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嘴、斜视、吐舌头、没穿裤子…小学课本“丑”爆热搜,求救救孩子!
文|Poem
最近爆上热搜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事件,大家都看了吗?
还没点进去之前,我还在想,小学课本能丑到哪里去,
点进去我才发现,这根本就已经超越丑,到了恶俗的地步!
先说贯穿了这一整套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教材,大到封面,小到插画的画风,真只能用“潦草”这个词语来形容,
明明画的是七八岁的小孩,但是眉眼之间却尽显成年人的疲态,眼神十分奇怪,神态非常不自然,
每个人的笑容像是复制粘贴,就跟前不久流行的“商业假笑”一模一样,
另外那些对细节的描绘,诸如手指、头发纹理、衣服褶皱,更是经不起细究,
衣服的色彩搭配也完全没有深入考虑,不说是混搭,简直可以说是大杂烩,
他们认为,好像只要系上红领巾,这个人物可以化身小学生,纳入课本,大功告成一样,
除了上文的槽点满满,最让人感到生理不适的是,
几张插画中,对男性生理部位的特意凸出描绘,夸张到很多网友都怀疑:
这难道不是根本没穿裤子吗???
能不能把性教育光明正大地放进课本普及,而不是搞这些暗戳戳的性暗示?
还有一副辣眼睛的插画,一个男生吐着舌头,比着V,眼神迷离地看着画面外面的我们,
我不过度解读,但这到底是在表达什么?有必要吗?
深入了解之后,更让我震惊的是,
这样的教材于2012年或2013年审定,至今竟然已经使用了10年之久!
很多家长看见网上的质疑翻开自己孩子的教材,才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
如果没人发现,这种低俗的小学教材,还要荼毒孩子多久?
而令我感到更难过的是,小学教材不是只丑这一时,它已经丑了很久了……
久到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久到已经脱离了现实,遁入了奇异之门,
在公众号「做書」17年的文章里,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们拿出2017年和1988年的小学数学课本一对比,
2017年的画风说好听一点是色彩丰富、人物可爱,说难听一点就是廉价俗套,画面色彩毫无层次,
另一边是1988年的数学课本,对比起来,高下立判,
版面设计简约大气,画面色彩丰富但不廉价,满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再翻开内页一看,更是让人惊呼,过了30多年,怎么倒退成这样,
2017年的课本,整页都是乱七八糟的色彩,和混乱的排版设计,
让一个成年人去做题,恐怕也很难一眼找到题目、解答要求和答案的填写处,
更何况让一个孩子去做题,完全丧失了作为课本的严谨和整洁,成了塑料感满满的连环画册,
虽然孩子们是低幼人群,喜欢色彩饱满鲜艳,
但也不意味着大人就可以随意拼凑颜色,毫无美感可言地呈现给孩子,
甚至用那些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出现的色彩搭配,扭曲他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
比如那些又红又橙又绿的树,青青草地上盛开着一朵蓝色的花,一群孩子染着紫色、橙色、蓝色的头发……
还有那些根本不同画风的人物随意的拼接,写实和写意的碰撞、想象和现实的碰撞,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现实和疏离之感,
而这被无视、甚至被践踏的关于孩子美商的培养,带来的是我们整代人审美能力的缺失,
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就曾经说:
“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不少。”
以至于我们变得越来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就像现在很多人的口头禅就是:
“不好看,不好吃,没啥用。”
有没有“用”成了判断事物唯一的价值标准,而“美”却沦落成次要选择,
更为可怕的是,孩子一旦不重视“美”,一味沉浸在知识的功利主义里,应试能力和成绩节节高的背后,
失去的是不仅审美的能力,更是“发现美的眼睛”,是个人生活质量和能力的下降,
审美力可以扶持知识、塑造形象、拓展眼界,而这种厚此薄彼的趋势一旦形成,就是不可逆的,正如木心所说: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千万不要简单地以为小学课本只有美商的问题,还有智商和情商的全方位倒退,
先说智商,很搞笑的是,你可以在小学课本里,同时看见一种智商的超前和侮辱,
先来看小学数学,近些年来,谁能说自己没有被小学数学作业本最后一道题碾压的耻辱经历,
那些在小学数学上的智商超前,也早就超出了成年人的思考能力,
这也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些出题者的意图究竟是在考察能力,还是纯属为难学生,
这里也贴上几道题,虽然说不是特别难,但就是让人觉得:
“这真的有必要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学语文课本里对学生智商的侮辱,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年我们听过的“假故事”,
一篇《长城砖》,是赞美长城的文章,文中一位宇航员表示,自己在太空中也能看到长城。
现在想想就觉得离谱,长城虽然长,但它的宽度只有10米,而在太空中,地球上长宽各500米的物体才能够看出是一个点,
这种扭曲事实、浮夸虚浮的赞美,真的是要让孩子学习的吗?
