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振工业经济,他们这样做!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增加汽车消费……日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一揽子政策措施》),聚焦六个方面提出33项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5月27日,工信部召开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以更大力度抓好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第二季度工业经济合理增长。
5月以来,为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大盘,中央和地方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经济运行和助企纾困政策,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
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岭南大地投资潮涌,重大项目建设正酣。近日,在广东肇庆高新区,多个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项目迎来投产、动工,2022年肇庆新能源汽车产值有望超900亿元;在珠海市香洲区产业发展大会现场,投资总额达207.7亿元的124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156.6亿元的27个项目启动,涵盖光电磁一体化存储技术、光通信芯片生产、半导体材料研发多个领域。根据最新印发的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广东将继续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成立省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按照近期能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原则梳理提出重点保障项目清单,优化项目审批环节和时序,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协调,做好与省重大项目专项指挥部协同配合,强力督导省市两级上下联动,提速增效开展项目审批。
深圳工业占全市GDP比重超三成,全市约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直接从事工业。为进一步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深圳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30条措施,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相关区引进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2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整备等事关中长期发展的举措,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稳投资,促消费。北京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扩大生产性投资,加大力度,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优势,发掘城市新领域投资潜力,实现项目建设能快则快、能开早开、应开尽开;江苏将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狠抓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稳增长,促复苏。上海在近日印发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中提到,上海将全力推动在建项目复工复产,指导建筑工地落实防疫措施,具备条件的项目做到“应复尽复”,保障在建项目连续施工。上海还将加大新开工项目协调力度,促进新项目开工建设;积极采取“容缺后补”等方式,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勇当“排头兵”。日前,浙江出台八个方面、38条一揽子政策措施,将紧盯上半年省重大项目“新建项目开工率70%、投资完成率60%以上”目标;河北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网络型、产业升级等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类列出清单,强化要素保障,改造提升传统基础设施,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构成内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研究员付保宗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一方面,投资重大项目可以拉动内需,关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冲疫情影响下的经济需求收缩效应;另一方面,则能够增强供给,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效支撑,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地惠企政策,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留住青山传暖意,纾困解难再发力。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青山常在”,工业经济才能“生机盎然”。
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在中小企业纾困方面,上海将组织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会同广大银行推出支持复工复产复市的专项贷款和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面向本市“专精特新”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有关银行将分别提供1500亿元、650亿元授信额度;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按0.5%收取担保费,对政策性的创业担保项目免收担保费。
金融财税齐发力助企业强身,金融活水润泽更多中小企业。近日,安徽出台《关于金融助企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湖南出台九项金融举措稳经济谋发展,将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四川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将围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做好困难人群和重点领域纾困、加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等重点目标任务,加紧加快做好目标任务分解;山西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打出降低税费、融资、用工、用地、能源资源成本这五大降成本“组合拳”,聚焦痛点,降低工业企业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政策供给,为工业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河北出台“力促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35条措施”,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贴息标准上浮10%;广东将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对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由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给予激励资金。
“不少中小企业都面临贷款难、融资成本高、中长期贷款难度较大等问题。”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杨东日表示,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引导、加大对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等手段,能够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
数字化转型正当时,中小企业迎来“数字蝶变”。在培优企业提能力上再用劲,江西将引导企业谋划好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特色化定位,聚焦主业精耕细作、迭代创新,争创独门绝技,形成更多“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单项冠军。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扎实推动中小企业工业设备、研发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上云上平台”,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着力引导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强化供应链管理,加快股份制改造,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茧成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上海将推动降低企业用网成本,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今年新增企业宽带用户套餐原则上500M起步,针对特困行业减免部分宽带月租费用;同时,扩大公益软件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免费使用,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需求。
稳定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夯实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汽车消费要“挑大梁”。目前,我国汽车销售额占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比重达到10%。近期,受到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增长承压,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9.0万辆和769.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5%和12.1%。
汽车消费要“火力全开”,推动消费复苏回升。《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提出,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
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是稳增长亮点。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2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增长43.9%和44.6%。在市场逆势上扬的背景下,让新能源汽车下乡之路走得更为顺畅,已经成为促进汽车消费“重头戏”。
政策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再迎“风起”。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四部门鼓励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动农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参与活动企业研发更多质量可靠、先进适用车型,加大活动优惠力度,加强售后运维服务保障。
“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沿海城市,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保有量较少。”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可以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并购买新能源汽车产品,有助于拓展下沉市场。
同时,各地方也纷纷采取措施,激活汽车消费市场。宁夏近日出台了50条稳经济、促发展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对居民在区内购买新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根据天津近日印发的《天津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天津将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用好用足中央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充电设施奖补资金,加大对小区公共充电桩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船税;重庆通过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稳定增加汽车大宗消费,引导促进重庆汽车市场回暖、规模扩容、消费提质和服务升级,以持续发挥汽车消费的“顶梁柱”作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湖北日前发布《关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的若干措施》,将举办提振消费的汽车专项活动,对满足条件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河南提出,将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载货车,以郑州、许昌、鹤壁、焦作等市为重点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基地等多项措施。
延伸阅读:
作者丨张依依
编辑丨陈炳欣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