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小学语文课与科学课内容,上一堂《夏至》教育2022-06-21 14:06 我们平时的文章,会涉及到很多很多科目的启蒙,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等。而在留言中,我们也经常能收到家长的问题,问哪科启蒙更重要,或者更适合自己家的孩子等等。但实际上,不同的学科启蒙并不是“零和博弈”,相反,把不同学科的内容相结合,也许能事半功倍,让孩子更感兴趣,也更全面的了解知识。所以今天我们尝试做一个例子,用“夏至”的主题,来把小学语文课以及科学课上的相关内容整合来给演示如何做学科启蒙学习。我们用音频和文字的形式来讲解这次的内容,因为音频是针对小朋友的,所以和文字的内容会有一点语气方面的差异。今天是6月21日,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夏至是一天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在天文气候等自然科学中,夏至都很重要。所以趁着夏至这个日子,我们把小学语文课和科学课的内容,整合到一起,来跟小朋友聊聊。提到夏至,就会想到炎热的太阳,所以我们先看一篇小学语文书中会出现的古文,《两小儿辩日》。这文章出自《列子》,相传是东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列御寇,也就是列子所写。列子是中国传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这本书通过记载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里面的很多故事都很有趣,也很有教育意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语文课上会学的这篇《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家,知识渊博的孔子的故事。而且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小朋友,对孩子来说,会有更好的代入感。它的原文并不长,很适合一句句解释给小朋友听: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孔子向东去游历,出游,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在辩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个小朋友说:我认为太阳在开始日出的时候离我们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远。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另一个小朋友说:我认为太阳在开始日出的时候离我们远,而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第一个小朋友又说:日出的时候太阳像车上的棚盖那么大,而到了中午就像盘子一样小了,这不就是远小近大的结果吗?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而第二个小朋友说:日出的时候天气凉爽,而中午的时候就热得像摸到开水一样,这不就是近热远冷的结果吗?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也没办法判断谁对谁错。两个小朋友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来着?《列子》中收录这个故事,一方面告诉我们,即便是小朋友们讨论的问题,也可能把知识渊博的孔子难住。另一方面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大大方方的承认,而不是不懂装懂。这两个道理,对于小学生,或者甚至学龄前的孩子来说,都是可以懂,也是应该懂的。不过这个能难住孔子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同样也是会很好奇的。因为两个小朋友似乎说的都有些道理,很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风格。这时候就很适合引出下面的主题,问问小朋友,他觉得太阳是早上离我们更近,还是中午离我们更近呢?下面就是科学课的时间啦。之所以两个小朋友的话听起来都有道理,是因为他们都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来对比,我们离一个火热的东西越近,它看起来越大,也会觉得越热。而之所以两个人听着都对,其实是因为两个人都错了。古人并不了解太阳和地球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关系,所以只能用日常生活来对比。而实际上,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星球,太阳则是一个比地球体积还要大130万倍的大火球恒星,地球在离太阳很遥远的轨道上,围绕着太阳旋转。如此巨大、如此遥远的天体之间的关系,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但古代的人们只能从身边的事物来去推断太阳的远近,这自然就会出现矛盾。类似的问题,困扰了历史上很多无比聪明的人,直到现代科学的出现,人们开始真正从天文学、物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这个宇宙的时候,才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的原理。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生命所利用的种种能量,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阳光中的太阳能,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主要取决于阳光是否强烈。太阳和我们的距离虽然的确会有时近,有时候远,但这和阳光是否强烈的影响关系不大。那阳光什么时候更强烈呢?在小学科学课上,有一个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照地球,来模拟公转,学习四季轮回的实验,其实在家里,即便没有地球仪,也可以让孩子拿一个手电筒来做。关上灯,让孩子拿手电筒照向墙壁,先竖直着照向墙壁,然后再离近点,斜着照向墙壁,就会发现,斜着照的光亮面积要大很多,但也要暗一些,因为同样多的光,要分散到更大的墙面上,自然光就暗了。太阳光也是,早上太阳是从贴着地面斜着照向我们,中午则是从头顶直着照着我们,所以早上就会暗一些,凉快一些,中午则会亮一些,热一些。同样的道理,也造成了一年四季。我们在讲节气的时候,总提到“直射点”这个词,这就是随着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球上正对太阳,也就是太阳直射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夏至,就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最靠北的一天,这一圈就叫北回归线,如果你是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比如广东、广西,那今天中午,太阳正好会从你的头顶正上方经过。我们经常会说一个成语叫做立竿见影。它指的是把竹竿竖在太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形容工作很快有效果。但夏至这一天,如果我们在北回归线地区,因为太阳从头顶正上方穿过,所以我们在夏至正午时分到户外立个竹竿,因为阳光从正上方来,所以就会看到‘立竿无影’的有趣现象。太阳直着照在北半球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夏天,而直着照在南半球的时候,对我们来说,阳光就是斜斜的,不强烈,也没那么温暖,所以就是冬天了。而我国最北方的地区,即便是在中午,太阳也并不会升到高空,只是在地平线附近划过。对了,差点忘了说:冬天或者每天早晚,太阳在地平线附近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地面上的物体和太阳比大小,而且阳光也不强烈,这是为什么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第一个小朋友会感觉早上太阳看上去更大了一些了。而另外一个用凉热来判断远近小朋友也错了,夏天是我们最炎热的季节,但现在地球处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远日点的附近,其实是一年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不过虽然远,但是太阳直射在我们这边,所以还是很热。所以回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三个人中,的确孔子是最睿智的那个,因为只有他承认自己不知道答案,而不是对自己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非要给出一个答案。夏至不只是在科学上很重要的一天,这也是中国人传统上很重要的一天。因为我们是华夏民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就是夏朝。而《说文解字》中,对“夏”的解释就是:中国之人。在古代的甲骨文中,“夏”就是一个人头上有一个太阳,是不是很像夏至这一天的我们?夏至是夏季第四个节气,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至者,极也”。夏至是日照最强的日子,不过它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只是盛夏的起点,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我们的白天一天比一天短,但太阳照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所以还在不断累积热量,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还会继续升高。因此,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其实是在大约公历7月中旬到8月立秋这段时间。夏至也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雄鹿的角在夏至开始脱落,鹿角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过段时间,又会长出新角。不过这和我们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现在的鹿角大多是在冬末春初的时候脱落,这可能是因为2000多年前的气候条件与现在有较大不同。二候蝉始鸣,意思是知了在夏至后开始在树枝上不停鸣叫了。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开始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出来。夏至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在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有祭拜先祖、祈福五谷丰登,粮仓充实等美好愿望的习俗。作为古代中国民间的重要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会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叫做歇夏。所以用一个《夏至》的主题,我们可以把语文相关的古文、汉字,科学相关的天文、光学等等内容整合在一起,还能顺便介绍传统的民俗。不仅如此,学习完之后,家中如果有人再收到前两周流行的这个养生谣言,小朋友也可以帮忙辟谣了。当然最后,还要回到大家喜闻乐见的环节,别忘了新课纲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饭:夏至是节日,当然也少不了应景的美食。自古以来,中国很多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所以,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这主要是因为芒种过后,夏至的新麦都已收获,人们选择吃面,在炎热的盛夏,既做法便捷,又可以解馋享口福。南方有阳春面、干汤面、麻油凉拌面,北方则是打卤面、捞面、炸酱面、冷面等等。一起煮碗面来吃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