还有一个我印象很深的,关于爱迪生的妈妈得了阑尾炎,
然后爱迪生用大镜子的反光原理,将蜡烛的光线放到最大,最终让医生手术成功完成,
但其实呢,在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点,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做阑尾炎的成功经验……
此外,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其实很好、瓦特并没有发明蒸汽机而只是改良……
老师没有质疑,学生没有考察,就这样稀里糊涂教学了许多年,
甚至连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可能现在也才知道,就可以窥探到这种人为编造的“假故事”,到底侮辱了多少人的智商……
就像著名的语文老师郭初阳在《一席》里痛彻心扉地发出呐喊:
“学语文,不需要语文书。”
因为语文书里有太多的问题:经典的缺失、童心的缺失、快乐的缺失,以及事实的缺失。
他在演讲中就提到一个例子:“安徒生《海的女儿》的结尾大家应该都熟悉,
教材里面说,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化成泡沫。这是一个多么绝望的故事。
但是其实安徒生不是这样写的,后面还有一千多字呢。
接下来呢?她变成了天空的女儿。她有三百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好事。随着这些好事的累积,她同样可以拥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这是一个充满盼望的故事。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儿童这么绝望呢?”
还有关于情商的问题,其实早些年很多语文老师也做出对比,
一篇开明国语课本中的课文《三只牛吃草》: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
文中的插图上,一只羊正在低头吃草,另一只痴痴地赏花,
黄伟教授解析说:
“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却有丰富的意境,生活不仅是当下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反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蘑菇该奖给谁》:
“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晚上回家后,兔妈妈奖励了没有跑得过骏马的小白兔,因为它敢和高手比赛。赢过乌龟的小黑兔没有得到奖励。”
黄伟教授认为文章传递的思想显得十分功利:
“从学步开始,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和功利的追求。”
而这两篇文章粗略对比出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当今语文教育问题的缩影:
居高临下、说教色彩浓厚、十分急功近利……
可想而知,在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他们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方式会扭曲成什么样子……
著名历史学者、儿童母语教育者傅国涌曾说:
“一个时代的课本,特别是小学课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基本价值。”
它感化人的方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
想想也可以知道,在孩子们进入学校,面对一堆崭新的课本,
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从课本里认知世界、社会乃至自己,
课本里的某一句话、一个故事、甚至是一个插图,就会被毕生铭记,终身奔赴,
面对这样一群祖国的花朵、一张空白的白纸,我们希望上面有什么颜色?
我想起来前些年火出圈的民国年间的初小教材,今天再看,仍然是震撼心灵的所谓智慧与美丽并存,
这一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从《共和国教科书》到《新学制教科书》的教科书,
从中国的起源——农耕社会开始说起,描绘了一副安宁质朴的乡村生活,
同样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那份不变的脉脉温情,
当社会转入工业,转向文明,你绝对想象不到小学课本里出现的,
10岁小孩子,就可以学习国体政体,就开始谈平等、民主和自由,甚至是人权和法治,
而这些重要的概念,通常不是以说教的方式,而是一直在讲故事,就像有人说:
“仁、义、礼、智、信,情趣,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
当年,商务印书馆的这套“共和国教科书”出齐共65册,总共发行了七八千万册,
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也塑造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兵荒马乱,但人人淡定,上有信念,下有常识,
然而现如今看似太平,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乃至隔离,
个体的原子化、精致的利己主义,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经历着一场世界大战,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想不通的是,明明我们小学教育水平的起步并不低,
然而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却发现这么多年前,小学生都明白的东西,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拎不清楚,
可想而知,教育的倒退、思想的倒退、人的倒退,到了什么地步……
当今天小学课本的议题,再次被放在公众面前的时候,
我们必须要知道教育以小学课本为基,同样时代也以此为本,
这个议题同样也可以变成对个体的追问,
问问自己,经历九年义务教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就我而言,我还会梦见做数学题做不出来,语文老师扇的那个巴掌还在隐隐作痛,
我会想起那些只看分数不看人的眼神,那张薄薄的全班排名下的恐惧和自卑……
然后问问自己,希望孩子也经历我们经历的一切吗?
希望他们竞争激烈、盲目服从又急功急利,还是合作、质疑和淡泊?
希望时代低俗、急躁又野蛮,还是美丽、宁静而文明?
这一切的希望,追根溯源,或许都能在小学课本里找到答案,
而这些答案需要被看见,那些错误也可以被决定,
就在此时、此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