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题不可怕,谁烂谁尴尬——说说漫版《三体》为何惨遭剧版暴杀电视剧2023-01-16 12:01真的是全靠同行衬托……1昨天,腾讯的剧版《三体》上映了,作为大刘的资深读者与《三体》的新晋黑粉,我昨天写完《“黑暗森林”,一种原始而低幼的社会学狂想》之后,第一时间充了腾讯视频会员,把四集都看了下来。看完以后,怎么说呢?我觉得这部剧目前看大大好于我的预期。因为 至少相比于之前B站抢先播出艺画开天的动漫版《三体》,剧版《三体》真算得上一部质量上乘的佳作。我看剧的时候,就发现弹幕里也有一帮原著党感谢剧版导演“洗眼睛”、总算把《三体》拍出了原著那个味儿。看来还是郭德纲老爷子说的对,这年头,啥行当都全靠同行的衬托。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拍《三体》,播出时间还如此撞题。这两部同名剧作口碑会出现如此大的分野呢?我觉得问题主要处在导演和编剧的专业性上。艺画开天那边,从已经播出的7集看,我严重怀疑该剧的导演和编剧是否受过基础专业训练,他们甚至不会详略得当、有适度剪辑的讲一个故事。比如拍主人公罗辑的经历,就非得把他某天早上醒来怎么起床上班、怎么跟法律系妹子开房、怎么遭遇车祸、怎么被史强所救、怎么前往参会……等等等等这一系列剧情,事无巨细的全部展现出来,整个剧把有关罗辑的剧情全拿出来,几乎就是一部跟拍他的vlog,有一种密不透风、非要把时长填满的牵强感与笨拙感。这就导致了这部剧出现了相当多情节拖沓、意义不明的废情节。甚至,导演和编剧把大刘原著中一些有留白的桥段也自作主张的加戏全填满,而这些恰恰是最受诟病的桥段——比如史强和地球叛军ETO在街上飙车那段、罗辑在被任命为面壁者之后现场摔东西走人那段,以及之后放飞自我开狂欢Part那段。都堪称是史诗级的人物崩坏。搞不懂,该作编剧明明一脱离原著编辑原创剧情就立马崩坏,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硬编?面壁者给你的勇气?这是计划的一部分?没有留白,不懂详略,一年级小学生写流水账作文才常犯这种错误。艺画开天的《三体》就败在这种过度自信的画蛇添足上。或者,他们自己的原创台词就总结的很好,这叫——为百合镀金,给毒蛇添足,巧言令色,旷世奇珍。特效,剧情,都是以导演的梦呓为机辩,以编剧的庸碌为丰碑。相比之下,腾讯剧版《三体》的叙事节奏处理,虽然也算不上高妙,但至少是专业的。片中第一集有一个处理让我印象很深刻——主人公汪淼受邀去PDC开会,前一个镜头还是几个人在会上互动,后一个镜头就转场到了会后常伟思把他和史强单独请到办公室,要求他打入“科学边界”内部去当卧底。其实在原著小说中,常伟思的这个要求是在会上直接提的,这有一点不合理——派人当卧底这么机密的事,就算会上都是自己人,公开布置不合适。所以这个修改是很合理的。更关键的是,这样一转场,把原著中会上之后的那些对话很自然的省略掉了。直接进入最经典的对话。就是常伟思这个选角有点……“破了相了啊!”电视剧与小说不同,小说为了减少每切换一次场景必须做的情景描写,不显冗余、有的时候会尽量减少场景的切换,把一段冲突在一个场景内写完。而电视剧则可以用切场景的方式加快故事的叙述节奏,这确实是专业人干出来的活儿。当然,剧版《三体》的编剧其实也不是没能力自己加戏。同样是在第一集中,汪淼和史强有段剧版原创对话,汪淼问你是不是在故意给我下套,史强哈哈一笑回应说:“你虽然是个科学家,但脑子还挺好使的么!”你看,这段台词是剧版原创的,但它从史强的嘴里说出来一点都不别扭,而非常符合他幽默、混不吝的那种人设,更一语道破了原作者在这段情节中想表达的意思:在大刘看来,面对三体人耍弄的那些试图把人类精英逼疯的诡计,科学家的脑子还真未必比大史这个混不吝好使。所以剧版的编剧其实是有功力自己写契合原著设定的原创剧情的(至少这个能力比漫版强太多),但他们非常聪明而谨慎的克制了这种“原创欲”,只在一些需要重新拼接的地方用原创剧情“裱糊”过去。这种谨慎、克制和自知之明,也是专业性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剧版能比漫版在观感上强那么多的原因。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剧版《三体》目前以忠于原著的专业性表达收获了大量被漫版恶心坏了的观众的心。但接下来,该剧会不会“成也原著,败也原著”,因为过度忠实原著而拉胯呢?这就涉及到那个老问题了:《三体》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它到底水平如何?忠于原著的将它拍成一部30集的长篇连续剧,会不会好看?2在文学作品中,科幻小说这个品类,是个相当奇特的“多目标任务”,评价一本科幻小说好不好,至少可以存在四个维度。一曰创意性,也就是作者在小说中的脑洞开的新不新奇,想象大不大胆,够不够震撼。这方面的翘楚,比如美国华裔作家特德姜,他的作品都以想象瑰丽、大胆,引人遐思著称。二曰科学性,也就是作为科幻文学它是否足够“硬”,是基于已知的科学知识展开的合理推演和假设,这方面的好作品非常多,这里仅推荐我前两年刚看的一本硬科幻小说《龙蛋》,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硬科幻的魅力。