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都到梦都,深圳内驱力从何而来?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中国哪里的人最让人佩服?
不止一个人答:深圳。因为深圳特别能卷。
深圳,人称中国“卷都”,居民个个是狠人,什么都敢卷。
图源:IC photo
从前搞经济,深圳用了四十年,把GDP卷高将近10000倍。
然后卷绿化,如今建成区绿化面积45.1%,人站在高处,满眼是树,看不清路。
图源:IC photo
后来卷建筑设计,只要你敢出门,满街的餐厅和咖啡馆把你美哭,连厕所都好看到颠覆想象。
图源:IC photo
在深圳,没有人劝你内卷,因为所有人都在卷。这些年,深圳卷快了工作效率,卷高了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但最卷的,是居民的文化修养。
事实上,当年人称“文化荒漠”的深圳,如今是一座“学习卷都”和“文化卷都”。
深圳人读书有多卷?一个小孩的阅读量就能轻易打败你。
《2022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全市外借量最多的读者借阅文献达2572册次,破了往年记录。而创造这个记录的,是个11岁的小学生。
图源:光明网新闻
这孩子的阅读高峰在假期,一放假就和爸爸去坪山图书馆借书。一次20本,每隔几天换一批,有时候一天能看十几本。
外地人懵了,本地人倒是见怪不怪,因为早在2020年,深圳宝安图书馆借阅量最高的读者也是个孩子,才6岁,一年借书1969册次。
图源:澎湃新闻
那个6岁女孩的妈妈说,闺女一岁开始读书,如今一个月最多读100多本,现在已经能讲《红楼梦》。办借书证三年,借阅图书总量突破5000册。
真是没想到,活在深圳,连个孩子也能当卷王。
图源:IC photo
深圳人民也无奈:我们也不想这么累,可我们基础差,不敢不卷啊。想想四十四年前,这里不过是一个小渔村,常住人口3万,居民对学习没什么热情。
随着改革开放,这座城市快速发展。到了九十年代,深圳富了。外地人都说,深圳人有钱没文化,遍地都是土大款。
图源:网络
深圳不能忍受这种评论,决定奋起直追。2000年,市政府推动了“深圳读书月”活动,从此每年十一月,机关、公司、学校、民间组织都要举办读书活动,鼓励全民看书。
节奏就这么被带起来,此后每年的读书月,深圳全民疯狂卷文化,谁要是一本书都聊不上来,都不好意思出门。
图源:IC photo
深圳是一座有狠劲的城市,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极致。为了增强读书氛围,它对图书馆和书店的建设也下了血本。
16年前,在当年最黄金的地段,深圳请了日本顶尖设计师黑川纪章,斥巨资卷了一间世界上最大的单体书店——深圳书城中心城,配合深圳音乐厅,搞出了深圳第一个文化类“网红打卡地”——文化金三角。
图源:IC photo
深圳人民是有些勤俭节约的习惯在身上的,既然有了图书馆,绝不能浪费,久而久之,许多居民就卷出了“下班去书店”的习惯。
读书人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盖了959座,深圳成了江湖闻名的“图书馆城市”。
图源:IC photo
网红书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卷都深圳,把书店设计也卷到绝美:
有戏OnShow书店:深圳首家和剧场融为一体的艺文书店,像被水流融蚀的溶洞,完全是个艺术品。
图源:IC photo
钟书阁:全国知名连锁书店,深圳这家店的设计格外特别,书架如同时光隧道。
图源:IC photo
旧天堂书店:充满了文艺气息的小众书店。店里有黑胶、咖啡,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调调。
图源: 网络
深圳书城中心城24小时书吧: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真正的24小时书店,经营14年,永远为孤独的读书人亮一盏灯。
图源:网络
茑屋书店:日本书店品牌,曾被评为全球最美的20家书店之一。中国第一家茑屋书店开在上海,深圳急了:我们不能输!于是,今年深圳也有了一家茑屋。
图源:IC photo
在全民皆卷的大背景下,深圳企业家们更是带头大卷特卷。他们卷赚钱,卷生活效率,最卷的依然是学习。
深圳创业大佬,个顶个都是读书狂魔,一刻不敢停止更新知识库。随便找一个大佬要书单,他能给你拉出三米长,不但自己把读书当饭吃,还要卷员工。
大众熟知的华为老大任正非,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书痴”和“好书种草机”。
图源:IC photo
任正非在商场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其实私底下是个“宅男”。2014年,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时,他就说过:“我个人除了工作外,好像没有什么爱好。”他最大的消遣,就是读书。
