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永远不要去疗愈你的伴侣

永远不要去疗愈你的伴侣

情感

编者按: 


你有多想疗愈你的伴侣,就有多需要疗愈你自己;


永远不要疗愈你的伴侣,而是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作者 | 天雅
责编 | 陈沉沉



为什么你总试着,去疗愈你的伴侣

 

来访者张女士,40岁,最近非常苦恼。
 
这些年,她的婚姻状况一直不太好。
 
张女士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她渴望丈夫体贴入微,能及时回应她的情感需求。
 
可偏偏她丈夫是直男型的,对情感反应迟钝,只会用理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
 
每当遭遇挫折时,她尝试表达感受:
 
“我现在很难过,你就不能安慰我一下吗?”
 
但丈夫却不停地讲道理:
 
“来,我给你分析一下,这种事情没必要难过。”
 
结果往往令她更加痛苦。
 
后来通过学习心理学,她逐渐看清自己的情感模式,也看见了丈夫的局限。
 
她认为有一条道路能让婚姻变好,那就是:
 
疗愈丈夫。
 
即:提升丈夫对情感的觉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变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于是,她时不时给丈夫转发一些心理类文章,试图让他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但丈夫连看都不愿意看,并认定是张女士过于敏感,小题大做。
 
后来实在受不了,张女士便以离婚作为威胁,丈夫才勉强同意学习。
 
期间,丈夫尝试根据文章中的理论方法,改变沟通方式,积极回应妻子。
 
但奇妙的是,当丈夫真这样做的时候,两人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和谐。
 
相反,张女士感到彼此间的隔阂反而更深了。
 
她明显感觉到丈夫心不甘情不愿,对她的回应也像机械般,根本不是出自真心。
 
当她尝试表达这种感受的时候,丈夫开始变得恼火、不耐烦:
 
“我都已经完全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
 
在咨询室里,张女士一脸茫然,充满焦虑:
 
“老师,请你告诉我,要怎样做才能真正疗愈我的丈夫?”
 
“抱歉,我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你不是咨询师吗?”
 
“是的,我是一名咨询师。但此时此刻,我确实不知道你的丈夫是否需要‘被疗愈’。”我坚定且温和地看着张女士。
 
事实上,在亲密关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谁痛苦,谁改变。
 
但是,不止是张女士,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在亲密关系中寻求补偿」的心理。
 
即:
 
我有一些过去未被满足的渴望与需求,我希望你能满足我这部分渴望与需求。
 
如果你满足我,就代表爱我;

如果你做不到,就应该改变;

如果你做不到又不改变,那就是不爱我……
 
在补偿心理的驱使下,两人的关系就会逐渐演变成:我痛苦,你改变。
 
一旦对方不愿意改变,我们就会容易感到失落、委屈、生气、充满不安……最终导致伤上加伤,失掉力量;
 
即便对方勉强做出改变,TA也会容易感到压抑、憋屈、压力、充满负担……最终导致筋疲力竭,失去耐心。
 
从而让关系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里,两败俱伤。



你无法疗愈伴侣,只能疗愈你自己

 

现实中,类似张女士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当亲密关系不和谐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痛苦。
 
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份痛苦是伴侣带给我们的,只要伴侣做出改变,我们的痛苦就会消失,亲密关系就会变得和谐。
 
然而精神分析有一个说法:
 
几乎每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不自觉地重复童年与养育者的关系模式。
 
催眠师黄仕明曾开玩笑说:
 
“一见钟情,是两个‘神经病’在一起。”
 
张女士小时候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
 
年幼的她常常哭着给父母打电话,表达思念之情。
 
但父母性情寡淡,要么立刻转移话题,要么以“工作忙”为理由迅速挂断电话,从不回应她的情感需求,
 
长大后,张女士在意识层面一直想找个温柔体贴的伴侣,但最后挑来挑去,她还是嫁给了情感淡漠的丈夫。
 
“为什么选择他呢?”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对那些主动关心我的人没感觉,但从丈夫身上,我却能嗅到一种熟悉的感觉。”
 
她选择了跟父母相似的丈夫。
 
同时也意味着,她在跟丈夫的关系中,重复着当初跟父母相似的关系模式,承受着相似的痛苦体验。
 
即,她的情感需求,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回应。
 
再看张女士的丈夫。
 
在成长过程中,他的父母常年争吵,一争吵就逼问他“要爸爸还是要妈妈”,令他非常痛苦。
 
于是他只能隔离情感,用理性思维去分析、解决父母的争端,杜绝撕扯,维持家庭表面和谐。
 
这既是他的困境,也是他的不得已。
 
这些性格的形成,不是他一己之力铸成,
而是他为了减少痛苦,不得不选择的策略。


当张女士拼命想疗愈丈夫,要求丈夫改变的时候,这个行为背后带出了3层含义:
 
① 你有问题,你需要疗愈;
② 我想要协助你完成疗愈;
③ 你需要配合我做出改变。
 
事实上,当我们认为伴侣有问题,需要我们帮他疗愈的时候,
 
我们就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高位」,把对方放在「低位」——
 
我是给你提供帮助的人,你应该听我的。
 
张女士的心——
 
一半放在自己身上,想要寻求补偿;
一半放在伴侣身上,想要疗愈伴侣。
 
这样的撕裂,既让张女士深感痛苦,也让丈夫倍感压力。
 
黄仕明老师说,
 
症状或问题的到来,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偏离了生命的道路;

