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谈养老养生14——老子养生之道
导语:前两周我们讲了孔子和孟子的养生之道,他们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养生之道是和他们的仁爱、礼乐等治国理论相联系的。今天开始我们讲道家的两个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他们属于哲学家,崇尚自然之道,无为而治。
儒家“入世”,“达则兼济天下”;道家“出世”,“道不合不相与谋”,隐居山林。但从养生理论来说,道家对中医的养生治病产生深远影响,更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今天我们讲老子的养生之道。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生卒年不详,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传说他活过160是或200岁,后人考证说他生于公元前571年(比孔子大20岁),卒于公元前471年,享年101岁,也算是高寿了。
他在周朝,曾经藏书馆的馆长,有机会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看到周朝日渐衰微,便辞官西去秦国隐居山林,后不知所终。据说,他在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闻其名,说:“您就要隐居山林去做隐士了,能不能给我写本书,我就放您出关。”老子只好从命,用两月时间写了《道德经》81章,5000言。除了记录他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外,其中也有许多养生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为后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养生借鉴和启迪。
一、以修道而养寿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道德经》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之道”是人类生命源泉。无论君王还是百姓,都必须顺乎自然,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与政治理念的核心。统治者要遵循自然之道,实行无为而治;黎民民百姓,也要遵从自然之道,清心寡欲。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人是自然之子,万物之灵,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很好地生存、繁衍。人类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宜居。世界上所有的长寿之乡,都是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风水宝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
中国有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多”,那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名山,都被僧人、道士占据了,所以一般和尚、道士都比较长寿。
中国的长寿之乡一般都是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我去过广西巴马,那些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就是顺其自然,他们并没有刻意追地追求养生,他们终生劳作,粗茶淡饭,宽容待人,与世无争,心怡气静,无忧无虑,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蕴含着“道法自然”的大智慧,所以他们能够健康长寿。
二、少私寡欲,怡淡为上。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段专讲长寿之道:他说“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还有百分之三本来可以长寿而自己走向死路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过分养尊处优了。”所以他曾多次谈到寡欲无求的话题。
他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简,三曰不为人先。”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学会节欲省俭,而不能挥霍无度。“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从中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中,对圣人来说,注重的只是满足内在的最低限度的温饱而已,而并不在乎外在的那些声色犬马之类感观享受。如此一来,才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达到强身健体,培养心志的目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人会由衷地发出感叹,生活真累、压力真大。究其原因,却都是欲望惹的祸。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都市文明中,面对种种诱惑,很容易让人们为名所困,为利所扰,以致身心俱疲,得不偿失。倒不如按照老子开出的心灵药方,于寡欲无求、清淡新知之中摆脱烦扰,体验幸福。
三、低调内敛,少言多行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在为人处事方面,一定要做到低调内敛。如果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从正面强调为人要低调,不能自高自满、自以为是。老子还借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形容低调内敛的重要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而在现实中,也只有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老子曾反复强调少言多行的道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至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这些经典之语的道理,更显不言自明,很容易理解。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喜欢夸夸其谈者,虽然花言巧语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往往又会给人“言不由衷”的印象。因此,对一个真正有涵养者来说,始终会做到谨言慎行、少说多做。这样,既能修身养性,也能便于人际交往,从而对非常有利于个体的健康与发展。
四、养真元之气,以静制动。
老子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最富生机之气,主张形体与精神合一,聚精气以致柔,就像出生婴儿一样,排除杂念,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是有利于人体的真元之气。并以养真元之气的理论,演化成“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道家气功基础。
后世中医的气功大多起源于道家元气理论,通过各种功法,培养自身的元气,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小结:
老子的“修德养寿、清心寡欲、低调内敛、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两千多年来不仅成为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而且被我国传统医学所接受,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
敬请订阅、观看Youtube 频道“美华传媒”美华话题 请扫二维码,进入Youtube上观看本期回放。
↓↓↓ 您的驻足,我们的感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