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惟纯:好为人师
“我如今体会到,「学怎么活」,每天换一个「更好的自己」,是人世间最高效能,越早开始越好的事。个性能化,心念能转,过去的遗憾都可再度圆满,何况未来的命运?人生哪有比「活好」更欢喜的大解密!”
--金惟纯
*感谢金惟纯先生导读
*感谢本期朗读者:沈敏良【突破之道(一阶)、解决之道(二阶)学员】
直到最近,才看到自己「好为人师」的习性仍在,也因此对「好为人师」有了更深的体悟。
我从小表达无碍,也爱吸收新知,后来进了传媒业,又做了经营者,养成了对大事小事指指点点的习惯。当然更不乏周遭人士投我所好,「不耻下问」于我,「为人指点迷津」于是成了专长之一,我也乐此不疲。
直到几年前,有缘看到真正「为人师表」的样子,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好为人师」。无奈积积重难返,迄今仍无法戒断。
我的「好为人师」症状如下:一、有时根本不管别人需不需要,只因我看不顺眼,就强行指教别人;二、有时看到别人有需要,但不管他是否准备好,自顾自地指教起来;三、有时别人愿意受教,但我没弄清楚状况,就开始长篇大论;有时我教别人教得一语中的,别人也很佩服,回去却根本做不到,徒增挫折而已;五、我还经常指导别人到自己很过瘾,把话说得太快、太多、太满,没有留下空间让别人自己想明白、自己下决心;六、大多数的时候,我建议别人去做的事,自己也没有做到;七、最严重的的是,我常以为自己说完了,别人听懂了,事情就结束了,根本就没想到接下去还该为别人做什么?
可想而知,以上七灯全亮,我无疑是「好为人师」的重症患者。经过三年来的反复修正,如今只是「症状稍轻」而已。可见此症之顽强。
我这辈子站上讲台当老师的日子屈指可数,「好为人师」的习性却无所不在,受害者包括朋友、同事、弟妹、配偶、子女、父母、甚至人生旅途上偶遇的各色人等,可谓「族繁不及备载」。真是惭愧啊!
自从「确诊」自己的症状后,我当然也看到许多同病的「患友」,遍布各行各业不计其数。其中有四种「患友」特别值得注意,就是公职人员、老板、老师和为人父母者,因为当这四种身份的患者发作时,他们的发作对象可能无路可逃,因而成为最值得同情的受害者。
我的「自我疗愈」过程,也不妨说说,供「患友」们参考。首先,千万别以为「好为人师」只不过是小毛病,它不仅耽误别人、压迫别人,也对自己人生造成重大障碍。潜藏其后的,是傲慢自大、自我中心、浮华不实、麻木不觉……这毛病不改,你的人生很可能就「仅此而已」,再也无法前进了。
其次,改正的方法,最重要是先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到底是希望对人有帮助、还是为了彰显自己?一看到念头不对,就设法即时「转念」、生「惭愧心」、纠正作为。如果起心动念真正是想帮别人,必定是从自己的「做」开始修。修到深处,自己的样子会不同,也必定慈悲和智慧俱足,别人有缘靠近你,你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生命能前进。这才叫「为人师表」!
我辈凡夫俗子,不敢奢求为人师表,只要戒掉「好为人师」,就已经功德无量了。END.
*本文节选自金惟纯文集《人生只有一件事》,中信出版社2021年5月第1次印刷。ISBN:978-7-5217-2824-8。
作者 |金惟纯 台湾商周出版集团创始人。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眷村。29岁出任台湾第一大报《中国时报》主笔,30岁负笄美国,35岁回台创办《商业周刊》,经历7年经营危机,将其发展为台湾最具影响力,发行量第一的杂志。现在商周集团属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TOM集团一员,堪称两岸三地华人圈传媒巨子。2009年6月,卸下商周集团执行长一职,现为商周集团荣誉发行人,以及《商业周刊》「创办人的活学院」专栏作家,并持续投身生命教育工作的推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