三曰社会性,科幻小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实验,这种思维实验最终是否能反映一些真实社会所存在的矛盾、问题。这方面的翘楚,非乔治·奥威尔的《1984》莫属。最后,才是文学性,也就是这本科幻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是否展现了足够的文学价值,反应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这是一个非常主观、也最难评价的标准,不同读者对科幻小说文学性的评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个人在这方面最喜欢波兰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所写的《索拉里斯星》,莱姆借这个故事对人性进行探讨、其达到的深度,私以为已经可以跟卡夫卡等作家比肩了。那么拿这四个维度去衡量大刘的《三体》,我们得到的评价会是怎样的呢?首先,创意性肯定没的说,《三体》是一本公认的“点子爆炸”的小说,从智子、古筝计划、到面壁者、黑暗森林、光粒、二向箔。《三体》中新奇的想象跟不要钱一样,隔上几页纸就丢给你一个。没怎么看过科幻小说的人光看这些“点子”就很可能已经被砸晕了。所以即便不计算大刘之前的作品,单凭着一本小说,他已经足够跟特德姜比肩,堪称当代世界科幻文坛最牛的“点子大师”了。可是如果论及科学性和社会性,我想说,《三体》的价值真的没有其推崇者想象的那么高。在科学性上,科学泰斗杨振宁先生曾经公开表示过他看不下去《三体》,说“扯得地方太多”,我的一位研究物理的朋友也曾告诉我,大刘的小说为了满足他的瑰丽想象,其实科学硬伤是非常多的,担不起“硬科幻”这三个字。而在社会性上,我在昨天的《“黑暗森林”,一种原始而低幼的社会学狂想》一文中也说了,大刘在小说中喜欢思考一些社会性问题,但他的很多思考在真正研究社科的人看来,其实都是民科级别,犯了很多很低级错误。所以清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清华科学史系的系主任吴国盛老师曾经直言:“无法理解三体为何会如此受追捧。”这话是有道理的,真打分的话,《三体》的社会性分数只怕要比科学性更低。参见《吴教授说的没错,《三体》确实硬伤挺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专家,都很容易因为被《三体》中的外行话冒犯到,而比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更轻易地弃读此书。所以创意性分数极高,而科学性、社会性的分数都比人们普遍想象的低,这是我们可以对《三体》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那么最后一项,文学性,又如何呢?关于大刘的文笔究竟如何,这需要多费些笔墨辨析。3在我曾经长期潜水过的“大刘粉丝群”当中,曾经流传过一种说法,说大刘这个人写科幻小说“什么都好,就是文笔差了些。”今天想来,这个评价其实不对,大刘的“文笔不好”仅仅是相较于他那瑰丽奇绝的创意性而言的,而至少相比于其作品的科学性和社会性而言,刘慈欣的文笔不仅不能算不好,反而应该算超高。首先他文章中的那种文气,就特别适合他做的那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想象,很多他的小说读来都有点像庄子的《逍遥游》,相当有魅力。而深一层,在文笔的犀利简练上,大刘也是一流作家的水准,你看他在《三体》三部曲中金句频出,什么“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他们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是历史。”“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等等等等,几乎每一部里都有这样“点睛之笔”,让人容易牢记,传播。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三体》为什么能完成病毒式传播的原因所在——相比故事情节,人们更容易向旁人安利这些作为“模因”的金句。更深一层,在剧情的设计、故事的叙事节奏上,大刘更是一把好手,在他早年写的很多短篇科幻小说(如《乡村教师》《朝闻道》《思想者》《山》等)中,他甚至可以达成传统戏剧“三一律”的严苛标准,也就是在一两个场景当中把整个宏大的宇宙观给你讲清楚。整个叙事水平是特德姜都 没有。所以至少到这一层,我们可以说,大刘是一个创意性和文学性都叫得响的科幻奇才。但如果你深入最深层,考察一部小说文学性的最关键要素——对人性的描写和塑造,你又会发现大刘是文笔是相当孱弱乏力的。哪怕再不太重视人物描写的在科幻圈里,大刘笔下的人物也是公认的单薄而缺乏厚度和人物弧光——或者,换个高情商的说法,这叫人物性格鲜明。这一点,即便你不是《三体》的书迷,光看比较忠实原著的剧版《三体》也会明显的感觉到。我相信“路人粉”在初看《三体》这部剧,一定会感觉到里面的人物性格都特别鲜明。