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已陷入“中年危机”?
2月23日,阿里于美股盘前公布2023财年Q3(以下统称2022Q4)业绩报。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09988)截止2022年12月31日季度:
● 营收为2477.56亿元,同比增长2%,高于市场预期的2451.83亿元,去年同期为2425.8亿元。
● 经营利润为360.31亿元,同比增长396%或人民币279.63亿元。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6%至520.48亿元。
● 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99.32亿元,同比增长12%,市场预期为350.23亿元,去年同期为276.92亿元。
● 调整后每股ADS收益为19.26,同比增长14%。
● 自由现金流为815.14亿元,同比增长15%,较2021年同期的710.2亿增长了15%。
虽然营收和利润超出市场预期。但昨晚发布财报后,阿里股价是高开低走,全天收跌的,今天港股也是继续下跌的。
有观点归咎于,阿里在电话会上与买方机构交流了对京东、拼多多打价格战的看法,但买方机构不认可阿里的说法,所以引起了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日发布财报的中概股,不论是阿里、爱奇艺、百度、或是网易,都是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但股价却是高开低走的,这让投资者感到疑惑,为什么业绩超预期反倒下跌?
实际上,在互联网企业的降本增效下,互联网企业利润端有大幅改善已是市场共识。
尤其是目前市场预期给的够低,自11月国内疫情转向后,中概股都有大幅的反弹,而去年Q4业绩好,已在过去三个月的涨幅中price in了,所以中概股都是高开低走,超预期的业绩无法带来上涨。
细分来看,阿里商业部分。
截止2022Q4,淘宝和天猫的GMV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主要由于消费需求减少、竞争持续、以及因疫情增加导致去年12月供应链和物流受影响。
GMV下降主要由于服饰品类需求疲软所致,部分被保健品、宠物护理和生鲜产品的加速增长,以及消费电子品类的降幅收窄所抵消。
阿里表示,2022Q4,在淘宝和淘特上的M2C商品生产的支付GMV同比增长超35%,淘菜菜和淘特通过优化用户的投入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持续亏损同比收窄。
2022Q4,阿里的直营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0%至744.21亿元,主要受益于盒马和阿里健康的收入强劲增长。盒马录得双位数的同店销售增长,经过运营改善后,盒马的毛利率有所提高,同比亏损显著减少。阿里健康正因12月疫情导致药品需求大增,收入同比增长迅速。
国际商业部分,国际零售商业业务主要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在12月份季度,来自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的整体订单同比增长3%,主要是由Trendyol强劲的订单增长所驱动。
本地生活服务部分,主要分为“到家”及“到目的地”。2022Q4,本地生活服务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持平。但饿了么业务效率改善所带动下,分部亏损持续收窄。
主要增长的逻辑与上述相同,饿了么受益于去年12月杂货和药品需求的增长,平均订单价格增长强劲,带动起饿了么整体平均订单金额的上升。而“到目的地”业务的整体订单量,在去年12月份就有所放缓。但步入2023年1月后,高德打车的需求正在恢复,而飞猪的出境旅游业务在迅速增长。
菜鸟业务。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前,菜鸟的2022Q4收入同比增长17%至人民币230.23亿元(33.38亿美元),当中有72%来自外部客户。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菜鸟的收入同比增长27%至人民币165.53亿元(24.00亿美元),
云业务。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前,2022Q4云业务总收入为266.93亿元。若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总收入同比增长3%至201.79亿元,主要由于公有云的收入健康增长所驱动,部分杯混合云收入下跌所抵消。
数字媒体及娱乐。优酷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主要受优质内容及88VIP会员计划的持续贡献所带动,经过优酷的审慎投资,导致本季度内亏损为连续七个季度同比有所收窄。
关于回购,2022Q4中,阿里用33亿美元回购了4540万美股存托股,相当于363.3百万股普通股。在2025年3月之前,阿里还有213亿美元的回购额度。
整体而言,这份财报看下来没有失望的地方,但也没有亮眼的点,这让大家对阿里未来的发展预期已有所模糊,是否增长已到头了?
