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乱摁,怕收费!”70岁独居老人被电视逼哭:没想到,智能时代,好好看电视竟成了奢侈…
最近几天,益美君对这个割裂的时代又有了新的认识:
有人为人工智能ChatGPT取得的巨大突破欢呼,有人求购20年前流行的“傻瓜”彩电。
“独居老人,想要一个一打开就能看电视台的电视机。”
智能电视普及了十几年,最朴素的需求竟成难题。
一位网友吐槽,妈妈给外婆买的智能电视早就成了摆设。
因为操作复杂、胡乱收费,老人已经很久没有打开。
画面中,奶奶对着初始界面发呆。
看电视真的成了“看电视”。
01
这不是个例。
去年,家电网发布《2022中国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
九成老年用户觉得智能电视操作太复杂,接近一半老人不知道如何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
简单说,智能电视连主力用户最基本的要求都满足不了。
别说老人,很多年轻人也玩不转。
让人眼花缭乱的界面,各式各样的广告,页面与系统设置繁杂得犹如千层饼……用起来比智能手机还复杂。
好不容易搞明白了怎么操作,却发现看什么都要会员。
很多网友说,一年下来光会员费就得几百上千。
以前买家电,送到家。
现在买智能电视,送“套娃收费服务”。
很多年轻人把家里的电视当作投屏显示器用。
但,投屏可能也得花钱。
最近《狂飙》热播,制作方爱奇艺却被老粉起诉,原因就是投屏收费。
朱先生是爱奇艺的老用户,常年开通着黄金会员。
今年一月,他突然发现爱奇艺将黄金会员投屏清晰度限制在480P,想看更高清的视频必须再花钱升级。
480P是什么概念?手机端播放都有点糊,这不是故意恶心人吗?
身为律师的朱先生一气之下将爱奇艺告上法庭。
明明是花钱买服务,最后却让人觉得很窝囊。
对于年轻人,电视可有可无。
手机、平板、笔记本,大家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宽。
但对于中老年人,看电视如此麻烦,他们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更难了。
春节前夕回老家,隔壁爷爷喊我过去帮忙看看电视怎么操作。
爷爷很纳闷:
“现在的电视怎么不能换台了啊?”
“孩子不在家,不敢乱摁,感觉到处都在收费,怕添麻烦。”
“实在无聊就打开看看那些免费循环播放的画面。”
“终于盼到一个年轻人回来帮忙看看。”
……
听得人心酸又无奈。
在智能电视这件事,我们终于共情了老人一回。
最近大家都在说,智能电视对老人不友好。
可对老人不友好的,又何止是智能电视?
益美君想起年前看到的一个让人恼火的帖子:一位网友的妈妈去银行零钱换整,打算过年给孩子包红包。
因为存的都是卖菜换来的零钱,出门之前她小心翼翼地归类整理,一张张纸币对齐,一枚枚硬币摆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先前被吼过。)
不仅如此,这位妈妈还特地等到人少的时间段去办业务,生怕给人添麻烦。
然而,她百般小心换来的还是柜员的嫌弃。
这位网友气不过,想找银行投诉,妈妈却反过来劝她。
如今的社会服务大多高效便捷,唯独没有考虑中老人能不能适应。
就像这位妈妈,任谁来评判,她都没有做错事。
但一再受挫,她只会责怪自己老了。
很多长辈,一生要强,却在高科技、新规定面前低了头。
想起疫情第一年,那位让全网落泪的“独行大爷”。
他从安徽一路徒步到浙江,为的是投奔亲戚。
几百公里,为什么不坐火车?
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
当好心的货车司机提出载他一程,去宾馆歇歇脚。
大爷很不好意思地拒绝了,因为住酒店也需要码,他怕给人添麻烦。
看到这些新闻,心软的人会好奇:
他们平常怎么生活?
不用怀疑,如今能让他们感到舒适的生活空间日益逼仄。
人工智能、电子支付、云端大数据……我们理解的现代,一直是年轻人的现代。
老年人,甚至一部分中年人,已经被排除在外。
尤其在网络世界,他们普遍失语。
还记得去年另一个关于电视的热门话题吗?
#被200块电视的买家秀整破防了#
200块的电视机能看吗?安全吗?有人买吗?
答案是不仅能看,还有大把人消费,且好评如潮。
那是谁在买这些“工业垃圾”呢?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就是农村老人。
当贫穷遇上衰老,他们中的很多“甘愿”留在过去。
电影《遒山节考》描述过一种“弃老”传统:
村落里的老人一到70岁,就要被背到大山里等死。
那是封建糟粕,是荒蛮年代物质匮乏造成的悲剧。
但生活在眼下这个物质充裕的年代,一种对老人的新式“遗弃”正在悄然发生。
社会越发展,他们反而生活得越吃力。
可谓是举步维艰,处处设限。
外出务工的叔叔阿姨,时常因为不会网上购票而耽误行程。
想去医院看病的爷爷奶奶,因不懂网上挂号无奈放弃。
老家的爸爸妈妈,因不熟悉操作而看不了智能电视、玩不了智能手机。
电视剧《二十不惑》里有一个代入感很强的情节:
妈妈打电话给女儿询问微信提现怎么操作。
女儿一听有些心烦,因为这个操作她已经教过好几次。
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再教一次。
可电话那头的妈妈越听越紧张,越学越糊涂。
女儿彻底炸毛,一顿发泄。
电话挂断,老人失落自责,儿女愧疚不堪。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突?
是因为年轻人不孝顺吗?
显然不是。
根因是我们都害怕被抛弃。
最近ChatGPT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让很多年轻人开始担心“被失业”。
李开复更是直接撰文称:
越来越多的人类工作将会被替代。
文章里列举了多达20种职业,例如:
电话销售、客服、出纳收银、电话接线员、仓库工人、质检员……
他提醒年轻人,未来择业要更加谨慎,积极地做好被淘汰的准备。
正是这种恐慌驱使着我们不断往前跑,顾不上回头看看,也忽视了比我们更弱势的中老年人所面临的的需求与困境。
他们不也同样恐惧又无力?
但仔细想来,一个有温度的社会不该是单向发展的。
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越拉越大,鸿沟越来越难以填补。
越是智能的时代,人性关怀越显珍贵。
就像现在有的手机厂商为用户开通了系统降级通道,当硬件软件不那么适配,你可以选择用回老系统来提升使用体验。
很多软件为特殊群体开发关怀模式,很多场所开设专为老人服务的窗口。
一些老年人自发组织学习智能工具,追赶时代的快车。
虽然这些努力还不够,但绝对有意义。
想起电影《恩娇》里的一句台词,用在当下特别贴切:
“你们的年轻不是你们努力的奖励,我们的衰老也不是我们犯错的惩罚。”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掉队。
希望那时,我们作为社会一份子,能够被更宽容地对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