确切的讲,大刘的人物塑造方式,其实就是把有限的几种性格特质、两到三个一组的不断进行排列组合,就能批量生产他小说中的人物:科学家+不修边幅=丁仪,科学家+玩世不恭=罗辑,科学家+正常人=汪淼,不施粉黛的纯净美女+科学家=杨冬,不施粉黛的纯净美女+天使=庄颜,不施粉黛的纯净美女+圣母=程心……是的,读多了大刘的小说,你会发现他所用来塑造人物的元素,就那么几个,来回排列组合而已,让人感觉千人一面,特别单调、乏味,甚至记性不好的,经常容易把人设相近的俩人给弄混。所以张鲁一是用他自己的鲜明特点给汪淼这个人物加了很多原著没有的特征的,这一点很加分。而更要命的是,大刘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一旦获得了某种人设,通常就被牢牢地钉死在这个人设上了,不再有任何人物张力、人格成长,也就因此丧失了“温度”。这像什么呢?其实像极了《三体》中的“水滴”。小说中人类刚接触水滴时,上去测温,发现“水滴”的温度居然是绝对零度,仔细一分析才发现,原来是三体人用强相互作用力将组成水滴的分子“像列兵一样”钉死在固定位置上了。而温度的本质其实是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愈快,物体愈热,温度也就愈高。而如果你能让分子固定在其位置上纹丝不动,当然“水滴”也就没了温度。其实大刘笔下的很多人物,就酷似“水滴”里的分子,他们被钉死在自己的那个人设上,一本书从头写到尾,那么多大风大浪过来,多数主要人物都执拗到近乎偏执的不产生丝毫人性上的触动与变化。人物的性格张力彻底消失了,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他的人物缺乏温度。我曾经把大刘的书安利给一个对小说特别敏感的妹子,她看了几个以后就说:“这人写的怎么小说,怎么都这么‘冷感’啊。”我想问题就出在这儿,大刘笔下的人物,因为都要保持一种执拗而单调的人设,是缺乏人性上的“分子运动”的,所以他的大多数小说,都让人感觉特别“冷”。这就注定了大刘虽然是讲故事的高手,但注定无法登上一流小说家的殿堂。你去看那些一流的名著,《红楼梦》也好,《安娜·卡列尼娜》也罢。人物的个性虽然鲜明,但每个人物围绕某个个性所做的人性波动,是非常充足的。你会 感觉到这些人物,因张力,因有“温度”而鲜活、又因鲜活而可爱。就像托尔斯泰本人说的,真正的人性应该像水一样,流过阴暗的地方它冰冷、流过阳光照耀的地方它温暖。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人物的个性应该与小说的情节发生高度而又合理的互动,而不是某个人物死抱着某种个性执拗的一条路走到黑,那就没意思了,这种人物就是个用以表达作者意图的符号,她不是个人。更确切的说,我觉得大刘其实并没有能力驾驭《三体》这样长篇的小说,他这种固定化人物性格、人物设定的写作方式,在写中短篇小说时问题是不大的(短篇小说之王契科夫写《套中人》《变色龙》也这么写)。但一写长篇,当人物要与剧情发生长期互动,展现张力与弧光时,其人物缺乏厚度和温度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所以剧版《三体》这么拍一两集当然没问题,可如果一直这么忠实原著的拍30集,当路人观众对角色性格的新鲜感、悬疑感消退之后,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他们会发现这些人物(除了史强等极少数外)大多“不可爱”,他们其实只是大刘用以推动他的思维实验量产出来的一些一成不变的人型“符号”。当然,即便如此,作为一部科幻爽剧,我相信剧版《三体》还是可以过关的。因为即便少了性格温度,人物弧光,剧中的创意还是足够惊人,把故事讲清楚、讲好,把悬念留足,就足够吸引路人观众把整部剧看完。结尾我想说,大刘的作品虽然精彩,但却是很难被影视化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人物的性格设定像水滴里的原子一样被钉死了,单薄而缺乏温度,你不改吧,会像剧版《三体》一样,让人物显得冷感而不食人间烟火。你乱改吧,有很容易像漫版《三体》那样人设彻底崩坏,整部剧崩掉。这是一个两难。可能比较精明的做法,是借用其作品中的新奇大胆的世界观设定,重做人设、重编故事,但这相当考验编剧的水平。前几年上映的电影版《流浪地球》就采用了这种做法,除了少数硬伤,故事编的还不错。今年过年期间,《流浪地球2》也将上映,不知道这一次,他们能不能把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三体》这本小说和其衍生剧,确实是值得解析的,作为一部现象级小说,它也许未必如很多人吹捧的那么优秀,但它的确反映了我们当下社会的很多公众价值偏好。而我还是希望,以后我们的科幻文坛能诞生更多既有创意又有人性温度的作品,抛开科学性和社会性不谈,至少不要都像《三体》一样,写的这么“冷”。它可以成为爆款、爽剧、但终究不是我们能留给未来的经典。全文完本文60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三连。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