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历史的质检
17年前的SARS疫情中,香港淘大花园成为暴风眼中心,因为感染者众,一度成为病毒的代名词,香港人对它避之不及。
小区里的居民花三四倍的高价,也没有清洁工人敢来;有居民用垃圾袋套住全身,才敢上街;有人出门喝茶,摘下口罩被人认出是淘大花园的人,旁边的人马上买单走人。
香港多个官方机构事后的联合调查显示,病毒是通过浴室的上下水管传播的,一旦U型下水口里的存水干涸,就起不到隔离病毒的作用,病毒会因为抽气扇倒流进室内。
而淘大花园天井和户型设计,反而有助于病毒在单元内扩散。
SARS过去后,淘大花园更换了污水槽,大堂安装了紫外线消毒机,水缸装了纳米消毒器。排水系统的设计师们,以淘大花园为警钟。类似淘大花园的项目,从市场上销声匿迹。
淘大花园是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产业,设计师和建筑师大概不会想到,20多年之后,它才会迎来真正的质检,而结果却是毁灭性的。
1
此轮上海疫情,对于上海的房子和开发商来说,就是一次大质检。
很多上海人毫无准备地被推进了封闭的空间。城市功能部分失灵后,人们不得不依靠自己、家庭和社区的力量。
很多房子的问题暴露出来,比如六楼没有电梯的房子,志愿者送物资很困难;比如老旧的上下水设计,无法避免气溶胶的传播;比如没有玄关,入户消毒很不方便.......
根据最新的政策,感染者可以有条件地居家隔离,而“有条件”指的是,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单独的房间,而且要通风良好。有人说:
自从看到上海的疫情后,除了要囤货,还是有必要买个带院子的房子或者顶楼带露台的房子种菜。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房子注定属于少数人。最根本的问题,是房子的底层代码除了问题。
回顾人类住宅的发展史,传染病和大流行都是重要的变量,往后的住宅产品,肯定会留下新冠疫情雕刻的痕迹。这个道理开发商都懂,但真正能落实的,只有少数人。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封控中,绿城规划设计委员会几乎每天都在开电话会,讨论后疫情时代的产品设计。
规划设计委员会,是2019年绿城悄悄成立的一个组织,它的角色,很像制造业的研发部。虽然开发商都在说自家公司越来越向制造业看齐,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制造业的门槛其实很高很高:
优秀的制造企业,需要有研发部门。
一张图纸用五年的现象,是不可能出现在制造业的。而有研发部门的开发商,目前还是少数。
董事长张亚东组织公司上下捋了捋,发现一共有36个基础课题等待破解。
后来,绿城中国研发设计中心挂牌,它和产品管理中心一起,扮演了谷歌的Google[x]的角色,负责为公司展望未来。
谁能想到,有一天地产公司会有一个专门展望未来的部门。
更早一年,绿城已开始举办生活开发者大会,将创新的成果不断向外发布,甚至不吝于和同行分享源代码和源文件。
2
开发新产品,要先知道客户需要什么。
绿城本来就是行业中最重视客户研究的公司,过去的两年中,他们把客户研究做到了极致。
绿城的客户研究部门在全国50多座城市调研了50000多个家庭、做了20多个专题研究。客户需求的变化,写满了时代特征。一个个不被人注意的需求,就是通过最古老的方式,汇集到了绿城的手中。
其中的很多需求,已经被落实到设计图和房子里。比如主卧酒店化,公区功能复合化,就连车库入口都做了防眩灯光,让业主从车库开始就得到情绪关怀。
再比如卫生间出现了专属冷藏柜,收纳女主人的护肤品;餐客厅的中岛设计开始普及,就连个性潮玩的展示空间也都出现在产品册中。
图左社交中岛 图右潮玩空间
绿城终于建立起了一条制造业的链条,从调研到研发,从研发到生产。今年的生活开发者大会上,更多黑科技被披露出来。
在户型和空间方面,研发设计中心提出了“全能之家”的概念,形成了户型6大模块研究、38个智能场景,包含LDKB全通式复合公区、餐厨一体化等创新设计,还留了一个X空间给业主做随心变化。
全能之家示意图
“生活街角”的灵感则来自于《清明上河图》,绿城从《清明上河图》中提取幛子屋、街亭、折阁等空间原型,给小区沿街面做了商业、儿童玩乐、归家小景等内容。他们试图构建一个充满温情的“熟人社会”,让业主们重温获得街巷睦邻的生活,增加人与人相遇和交流的机会。
