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删除朱自清《背影》,网友:病得不轻!
这段时间以来,关于“毒教材”“毒插图”的争论引发全网大讨论。
起初是从一张张粗俗不堪的插图再到倒画的国旗,从外国小孩的神态正常到中国小孩的眼神萎靡、神态猥琐。随后,这些插图的作者吴勇成为众矢之的,遭到网友大范围的起底。
随着插图事件的持续发酵,这波舆论也波及到了其他教材,比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部分文章粗俗内容描述不堪,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由作家、教授曹文轩担任主编的《七色花》、《大语文》等课外“必读”系列丛书。
曹文轩
随后“童话大王”郑渊洁公开炮轰“一些主编夹带私货,将自己的作品硬塞进教材”。郑渊洁口中的主编,正是前几天被网友们骂得狗血淋头的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有人认为他“利用主编的身份到处宣讲推广自己的童书,近一年谋利2700万元”,由此将舆论推向第二波高潮。曹文轩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继吴勇之后,又一位十恶不赦的“坏人”!
随后作为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的温儒敏第一个发文为曹文轩辩解,同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孔庆东,也多次以转发的形式声援曹文轩。
教授圈的战火熊熊燃烧,舆论也丝毫没有歇着。
与此同时,大家在谈到语文教材问题的时候,纷纷感慨以前那么多经典的文章都被删减了,像《刘胡兰》、《黄继光》、《雷锋日记》、《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而朱自清的《背影》,如今则被某些专家教授力挺删除。
近日,已经沉寂多年、当初力挺删除课文朱自清《背影》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丁启阵再次通过网络发文表示“12年来自己承受了无数人的嘲笑与咒骂,但依然认为我没有错”!再次在网上掀起关于教材内容的第三波热议。
为何建议删除?
因为人教版插图事件,让丁启阵又一次受到了波及。
5月30日晚,一直主张教材里删除朱自清《背影》一文的丁启阵,在事隔12年后再次发文为自己喊冤,他通过网络称,12年来自己承受了无数人的嘲笑与咒骂,并讲解了当年支持删除《背影》的来龙去脉。
在长文中,丁启阵提到,十多年来关于“大学教授因为朱自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主张把《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的话题,成为一年一度的“祭典”。“近日开始的嘲笑、咒骂我的热潮,来势相当凶猛。”
“原本以为,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人淡忘,咒骂之声逐渐减少,我终有耳根清净的一天。但是,十余年来的情况证明:我的判断错了。置之不理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他表示,为了12年骂名,要来说一说《背影》中的交通规则。
长文中,他称,自己赞成语文课本中删去《背影》的众多证据:朱自清的父亲现实中是个不慈不孝之人;《背影》中的“我”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却动辄流泪,形象病态;文章隐藏若干真实细节和感情,堆砌辞藻,无病呻吟,文风孱弱。
他提到,《背影》文中有个前后矛盾的地方:朱父跟搬行李行脚砍价、嘱咐火车上的茶房照应儿子,“我”都会嫌他“说话不太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总之都是20岁年轻人的正常想法。但是,由着父亲横穿铁道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看着父亲笨拙、艰难、努力的样子和肥胖的背影,却感动得流下眼泪,就不像是一个20岁大学男生正常的反应。
关于朱自清父亲,丁启阵还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朱父因为纳妾,导致家庭不和,母亲去世,自己失去局长的职位,失业在家;为了继续享受他的齐人之福,通过朋友安排大学毕业后的儿子朱自清到各地中小学教书,以便随时支取儿子的薪水……”因此丁启阵认为《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形象,无法令人感动。
关于《背影》中,朱父“不遵守交通规则”,丁启阵也做了说明。
他表示,像朱父那样翻下月台,穿过铁道,爬上对面的月台,去买橘子,绝不是样子好不好看、风度潇不潇洒的问题。“从前的火车站月台设计跟现在的差不多,从一个月台到另一个月台,正常做法是走台阶通过天桥绕过去,而不是横穿铁道爬上爬下。朱父的行为,无论是20世纪二十年代还是100年后的今天,都是违背公德、害人害己的危险行为。
为此,他还发布了南京浦口火车站旧址的两张照片,并称“一眼可见的危险行为,任何时代都不会是无所谓的。”
综合以上种种理由,12年来,丁启阵始终认为自己支持删除《背影》是对的。他的新浪微博认证,也直接把“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因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背影》而引发热议”挂在了主页上。
网友并不买账
虽然长文对自己的主张做了详细说明,但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
因为如果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所有的文章都不能入选教材,没有一篇文章可以经得起放大镜的检验。
不少网友反问:“岳母刺字算家庭暴力吗?”更有网友表示,按此逻辑,《武松打虎》该取消,老虎属于保护动物,他的行为属于猎杀保护动物;《司马光砸缸》也该取消,属于有意毁坏他人财物;《草船借箭》也不应该出现在课本里,此行为该被认为是诈骗……还有一些更为理性的网友表示,文学是基于生活的加工,不应该无视艺术去深究背后的生活,不能看到一点瑕疵或者自己有偏见就想着删除。
归根结底,网友不买账的主要原因还是丁教授的观点和理由很难让人苟同。关于朱自清父亲买橘子时的举动,能不能感动20岁的儿子,是不是一个大学男生的正常反应,朱自清父亲是不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能不能让朱自清感动,不是哪位专家教授说了算,而是文章本身说了算的。
毋庸置疑,朱自清的《背影》堪称经典名篇,这一点从它一直稳占中学语文教材就可见一斑。经典文本的核心价值在于审美和文化的传承。朱自清的《背影》,无论从其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上来说,都是学生学习阅读写作堪称典范的佳例。
作为专家和教授,与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跟一篇文章较劲上,不如潜心做好学术研究。
价值观反差谁之过?
6月5日恰逢端午节期间,又有一位专家语出惊人。他就是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博士,“三生教育”首创者的罗崇敏!
他在端午节这天发表了一篇题为“端午:一个鼓励自杀的节日”的文章。开头一首诗就说“胡编乱造投江事,以死役生几千年”。全盘否定屈原和他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赤裸裸地挖掘中华文化的根基。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紧接着话锋一转,开始批判起刘胡兰、刘文学、王二小等英雄。认为这些人都是暴利化、极端化的榜样,在中小学当中将他们树立榜样,是在误导青少年用自杀的方式表达抗争和勇气!
文字一出,大家无不惊呼,为什么现在的精英阶层和专家教授,价值观与普罗大众相去如此之远?
联想到去年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热映之时,著名网络大V罗昌平发表了侮辱志愿军烈士“冰雕连”的言论,最终因侮辱英烈被判7个月,这一新闻当时也曾引发强烈反响。
从这桩桩件件,可以看出如今历史虚无主义的潮水时而涌起,而一些顶层设计者们的价值观则与基层群众的价值观形成了巨大反差。
到底是劳苦大众无知,还是“砖家”们“病了”?
一篇作品的好与不好,一百个观众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随着时代的进步,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原先旧的经典也必将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天。但如果在理由不充分、且没有更优秀作品替代的前提下,就冒然删除已深入大家骨髓的经典作品,未免太过草率。
推陈出新虽是历史的必然,但若只是为了博人眼球一味抛出出格言论,只会让自己成为时代的笑话吧。
- END -
最新话题:王心凌与可达鸭靠什么火?
欢迎关注“首席商业评论”视频号留言讨论!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点击“在看”,拥有相互成就的关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