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不可说,该如何总结这一年?
2022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疫情、战争、高温、水灾、性别暴力事件、经济下滑……
要在年底写点什么,很难,有很多复杂的感触,没法说、不知怎么说。我想,还是从我们带学生们读的10本书,和我自己今年读的10本书说起,谈谈这一年让我更坚定的一些信念。
1.捍卫自己的权利,也尊重他人的权利
当各地区封控措施层层加码的时候,人们权利意识的薄弱就显得愈发明显。在加码的政策下,医院的保安拦着急诊的病人,看不到人的生存权;阳性病人的信息在网上被广泛流传,隐私权被随意践踏;一些阳康者被辞退,工作的权利被剥夺;数百男女混住在方舱共用几个厕所,感受不到基本的尊严……
人有哪些权利?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何谓尊重他人的权利?当不同人、不同方面的权利相冲突的时候,怎样做才是公正和道德的?我期待教育里、公共舆论中,这样的讨论更多一些。
/ NYT /
就在前几天,在阿富汗掌权一年多的塔利班,宣布禁止女孩入读小学,实际上已经全面禁止了女性接受教育。这曾经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为巴基斯坦女童一直在争取的权利,她被塔利班枪击,头部中弹。阅读和讨论传记《我是马拉拉》的时候,很多学生表示很难想象,受教育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吗?但现实是,历史倒车一再出现,权利要靠每个人都一起去捍卫。
诺奖得主萨拉马戈在《失明症漫记》里呈现的社会失序,更是展现出社会如何脆弱,权利可以如何被践踏。一个男人突然得了会传染的眼盲症,第一批失明的人被集中隔离,必须遵守政府颁布的规定,由士兵把守,逃离者会被枪决。攻击、强奸、死亡一再上演,人的生存状态尚不如动物。随后整个城市的人都失明了,走出隔离区的一小批人抱团取暖,虽然抢食物、找到家和家人都格外艰难,但尚能守住最后的信任和互助。书中只有一位女性,是医生的妻子,她没有感染眼盲症,能看见却只能假装看不见,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正是依靠她,这批人才生存了下来。
/ NYT /
书的最后,人们复明了。医生说,“我甚至觉得比原来看得更加清楚,真的更加清楚。”
心盲,甚于眼盲,但愿我们每个人,能看到自己的“盲”,不需要经历这样一场瘟疫,或在经历了新冠这样的瘟疫之后,能看清那些我们本应该看清的事情。
2.公正和平等,值得不断思考和追求
这一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因为自己的某种身份,感受到不平等、不公正。对我来说,女性身份尤其如此。丰县铁链女背后的贩卖女性问题、唐山打人事件中对女性的暴力问题、汪小菲事件中舆论场反映出的厌女现状、居家隔离对女性的多重额外压力,相信让很多女性和我一样,感受到女性面临的困境和不公。
这一年,我也很多次感到被鼓舞,我看到不断发声的女性,在脱口秀中、在网上、在街上,我看到今年豆瓣十本年度图书中,有至少六本和女性主题有关,说明有更多人和我一样,在思考,在关注,在行动。
/ NYT /
我看到很多激励着我的女性榜样。
金斯伯格大法官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推动性别平等。每个人,包括每个孩子,都应该通过传记了解她的人生故事,例如《露丝·巴德·金斯伯格的传奇人生》(绘本)。
74岁的日本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出版了很多影响甚广的女性主义著作,选择未婚未育。今年出版的《始于极限》,包含她和铃木凉美写给彼此的十二封信,探讨了12个主题。铃木凉美曾经是AV女演员,做过记者、写过小说,她一直认为自己是独立女性的代表,直到开始产生很多困惑,而通过上野千鹤子的书信,她才更理解自己在利用男性凝视和将性商品化的同时,如何被剥夺,如何恐惧成为弱者,我看到她们深刻的自我剖析,看到复杂和纠结,也看到变化、坚定和成长。
希望每位女性,每个人,都能参透上野千鹤子所说的“到头来终究是孤身一人”,真正独立,看清不平等的现状,但依然不感到绝望。
3.运用同理心,守护人与人间的温情
当现状足够糟糕了,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还能依靠什么?总还有一些人与人间的温情,是难能可贵的。在疫情期的互助中,我们也无数次能看到。
即使在最极端的生存考验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情感的力量。在《饥饿游戏》中,中心区控制着周边12个区,各区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为了加强控制,中心区创设出“饥饿游戏”这样的仪式。每年各区会有一男一女被选中,一共24个人进行厮杀,最后唯一生存下来的人会获得财富,厮杀的过程会被实况转播。最终,男女主角依靠对彼此的信任和逐渐建立的情感,拒绝杀死彼此,一起活了下来。
/ NYT /
而这也需要人们抛下偏见,带着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他者。
