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农村办新式婚礼:自己策划,村民夸奖,还登上了热搜
👩+👨=❤
发现自己举办的农村婚礼登上热搜时,王清刚刚做好午饭,她赶忙叫老公过来,两人攥着一部手机,盯着热搜一点点上升,不停地截图,“饭也不顾上吃了,就剩激动了。”
7个月前,王清回到了湖北农村,一手操办了自己的婚礼。平日里,习惯在小红书上记录生活的她在婚礼结束后,随手发布了几篇笔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让王清没想到的是,她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账号,都能看到手机上显示的“99+”留言。
如今,提及自己婚礼前一天的夜晚,王清依旧印象深刻。那是2021年的国庆节,天气反常地炎热,30多度的气温下,忙了一天的家人朋友们早已汗流浃背,但还是拿着竹子、气球走向村口,准备布置第二天的典礼入口。五彩缤纷的气球点亮了黑夜,一旁孩子们嬉闹的声音好像在等待童话的发生。
王清婚礼的准备过程
跟在人们身后的新娘王清,用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她说:“一秒都舍不得删,回头看这些片段,那种温暖和感动还是会充满心底。”这是一场王清自己策划的农村婚礼,没有请婚庆公司,而是由家人和朋友共同参与完成。尽管辛苦,却很有意义。
和王清作出同样选择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最近几年,回农村自己亲手办婚礼,正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据新华社报道,在小红书上,“农村婚礼”话题的搜索量,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34%;“农村婚礼”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421%。
针对这一现象,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杨华说:“这是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的重要现象和转变。传统的农村婚礼是社会结构性力量,是集体意志的体现,每个人都陷入到高彩礼、铺张浪费的困境之中。但是,当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拥有了决定权,给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方法,随之也带来了变革。”
回农村办婚礼?年轻人的犹豫
王清的农村婚礼现场
2021年春天,90后王清和先生确定回湖北农村办婚礼。她和先生从大学开始恋爱,毕业后一起到青岛定居、工作,成为“青漂”。三年后,他们决定走入婚姻。
穿白纱、拥有一场梦中的婚礼,是许多女生从小的梦想,王清也不例外。但是,当她了解了一番国庆期间武汉及周边区域的婚庆行情后,心里凉了半截,她说:“国庆太火了,城里性价比高的婚庆公司全被订走了。”但是,公公婆婆提供的替代方案自己又不喜欢,拜堂、磕头、敬酒、甚至是闹新郎新娘,她实在不能接受。
常刷小红书的她,看到了很多人自己操办的农村婚礼,不俗气,反而美丽大气,王清心里开始冒出“自己动手办婚礼”的大胆想法。之后,王清开始了近半年的备婚过程。KT板(指婚礼的背景板)是从小红书上找商家买的素材,草坪、伴手礼等物品是参考了其她姐妹的笔记后购入的。她每天都在各类购物平台上下单,这导致住在村里的公公一天要收几十个快递。
王清和农村婚礼相关的小红书笔记
和王清面临类似的困境的还有女生vivi,她是较早回农村举办婚礼的那拨人。vivi和先生相识于北京,彼时她已工作,先生还在昆明读博。为了能在一起,vivi顶住了父母的反对,执意去了昆明。提及回农村办婚礼,vivi说:“一开始不太想办,不喜欢村里的婚礼形式,听我老公说当地还要把新郎绑在树上,很难堪。我问了当地镇上的婚庆公司,也不满意,俗气的、脏了吧叽的花摆一溜,很难看。”
但顶不住妈妈的压力,“我妈坚持认为婚礼不办不行,一辈子的大事怎么能这么草率?”vivi思前想后,决定自己办,“试试吧,万一搞砸了,就按村里那一套来。”