症状是在召唤我们,学会放下包袱,不再负重前行,轻装上阵。
 
我们无法在伴侣没有意愿、没有觉察的时候,替他做出选择,并要求他去改变。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觉察自己的关系模式——
 
看看自己获得了什么,缺失了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来补偿、疗愈和滋养自己。




相爱不是彼此补偿,而是自我成长



其实呀,想要经营好亲密关系,非常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
 
各自负责自己的成长课题,各自负责疗愈自己的童年创伤。
 
诚如在《少有人走的路》里,派克所言: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伴侣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这个定义,主要存在2个维度:

 其一,爱是一种意愿。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欲望或需求,而是一种需要将「爱」转化成「行动」意愿。
 
换而言之,它需要我们主动选择去爱,并为之付诸努力,而不是一味等待、要求对方去满足我们的需求。
 
 其二,爱需要通过不断拓展、完善自我,来促进自己和伴侣的心智成熟。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
 
不能过度依赖,不断要求对方满足我们;
也不能过度牺牲,替对方背负成长任务。
 
我们需要不断觉察自身,完善自我,以此促进自己和伴侣的共同成长。
 
如果,你也像张女士一样,在亲密关系中面临着一些痛苦与困扰。
 
那么在这里,我想诚挚地邀请你——
 
当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痛苦时,试着去创造一个空间,感受彼此的真实存在。
 
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对自己说:
 
我感受到了你的痛苦
也感受到了我的痛苦
 
我感受到了你的真实本性
也感受到了我的真实本性
 
我带着尊重去接纳你的存在
不再尝试去疗愈或者改变你
 
也带着尊重去接纳我的存在
不再过度从你身上寻求补偿……
 
要知道,每个人进入亲密关系,一定是从自己开始的。
 
伴侣存在的真正意义——
 
不是永无止境地满足我们的缺失与匮乏;
 
而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看见自己需要成长的地方。
 
这时,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便可以为自己的需求去做一点事情——
 
我满足自己的渴望,开始照顾好自己,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任,爱我自己,安慰内在的不安。
 
当把力量带回给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因此变得更加完整。
 
当我们带着完整的自己进入关系——
 
也许这份完整会给对方力量,促进对方的自我觉察,并唤醒对方自我成长的意愿;
 
又也许,对方始终故步自封,原地踏步,拒绝成长与改变,远远落后于我的步伐。
 
但没关系,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有他自己的生命旅程。
 
这时我们能做的,不是拼命将伴侣拽进我们的成长轨迹,而是尊重他自己的成长步调。
 
即便最终因为不和协调的矛盾而分道扬镳,我们也依然可以由衷地对伴侣说一声谢谢。
 
你有理由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处境,我尊重你;

我只是你的伴侣,没有权力为你的人生负责;

谢谢你给予我陪伴,让我的生命更加地完整;

不管你是否同步,我都会继续享受成长之旅……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把滋养带回给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时候,
 
无论伴侣怎样回应我们,是否愿意做出改变,都已变得没那么重要。
 
因为,在关系中,他/她已经给予你,他/她能够我的一切,他/她没有的,既不能给自己也没法给你了。
 
要知道,亲密关系的最终指向——
 
从来不是彼此补偿,而是自我成长。
 
所以,请放下疗愈伴侣的执念,并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吧,它不是一件坏事!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
黄仕明《永远不要去疗愈你的伴侣》;
M · 斯科特 · 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今晚6点 双十二专场直播⭐—


2022年你过得好嘛?是否......


🔷紧绷、焦虑、无力感持续不断

🔷无法享受当下,感受放松和流动

🔷反复陷入负面模式,身心俱疲


如何换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体验💗


今晚6点⏰吉利根和内容主创在线分享

“走出心理困境,开启全新生命之旅”


❗直播无回放 干货别错过 点击下方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永远不要拿你的丈夫当亲人”后来你就会发现 真正能治愈你的永远不要逼姐姐爱弟弟情绪成熟的伴侣才能互为婚姻避风港董明珠参加婚宴一组私照曝光,打脸多少人:永远不要挤进不属于你的圈子深秋恩赐的味觉(2)山珍 零余子被人民日报点名,浙江00后小伙“刮腻子”成世界冠军:永远不要低估高手做事有多拼上海名媛“特殊”交易曝光疯传,一次30块: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需求!孤独时,最能治愈你的一件事永远不要信运,要相信命永远不要踮起脚尖帮人如何找到合适的伴侣或配偶自制九层塔甜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写作目的永远不要丧失对恶的感知能力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对伴侣指指点点“这样跟你说话的伴侣,一定很爱你”永远不要在别人说这3件事时“多嘴”!董宇辉:永远不要隔着桌子夹菜嫉妒自己的伴侣,我是不是一个坏人?永远不要跟狗抢道(深度好文)统计表明,能坚持15年还不想离的伴侣,有95%的可能会白头到老永远不要去疗愈你的父母“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这3件事永远不要对孩子做当你发现中医、西医都没办法彻底治愈你的疾病时,请试试站桩吧永远不要隔着桌子夹菜TED演讲 | 母亲是妓女,父亲是罪犯!特殊的家庭,让她明白了最好的伴侣是...警报四起,危机四伏。。年后“离婚潮”引上亿网友热议:你的伴侣,也隐身了吗?永远不要向「成功人士」学习今夜属于阿根廷!你永远永远永远可以相信梅西!!!永远不要低估爱读历史的人除了性与爱,优秀的伴侣最应该具备的特质婚姻中最毒的伴侣,并不是出轨!资本主义帝国瓜分不均爆发一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