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冲劲不再 科技巨头正在面临「中年危机」
随着美国科技巨头去年以来的大规模裁员,愈来愈多的讨论认为,儘管利率可能是驱动这一浪潮的重要因素,还有与疫情相关的经济景气变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公司正面临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
美国谘询公司Innosight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日趋短命化。1970年代后半期的,这些公司的「平均寿命」为30-35年,但今后十年,恐将缩短至15-20年。
Meta(META-US)19岁、谷歌(GOOGL-US)24岁、亚马逊(AMZN-US)28岁、苹果(AAPL-US)46岁、微软 (MSFT-US)47岁…… 在主角更替剧烈的美国经济中,各企业均已不再年轻。
这些公司抓住时代变迁的趋势,在不同的科技领域掌控优势,取得近于垄断的独霸地位。但在「征服最具意义、最重要的山峰后,(它们) 在寻找新目标上感到苦恼」。
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的Derek Thompson认为,科技行业已经完善了优化数位空间,以促进参与和广告投放的艺术,并准备在下一次冒险中进行深入投资。但它受到疫情后通膨和利率上升的打击,这使得这种转向更难执行。其结果就是,人们在新闻中所见,各大企业的裁员风潮。
多年来,大型科技公司的高管,一直在将资源转向回报不确定的新企业。亚马逊最近僱佣了超过 10000名员工来开发其人工智能产品Alexa。Meta更是完全转向构建虚拟世界,这些部门拥有大约 15000名员工。据报导,苹果有3000人在开发MR,还有数千人在开发谷歌的语音助手。
这些新投资都未能马上取得成功,但来自风险投资的资金已在减少,旧业务正在放缓,股东的失望不断累积。经营者们对长期增长也丧失了原来的从容和自如—这些都在凸显企业迈入中年后的危机感上升。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认为,美国科技行业,尤其是科技巨头,三大「地壳变动」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它们的基础。
第一是市场的成熟,各企业都已经变得过于巨大,彼此蚕食对方业务领域的同类相食 (cannibalism) 也日趋严重。无法再像能瞄准蓝海市场 (未开拓市场) 的过去那样行动。
另外,内在的危机、巨大化带来的文化嬗变也在加强。大企业应对多样化的行动和责任增加,难以维持年轻时的自由、奔放的行事风格。
第三股逆风正是全球的监管网。不仅限于在一系列科技行业监管方面带头的欧洲。美国司法部也终于针对谷歌的网络广告业务提起诉讼,要求其拆分。即便各主要企业展开创出历史最昂贵的游说活动,状况也未改变。
文 | 洛杉矶生活互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