那是2019年的春天,回农村办婚礼的风潮还未兴起,vivi能找到的资料并不多,她把网上户外婚礼的图片都保存下来,反复地对比和查阅。作为刚毕业的“穷光蛋”,vivi说婚礼一切以省钱为前提。作为背景的挂毯,是她和朋友两人动手编的,“编得歪歪扭扭,不过搭上红布后挡住点还行。”鲜花是从昆明斗南花市买的,板凳是租的。村里没有条件搞洋气的甜品台,为了美观,她会去超市买些饼干糕点,定了蛋糕,自己放上一点南瓜、西红柿。
vivi的农村婚礼现场
算下来,这场婚礼的花销不到3000块。vivi说:“比我想的还省钱。而且婚礼上的音箱,还是我婆婆平时跳广场舞用的。”
王清举办农村婚礼时,参考了vivi的笔记,她也曾想过找大妈们借广场舞音箱,可是婚礼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最后实在没精力了,就花钱租了一个,让主持人直接带过来”,这个1200元的音箱是婚礼布置中最昂贵的开销。不过,最后她把KT板、草坪转卖给镇上的婚庆公司,又回收了大几百。
不如自己DIY:
当新娘,也当导演
王清的婚礼是自己和家人一手操办起来的
一对年轻人的磨合,从婚礼前的准备就开始了。而一场DIY的婚礼,带给新婚夫妻的考验和挑战或许更大。
提前半年,王清和先生就开始准备婚礼,前期各种找资料、构思,婚礼前一个月开始动手买东西,过程过于繁琐,吵架不可避免。王清说:“买东西的阶段,我要列需要买什么,还要把婚礼流程串起来,越搞越烦,又感觉他好像不太上心,就会对他发脾气。他会问,你怎么了?我沟通后才发现,他不是不上心,就是没想到而已。之后,我转变了策略,直接把事分给他,他就会把婚礼流程顺下来、东西买回来。”
到婚礼的前一周,先生提前请假回村子里,组织家人把婚礼现场搭建了起来。
家人、朋友在婚礼现场合影留念
筹备过程中,王清和先生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用那个流行的词来说,就叫双向奔赴。两个人都要为婚礼做出努力,而不是只有女方一个人在努力。”王清说。
两人的情绪在婚礼当天到达了顶点。当这对年轻人在自己亲手布置的户外典礼现场举行宣誓仪式时,她、先生和双方的父母都泪如雨下。王清说,“一场自己亲手打造的婚礼,是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而对vivi和她的先生来说,原本并不喜欢煽情的他们,也在婚礼上留下了意想不到的深刻回忆。
当vivi想要自己在农村举办婚礼时,先生虽不看好,但也支持。二人准备过程中有分歧,但会沟通商量,不可行就换方案。实际布置时,先生忙上忙下,很是用心。这些都给了vivi办好婚礼、甚至是和这个人结婚的信心。
vivi和农村婚礼相关的小红书笔记
典礼时,他们没有请“四大金刚”(指的是司仪、化妆、摄影、摄像),都是自己或身边人亲自完成。户外婚礼当天,vivi一边需要扮演美美的新娘,一边脑子里满满都是“流程”,vivi说:“放音乐,该我出场了。舅舅作为证婚人讲完话、发放结婚证,我和先生拥抱时,我脑子里也想着快放音乐。别人结婚都是当公主,美美的就好,我那天脑子就没停过。”
婚礼设计师Shirley见证过无数新人的婚礼。在她的观察中,这些年做户外婚礼的人很多,它规模小、宾客人数相对少,回农村自己办婚礼的年轻人大多会参照户外婚礼的方式,举行宣誓仪式。
Shirley说:“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表达和倾听的仪式,新人有想说的话,宾客们也会认真听你在表达什么。父母占的比重没那么大,角色更多像宾客,重心还是在新人身上。而参加婚礼的人,也会对两个新人有所了解、对他们的婚姻有个概念。你甚至可以判断这两人适不适合结婚、可以走多久,他们是不是同频的。这些是你在传统室内婚礼中很难感受到的。”
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Shirley的农村婚礼现场
在杭州生活的Shirley和先生在工作中相识。她设计婚礼,他做活动策划。当他们决定在今年春节办婚礼时,最终选择在老家湖州农村自己办。整个筹备过程,两个人就像在工作中一样,拿出各自的方案“比稿”,谁的好就用谁的。
她将自己的农村婚礼定位为新中式风格,这让在仓库里放了五年的青花瓷终于派上用场,自己写的毛笔字也有了机会展示。整场婚礼如Shirley期待的那般,温情又简洁。双方父母很满意,连村里人的反应都出乎她的意料。
她和先生购买了2万多的鲜花,这是婚礼最大的一笔开销,Shirley想着等婚礼结束,就把鲜花做成花束,让宾客带走。事前她很担心,“花这个东西,喜欢的人很喜欢,但没那么实用,我担心村里人不喜欢,我们的心意就浪费了。但没想到,大家都非常喜欢,把花带回家,甚至有人会说,我可以再多拿一束吗?”除此以外,村里的亲戚长辈们也对婚礼赞不绝口,事后还来询问:办这样一场婚礼花了多少钱?麻不麻烦?