华为的管理顾问吴春波曾经近距离观察过任老板。两人一起坐飞机,任正非会在起飞前去机场书店,买上四五本书。3小时左右的航程,任老板读书两个半小时,哪怕是凌晨一点钟,他也不会随便轻易在飞机上睡觉。
吴春波说,任正非是“理工男”,但是文笔很好,是靠勤于思考、观察、阅读、写作训练出来的。
图源:IC photo
任老板自己读书,也要求员工努力学习。华为的内训系列丛书中,记载着很多他鼓励员工看书的“训示”。
他提醒管理层,想做一个好的领导者、管理者,要把阅读面、视野展开,要看清行业的变化,才能规范好内部的行为。视野很重要。视野不完全来自经验,还要来自学习。
图源:IC photo
他还说,公司对高级干部,以及一部分领军的高级专家,要使自己的视野宽广一些、思想活跃一些,要从“术”上的先进,跨越到“道”上的领路,进而在商业、技术模式上进行创造。有部分人可以成为某方面的思想家,学点哲学、历史,有好处。
华为的员工们常常感叹,高管们博学广知,不分文理。其实,这都是被老板“卷”的。
图源:IC photo
为了让更多员工及时更新知识,保持学习习惯,华为还搞了一所“华为大学”,提高员工的“造血功能”。江湖人称“企业黄埔军校”。
任正非替这世界上所有不读书的人着急。他在采访中说过,未来是人工智能的世界,每个人都要有文化。年轻人不读书,未来连工人也做不了。
在他的警示下,不少年轻人和企业家都去网上寻找“任正非书单”,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
图源:IC photo
然而,网上的书单真假难辨,包含各类书籍数十本。长长的书单让人觉得负担巨大,反而不想读了。
讲真,人与人的生长环境、工作环境不同,术业专攻不同,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便有千差万别。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阅读需求并不一样。
比如深圳,小微企业众多,忙碌的小微企业经营者尤其需要更精准的书目推荐。
而那些网传书单给了大家太多选择,反而无处下手。
图源:IC photo
我们不是不想卷,只是需要卷得更高效,需要有个帮手,帮忙缩小阅读范围,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读好书,踏踏实实地稳步提升自我。
2022年12月19日,一家特殊的书店出现在深圳湾万象城,于前檐书店檐语厅举行了开业仪式。它叫“一本书店”,是一家公益文化书店,店里只卖一本书。
对于这座“图书馆城市”,它不过是千百家书店中的其中一间,可对于千千万万有心读书无从选择的读书人,它是明灯;对于站在十字路口内心彷徨的小微企业家,它是启发思路的一把钥匙。
书籍每个月轮换一次,甄选良心好书。虽然每个月只推荐一本书,但这里确实一个丰富的社区。它会邀请嘉宾大咖们分享好书,不定期举办线下沙龙,举行公益文化活动。它从全新的角度,为读书人和企业家们提供思想、新知和精神支持。
开业当天,罗振宇担任了“首日店长”。他和书友们分享了一本好书——是他自己写的《启发》,汇总了“罗胖60秒”十年精选。他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启发,能为人带来新的思考,新的解题方式。希望这本书能给读者一点启发,希望这间书店能帮助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细心的人却想追究,这家公益书店背后,是谁在支持。
其实“一本书店”是由微众银行微众企业+和前檐书店共同打造。微众银行,是中国首家数字银行,旗下的企业金融品牌微众企业+也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品牌,一直专注于服务中小微企业。
这些年,它做的事充满了人文关怀。去年,微众银行微众企业+开启了“助力企业100%公益行动”,让小微企业家们登上大屏及杂志专刊封面,走进大众的视野;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宣传问题;之后,又联合智联招聘,以数字化助力企业与毕业生精准匹配,为中小微企业家扩宽人才招聘渠道。
如今,微众银行微众企业+联合前檐书店打造“一本书店”,是想为企业家提供阅读服务,予以精神层面的支持。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特殊时期的冲击,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了无数问题和挑战。这些企业是中国的市场主体,在英勇奋斗的道路上,它们需要思想、新知和精神的支持。
“一本书店”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全新高品位的阅读场景,融合精品书店、知识社交和东方生活美学的阅读体验,开辟一块知识社交目的地,助企业家们突破认知瓶颈。
后疫情时代,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小微企业将大展宏图,在经营遇到困惑时,企业家需要一些启示。
而书籍是一盏明灯,助人们在不确定的时代,洞悉问题的真相,寻找解题之路。“一本书店”愿为所有有志者提供支点,与所有企业家共同走向光明的前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