生活街角示意图
这些理念创新,恰恰弥补了疫情中传统小区暴露出的缺陷。
此次上海疫情还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居民互助严重缺失。尤其是买菜、求医甚至求助都要通过线上完成,对老年人非常不友好,需要年轻人的帮助。
互助的传统不会在一夜之间冒出来,而是从友好社区的土壤里长出来的。社区里元素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集越多,越能互相扶持走过困难日子。
除此以外,面对城市更新这个时代话题,绿城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重新激发城市空间新活力,延承历史文化精髓。
左右滑动查看城市更新示意图
3
作为大多数人一生最贵重最长使用的消费品,房子的质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林周二发现很多有趣的商业现象,方糖越来越大,喷雾剂的喷射量被刻意放大,开始有人为照相机设计皮套......
那正是日本人均GDP跨过一万美元大关的时刻。在类似的时刻,几乎所有国家的国民都爆发了相似的消费增长,中国也不例外。
很多消费机会被创造出来,四十年前,日本的孩子就开始上辅导班,二十年前,香港出现了年入千万的补习教师,而被双减叫停前,中国的K12课外辅导甚至成了:
影子教育。
在历史转折时期,大众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是可以被商业组织引导和塑造的。比如丹麦的乐高,他们用“当孩子们玩耍时,学到的技能对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教育。
在乐于输出价值观的企业中,绿城是特殊的一家公司。比如,绿城的社区理念是:
一个拒绝鸡娃的成长环境。
13年前,他们就开始推行“海豚计划”,免费培训小业主们学游泳,十三年来风雨无阻。现在,在一个鸡娃盛行的大环境里,他们又做了一个很酷的项目:
春知学堂。
基于“绿城植物功能体系”,绿城的景观条线要在社区里开辟一方植物花园,从植物的生命性、功能性、人文性出发,打造成一个探索型的社区植物乐园,激发孩子认知自然的好奇、想象与热爱。
春知学堂示意图
为此,绿城将根据教学课本,还有《诗经》、《本草纲目》等中华典籍,种植多种植物,让孩子们了解植物背后的故事。据说春知学堂里设置了蔬园和果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春播的劳作,感受秋收的乐趣,感受植物的四季生长,理解付出才有收获的生活哲理。
现在,绿城的孩子们又多了个标签,人人都是小小植物家。从海豚计划,到春知学堂,是绿城园区给孩子从技能培养到认知教育的理念升级。
以前的绿城,更被人熟知的是在建筑上不惜工本,现在,他们在更多看不见的地方这么做。
比如保留一棵古树,保留原住民的共同回忆;又比如在亚运村项目里,努力“挤”出几千方来建设一个中央景观公园。
绿城的客研部门发现,30岁以下的业主越来越多,女性业主的决策权越来越大,业主的独居率越来越高。
他们甚至把调研做到了地域化,杭州人喜欢把宴请放在公共空间,温州人却喜欢搞家宴......
中国的人均GDP从一万美元向两万美元过渡的阶段,需要什么样的房子,绿城已经隐隐有了答案,他们给自己的客户做了5个新画像:
斜杠新青年、觉醒职场人、生活大女主、创费新中产与活力新长者。
绿城不是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迎合客户,而是以价值观来引导消费。所以他们会发很大力气推动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出版,建设“文澜书房”社区图书馆、读书。鲍勃迪伦说过:
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的事情,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情,然后后悔。
但绿城在做的,就是他们认为不会后悔的,能经受历史质检的事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