读《也许你也该找个人聊聊》,我感受到那些令人厌恶的表象背后,往往有让人动容的故事。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她讲述了自己和四位来访者的人生故事:有人恐惧死亡,有人面对死亡努力过好每一天;有人对子女心怀愧疚,有人童年受到父母的伤害;有人失去了甜蜜的恋爱,有人不懂得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当我们真正去倾听和理解别人的人生故事,可能会感到每个人都是复杂的。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和关怀,会让足够糟的现状变得稍微好一些。
4.理解个人和时代的关系,面对政治性抑郁
今年,当很多人在为俄乌之战叫好的时候,可能并不理解战争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二战时,犹太女孩安妮和家人、爸爸朋友一家,在隐蔽屋住了两年,安妮的爸爸最终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出版了《安妮日记》。学生读安妮日记,看到的往往是琐碎日常,我们带学生看到,书中普通人的生活,亲情、友情、爱情,如何被战争扭曲。
疫情长时间封控在家,很多人对这种扭曲也许有了更深的体会。以前很多人说“政治与我无关”,今年可能很多人有了“政治性抑郁”,感受到个人难以掌控命运,更理解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 NYT /
即使不是在战争状态,瘟疫状态,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在《二手时间》中,诺奖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了苏联解体后20年中,她采访的很多俄罗斯普通人的故事。很多老年人怀念苏联时期国家的强大和年轻时的理想,诟病解体后年轻人对金钱的追逐。我会看到同一时代人观念的相似,代际之间巨大的差异,我也会看到小人物在历史转折中命运的不确定性,看到个体面对民族国家变化时产生的诸多困扰。
我觉得,去面对“政治性抑郁”,还是比对政治无知要好。既然注定要被社会影响,就去看清它,走出自己的路。就像安妮,她不能改变生命的结局,但在隐蔽屋中的每一日,她依然在阅读、在写作、在思考、在寻找,找到自己的理想所在,每一点滴的成长与清醒,都是真实的。
5.不盲信传统,相信科学和理性
什么是科学防疫,该采用什么政策,该吃什么药,这都考验人对科学的认知。
现代人的科学成就,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多年的坚持和探索,很多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带学生读的《受苦受难的科学家》,就用漫画的形式记录了很多科学家遭受的苦难。
即使这样,很多科学成就依然没有被珍视。很多人依然对有大量证据的科学研究结果存疑,反而愿意相信道听途说的个人或传统经验。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所谓的科学决策,其实是建立在信息、数据缺失的基础上。例如《被隐形的女性》就列举了各种数据和例子,呈现出女性相关数据往往是缺失的,而白人男性的数据和观点常常被当成客观标准。这本书的例子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意识到原来有那么多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多自诩为科学和理性的结果,其实都值得被质疑,背后都隐藏着不公。
6.反思特权,倾听弱者的声音
像我这样依然在阅读、写文章、刷手机的人,可能多多少少还是享有很多特权。当你我都感到今年让人难以承受的时候,更多的弱者其实在承受着更多。
或许每个人从某个角度看都是弱者,但依然有一些人更加弱势。要从弱势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不是容易的事。
台湾作家的童书《我是白痴》,是从一位智障儿童的视角记录他的日常,他并不完全理解自己遭遇的霸凌、羞辱、指责,但正是在儿童那种天真的映衬下,这些遭遇更显的让人心痛。读这样的书,能帮孩子、帮我们去转换自己的视角。
/ NYT /
或许有些更感受到特权的可贵,要去努力争取特权,但即使是特权,也都随时有可能被剥夺,成为弱者。今年读《古拉格:一部历史》,更近距离详细了解苏联集中营的历史,感受数百万人遭受的非人对待,即使集中营被关闭了,这些伤害可以持续影响几代人。
我想只有一起去建设一个更加良善和公正的社会,才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终极保障。
7.在阅读中寻找自由、智慧和安宁
在这动荡的一年中,每个人可能都在寻找和尝试让自己获得安宁的方式,对我来说,这个方式是阅读。
这可能也是很多人找到的方式。《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这本经典童书,讲一群老鼠受到一个独裁者的统治,其中有一个持有异见的老鼠,被欺压和排挤,她终日待在图书馆中,学会了识字,通过阅读获得智慧,慢慢影响了更多的老鼠,最终他们一起赶跑了独裁者,获得自由。
/ NYT /
阅读很重要,读什么、怎么读同样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书。我自己也是在做批判性思维教育之后,才慢慢学会阅读,从理解表层故事,到挖掘深层含义,到批判性阅读,和作者对话,构建自己的观点。
我们带学生从小学习如何深度阅读,也是希望学生在建立阅读习惯、读经典书的同时,也能真正利用好经典书的价值,以此发展自己独立的思想,寻找到精神的自由、人类的智慧和内心的安宁。
8.拒绝谣言和谎言,勇于探寻真相
