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与孔子齐名,并称“孔孟”。称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从中不难看出其地位之尊和影响之广。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比孔子晚生179年,但比孔子多活了11年,84岁去世。后人所说的“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就是从孔孟去世的年龄来说的,至今人们还把73-84看作生命的一道坎,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生理依据,但它的心理暗示却是非常消极的,许多人就过不了这道坎。
孟子的养生之道与孔子有许多不同,综观其思想言行,孟子的养生观点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依靠纺织麻布来维持艰难的生活。她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环境,“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炎黄子孙几乎人人皆知。
孟子从小就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起初孟子家在墓地附近,每隔几天,就会有送葬的队伍吹着喇叭经过他家门口,好奇的孟子就跟着送葬的队伍学着吹喇叭。孟母看到孟子整天玩吹喇叭送葬游戏,赶紧就把家搬到了城里,住在屠宰场的旁边,孟子每天都到屠宰场去看杀猪,没过多久,他竟然能帮着杀猪了。孟母非常着急,又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每天早晨,孟子都跑到学堂外面,摇头晃脑地跟着学生们一起读书。当时,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生正在这里当老师,他见孟子聪明好学,就让他免费进学堂读书。后来,孟子果然没有辜负孟母的期望,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可见,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孟子进了学校之后,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而且立志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必须经历艰苦磨练,就是他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以说“刻苦磨练”也是孟子的养生之道之一。当学生公孙丑问及老师有何特长时,孟子答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他什么是“浩然之气?”他回答说:“很难说明白,这种气,至大至刚,充满于天地之间”。但必须与道义相结合,身体力行,才能促使其不断形成壮大,满满的正能量。与抽象的浩然之气相对应,就是孟子从小就立志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必须不断去养“浩然之气”,也就是他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一身豪气。中医养生,讲究养精气神,孟子养浩然之气,立丈夫之志,就是她长寿的秘诀之一,“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看来,上至诸候帝王,下到贩夫走卒,都必须具备仁爱之心。在当时群雄争霸的动乱时代,孟子在周游列国时,他一直反对武力争霸,提倡“仁者无敌”。他希望君王要爱民,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这样其他国家的百姓就会心向往之,就会四海来朝,完成霸业。甚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惊人主张。当然,他的“仁者无敌”和孔子的“礼乐兴邦”一样,都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孟子的仁政的哲学基础是“性本善”。他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心理,并由此才生出了仁、义、礼、智四种情志。他要求君主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仁爱之心,那将会带来非常的危险:“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他的养浩然之气,也是他能活到84岁高龄的精神动力。中医讲养生首先要养心。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在孟子看来,如果欲望过多,难免会颠倒迷乱,严重失调,就会体弱多病;而对清心寡欲者来说,自然就很少犯错,从而有益身心。孟子像孔子一样一生游说四方,经常出入王宫贵族之家,但他对生活却并没有像孔子那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他所追求的只是“饥者甘食,渴者甘饮,粗饭菜汤未尝不饱。孟子在其著作中还不厌其烦一连用尧舜等贤人的成长经历,证明真正担当大任者,无不是历经磨难之后才最终有所成就。孟子的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一个人欲望太多就很难健康长寿。所以他就要求自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那个人均寿命不超过35岁的动乱年代,孟子能活过84岁,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敬请订阅、观看Youtube 频道“美华传媒”美华话题 请扫二维码,进入Youtube上观看本期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