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用德鲁克思想化解你关注的职场难题?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
2023年1月,吴晓波频道首发“德鲁克大师思想领教营”,3000人在线共学引爆年度德鲁克学习,好评如潮。
未来,著名德鲁克研究学者康至军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学习并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从“学会”到“落地”,为2023年注入全新力量。【点击了解更多信息】
再也不会有德鲁克了,再也不会有人像他那样,能够把最复杂的管理命题用如此通俗市井的语言表达出来。
——吴晓波
2005年,德鲁克去世时,吴老师曾感叹道:世界上就真的,再也没有“德鲁克”了。过去二十年里,互联网经济替代了工业革命经济,德鲁克创建的这门学科显得不再重要。
但是今天,随着外部的边界效应消失,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消失,每一个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都应当回到管理本身,回到大师思想的现场重新学习这些思想在过去解决了哪些问题,在未来将发挥哪些作用。
1月3日,德鲁克大师思想领教营开营,3000名同学一起学习,截至今天,学习进程已经过半,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依然不减。
这份积极性,在导师康至军的答疑直播中,再一次得到高涨。
比如一个普通员工去上级单位进修,学了很多处理专业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理念,激情满满打算回来后好好实施,结果发现自己是“孤家寡人”,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对此既不理解也不支持。
对于这个现象,参照德鲁克的经验,康老师建议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关系责任。所谓的关系责任,就是别人没有义务来了解你,但你有义务让大家来了解你。
◎给同事带去有价值的帮助:在工作中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我们更需要让周边的人了解,并与他们共享。
◎跟相关部门传递需求:工作中,我们太容易被自己的热情、专业、新工具、主观想法控制,并沉浸于此,忽略了领导和周边人的兴趣和想法,我们特别要去了解那些使用我们成果的部门,明确告知计划及需求,并寻获他们的答案。
◎了解领导的痛点:开展工作之前,我们要明确知道领导的期望及阶段性的痛点,尽量在领导的痛点与我们的诉求之间找到契合点,为自己的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小巴提醒大家,针对这个问题,在大师营中,康老师借用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着重分享了在职场中,我们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才华、尽责和善意,真正地转化成高绩效和更丰盈的职业生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深入学习。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里面提到,我们要从正确地做事变成做好正确的事情。那么,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事呢?如果我在管理中,无法跟同事达成对正确的事的共识,应该怎么办?
在康老师看来,关于企业决策,其实很多时候大家的“通病”是太想快速达成共识。
德鲁克在担任众多企业顾问时,总是会给管理者提供这样的建议:决策的第一步不是着急追求共识,而是拥抱不同的意见。
如果在多次商议后还无法达成共识,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人站出来担任1号位的角色。
小巴提醒大家,在大师营的课程中,康老师还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情况,就如何做好正确的事,给予了全方位、更详细的解答。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有两类问题,一类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比如像一些数学问题、物理难题;另外一类是没有标准答案或者没有答案的问题,比如我们怎么样带好团队,如何和别人建立好良好的合作关系。
解决第一类问题,需要的是理性分析能力,如缜密、冷峻这样的一些能力,但面对第二类,诸如一些人际互动、社会科学类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动用我们感性层面的能力。阿里有一个说法叫雌雄同体,即需要员工练就这两方面的能力。
◎大脑的修炼: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输入,理清并学会应用。
◎心灵的修炼:我们要能够更好地具备同理心,更好地去倾听和理解别人,更好地共情。
◎实践的修炼:面对问题,绝对不是先掌握一个标准答案去执行它,而是要付诸行动,学会面对不确定性,在反复摸索中寻找更准确合适的答案。
相对于满足客户来说,创造客户的开放性和引领性会更强一些。
小巴提醒大家,德鲁克曾在两本书中的两个章节,特别提到了怎样创造顾客。一个是在《为成果而管理》的“顾客是生意” ;另一个是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改变经济特征还是创造顾客”。在大师营的课程中,康老师基于书中内容,结合了一些国内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学习。【点击加入德鲁克领教营,超级会员免费学习】
看了这几位学员的问题及康老师的解答,你会发现,现在工作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德鲁克在几十年前就有接触甚至有预见,并在自己的书中留下解答。第一期德鲁克大师营,康老师正是串联起德鲁克39本著作,巧妙地运用一些国内企业案例加以解析,帮大师营学员解决当下困惑与问题。
此外,康老师的第二场闭门直播答疑将在1月16日晚上八点进行,想与康老师近距离交流,想寻求企业管理诀窍和个人成长方法论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点击按钮加小巴▼超级会员免费预约直播
在此,小巴也特别提醒大家,2月巴菲特思想领教营已经开始报名,本次大师营将由《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译者杨天南老师,围绕《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带领大家学习巴菲特投资哲学。
巴菲特一生住在家乡小城,深居简出,尽管市场上关于巴菲特的书多如牛毛,但他自己从来没写过一本关于自己的书,只是每年亲笔给股东写一封信,六十多年来已累计有150万字之巨。他说:“我所有的精华都融入到了这些股东信中。”这些信的精华被凝聚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中,这是唯一原汁原味的教材。
杨天南老师是第一位亲赴奥马哈与巴菲特会面的中国人,他从1995年受到《巴菲特之道》启发,开始亲身实践巴菲特投资之道,至今已有28年之久。
想要学习股神投资哲学的朋友们,【点击了解,立即报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