区别。
相比之下,宠物狗的外貌特征和品种的关联度则是非常强的,完全可以仅凭品种来预判一只狗长什么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文章作者解释说,这是因为狗已经被人类驯化了一万多年,但品系这个概念才有200多年的历史,时间太短了。不但如此,不同的犬类品种是按照外貌的不同来定向培育的,所以两者之间的关联度才会如此紧密。
具体来说,狗最初是从狼驯化而来的。早期的驯化和选育大多集中在工作能力上,比如放牧的能力、看家护院的能力或者拉雪橇的能力等等,并没有品种的概念。
品种这个概念是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才诞生的。当时的英国流行对动物做定向培育,狗和鸽子是两种尝试最多的目标动物,达尔文就是从鸽子的案例中获得灵感,意识到了自然选择的力量。
这一时期对狗的定向培育几乎是以外貌为唯一选择标准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英国上层养狗人不同的审美癖好。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各个品种大都是从这一时期才逐渐定型的,今天的人们对于不同犬类品种的概念也大都来自它们的外貌,原因即是如此。
因为人工选育的持续时间太短,人工选择的方式也更偏重外貌,所以狗的性格和品种之间的关联度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个结论虽然是关于狗的,但对于人类也同样适用。性格不像肤色,其背后涉及的遗传因素非常多,必须经历很长时间的定向选择才能发生系统性的改变。现代人只有大约20万年的历史,非洲之外不同族群的分家史甚至还不到6万年,远不足以带来性格上的质变。
(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22年第21期)
排版:同同/审核:小风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