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板上钉钉了!
作者:小白菜
被讨论多年的的延迟退休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政府的正式文件中。除我国之外,全球主要国家已经或者即将步入老龄化,为了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延迟退休逐渐成为全球大趋势,然而修改退休年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甚至因其弊端而引起担忧,因此,有必要寻找其他解决办法。
延迟退休离我们有多远?
国家官宣,地方试点
2022年2月21日正式宣布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给出了具体时间:从2022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2022年12月14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再一次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早在两年多前的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其中明确提到,“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这个以建议方式呈现的重要文件,让被讨论多年、一直悬而未决的延迟退休问题有了准信儿,以此为标志,渐进式延迟退休作为退休制度的改革方向,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这几份文件印发的这两年中,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员以及各界人士,纷纷就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发声,舆论熏陶之下,公众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和一定的接受度,不再像多年前那样予以排斥。
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一般指的是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过渡,最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每年延迟三个月,四年能延迟一岁;另一种是每年延迟四个月,需要三年时间延迟一岁。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减小退休政策的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
随着国家层面的推进,目前已有部分省份纷纷开始试点延迟退休。
2020年1月初,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延迟退休政策。
山东省的这个文件,主要是针对技术型工作者的,如果能够达到副高级职称以上,是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延迟退休的。
2022年2月2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山东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实落地。
无独有偶,2022年1月30日,江苏人社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的推迟退休政策,并非强制性的延迟退休。江苏省的“延迟退休”政策可以用“本人申请、单位同意、人社备案、推迟退休、至少一年”来概括。
陕西省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到“落实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这一切都在说明,延迟退休已经不再是说说而已。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文件走来了。
延迟退休成全球大趋势
多国启动延迟退休制度
2023年开年,法国官方于当地时间1月10日公布备受各界关注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方案计划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4岁。
法国总理博尔内宣布了相关改革方案的具体细节。她表示,延迟退休年龄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今年9月开始,法定退休年龄将每年延迟3个月。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2岁延迟至64岁。
根据法国现行规定,除个别情况外,无论以前缴纳过多长时间养老金,法国人到67岁时均可领取全额养老金。
根据新方案,从2027年开始,人们至少需要工作43年才能拿到全额退休金。但20岁之前就工作的人可以提前退休,特定行业的从业者如警察、消防员以及残障人士等也可以提前退休。
养老金改革是马克龙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马克龙在第一个总统任期时便开始计划改革养老金制度。
2019年至2020年,对马克龙改革计划不满的民众走上街头,示威活动一度使巴黎大部分地区陷入瘫痪。随后由于新冠疫情暴发,马克龙政府的第一次养老金改革提案被暂时搁置。
但这一次,马克龙的决心似乎不小。他在2023年新年前夜的致辞中向民众承诺:“今年将是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年,改革的宗旨是在未来几年和几十年内平衡我们的(养老金)制度。”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在各发达国家中,法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最早,而养老金支付却较高,接近全国经济产出的14%,这让法国在财政上难以维系。
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退休金相当于退休前工资的74%,而意大利为65%,德国为48%,英国只有28%。
在全球老龄化加深、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今年的高通胀实实在在地又“掏空了”本不富裕的养老金储备。
事实上,为了缓解养老金支出给政府财政带来的负担,不少国家早就先行一步,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瑞典属于最早一批推出延迟退休年龄的欧洲国家,采取的是弹性退休制度,即瑞典人可选择在62岁至68岁间退休,如果愿意继续工作,则退休金额度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德国则自2012年起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预计到2030年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7岁。
日本于去年正式通过《高龄者雇佣安定法》,将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70岁,更有不少日本制造业企业宣布,取消用工的年龄限制,即使80岁以上的雇员也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美国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启动于2003年,其间2003年到2008年提高1岁,每年提高2个月,从65岁提高到66岁,然后2008年至2019年“喘息”12年。
2020年美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6岁,2021年的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6岁零2个月,每年提高2个月,2022年是66岁零4个月,一直到2026年实现法定退休年龄67岁为止。
不过,任何改革都会动了一些人的奶酪从而引起抗议,退休制度改革也不例外,比如法国此次公布的方案引发了法国工会的愤怒,于是在今年1月19日,法国爆发全国性大罢工,旨在反对政府的退休制度改革计划。
然而,即使阻力重重,在主要国家老龄化程度加重的情况下,延迟退休似乎都已成为全球大趋势。
为何延迟退休?养老金告急!
随着世界上主要国家陆续开始延迟退休,中国政府也开始制定相关改革措施,主要是基于4个方面的考虑,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
首先,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其中与退休年龄直接相关的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
与之相对照的是,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是1978年确定的,退休年龄标准是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与当时的中国国情相适应,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近70年未有调整。
因此,有必要根据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对退休年龄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两者能够科学匹配。
其次,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快。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8.1%,预计“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居民的受教育年限普遍提高。新增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一半,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7年,开始工作的年龄不断推后。
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在高校、科研机构等高学历人员集中的单位和行业,情况更为突出。
最后是劳动力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在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
如果延迟退休政策适时适度推进,开发利用好规模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状况。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即出现资金缺口,到2029年,累积结余将消耗殆尽。
另外,到2050年,中国全社会总养老金支出(包括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1.85%,这一水平与当前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大致相当。
同时发现,提高退休年龄和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能够大幅降低养老金缺口程度。此外,提高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率也有一定帮助,但作用相对较小。
因此,延迟退休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措施。
除了延迟退休,还能怎么化解养老金缺口?
提高养老金原始资金和投资收益率
一方面,延迟退休因其诸多利好而受到很多人的支持:有利于延缓养老金缺口出现的时间以及进一步开发老职工人力资源的价值等。
另一方面,延迟退休也因为一些弊端而引起担忧。
首先,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延迟退休使得一部分岗位被老职工占据,意味着新生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会更加严重。
其次,增加企业负担。延迟退休使得劳动强度大的生产单位不得不为老职工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同时要为其缴纳养老金,增加了企业负担。
第三,延迟退休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中国老龄化加剧。延迟退休使得年轻人的父母不能为其照顾子女,如果雇佣保姆会进一步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会导致年轻人进一步推迟生孩子的时间,导致出生率下降。
基于此,在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金账户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除了延迟退休,还必须采取其他措施多管齐下。
比如,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的股息积累或者出售国有资产的方式,以及通过提高税收并对养老保险进行财政补贴来为养老保险融资,也是缓解养老保险的融资缺口问题的可行选择。
养老金缴费率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参数,会对养老金收入、进而对养老金缺口产生直接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下调社会保险费率,在2015—2019年间为企业减少了近5000亿元的社会保险缴费,适当调整社会保险费率可以降低养老金缺口。
不过,调整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年龄等的参数设计改革,只能延缓养老金缺口出现的时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
以财政补贴缓解养老金缺口扩张的方法也难以持续,财政补贴政策的实质是将养老金支付负担不经任何缓释、补救措施,直接转嫁给中央和地方政府。
为彻底弥补养老金缺口,可以通过基于政府信用的融资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的优化这两个渠道予以实现。
首先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来解决养老金原始资金过低的问题。
与现行的现收现付制下直接对养老金缺口进行财政补贴相比,利用政府信用进行债务融资以提高养老金初始投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还能降低政府财政支出的巨大压力,减少对公共教育、医疗等其他公共投资的挤占。
除了提高养老金原始资金,还需要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最大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通过这样的金融支持方法,或可为彻底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路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