这也是谣言到处流传,谎言泛滥的一年。如何分辨真伪?这不仅要求我们有信息的素养,也要有探寻真相的勇气、耐心和信念。
看似不起眼的谣言,有可能摧毁最可贵的人和事,而人们往往在已经造成伤害之后才意识到问题。伊朗童书《老师,水缸来了》是我特别喜欢的。讲伊朗乡村小学的水缸裂了,孩子们要去远处的河边喝水。唯一的学校里唯一的老师兼校长,想尽办法修补或换水缸,却遭遇谣言、面对村民和官僚的各种阻力,灰心至极,无奈想要辞职。村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学校得到了新水缸。从这本书中,我们带学生讨论谣言是如何传播的,如何破解谣言,也是希望学生能摒除“宁可信其有”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追求实事求是。
/ NYT /
还有很多时候,面对庞大的官僚体系,探寻真相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卡夫卡的《城堡》,讲一个土地测量员受聘于城堡,来到城堡外的小村子,却怎么都进不去城堡。他和本地姑娘恋爱,从和不同人的沟通中逐渐拼凑关于城堡的真相。尤其了解到村中一家人的悲剧,那家的一个女儿,因为勇于拒绝城堡中一位官僚的宠幸,导致整个家庭被排挤、失去经济来源。
《城堡》中的社会,看似非常荒诞,但其中折射出的官僚、特权、谎言、愚昧,在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在小说的最后,测量员也没能进入城堡,也没能了解城堡的全部真相,但他揭开的那一角,起码让他离真相靠近了一些。
这重要吗?有价值吗?我觉得是的。在虚假中探寻和守护哪怕一点点的真实,这都有非凡的意义。
9.心存希望,减少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似乎成了今年的时代情绪,它指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思考:反复纠结、自我否定、无法自控、没有太大价值。
在被广泛传播的短视频“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中,作者似乎是被二舅坚韧的精神感动了。但在时代的重压之下,感到不堪重负,似乎更符合人之常情。
/ NYT /
今年让我特别感到心痛的是,孩子们承受着多重负担:来自疫情,也来自应试教育制度,还可能来自成人的焦虑情绪。《在轮下》是诺奖得主黑塞的自传体小说,讲主角汉斯,从小努力聪颖,以拔尖的成绩考入神学院,和向往自由的同学赫尔曼成为好友。在这样的体制下,赫尔曼被开除,汉斯也承受不住精神压力被迫退学,精神日益萎靡,最终跌落在“轮下”。这本书中汉斯努力的场景,内心的纠结,和当下学生面对的并无二致。我们带初中学生读,希望学生们更理解抑郁情绪,理解汉斯困境背后的核心问题所在。
理解了这些,或许更能做出不从众的选择,自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无论这条路通向何方,首先走的那每一步应该是基于脚下。这也是《当下的力量》的作者不断强调的:人唯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只有此刻,而人类的烦恼皆来源于关注过去和未来,却并没有好好把握当下。
10.做一个怀抱善意的终身学习者
经济下行,行业调整,毕业即失业,很多人不知怎么面对这些变动。年底出现的OpenAI的产品ChatGPT,更让很多人感慨,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远超多数人的水平,自己和孩子的竞争力何在?
考研、考公上岸是最好和唯一的出路吗?我觉得真正的出路,是成为终身学习者。
学习,如果由好奇和问题驱动,哪怕条件贫乏,也可能发生。童书《驭风少年》是一本人物传记。主人公成长在非洲,经历饥荒、辍学,通过图书馆的书自学成才,用各种废品,搭建了能给家里和学校发电的风车。因为这个成就,他在TED演讲,考到美国藤校读大学,毕业后回到非洲连续创业,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 NYT /
学习,也应该是为了善的目的。在《地海巫师》系列中,主角格得天生有非凡的巫力,他非常骄傲,却无意中引出了恶灵,恶灵追随着他,让他倍感恐惧。当他终于有勇气面对恶灵,才终于成长为大法师,也真正学会谦卑,学会更大的智慧是不去用自己的法力。后来为了拯救世人,格得在近于年迈时失去了所有法力,成为一个普通的老人,他需要重新学习靠自己的双手去生活。
作者娥苏拉·勒瑰恩用几十年时间翻译了老子的《道德经》,她的书有很深的道家哲理。我并不能参透其中的全部深意,但我能感受到那种谦卑。
知道自己的无知,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学习活在当下,学习关照自己;
相信权利、公正、爱和理性;
带着善的目的,阅读、行动、关怀弱者;
探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探寻真相;
心存希望。
共勉。
作者:郭兆凡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高盛集团,后从事地震重建工作和教育创新研究。
在这一年结束之际,我们整理了一份年度刊物,整合今年C计划发布过的优质内容。今天推送的第二篇是年刊所涉及到的部份文章链接。也欢迎大家扫码留下邮箱,获取年度刊物电子版。(电子版为pdf形式)
▷ 排版:呢呢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