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V (IF=20.693) | 新发Omicron变异株可逃避疫苗或BA.1/BA.2感染引起的中和免疫屏障
2022年10月,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文章“Emerging Omicron subvariants evade neutralizing immunity elicited by vaccine or BA.1/BA.2 infection”。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75和BA.2.76亚变异株的Spike (S)蛋白分别包含35和29个突变位点。该研究团队通过比较BA.1、BA.2、BA.4、BA.5、BA.2.75和BA.2.76亚变异株对BA.1/BA.2感染者血清的中和效果,探究BA.1/BA.2既往感染引起的免疫屏障对新发变异株的保护效果。此外,该研究还关注疫苗接种的影响,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疫苗接种背景的BA.1/BA.2感染者的血清对BA.1、BA.2、BA.4、BA.5、BA.2.75和BA.2.76的中和效果呈现下降趋势。该研究还发现,现有疫苗已不能提供高效保护,特别是对新出现的BA.2.75和BA.2.76亚变异株。因此,应针对新发流行毒株开展疫苗设计。未来,不仅可以关注现有流行毒株,还可通过预测手段超前设计疫苗以抵御潜在新发突变毒株。同时,可以结合新冠病毒空气传播方式,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与定殖区域设计特殊防护措施,如鼻腔喷雾等。此外,BA.2.76亚变异株Y248N突变是否会增强新冠病毒免疫逃避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探究。
图1. 不同Omicron亚变异株的流行趋势、实验设计以及新冠病毒基因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布概述
图2. 疫苗接种对中和效果的影响。
图3.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对Omicron亚变异株的中和效果比较。
图4. 有免疫接种背景人员以及有BA.1/BA.2既往感染人员的血清对Omicron亚变异株的中和效果呈下降趋势。
该文第一作者为厦门疾控中心和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的陈泽辉研究员、李佳明博士、郑靖研究员和金一飞硕士,通讯作者为王中一副研究员、李莉研究员和陆兵研究员。
来源:病毒学界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