在电话会中,有投资者问到阿里是否会有战略转型。
阿里回应称,过去二十几年,阿里主要在数字化流通、数字化的物流、数字化的计算,这三件事情上下功夫,这映射了我们的长期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是我们的三大战略,我们会继续推进。
而阿里为什么不去寻找所谓的新战略新赛道,是因为阿里认为这三个战略的天花板足够高,市场足够大,而阿里能在不断的技术演进当中仍然能找到巨大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电话会上的第一个问题,在回答完这个问题后,阿里的股价开始下跌。在说完第一个问题后,阿里的股价就已开始下跌。
那么现在阿里的三大战略发展真的好吗?
关于未来消费的展望,阿里表示,如果未来十年中国GDP增速都能保持5%的增速,那大家可以想象中国GDP的绝对数会有多大。同时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连续10年的5%的增长,消费的比重一定会越来越大,中国现在四十几万亿的社零总额已经占GDP的很大比重,在未来几年的比重一定会更大。
阿里并表示,随着消费的发展,现在的电商与十几二十年前的电商已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其实我们前几年说的所有零售都会数字化已经实现。面向未来,包括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的应用,在这个领域的应用一定会带来全新的数字化形式和用户的体验。
并认为,在消费侧,绝对的变革不只是消费者的变化上,同时也在供应链上,因为数字化、智能化的驱动对供应链的变革带来的深层次影响才刚刚开始。
阿里假设的这一点,实际上没什么问题,假设未来GDP都能持续5%的增长,的确国内消费能力会持续加强。但投资者也要考虑到一点,假设目前京东和拼多多带来的竞争,阿里又该如何接招?
阿里的回应,实际上是出乎市场意料的。阿里先表明态度称,不会加入到补贴行列,因为阿里以高质量客户为目标群体的发展目标。而关于补贴的问题,阿里一直在强调技术取胜。
阿里表示,阿里过去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不是靠低价补贴、低水平的竞争去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尤其是像价格补贴,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鲜事物,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主动跳出来做一些价格补贴,希望能够扭转局面,赢得先机。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表示,实际上如果看历史的话,既然不是新鲜事物,就能看到没有一家可以通过自身持续的价格补贴,可以改变局面,其实最终改变局面还是要靠技术。包括商业机制的创新,才能真正改变局面,真正的让商家愿意把他最好的商品、最好的价格给到消费者的推动力。
因为靠一家来补贴全平台是补贴不过来的,只有让商家能够为他的消费者服务,愿意为他的消费者买单,愿意为消费者付出,才是长期可持续的商业回报的,这才是正循环。关于如何利用好平台机制,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阿里能够保持好领先地位。
至于云计算业务,从以前的50%增速,再到20%,再到3%,这主要是少了tiktok这个大客户的原因,所以导致阿里云的增长停滞。而全球化业务,实际上,我们从财报中看,全球化业务仍是发展较慢的。
结语
有意思的是,美银向张勇问了个问题是,短视频对于本地服务的影响。而张勇回应称,短视频只是媒介对商家有推广的作用,本质上还是个卖广告的,最后还是要看供给端、需求端和履约能力。
这一个回答,外资机构也是不太认可的,因为整个电话会议下来,对未来预期有确定性判断的指引,阿里都没给出,谈到消费就说中国GDP增速维持,消费空间大。谈到云业务就拿美国云业务的市场份额占GDP的5%,而中国现在云业务的市场份额只占1%···
甚至可以说,这是近几个季度来,大家都摸不着头脑,对阿里未来的判断都是模糊的。三大战略下,消费虽然说是技术取胜,但消费者遇到价格战,还是会选择最便宜的,这也是芒格强调的一点。而阿里则认为技术能够取胜,但在零售端,所谓的技术不一定是致胜法宝。
而云业务和全球化更是发展受阻,更是给阿里加上一个问号,这季报的阿里,跟步入中年的人一样,未来大方向发展是好的,但似乎天花板就到此了,阿里未来还能否带来新的惊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