Shirley和农村婚礼相关的小红书笔记
和Shirley相似的是,vivi也收获了村民们的赞美。邻居大娘和他们夫妻聊了很久,“她说,你们弄得真好,不是那种太豪华的婚礼,让我们穷乡僻壤的人高攀不上,反倒特别接地气,又特别不一样。她想不出更多的词,就一个劲地说,’就是不一样’。”vivi说。
武汉大学教授杨华颇能理解村民的心情,以及年轻人给乡村带来的变化,他说:“在农村社会,老一辈人也觉得传统的婚礼习俗麻烦,但又丢不掉。年轻人自己来搞,对农村父母来说省掉了麻烦、节省了费用,还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大家都喜欢,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婚礼现场,王清的爸爸和女婿拥抱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李永萍则说,“年轻人代表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像互联网、手机、生活所需的新知识,都是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更强,很多时候父母都要向年轻人学习。这和传统社会里生活方式、技能、经验从上往下传递是截然相反的。现在,父母承担的主要是婚姻成本,比如买房、彩礼、酒席等,但婚礼怎么办,包括婚姻对象的选择,大多都是年轻人自己决定。”
年轻人拒绝婚礼陋俗,改进农村婚礼,亦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在城市化浪潮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农村文化逐渐产生疏离甚至对立,如今,更有见识的年轻人并没有拉大这种鸿沟,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创造力推翻了“文化藩篱”,推动了农村新风俗的产生,让更多人看到了农村婚礼的新可能。
传递、创造下一个农村新婚礼
(左)Shirley和丈夫
(右)王清和丈夫
在故事一开头,王清在随手发布几篇笔记后,面对网友们越来越多的询问,她又把自己的购买清单、场地布置、婚房布置、婚礼誓词等陆续整理出来,用账号“懵懵懵颈鹿”发布在小红书上,内容更是详细到草坪的高度是1cm、1.5cm还是2cm更好。
“我分享出来,是希望能对她们能有一些帮助,完成一场美好的婚礼,就像我当初看别人的笔记一样”。王清觉得,小红书就像“个人生活的展示厅”,每一个人都将对自己生活有强烈影响的经历和发现分享出来,其他人都可以从中聆听和吸取经验,相互交流,彼此获得启发和勇气。
草丛中摆放的气球也是王清婚礼的重要环节🎈
2019年,vivi办完婚礼后,将自己的经验发在了小红书上,她说:“就想着万一有人看到,还可以鼓励一下人家。没想到之后一打开小红书,消息提示99+,快把我吓坏了。”此后的三年里,她收到了许多私信和留言,都是向她咨询和婚礼相关的问题,甚至还有婚庆公司看了vivi的笔记后,邀请她去做婚礼策划。一个曾问过她很多问题的女孩,在婚礼结束后,还发了结婚照片给vivi,这让vivi为自己帮到了别人而开心。
Shirley将农村婚礼笔记以“空集_Shirley”的id名发布在小红书后,一位来自浙江诸暨的新娘,邀请Shirley去策划她的农村婚礼。“很多平时生活在城市的女孩子,可能会对自己要在农村办婚礼这件事有落差,担心结婚时自己不会是美美的了,或者婚礼不是美美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关注我的这篇小红书,她会发现原来农村婚礼也是好看的,我并没有因为回村里办婚礼,就失去了想要的美。”Shirley说。
Shirley的婚礼现场有很多中国传统元素
在小红书上,有越多越多的年轻人创造新的农村婚礼,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们持续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将自己对梦想中的婚礼变成现实。同时,他们还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亦或学习的榜样,在互相帮助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亦见证别人实现他们的美好梦想。
一切大的改变,也许始于微小的善意,而每一份善,都自有力量❤。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李佳星
作者丨十一
图片来源丨 受访对象、小红书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